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章
    大越皇朝皇族秘辛!仅为皇家掌权人知晓!


    传说在大越皇朝开建立之初,大越周始皇是一个崇尚武治的皇帝。


    而刚经历过朝代更迭的大越皇朝疆土,生灵涂炭、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而周始皇在取得政权后,精力并没有放在战后家园重建上,而是致力于疆土的扩张。


    新政权建立后,为了支持周始皇前线的大规模战争,向老百姓征收了苛刻繁重的赋税。


    因此,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新政权的建立而有所好转,反而陷入了更加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种背景下,周始皇在外亲征,大越皇朝内部矛盾空前尖锐起来,民间起义频发,大越政权陷入了里忧外患的境地。


    而远在边境的周始皇,在征服了南郡正要启程征服下一个城池时,他做了一个梦。


    梦中一个貌似东君模样的神明说大越皇朝建国之初,已出现了吉祥物和吉祥人,象征着属于大越皇朝的长治盛世已经开启了,只可惜周始皇好战偏执,发动战乱,坏了吉兆。


    要想补救,就只能让吉祥物和吉祥人重现。


    吉祥物是舞龙,龙是祥瑞的灵物,此舞龙由民间有缘人制作,制作完成后举行舞龙祈祷大典,以祈求风调雨顺、此为求天时!


    周始皇八字中含“枭”和“羊刃”,犯“凶神”,导致大越国土内外战争频发,战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凶兆四起,这失了地利!


    吉祥人八字含官印财食四吉神,出现会压制周始皇八字中的凶神,且吉祥人犯晕血症,见血晕,重者殁,以时刻警醒执政之人压制性情里的‘凶’。


    神明警戒周始皇即刻起停止疆土扩张、停止战争、停止杀戮、还人间生灵一个安详之地,这是地利。


    神明还说如周始皇立马班师回京广施德治仁政来巩固政权以安抚民心;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使百姓丰衣足食,赢得民心,这将实现人和!


    集齐天时地利人和,必将迎来盛世局面。


    周始皇平生甚少做梦,哪怕做了梦也甚少记得梦中的情景。


    但这个梦周始皇记得一清二楚,梦中景象如身临其境般地真实。


    他认为这是上天神明给予他的指引。


    而刚巧,在他做梦前一天,有个随军史官冒死进谏。


    此人进谏的内容跟神明梦中言论颇有同工异曲之妙,认为攘外必先安内。


    大越皇朝此时外忧可预可防,已不足为惧。


    反观朝内,连年征伐,兵役徭役负担沉重使得国不泰民不安,国人暴动叛乱之事时有发生,百姓四处流亡、民不聊生。


    此史官认为周始皇当务之急是停止开疆拓土,班师回朝实施德治仁政,以抚民安国。


    还没做梦之前周始皇觉得这史官所言有一定的道理,但他心怀振兴大业,觉得此时正是统一天下的好时机,并未将此史官的谏言放在心上。


    梦醒,他反复琢磨了梦中神明的含义后,就招那史官来见,想听听他的观点后再做定夺。


    可前去请人的侍卫来报说此史官昨天前来见过周始皇后,回去的路上偶遇伤兵,见血晕,如今尚未苏醒。


    吉祥人特征之一,见血晕也!


    周始皇听后大惊,令军医全力救治那史官。


    为了谨慎起见,周始皇找来随军的司天监官员对此史官的八字进行推算,推出史官八字中含官印财食四吉神。


    吉祥人,八字中含官印财食四吉神,见血晕。


    梦中神明所说吉祥人出现了!。


    这让周始皇对梦中神明的指引更加深信不疑,当即下令班师回朝。


    返回京都后,周始皇重任史官,听从那史官的谏言推行德治,广施仁政巩固政权,短期内采取与民休息的策略,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轻徭薄赋,长期推行鼓舞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政策方针,使百姓安居乐业。


    一系列措施后,大越皇朝稳定了下来,出现中兴,盛世开启。


    *


    安顺六年十二月十四日,皇宫金銮殿。


    接近巳时,下朝简单休整后,和兴帝正疾笔批阅奏折。


    太监进门通禀:“皇上,太子有急事求见。”


    和兴帝头也不抬:“宣!”


