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阻人功名,如杀人父母,不死不休!平民读书人的力量!
    曹操顺着曹据的目光低头望去。


    看着静静摆放在他面前的两本《孟德新书》……


    再结合儿子刚才所言的“需要天下读书人足够多”的言论,他立时明白了曹据的意思:


    利用活字印刷术和改进后的造纸术,造就更多的读书人。


    刹那间。


    一道灵光在曹操脑海中划过。


    兴学!


    唯有利用这两样东西大力兴学,才有可能在短时间造就规模巨大的读书人,进以和如今掌控知识话语权的世家门阀抗衡。


    曹据望着面露恍然之色,猜出其意思的父亲曹操……


    他笑道:“看来,父亲您也猜到了!”


    “不错,正是办学。”


    “对旁人而言,兴办传授知识的书院或许很难,但,对于如今手握活字印刷术和改进版造纸术,地位显赫的您而言,实则并不难。”


    “哪怕是书院的建造……”


    “您甚至都可以下令驻守各郡的军队在建造时,出工出力。”


    “至于办学所缺乏的师姿力量吗?”


    曹据的脸上,露出了不怀好意的笑容。


    “您说……”


    “如果您承诺向那些大儒,以及各地有名望之人免费提供纸张,免费将他们所著的文章,经学印制成册传世,而代价仅是让他们去新建的书院传道受业的话,他们愿意吗?”


    “呵呵,以孩儿之见。”


    “这等不但可以通过教书育人博取名望,还能免费获取纸张和印制自己文章的大好事,当是没有几个人能狠心拒绝的。”


    “除此之外。”


    “就是那些世家门阀中的才学渊博之辈,怀才不遇的寒门子弟,也未尝不可借此利诱之,让他们去书院帮您培养读书人。”


    “若是如此……”


    “无需二十年,三十年,只需十年!”


    “十年之后。”


    “当天下间因为您的这番举措而涌现出的读书人足够多的时候,您若是再下令推行科举制……”


    曹据将手中的花盆放回原位,深处拳头重重一握。


    “即便世家门阀反应过来,想要阻止您推行的时候……”


    “已经晚了!”


    “也不可能挡得住这股大势所趋。”


    “因为。”


    “阻人功名……”


    “对于读书人而言,如杀人父母。”


    “可谓是不死不休。”


    “在功名利禄,阶级晋升面前,他们可不会管你是什么世家,门阀,豪门大族。”


    当然。


    还有句话,曹据没有说。


    那就是。


    如果一切按照他方才所说的那般顺利演变的话。


    最后。


    世家门阀将要面对的。


    将会是以曹操统治阶层为首的上层建筑,以及以无数平民读书人为代表的底层士人联手之下,共同掀起的时代变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


    t的完全是曹操站在高地上,指挥着无数想要出人头地,不甘于平凡的平民读书人背着炸药包,悍不畏死的朝世家门阀发起冲击。


    这个过程中。


    夹在平民读书人和世家门阀之间的寒门子弟阶层,或许也不会选择袖手旁观,当会跟着一起向世家门阀发难。


    想到那种情景……


    曹据都为世家门阀感到悲哀。


    到时,摆在世家门阀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


    一.要么誓死顽抗,被大势浪潮湮灭。


    二.要么融入科举制度,加入其中。同时,眼睁睁的看着自身被科举制度温水煮青蛙,影响力不断削弱。


    从来没有第三个选择。


    如果说非要有的话……


    那他们大可试试起兵造反,尝一尝魏武兵锋是否利耶!


    ……


    主位上。


    曹操听着曹据如此深谋远虑且精彩的陈述,忍不住用手在膝盖上重重一拍。


    “哈哈哈!”


    “我儿所言,当真是说到为父心坎上去了。”


    “今日晚饭,为父当食三大碗。”


    欣喜之间,曹操的目光不经意的瞅到了被他扣在长案上面的“曹氏盖饭”,这令他的嘴角狠狠一抽。


    不动声色的。


    曹操拿起筷子,将扣着的陶碗拿起,将长案上散落的米饭……


    默默的扒拉回了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