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别把无知当本事
    “你又不买,还不让别人买呀。”林晓禾哼了一声,作势要买的样子。


    “谁说我不买。”女人拿出钱来,“给捆好一点,别在路上就飞了。”


    林济为收了钱殷勤地道:“肯定捆结实。要不要,我先给它剪短翅膀?”


    “剪吧,省得我回家麻烦。”


    林济为应了一声,拿出剪刀把山鸡的长羽毛剪短。


    周围有人听着这说话,都凑过来,林济为赶紧大声吆喝:“看这山鸡的毛色,油光华亮的。这些全是刚从抓的,养几个月都不成问题。”


    平时吃好的人家不多,但过年的时候总得有几样拿得出手的菜。


    可等到过年的时候再买,那价格自然和平时不一样。


    林济为的话让不少人动心。


    林晓禾和徐氏刚冒充了客人,这时候不好和林济为站一起了,徐氏把林晓禾拉到了旁边。


    “奶奶,我想吃那个。”


    林晓禾指着旁边里面冒着热气的小摊,那里卖的是馄饨,之前闻到的浓郁的鸡汤味就是那里传出来的。


    用鸡汤做汤底,味道肯定不错。


    在外头下馆子吃东西?


    徐氏一辈子都没有做过这种事。


    这得多费钱!


    转念一想林晓禾捡来的灵芝卖了八十两,又觉得林晓禾配在这吃东西了。


    “走,奶奶带你去。”徐氏狠狠心,带着林晓禾进了摊子。


    一问才知道,这鸡汤是另外装的,可以吃普通的馄饨,也可以吃鸡汤煮的馄饨。


    “这鸡汤炖了很久,就这么一小瓦罐,味道又浓又鲜。”摊主是一对夫妇,女的在包馄饨,男的来煮。


    “十文钱也太贵了。”徐氏一听价就心痛。


    隔壁的馒头才两文钱一个,再远一点的面条也只要四文钱,加勺肉也只要六文。


    “不加鸡汤的六文钱。”摊主笑呵呵的,半点没有埋汰人的意思,让人听着不会心生不喜。


    徐氏又瞅了一眼林晓禾,咬咬牙:“要鸡汤的,一碗!”


    “这馄饨就是面疙瘩吧?”徐氏想想还是觉得有点亏,手里揣的钱多了,就容易脑子一热,还是得存紧点,不拿在手上就不会用掉。


    “奶奶,不是的,这里面裹了肉呢,可好吃的,一


    会儿你也尝尝。”林晓禾说着都觉得流口水了。


    徐氏忙摆手:“我不尝,你自己吃。”


    端上来的馄饨足足一大碗,汤底是鸡汤,面上一层浓郁的油花,摊主还撒了一点葱花。


    徐氏看着眼睛都直了。


    “奶奶,这么多,我吃不完。”林晓禾忍住一口吞的想法,用勺子舀了一个,送到徐氏的嘴边,“奶奶,你吃。”


    谁抵得住这种香味,徐氏张嘴吞下。


    “这味真不错,还真不是面疙瘩,你上哪知道有这样的吃的?”


    林晓禾握紧了勺柄,胡诌了一句:“书上看的,说是别的地方传来的小吃。”


    “店家,再给我拿个碗。”林晓禾喊道。


    “奶奶不吃了,你自己吃。这不是你想要吃的吗?一会儿别闹着吃少了,还想吃,我可不买了。”徐氏制止林晓禾。


    “分一碗给爹吃。”林晓禾分了一半到另外一个碗里,“奶奶,你给爹拿过去吧,这一半我们俩吃。”


    以前呆呆傻傻的林晓禾哪知道做这些事,徐氏心里熨帖极了。


    瞧林晓禾这机灵劲,比她那瑟瑟缩缩不敢说话的娘强得多。


    “行,那你好好坐在这里,别乱跑。”徐氏端着碗出去。


    林济为就在街对面的不远处,吃完再把碗拿回来就行。


    林晓禾这才慢慢地享用鸡汤煮的馄饨。


    这都多少年没有吃到过了。


    十分想念。


    皮薄肉多,这店家做的是真材实料,没忽悠人,难怪敢卖十文钱。


    不过,摊位里吃普通馄饨的更多。


    “店家,你这天天都有鸡汤,不见鸡肉,这怎么回事啊?可别以次充好,拿别的东西来冒充鸡汤。”馄饨摊外来了一脸书生气的男人,穿着棉布衣服,不华贵但干净。


    在他身后还跟着几个年轻人,一样的书生气。


    “客官,可不能这么说,我用的是货真价实的鸡汤。”摊主忙说道。


    “哼,一只鸡一两百文钱,一碗馄饨多加四文就能吃到鸡汤,那你这一瓦罐鸡汤需卖出五十碗才能盈利。”后头一青衣学子开始算账,“这瓦罐能卖五十碗?店家,你总不至于亏本做买卖吧。”


    摊主夫妇两人相视一眼,似乎


    有难言之隐。


    “章明兄,我说了吧,如此低价怎么可能吃到鸡汤,悦丰酒楼的鸡汤一碗,需三百文。”青衣学子自觉这账算得周全,这摊贩定是在鸡汤上做了假。


    整个摊位这个时候只有林晓禾正在吃鸡汤馄饨。


    “店家,做买卖得诚信为本,你这样……岂不是欺人太甚!”被唤做章明兄的学子脸涨得通红。


    他原是请客吃饭,想来这里,又有鸡汤价格不算昂贵,请几位好友,手头的银钱够用,如若请去悦丰酒楼,他根本请不起。


    请客的话已经说出去了。


    结果闹出这种事,他怎么好意思再在此处请人吃饭。


    “小公子,小店用的货真价实的鸡汤,不曾作假。只需尝味就能试出,不然用何物才能制出鸡汤之味?”


    摊主明显是不能将制作方式说出。


    这条街上,确实只有这一家弄了鸡汤。


    青衣学子冷笑道:“虽不能以他物调制出鸡汤之味,但可用别家丢弃的鸡内杂物炖之,再去之,这样就只剩鸡汤之味,食材却无人能看出来。”


    “我们不会这么做。”摊主心急如焚,他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章明兄听到同窗的话,只觉这鸡汤确实有问题,制止正在吃馄饨的林晓禾:“小妹妹,可不能再吃此物了。”


    林晓禾抬头看了他们一眼,嗤道:“一群书呆子。”


    被十岁的小女孩嗤笑,这群读书人顿觉失了颜面,青衣学子更是沉了脸:“我们好心提醒,你却出口伤人。”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诸位启蒙时就该学过吧。为什么不回去先将鸡杂之物炖之,看能不能炖出这个味道?随随便便几句话就坏别人名声。”


    “君子远庖厨……”青衣学子辩驳。


    “既然远庖厨,又如何知道这是用鸡杂之物炖出?”


    这个朝代,不像以后,可以将鸡汤存放许久,而后拿出来当新鲜的卖。也没有各种材料,调制出鸡汤味。


    他们想保存都买不起冰窖,他们想调制亦买不起香料。


    要弄虚作假,很有难度。


    “自认为熟读百书,凭学识就能懂万物,别把无知当本事。”


    “鸡汤馄饨是一道鲁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