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影响我的胃口
    “何为鲁菜?”问完又觉得不妥,拱手行礼,“在下何章明,诚心求教。”


    何章明一板一眼的样子,引旁人发笑。


    跟着他一道来的学子也说:“章明兄,对着一个几岁小童求教,不觉失了颜面吗?”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亦如此,何况吾乎。”


    林晓禾:……


    这文绉绉的,听得她头疼。


    这群书呆子。


    “晓禾,你怎么了?”徐氏拿着空碗进来,就看见一群人围着林晓禾,赶紧挡在她的前面,凶狠地看着这堆人,“你们围着我孙女,想做什么!”


    “大娘,我们只是想请教这位姑娘一些学识。”何章明毕恭毕敬地说着。


    “啥玩意?”徐氏听得一愣一愣的,回头看着孙女,确实没瞧见她有害怕或者紧张的样子,这才放心了一大半。


    “烦请姑娘赐教。”何章明又行了个礼。


    林晓禾这才反应过来,这个时候应该还没有形成四大菜系的说法,不过她说鲁菜倒也不是什么错。


    “鲁菜就是鲁地的菜系,想知道就多去了解一下就行了。”林晓禾抬了抬下巴,指着摊主两人说,“他们多半从外地学来的,不想四处宣扬做法。不管如何,没有证据随意揣测就是不对。”


    “鲁地?可是古书上记载的鲁国之地?”何章明仔细询问,大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势。


    “……差不多吧。”林晓禾可搞不清齐鲁分界,反正差不多就那块地方。


    “在下受教,多谢姑娘。”何章明转身询问身后的人,“你们可还想在此处吃上一碗?”


    青衣学子面露不爽,但有其他学子响应:“章明兄请客,自是要吃的,我要一碗鸡汤馄饨。”


    除了青衣学子,其他五人都叫了一碗,坐在最里面的桌位。


    “刚才这是怎么了?”徐氏现在都还是迷迷糊糊的,不懂什么意思。


    “他们说这家店用的黑心材料,我说他们胡说八道。”林晓禾把剩下的馄饨推到徐氏的面前,随意回答。


    徐氏目瞪口呆,以前的林晓禾一句话都不说,不


    行。现在的林晓禾什么话都去说,也不太行。


    “下次别随便出头了,你这次遇到的都是读书人,还给你讲理。遇到不讲理的怎么办?要说也得等你爹和伯父们在。”


    “好,我知道了,奶奶。我刚才看见他们都是读书人才说的。而且,我刚才正在吃鸡汤馄饨呢,他们就在那里说这个那个的,影响我的胃口。”


    徐氏:……


    不是想着替别人出头就还好。


    店家端完那桌的馄饨,走过来谢林晓禾:“多谢姑娘仗义执言。只是,小人十分好奇,姑娘是知道这鸡汤馄饨怎么做吗?”


    “知道是知道,但我不会做。”林晓禾笑嘻嘻地以手指沾水,在桌上写了个“架”字。


    店家惊讶,这小姑娘确实是知晓。


    他们是凑巧到过山东,知道了这样的做法,跑到小县城里来做买卖,占个别人没有的优势。


    这种鸡汤馄饨十分容易学,他们不敢将其诀窍说出去。


    想不到这么小的孩子都知道。


    鸡汤馄饨用的是鸡架。


    而在这县城,悦丰酒楼有一道特色菜,叫“无骨鸡”,正好要去除鸡架,留下无骨之肉,他们有幸得知,就经常从悦丰酒楼收鸡架。


    没有他家收购,悦丰酒楼这鸡架也只能丢弃,所以,鸡架的价格十分便宜,只有整只鸡价格的十分之一。


    好在“无骨鸡”这道菜价格昂贵,每天点的人稀少,最多两份。


    不然以他们这么小的摊位,无法收完。


    林晓禾有心帮他们藏住了秘方,这让他们十分感激,能藏几日他们就能多赚几日。


    “这份馄饨送给姑娘,回家后,热水煮开就能食用,还可以放入其他汤中。”摊主用油纸给包了一碗的量。


    林晓禾大大方方地收下了。


    正好带回家让大家都尝尝,有机会还能说服家中人,以后伙食就按这个标准来做,多好。


    林济为卖完东西走过来,把钱都交给了徐氏。


    这一顿吃得徐氏眼界大开,原本就打算买白面的心思更加确定。


    不过,得先把必要的东西给买完。


    “


    家中的棉衣都薄了,这次买点新棉花回去,把棉衣重新缝过。”徐氏细细算着这次需要买的东西,“还需要再买几块布,小智也需要他自己的床和被子,再给世礼他们准备几双鞋,笔墨纸也得再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