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阮欣月上了马车后,就跟车夫说要先回绣帛轩一趟拿勉王妃的衣物。


    车夫领命赶车。


    明王和勉王是当朝皇帝的胞弟。


    善文者明王,留在京城辅助当朝皇帝治理朝野。


    勉王善武,且从小就有守家卫国的情节在,成亲后就拖家带口地前往边城,驻守边关。


    勉王驻守边关后,尽管当今圣山没有给他下无诏不得回京的旨意,但勉王一直恪守大越皇朝“守边关者无诏不得回京”皇家祖训,镇守边关的十年里,只回过两次京城述职。


    倒是勉王妃,由于娘家人就在京城,所以每隔一两年就带着儿女回京城小主。


    端木莹就是勉王的女儿,跟着勉王妃回京城小住。


    阮欣月才将皇家人的关系理顺,马车就停在了绣帛轩的后门口。


    绣帛轩历来的规矩都是店里人马车一律停在后门,一是以防赶到前门冲撞了来店的客人,二是怕店里的马车占了位置,客户一多的时候就导致客户的马车没地方可停,影响店中生意。


    阮欣月下车问店中正门边上站着的伙计:“小哥,勉王府有送东西到店里吗?”


    伙计一见是阮欣月,再想到勉王府送来的箱子,连忙回到:“有的,是一个箱笼,是要将这个这个箱笼搬到马车上吗?”


    有人帮忙,阮欣月当然是乐意至极:“是的,劳烦小哥了。”.


    “阮小姐不要客气,这是小的该做的。”说话间,伙计已经跟同伙跑进了店里。


    不多会,两个伙计就将长方形的中等箱笼搬上马车。


    …………


    这个箱笼需要用得着用两个伙计来抬吗?


    阮欣月心里吐槽归吐槽,面上一点都不显出来,见两个伙计将箱笼摆好就下了马车,她上了马车后挑起窗帘笑着道谢:“谢谢,辛苦你们了。”


    店中的伙计大多都知道她是店里的股东之一,对她一向温和有礼。


    两个伙计都摆摆手:“举手之劳。”


    阮欣月点头示意后,就让马车往自己家里的赶


    两个伙计望着走远的马车,伙计周二展羡慕地说:“阮小姐凭着自己出色的绣技开店赚钱,也凭着自己的绣技结交京中权贵,当真是前途不可估量啊。”


    年轻的伙计张勇也赞同到:“谁说不是呢!”


    “说真的,阮小姐应该也快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估计除服后,这事该提上日程了。趁现在阮家的门槛还不高,你说我们是不是可以争取下?”周二展突然压低声音说了这么一句话。


    “做什么白日梦?况且这些关乎女子声誉的事情是能够私下讨论吗?”张勇听了不由得斥了一句。


    同时,他脑中闪过了刚刚阮欣月微笑着向他们道谢的沉鱼落雁的笑脸,心里更加肯定了这不是他们能肖想的人。


    “这好像行得通阿!如果将人娶到手了,她人都是你家的了银子、绣技更是你家的;凭绣技开的铺子和积攒而来的人脉当然也是你家的阿。”周二展以为张勇没听到懂他的话,继续夸夸其谈到。


    “慎言慎语,谨防祸从口出。”张勇说完也不管这个周二展径直地走开了。


    这个周二展还真的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说,也不想人家阮家现在是什么情况了。


    如果之前阮家欠债时,他周二展拿着二十两银子上门提亲,阮家估计二话不说就应了这门亲事,而且将他周二展奉为恩人。


    如今阮家不仅将债务扛过去了,还操持起了自己的家业,从绣帛轩这一个多月的生意来看,阮家一个月得到的分红就估计是他们这一辈子都赚不到的数目。


    周二展看着周勇匆忙逃离的身影,不由得呲了一声“男未婚女未嫁,想想都不行吗?”


    望着天空的晚霞思索了一会,周二展想了想阮欣月姣好的容貌,再摸了摸自己出色的脸蛋,不由嘀咕到:“还别说,我跟阮小姐两人,男的俊女的俏,还挺般配。”


    绣帛轩后门处!


    一向经后门进出的赵青铮将门外周二展的话听得一清二楚,脑中再次闪过那女子的笑脸,心中莫名不喜。


    癞蛤蟆,竟妄想吃天鹅肉!


