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冒险的行动;魏坚的底稿
    上辈子

    李非在信中给二哥李季卿反复交待,一定让张守珪想办法保存仅剩的五万人马,决不能轻易对南诏用兵,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张守珪想办法劝解南诏王释放兵权,成立都督府交由唐将镇守,让其王子常驻长安,取得玄宗的彻底信任。

    南诏本身摇摆不定,也是因为吐蕃从中作梗,如今吐蕃兵败,南诏再无依靠,晓以利害必能说服南诏王室,让其彻底归顺大唐,如此一来,便可化解刀兵。

    张守珪自然明白其中利害,便依从李非建议,南诏王此前已经得知消息,心中正惊惧不安,张守珪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南诏便答应了所有条件,并上贡白银万两,牛羊数千只,玄宗这才作罢。

    南诏之危化解以后,玄宗志满意得,认为天下归心,四海承平。又恰逢冬日,日日与华清池和贵妃泡汤饮酒取乐,直接将所有事务处理权限都交给了高力士,完全放弃了朝政。在长安,杨国忠自持平吐蕃南诏之功,又因李非的‘议罪身’未除,便愈发的肆无忌惮,开始大肆调配官员,四处安插杨氏族人,并从中获利。而韦坚虽然统领六部,但对于杨国忠这样的行为根本不管不顾,一时间整个长安鸡飞狗跳。

    在这个时候,李泌的一封信再次交到了李非的手中。信中没有说别的,只是对李非说,让太子监国的时机到了,让李非即刻上书。

    李非犹豫再三,始终下不定决心,为了保险起见,李非直接来到华清宫,求见高力士。

    高力士不明白李非为何这个时候要见自己,便问李非道:

    “你可是想要我恳请圣上免除你的议罪身?”

    “将军,非也,如今什么局面,想必将军心中十分清楚,李非这次来是有要事相商。”

    “说来听听。”

    “我想上书让太子监国。”

    高力士闻听立即吸了一口冷气,压低声音对李非说道:

    “李非,你可是活腻歪了?如今圣上龙体康健,耳清目明,为何你要提出这等要求?”

    李非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自然不能说是由李泌提起,想了想说道:

    “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