    须臾过后,身穿明黄色五龙锦袍太子端木明旭进门跪见:“参见父皇。”


    “平身!”和兴帝头仍埋首于奏折之中,瞄了一眼儿子的穿着,他这个儿子平日无事是不会穿此明黄色蟒袍:“旭儿,你这是有何事?”


    端木一旭站起身来,走进几步,压低声音禀到:“父皇,靖康侯府世子赵青铮今日随靖康侯前往赵家军比武大会,见血晕。”


    和兴帝听了,手一抖,墨水在奏折上重重画了一笔,威严的目光从奏折移到了太子的脸上:“兹事重大,当真?”


    “千真万确!”端木明旭叩首,郑重回道。


    和兴帝听罢,抖动着手将笔放下,激动得起身背着手来来回回地走动着。


    “旭儿,你可有查探过赵青铮八字命格?”和兴帝平静下来后,想起了吉祥人的两个要素,望着儿子说道。


    “儿臣已经私下查探过,其八字中含官印财食四吉神,是传说的中的吉祥命格!”太子端木明旭也一脸激动地回到。


    “好!好!好!天降祥瑞,乃我大越皇朝之福也!”和兴帝听后,双眼放光,抖着胡子说道。


    据皇家秘书记载,见血晕者,吉祥人也!


    如吉祥人出现,吉祥物再现,将迎来长治盛世。


    大越皇朝开朝之初,祖上周始皇受神明指引,让吉祥人和吉祥物再现,修复了国运,迎来了长达百年之久的盛世之治。


    盛世期间,国运昌盛、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周始皇为了警醒后世,特将此事记载成书,为皇家秘事之一,仅供皇家历任掌权人拜读。


    但吉祥人、吉祥物开国之初出现过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哪怕皇家秘事本曾记载过有血晕症之人,但其命格非吉祥命格,非皇族所寻到的吉祥人。


    如今吉祥命格和患有血晕症二者兼而有之人出现,怎不让当代皇家当家做主之人欣喜若狂呢?


    和兴帝来来回回走动了不知多少个来回后,强压住心里的激动,朝门外喊道:“和公公。”


    和公公进内,躬身道:“奴才在。”


    “听闻今日上午靖康侯世子在巡视赵家军比武大会现场晕倒,传朕谕令,整个太医院的一等御医立即前往靖康侯府为靖康侯世子诊治,查明其病因后由张院史上报于朕。”


    和公公:“是!”


    “传司天监即刻进宫觐见。”血晕症者是不是吉祥人,还要看其八字是不是吉祥命格。


    和公公:“是!”


    和兴帝:“速去速回!”


    “奴才马上去!”和公公领领后马上退了出去。


    和公公走后,和兴帝仍在金銮殿内来回踱步,走走停停问:“你手头可有赵青铮生辰八字?”


    端木明旭从衣袖你摸出一张纸双手奉上:“父皇,这就是赵青铮生辰八字。”


    “好!”和兴帝接过去后看了一眼,就放在了桌子上面,又继续来回踱步了。


    一个人的出生时辰,平常人是看不出什么门道的,和兴帝就看不出其中门道。


    良久之后,太子端木明旭估摸着司天监快到了,就请辞:“父皇,司天监将至,儿臣先行告退。”


    和兴帝坐回皇椅,闭目思索了会道:“旭儿,盛世讲求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吉祥物未现,天时未至,暂时不表。”


    “地利,如今我大越皇朝也算国强兵壮,国防边关并无大患,朝内亦无蛮民起势,乃地利也。”