    ————


    阮欣月让车夫经过路口阮欣炀读的私塾时停了下,好捎带上阮欣炀。


    “娘,你看我们家是不是要添置一辆马车,这样出行比较方便点。”现在手上的银子,买不了房子,买辆马车还是可以的。


    绣帛轩开业至今,阮欣月跟阮母上下工都是步行到绣帛轩。


    特别是一开始,刺绣的绣品多是小件,一般都坐着操作。


    久坐不利于健康,每天上下工步行,对身体比较好。


    但有时候忙起来了晚了下工,要赶着接阮欣炀下私塾时,两人就花几文钱雇一辆马车代替脚力,这样就快很多了。


    “太好了,我们家要买马车了,我们家有马车了。”阮欣炀一听到姐姐说要买马车,马上就欢呼起来。


    “那感情好,只不过我们家现在没有强壮的男丁,套马车时就费劲点。”阮母也赞同买辆马车,这样每天上下工比较方便,但也有顾虑,比如家里没男壮丁,套车厢和卸车厢都比较费劲。


    “那我们是不是也得找个车夫?”阮欣月刚开始没有细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想想,大越皇朝街上赶车的车夫一律都是男的。


    她还是没有转过弯来,现代的交通工具男女都能开车,可在这个男主外女主外的朝代,男女分工还是有挺明显的界限。


    “这个的确也是个问题。”阮母想下了:“雇个车夫也而不是不行,但我们家现在女眷当家,顾个车夫也不能进我们的家门来去装卸车厢,好像还不如租个马车来得省事。”


    阮欣月想了下,的确是这样,寡妇门前是非多,而且家里还有她这么一个待嫁的女子,雇个男工也有顾虑:“那就先不买。”


    阮欣炀:……合着就是说出来逗我的!


    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的阮欣炀,心里是知道了娘和姐姐所说内容的厉害关系的,只能在心里祈祷自己快快长大,长大后家里的赶马车的人有了,装卸车厢的人力也有了,最重要是阮家的顶梁柱也有了。


    马车就快就停在了家门口,阮欣月谢绝了车夫帮忙搬箱笼的好意。


    这个箱笼很轻,她一个人就能将它提进屋子里。


    车夫走后,阮母开门时再看了一眼女儿手中的箱子:“这么小的箱笼里面估计装不了几个绣品。”


    “小郡主是实诚人。她们八月初八就得离京,也没几天时间了,我在食为先酒楼就跟她说过我我也就只能绣一套孔雀开屏的绣品,她估计也就装拢了一套衣物。”阮欣月估计是端木莹听了她只能下工后才能帮她赶工衣服,也就就让她娘浅浅地收拾了一套衣物。


    阮母知道自己的女儿要忙着勉王妃绣衣物,就让她一个人留在房间里忙活,不用她到厨房打下手。


    阮欣月这种时候也不好往厨房凑,只好留在房间里准备刺绣所需的材料。


    “主子厉害了,勉王妃将这些粤绣品带到边城,粤绣品将第一次出现在大越皇朝京城之外的城池,这必将为粤绣在大越皇朝的传播的一个里程碑。”系统的声音又在阮欣月脑海中响起。


    “彩裳阁卖岭南荔枝绣品也有两三个月了,绣帛轩开业也有一个多月了,还没有人将粤绣品带出这大越皇朝的京城?”阮欣月甚是惊讶。


    之前不是说大越皇朝百姓对粤绣品感兴趣爆了系统任务需求的人数,合着系统要求的对粤绣感兴趣的人数最大值还不如大越皇朝京城的总人数多?


    “系统检测到,京城里出现了一种叫‘粤绣’的新式绣品早就通过信件,人员的流通等方式传送到大越皇朝的其它城池,由于粤绣品目前只在大越皇朝的中上层子民中的流通,且流通的数量还不够多,大部分的人买到粤绣品后都自留,哪有多出的绣品送给他人?”系统不紧不慢地解惑到。


    “说到底,还是会绣品的人数太少,出产的粤绣品太少。”阮欣月也是懂已经买到粤绣品那些京城夫人小姐的心。


    无论是先前抢到粤绣品夫人小姐,还是已经预定好即将得到粤绣品京城小姐,就像现代中好不容易抢到自己偶像演唱会门牌的歌迷们,仅够自用,割爱分享给其他歌迷,只有一张票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小主今天按照目标消费群体来开店的主意就非常不错,相信这家分店开了之后,流通的绣品就会更多,也有更多的大越皇朝的百姓见识到真的粤绣品,有天赋的刺绣达人见了样式就能模仿一二,想必能激发更多人动手探索和学习粤绣独特的针法。”系统由衷地佩服到。


    主子的这个想法一石三鸟,将目标人群这样定位后,粤绣相对应的观赏绣、实用绣和民用绣一下子就有了相对应的消费和使用群体,为粤绣在大越皇朝的传承和发展描绘出了更加清晰明了的道路。


    “希望能达到这个效果吧。”这是阮欣月根据系统任务策划出的一种方案。


    这方案的灵感来源于她大学期间选修过市场营销的相关课程,不然单凭她自己去悟的话,她估计还得蹉跎十年八年才能悟出来,那么长时间的话,她的生命值估计早就降为0,她也早就嘎了。


    “肯定能,系统感应到了主子的这个方案后,仿佛已经看了粤绣在大越皇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全过程。”粤绣系统自有判断到。


    “承你贵言!”听到系统这样说,阮欣月知道自己的这一步算是走对了。


    阮欣月准备好一部分刺绣材料好,打开了小郡主的那个箱笼。


    好家伙!整个箱子都被塞得满满当当的,阮欣月看了下竟有三套衣物之多,说好的实诚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