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章
    大明正德年间。


    一个不足大腿高的小孩,悠哉悠哉地走在大街上,跟周围的商户插科打诨。


    溜达溜达,到了一个卖字画的摊位前。


    “子畏兄,你的画还没卖出去吗?”


    小孩一副老气横秋地问道。


    “没有!”


    摊位后的老者,愁眉苦脸道。


    对方头发花白,面容却没有多少褶皱。


    “世道艰难,百姓都只能温饱,哪有余钱买我的画!”


    老者叹气。


    小孩也跟着叹口气。


    “要是你名气大,早被高门大户请进门做画了!”


    老者一听就不乐意。


    “想我唐寅,早年风流才子的名声,如雷贯耳,哪想到时运不济……”


    小孩掏掏耳朵,打断道:“好了,你已经念叨很多回了。”


    “现在,你穷得都快吃不起饭了!”


    唐·祥林嫂·寅的话一顿,嘟嘟囔囔道:“反正我就是时运不济!”


    “总之,运气不好,被霉神附体!”


    “后半辈子简直倒大霉了!”


    小孩捂住耳朵,不想听!不想听!


    就像他俩隔壁的老妇人一样,一有不顺心事,就开始念叨:如果当初……她就不会……都怪……


    这熟悉的语式,他听得耳朵起茧子了。


    “小垠!”


    突然听到师父的喊声。


    放开捂耳朵的手。


    “小垠!”


    果然,他师父疾步走到他面前。


    扔下一个“炸弹”。


    “快跟我走!”


    “你爹快死了!”


    说着,就要把大腿根都不到的小孩抱起。


    朱小垠的脑袋,瞬间当机。


    不是,容他缕缕。


    师父说他有爹,然后他爹,又快死了!


    “师父,我爹是谁?”


    朱小垠终于问出了关键问题。


    年轻的男子一顿,敷衍道:“你很快就知道了!”


    “可是……”


    “好了,小孩子,别那么多问题,会长不高的。”


    朱小垠一肚子疑问憋了回去。


    小脸气鼓鼓起来。


    从他记事,师父就经常用这话打发他。


    哼!他再也不理师父了。


    …


    前脚还想着不理师父的某小孩,后脚就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转悠。


    “师父,你打包行李,是要出远门?”


    朱小垠问道。


    “不是,给你打包的。”


    “呜呜呜,师父你不要我了?”


    朱小垠伤心。


    眼睛里瞬间冒出两滴泪花。


    说哭就哭。


    “把你送到你亲爹身边去,你哭什么?”


    朱小垠对那个没见过的面的爹,根本不熟悉。


    “你把我送到一个陌生老头身边,还不许我哭了?”


    朱小垠哭着奶腔道。


    “谁说你爹是老头了?”


    师父哭笑不得。


    “反正肯定不年轻!”


    朱小垠坚决道。


    “呃……”


    不年轻,是真的。


    师父没管假哭小孩,自顾收拾行李。


    朱小垠一看这招不好使,师父来真的。


    心里有点不安。


    “师父,咱们要离开这吗?”


    师父点头。


    “那子畏兄咋办?还有我那才五岁的小侄女咋办?”


    “咱们可不能丢下他们。”


    朱小垠搬出自己的“不舍”。


    师父低头,看着不到大腿的三岁小儿。


    “你一个三岁小孩,认五岁小姑娘做侄女,你脸可真大!”


    师父无语。


    “那没办法,谁叫我辈分大呢!”


    朱小垠捧脸叹气。


    “人家唐寅不跟你较真,你还真给自己贴金了?”


    “子畏兄才不是那小气之人。”


    “我们是忘年交。”


    朱小垠反驳。


    “好了,别插科打诨了。”


    “跟唐寅他们道别,咱们就上路了。”


    师父背起包袱。


    朱小垠见事不可改。


    只能丧着小脸,跟着师父走了。


    …


    师徒俩来到一座破落院子。


    “桃笙在家吗?”


    年轻男子开口。


    “来啦!”


    里面传来一道清脆的女童声。


    “是幻来哥哥吗?”


    女童在门内问道。


    “桃笙小侄女,都说你得喊我师父幻来叔爷。”


    “你怎么就是记不住?”


    朱小垠在门外不满道。


    门吱呀一开。


    一个扎着两个包包头的小女孩走出来。


    听到朱小垠的话。


    调皮地吐了吐舌。


    “小垠叔叔,我忘了。”


    对“乖乖”认错的小侄女,朱小垠表示很大度。


    “这次原谅你了。”


    “下次可要记住了。”


    唐桃笙点点头。


    年轻男子看着两个孩子的“胡闹”称呼,有些哭笑不得。


    “桃笙,这次来,是跟你和你爹说道别的……”


    话还没说完,桃笙的眼里就泛起泪包。


    “幻来哥哥,你和小垠叔叔要走了?”


    桃笙带着哭腔道。


    “忘了忘了,要叫幻来叔爷。”


    朱小垠纠正。


    两个心情复杂的一大一小,没搭理他。


    “嗯,我要带小垠去找他爹。”


    幻来道。


    “那你们还会再回来吗?”


    桃笙问道。


    幻来一笑。


    “你跟小垠还会再见的。”


    “那幻来哥哥呢?”


    桃笙追问。


    幻来笑容一顿。


    “有机会,会再见的!”


    …


    跟桃笙道别后。


    师徒俩又来到画摊前,跟唐寅再见。


    “你们真的要走了?”


    唐寅难过。


    虽说从遇到两人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他们不会长久地在待在这的。


    但没想到,这天来的真快。


    “子畏兄,我要去找我爹了。”


    “你放心,等找到我爹,我还会回来的。”


    朱小垠承诺。


    看他师父的态度,找爹这事是不可更改了。


    但他还是会回来的。


    朱小垠信誓旦旦地想着。


    唐寅挤出一个笑。


    “认祖归宗也好!”


    朱小垠点头,他去看看他祖宗是谁。


    两方又絮叨了几句。


    “我也没什么好送的。”


    “这个你们拿着!”


    唐寅把画摊上的画,卷吧卷吧两幅,送给师徒俩。


    朱小垠想拒绝,拿着画上路,太不方便了。


    “那就多谢伯虎兄了。”


    幻来立马接过。


    朱小垠一呆。


    不明白师父这次,为什么这么“不客气”。


    “拿着吧!”


    “说不定,将来这画可是千金难求。”


    幻来意味深长道。


    唐寅听这话,瞬间不好意思起来。


    他就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自己作的画了。


    这小垠师父,还说什么将来千金难求。


    现在一副画都卖不出去的唐寅,心里苦笑。


    真有那天,他恐怕都要高兴疯了。


    “真的吗?”


    “那我可得珍藏!”


    财迷的朱小垠一听,立马收了起来。


    话也说了,分别礼物也送了,是该离开了。


    “那,伯虎兄,拜别了!”


    幻来拉着朱小垠正式道别。


    “走吧走吧!”


    “给小垠找爹要紧。”


    唐寅摆摆手。


    看着师徒俩远去的背影。


    唐寅才后知后觉地心酸。


    想起师徒俩对自己父女的帮助,要是没有俩人,他早就经不住打击,落魄堕泥了。


    也不知,真还有再见的时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