    “而要人和,除了吉祥人外,盛世更需要一个明君,一个为盛世长治兢兢业业、励精图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明君。旭儿,为父老了,这盛世更需要你。”


    “父皇不老,正处于身强力壮的年龄,……”太子端木明旭还要说些什么,却被和兴帝摇头制止。


    “五十而知天命,为父的身体自己清楚。你留下,和为父一起处理此事。”已经五十岁的和兴帝有着自己的考量。


    子端木明旭跪拜:“儿臣领命。”


    不一会儿,和公公进门通报:“圣上,司天监桑听康大人前来觐见。”


    “宣!待会太医张院士前来求见的话,直接通报。”已恢复平常样子的和兴帝坐回在自己的皇椅,冷静地吩咐着和公公。


    “是!”和公公领命后去引人进来。


    不一会儿,司天监桑听康进门,上前行礼道:“参见皇上、参见太子。”


    “爱卿免礼。”和兴帝抖着胡子说道:“上次听爱卿说星象轮动,吉兆渐显,现今如何了?”


    “回皇上。”司天监桑听康躬身道:“据臣昨晚夜所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同时出现在夜空一方,五星聚合,形成五星连珠,大吉之兆也!”


    “好!好!好!”和兴帝连说三个好字,轻吐了一口气后,将刚从太子呈上来的纸条递给司天监桑听康道:“这有一个人的生辰八字,爱卿推算下这人生辰八字所呈现出来的吉凶之势。”


    “是。”司天监桑听康躬身双手接过和兴帝手指的纸条,退到一角,对着纸条上的八字掐指算了起来。


    在司天监桑听康推算期间,和兴帝父子目光如注地盯着他,好像那样盯着他他马上就能算出结果来一样。


    被皇家父子如此犀利眼光盯着的司天监桑听康表示压力山大,快速推算出结果正要向皇帝禀告时看到皇家父子两如此期待的眼神,将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再推算了两次,以防有误。


    须臾过后,司天监桑听康放下手回道:“皇上,太子,据下官三次的推算结果,这人八字中含官印财食四吉神,于国于民都是少见地吉祥命格。”


    “如此甚好!”和兴帝听了激动得拍了下桌子站了起来。


    一旁站着太子端木明旭和司天监桑听康都被和兴帝拍桌子的举动吓了一跳,两人即刻垂下脑袋,一脸恭敬地候在一旁。


    太子端木明旭内心同样也难掩激动,皇家吉祥人出现了!而他的父皇、他、他的儿子有了吉祥人相助,想要成就一番伟业必将事半功倍。


    司天监桑听康心里则在猜测着这生辰八字的主人是谁?能让皇家人如此重视。


    就在三人各有所思期间,和公公通报:“太医张院使求见。”


    “爱卿,今日之事不得向外泄露半句!”和兴帝看着司天监桑听康,郑重地交代了一句。


    “下官遵命!下官告退!”司天监桑听得瀑布汗,皇家的事情他哪里敢跟人嚼舌头啊!除非他不想要这颈上头颅了。。


    “退下吧!让张院使进来!”和兴帝看着恭敬的桑听康,满意道,量他也不敢逆他之意。


    “臣参见皇上、太子。”太医院张一添进门行礼。


    赵青铮十之八九是吉祥人的事情只能皇家掌权人知道,其他人并不宜知道得太多。


    和兴帝看了一眼刚进门的太医院院使张一添,并不想过早地让他知道自己和太子对赵青铮的关注。


    “靖康侯世子早几日曾上书说他由于从小流落在外的关系,未能从小习武,认为他自己并非靖康侯府侯爷爵位最佳继承人,要求除去其头上世子爵位,另立世子。”


    “而今日,听说他在比武场上晕倒,大半个太医院的太医都去把过脉,可查出了他晕倒的缘由?”和兴帝就用赵青铮前几天请求另立世子的事来做幌子。


    “经我们十三人联合诊治,皆认为靖康侯世子脉象平稳有力,是康健之人。至于他晕倒的原因,单从脉象上无法得出结论。但在靖康侯世子描述其晕倒的感觉后,杨太医怀疑其患的是血晕症。”


