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黄昏的霞光;巨大的胜利
    上辈子

    和韦坚交谈之后,李非陷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虚无和迷茫当中。

    李非一个人坐在政事堂细细的回想。

    从最初梦中那个同龄的伙伴出现开始,自己从被遗弃一直到如今的相位,每一步都离不开神明在前方的指引。韦坚说的那些话,李非并不完全认可。随着自己逐渐接近权力的中心,影响力越来越大,李非能感知到很多事情都因为神明而指引出现了剧烈的更迭。

    但是,大唐从繁盛到如今的羸弱好像并没有根据神明的意愿出现任何转机,反而有些加速衰亡的倾向。

    从这点上来说,又不能完全否认韦坚的说法。

    韦坚那句大唐从来没有一个叫李非的右相,让李非竟然有了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韦坚说的其实没错,那如果自己一直没有听从于神明,那大唐原本的模样会是什么?在梦中,李非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这个问题,神明也没有刻意的给自己描述过那样的场景,韦坚既然这么说过,那就说明,他背后的神明在这方面和他做过详细的沟通。

    如果没有自己,李霅也许不会死在李林甫的手下,李适之也许就不会有谋逆的企图,大唐的朝政依然被李林甫把持,而杨国忠也会成为李林甫之后第二个权臣,除了安禄山,终归要反。神明很早以前就给自己描绘的那个乱世,现在已经依稀可以嗅到一丝气息,仿佛就在不远处等着自己。

    所谓拼命去维持的大唐盛世,到头来依旧是一场空。

    还有李泌此前的劝解,关于对弈落子的比喻,李非对自己开始产生深深的怀疑。

    难道说,自己这一切,从根源上来说,就已经错了吗?

    晚上回到家中,牛浅浅看李非情绪极为低落,便关切的问道:

    “以前不是劝过相公,有些事情莫要一直放在心上,如今看来你好像又有些颓丧?”

    “夫人可知,我们或许本不应该成为夫妻?”

    李非这话一出口,牛浅浅的脸色一下子变了,连忙问道:

    “相公何出此言?”

    “今日和韦坚谈话,他说,大唐本来就没有一个叫李非的右相,我细细想来,好像确实如此,韦坚从他背后的神明那里,知道原本没有我时大唐本来应有的模样,我这些年的苦心经营,也许本就像这一场梦境一样,徒劳无功。”

    “相公不该如此认为,这大唐不管由谁治理,想要凭借一人之力都难如登天。上有圣上,下有百官,尽管你满腔热血,也难免处处遭受掣肘。我也知道如今朝中纷乱,圣上荒废朝政,你日日惆怅满肚,可历来忠臣都是孤苦之人,不畏生死,将来必青史留名。妾身既然跟随与你,自然和你一心,更何况你我尚有神明护佑,不管大唐将来如何,问心无愧便可。万不可听韦坚之言,这世上没有假如一说,大丈夫一步踏出,便不能再有悔意。”

    “再见神明之时,我想问问他原本的世界是什么模样。夫人之言李非受教,但我要知道这以后的风云变幻,我李非究竟该何去何从。过去之事无悔,但这将来之路我要走的踏实一点。”<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4页)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