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不是给,是交换
    林晓禾还没有找到是什么东西的香味这么浓,就被徐氏拉着进了药房。


    回春医馆是县城最大的一家医馆,古代医馆就是药店,徐氏要买药卖药都会来这,和这里的伙计都熟了。


    徐氏拉着林晓禾直奔后院,前边是买药的人,卖药得到后院。


    林竹玉正在后院,把药篓子里的药材都倒出来。


    徐氏一点都不吃惊,林晓禾倒是挺吃惊的。


    他们是坐驴车过来的,天还没全亮就动身,林竹玉走路过来,那不得半夜就赶路?


    林竹玉也是常来这的人,放下药材背上篓子就准备走。


    转身看见徐氏,这才打了一声招呼:“阿奶。”


    “竹玉,你又来这么早啊,吃饭了吗?”徐氏是真心同情林竹玉,她一向嘴硬心软,但不会对林竹玉说太难听的话。


    林竹玉小脸绷着,嘴唇干干的,没有说话,低头往外走。


    这人,肯定没吃。


    不说是因为不想对徐氏撒谎。


    林晓禾眼睛一亮,忙把早上李氏塞在她身上的煎饼拿出来,丢在林竹玉的背篓里:“给你。”


    林竹玉慌忙把背篓拿下来,从背篓里拿出用布包裹着的煎饼,沉着脸递到林晓禾面前。


    徐氏在一旁说:“竹玉你吃吧,我们出门吃过了。”


    “我不要。”林竹玉声音硬邦邦的,说完就把饼往林晓禾手里一塞,转身又背起背篓。


    林晓禾跟着她走了几步,又偷偷地把煎饼丢在她背篓了。


    林竹玉立马就察觉了,不高兴地回头瞪着林晓禾。


    “帮我个忙,我不喜欢吃这个。”林晓禾凑到林竹玉旁边,压低声音说,还不时地看徐氏。


    林竹玉皱眉。


    她从没有听过有人不爱吃煎饼的,至少村里不会出现这样的事。


    眼前比她低一个脑袋的小女孩,抬着头,眼神里十分认真。


    “我说的是真的,不是骗你玩的。我想吃山梨,可我摘不到,你下次帮我摘啊。”林晓禾确实摘不到,她不会爬树,在末世都是树弯腰让她爬。


    眼前的女孩比她矮一个脑袋,双手合十,放在嘴边,一脸期盼。


    “……好。”林


    竹玉愣愣地站了片刻。


    林晓禾笑容满面,朝林竹玉挥挥手,而后快步走回徐氏身边。


    现在再还回去,似乎有点不太好……


    林竹玉沉默地背着篓子出去了。


    等了一会儿,估摸着林竹玉走远了,徐氏才道:“很少看见她收别人的东西,我给她,都不会要的。”


    林晓禾笑眯眯的,没有回答。


    她不是给,她是交换。


    用煎饼换山梨,不喜欢吃的东西换喜欢吃的东西,划算。


    林晓禾的煎饼放的油多一点,李氏特意放在她身上,免得和大人的搞混。


    全家人都吃这个,林晓禾没好意思再要求给她一个人换,可野菜煎饼吃两次她就觉得难以下咽。


    挑食不是一个好习惯,但是林晓禾改不了。


    徐氏得等秦大夫有空了,才能谈灵芝收购的事。


    后院里是医馆的学徒,正忙着处理药材,或晒或捣,有时候还需要熬药。


    “秦大夫。”徐氏看见秦大夫过来,就赶紧迎了上去,“我带来一株灵芝,还烦请你先掌掌眼。”


    “灵芝?”秦大夫叮嘱学徒一副药的煎法,而后就带着徐氏到了一旁,在桌子上打开了徐氏带来的布包。


    徐氏再小心翼翼,也免不了磨损了一些。


    “确实是灵芝,得赶紧晒干才行。”秦大夫沉吟片刻,“这株灵芝品质尚佳,我能给出八十两的价。”


    这么多银两徐氏从来没有拿过,但和她之前听到的只言片语又相差一点,她知晓秦大夫的品性,直接询问道:“上回曾听到过,灵芝能卖百两?”


    “对,但需先将灵芝晾晒好,还得需要的病患。”秦大夫直接说,“你可将灵芝先放在医馆中处理,我先给你一部分银两,等灵芝售出后,我再将剩余的银两给你,那时或许能卖得百两。”


    “可是不能确定何时能售出,是吗?”


    秦大夫点点头。


    徐氏思索片刻:“即使如此,那便八十两吧。”


    八十两对于他们家来说,已经很多了,不仅冬天能过好,来年几个孩子读书的费用也够了。


    秦大夫让人去取银两。


    “秦大夫,还烦


    请看看我的孙女。”徐氏将林晓禾推到秦大夫的面前。


    “她有哪里不舒服?”秦大夫一眼没看出来林晓禾有生病的迹象。


    “五年前,我曾带她来过医馆,你给看过,是呆病,后来也一直在这抓的药,前几天,我这孙女突然就会喊人了。”


    “哦?”秦大夫顿时来了兴趣,拉起林晓禾手腕把脉,还看了看她的眼睛,“拿着这笔架。”


    林晓禾莫名其妙地接过。


    “这样看,她确实好了,这倒是极为少见。”秦大夫又把笔架拿回去了,颇有兴致,“先不用吃药了。你这孙女都是用的我这的方子,没有用别家的吗?”


    “没有。”徐氏还选的是最便宜的方子,当初根本没有想过能治好林晓禾,只是权当买个盼头。


    “那我得好好研究一下。”秦大夫顾不上他们了,去书架上翻给林晓禾以前开过的方子。


    医馆的伙计给徐氏送来了银票。


    虽说林家这一大家子,一年的花费也得几十两,可从没有凑过这么多在一起过。


    将银两贴身收好,徐氏带着林晓禾去找林济为。


    这几天打的野货多,但都是小玩意,几只山鸡孢子,还有各种鸟,种类不多,但一个个活蹦乱跳的。


    “这山鸡还能拿回去养着,把这里的长羽毛剪短,就飞不起来了。”林济为正抓着一只山鸡跟客人说话,“大概两个月剪一次,完全能养到过年的时候。”


    想买山鸡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十分犹豫。


    “奶奶,我们买只山鸡吧,你看多肥啊。”林晓禾拉着徐氏就冲过来说。


    林济为愣住了。


    不过自家女儿,林济为想想也知道她想做什么。


    “可不是,现在的山鸡正是最肥美的时候,等过段时间,这就难抓了,价格肯定得比现在贵啊。再等就开春了,那没有这么好的山鸡。”


    林晓禾高兴地道:“奶奶,还能养呢。不想养了,就留着过年的时候吃。”


    “现在买划算,养起来不难。”林济为用绳子把山鸡的翅膀捆住。


    一直犹豫的女人着急了:“诶,这是我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