    “血晕症患者主要病症为不能见血,一看到血整个人就会产生不可控的反应,首先会产生恐惧心理,进而不可控地感到头晕、恶心、脸色苍白,严重时甚至会失去知觉,晕厥。”


    “杨太医为了验证其结论,特不声不响地让人找来大量猪血,靖康侯世子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见了血,当下就晕了过去。”


    “所以,靖康侯世子患的是见血就晕的血晕症。”张一添见皇家父子都听得专心,就多说了一两句血晕症的相关情况。


    皇家父子听了张院使的话,不禁对望一眼,皇家千呼万唤才出现的吉祥人在太医那就这待遇?


    不过到底是确认了赵青铮患有血晕症这件事。


    这也最终确认了赵青铮就是皇族吉祥人!


    “靖康侯世子患有血晕症,如果领军上战场的话?”做戏做全套的和兴帝看着张院使。


    “皇上,这万万不可!这血晕症非个人可控,见血就晕,如真上了战场的话,不仅靖康侯世子危险,定也将影响我军士气,非常不利于场上作战。”张院使从医学的角度给出了专业的意见。


    和兴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进而问道:“赵青铮的身体如何?”


    “靖康侯世子的身子除了这血晕症,并无他虑。”对于刚把过脉的人,张院使对其身体情况还是很了解的。


    “好,爱卿先退下,我和太子还有事情商议。”和兴帝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便下逐客令。


    “是,微臣告退!”张院使躬身拱手退了出去,心里替赵青铮抱打不平,他这世子爵位估计是保不住了。


    张院使退下后,金銮殿又剩下了和兴帝父子。


    父子俩对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显而易见的激动、雀跃之情。


    “父皇,可喜可贺!”太子端木明旭望着自己的父皇激动地说,吉祥人可遇不可求,之前寻寻觅觅查找的人,没想到突然就出现在面前。


    “是啊!可喜可贺啊!上天待我们端木行家不薄啊!”和兴帝也无比感概道:“旭儿,我们坐在这个位置上就要负起帝皇所应负的责任,才不负上天的恩赐。”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太子端木明旭明白和兴帝话里话外的意思,这是勉励他以后要做一个好皇帝。


    “旭儿,你可知赵青铮还没认祖归宗之前,他参加科举的情况如何?”靖康侯府认回世子之事,靖康侯有来向他禀告过,知道赵青铮一直有读书考取功名之意。


    吉祥人怎么用也是门学问!要根据吉祥人的潜力来用人。


    能力出众者,协助皇家治理天下之事,那是最好不过了!


    如果没甚能力者,找个由头赐个闲置,让其顺遂一生即可。


    “院试、乡试均考第一。”太子端木明旭进宫之前已经了解过赵青铮经历,对他的情况一清二楚。


    “好,是个有才之人!我将撤了其世子之位,恢复其学子身份,让其参加春闱,看他的科举之路能走得多高。”和兴帝深谙用人之道。


    “父皇英明。”


    和兴帝沉吟了片刻:“旭儿,你觉得接下来该怎么做?”


    和兴帝有意让儿子参与到整件事中来,年轻人更有冲劲和干劲。


    而这江山,迟早是要交到儿子手里的。


    “如今吉祥人已经出现,能制造舞龙的工艺人必会随之出现,当务之急就是找到这吉祥物工艺人。”


    “好,旭儿,寻找吉祥物工艺人之事就交给你!父皇也将令礼部将皇家祭祀大典定在正月十五举行。吉祥物工艺人是我们皇家有缘人,必有作品参与民间祭祀品征集活动,到时你务必多关注这些民间祭祀品的制作人。”


    太子端木叩首道“儿臣遵命,儿臣必定不负父皇所望,竭尽全力去寻找这工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