第 55 章
    这个问题怎么答?赵青铮身边不习惯有人跟在身边,所以一直没有带小厮或者侍卫。


    京中的官宦子弟出门讲究排场,身边至少带着一两个侍卫或者小厮,而像赵青铮这样身边不带人的世子爷,少见!


    这也显得他跟京中官宦子弟格格不入。


    刚好此时换针绣荷叶,之前穿好的绿色针线刚好用完,赵青铮就拿起针来穿线,大脑飞快地想着该怎么回答这个藉口才合适。


    他是世子,一般都没人会管他去哪里做什么事。


    况且他回了侯府后,他爹第一件事就是让他熟悉府中产业。


    之后他就将他的办公点定在绣帛轩,所以他在绣帛轩呆多久都不会有人过问就是了。


    阮欣月此时见赵青铮正全神贯注地穿针引线,见他半响都没说话,注意力不由就被他那弹钢琴的手指吸引走了。


    修长的手指拿起绿色线一股一股地分出来,将各股线拉直平放好,一手捏着一根针,借助引线器三两下子就将要绿色线备好了!


    ……


    备线熟练工!粤绣被称为“穿针引线的绝活”,可是有人备线阶段就能很好诠释了“穿针引线的绝活”的含义!绝了!


    赵青铮本借着备线蒙混过关不回答那个问题,可是在穿线的过程中余光看到阮欣月一直盯着他看,给了他一种“她就等着他的回答!”的错觉。


    难倒她已经觉察到什么了?


    赵青铮想着府中父亲和二弟身边小厮的生活习惯,有了。


    “我们每天在外面跑,这个时间段基本上都回府了。回府后没什么事我们就下值了,之后的时间就比较自由,能做点自己的事情!”他们身边的小厮或者侍卫好像都是这样的吧。


    阮欣月盯着他的手指,见他停了下来,煞有其事地回答她的问题,她也只好意犹未尽地收回自己的满眼金光,敷衍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果然长得帅的人做什么都容易得到加分项!比如刚刚穿线,自己都没注意到他是怎么穿线的,只留意到他穿线的手有多好看。


    “你时间允许的话就把将还没绣的题材都绣一遍吧,绣得怎么样暂时不作要求,只要求你快点熟练各刺绣基础针。”阮欣月布置了一下他接下来几天的刺绣练习,见他点了头,接着问道:“店里会举行一个‘粤绣嫁衣培训班’你有听说吗?”


    赵青铮点了点头。


    “重阳节过后,这个培训班就开始了,接下来整个月的课程都排得慢慢地,到时候也不知道能不能没填都抽出时间来碰面,你有事又实在是找不到我的话就跟张掌柜说,让他转告我。”阮欣月也不知道接下来的培训是否可以准时下课,绣房多不多需要她处理的事情,就提前给赵青铮打好预防针。


    赵青铮望着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眼神不由得黯淡了些。


    她话的意思就是说培训班开班后他有可能见不到她!


    阮欣月说完,看了看沙漏,沙子已经漏完了,已经过了下工时间了。


    为了不让阮母久等,阮欣月让赵青铮也早点回去,她就自己先走了。


    赵青铮看着她脚步欢快轻松离开的背影不由有些失神。


    回家有那么值得她高兴吗?


    想到自己待会回府,回府要做的事,赵青铮的眼皮都不由地耷拉了下来。


    *


    九月初九重阳节,错过推出中秋节应节绣品阮欣月早早就就跟张掌柜一起商量和定下了一系列的跟重阳节相关的绣品。


    重阳节素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的习俗,阮欣月跟张掌柜商量后就取重阳节“登高”元素不推出大件绣品,就新增高山纸鸢、菊花宴,茱萸树下祭祖图三个题材推出手帕和荷包两种小绣品,


    借着重阳节祈寿的习俗,阮欣月结合现代重阳节就是敬老节的理念,特推白鹤苍松的题材绣品,白鹤寓意着吉祥长寿,苍松也象征这高洁长青,送这些绣品给长辈足以表达晚辈的一片孝心和对长辈的美好祝愿。


    百善孝为先,大越皇朝也是一个特别注重孝道的朝代。


    在重阳节前一周,绣帛轩客人络绎不绝,很多夫人小姐,甚至老爷少爷都前来选购重阳节应节绣品,或自用,或赠与长辈。


    阮欣月跟张掌柜站在绣帛轩的一角,看着店内客户逐渐多了起来,不由问道:“张掌柜,就绣品销售的方式的而言,你喜欢预售模式还是这种客户到店虚构模式?”


    “以我们绣帛轩这几个月的人流来看,人气已经高度聚集,不需要各种噱头来吸引眼球的时候,用预售模式比较省时省力。”张掌柜抖着胡子说道。


    “我也是这样认为,目前我们店里的生意是做都做不过来,以后都按预售销售模式走吧。”阮欣月看到店里人头涌动就觉得头皮发麻。


    再这样下去,客户体验就直线下降了。


    张掌柜点了点头,这个他也是认同的。


    “张掌柜,采取限流吧,人有点多了,再多的话会引起很多安全隐患。”这些夫人小姐大多都是京城里叫得出名号的,出个什么事情就麻烦。


    “小的马上去。”张掌柜说完跑着安排去了。


    绣帛轩的规模越来越大,除了绣娘和裁剪需要增设人员,其他的岗位店里长期启动预售销售模式的话基本已经饱和,如果是遇到某个节日忙活不过来的话,招几个短工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


    “主子推出的这波重阳节应节粤绣品,让大越皇朝的百姓看到融入到本土生活的粤绣,对粤绣的接受程度又更深一层了。”系统的声音在阮欣月脑海中想起。


    “手工艺品就是要渗入到人类生活中才有生命力,如果不能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地话,离消逝不远了。”阮欣月看着店里涌动的人头,想起现代粤绣的发展,有感而发到。


    “是的,主子在大越皇朝这个空间采取的粤绣传承与发展道路是正确的,现在不但越来越多的知道粤绣,认识粤绣,想学粤绣,越来越多的人有粤绣技法来刺绣。”系统不知道宿主情绪中的夹杂的些许落寞是从哪里来的,就以目前粤绣在大越皇朝良好的发展势头来鼓励她。


    “粤绣只是在京城有所传播而已,希望有那么的一天粤绣会在更多的城市和区域生根发芽吧。”作为一个粤绣非遗传承人,阮欣月知道要在一个国度、区域、城市传承和发展粤绣这种手工艺品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经得起岁月的洗涤存活下去才是成功的。


    “如果某一手工艺品能在一个国家掀起联动,就想大越皇朝实行的‘科举制’一样,那这种手工艺品无异的生命力无异是强大,后劲十足地。”


    “或许粤绣的传承和发展能从科举制长久不衰的发展史上吸取一些经验。”阮欣月摸着下巴想了一下说道。


    粤绣嫁衣培训班就是一个很好实验项目。


    “男绣工的刺绣潜力怎么样?能检测到结果吗?”从自己的观察结果来看,阮欣月其实不用问心底也有了答案。


    “天赋异禀!”系统回答了四个字!


    “如果他坚持学下去的话,能通过“培育男绣工”这个系统任务吗?”阮欣月不确定这个系统任务是否有人数要求。


    “完全没问题!”系统给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好!”阮欣月听了后长吁一口气,在这个大越皇朝培育男绣工受一些传统地、根深蒂固的思想影响,要完成的话还真的得费很大的劲。


    改变一个人已经很难了,何况改变一个群体,甚至是一个社会!


    阮欣月觉得在这种全社会男子“会女红为耻”的年代能培育一个通过能系统检测的男绣工,是幸运的。


    *


    带领这绣帛轩的全体绣娘奋斗几天后,迎来的重阳节。


    重阳节这一天,阮家三口也是窝在家里,除了没有赏月这一环节,过节的流程跟中秋节一样。


    至于重阳节的应节食品,阮欣月吃了一两个阮母做的的菊花饼应应节,并没自己动手下厨捣鼓吃食的欲望。


    “姐姐,今天楚姐姐回来找你玩吗?”两姐弟吃完晚饭后无所事事,阮欣炀想起了中秋节楚云绮来找过姐姐的事情。


    “不会!因为中秋节取消了宵禁,而重阳节事实宵禁。”阮欣月推测到。


    而且明天粤绣嫁衣培训班就开始了,楚云绮就是培训班的一员,有什么话留着明天见面说就行,没必要今晚专门跑一趟。


    两姐弟正在闲聊,脑海中系统的声音想起:“这次重阳节,系统检测到粤绣民间绣。”


    阮欣月按捺住自己内心的激动,摸了下阮欣炀的头:“准备去睡了,明天要读书呢。”


    阮欣炀也有些困,就乖乖点头,跟姐姐道了晚安,就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真的,绣了什么?”跟系统的交流脑中无线波交流地多,但是阮欣月觉得系统每次给她带来的信息或多或少都会让自己陷入思考,身边的人认真观察她的话还是很容易看出她走神。


    “用钉金绣绣了金黄色的麦穗来庆祝今年的丰收!”系统将其检测到情况说了一边。


    “有没有加衬浮起垫?”加衬浮起垫是钉金绣针法特色,这样才能让绣出的事物更加饱满立体形象。


    “有的,只不过是就是布局差点,麦穗颗粒大小不一不太均匀,仅仅能看得出来是麦穗,手工较为粗糙。”


    “刚萌芽的民间绣就是这样的,别太高要求了!”阮欣月启动了空间,见空间的绣品中并没有麦穗这样东西,不由得有些失望。


    “现代粤也是盛产大米的地方,竟然没有麦穗的粤绣名品,差评!”阮欣月不无惋惜道。


    “是有的!只是没有收集到空间而已。麦穗绣法早就自树一帜,用钉金绣来绣麦穗的不多,且粤绣所在的‘粤’所产的穗谷,都是细长型的,多是丝苗米这类的,要用钉金绣来绣的话,估计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好像也有道理。”阮欣月是吃过丝苗米的,那类米真的是细长,要是用钉金绣的话会相当考验一个的绣技和耐心。


    “对了,我总感觉粤绣在大越皇朝的传承与发展非常顺利,特别是跟绣帛轩合作后,顺风顺水地,不太符合新事物的发展趋势。”阮欣月最近心底一直冒出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