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六章(视频)
    赵丽妃的因为天幕之上“废皇后”三个字而格外振奋。


    她看得出来,王皇后已不再盛宠,陛下能给她的不过是夫妻多年陪伴而存留的一点点情谊罢了。


    王皇后膝下无子无女,而她的孩子李瑛圣眷正浓。


    心里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随着神音之言悄无声息冒了出来。


    这些想法不过是转瞬之间的事情,紧接着,赵丽妃就听到了神音下一句“占儿媳”。


    占儿媳?


    她的儿子李瑛如今方才七岁,不过是个孩童,现在还谈不上什么妻子。


    占的肯定不是她儿子的媳妇。


    只是陛下占儿媳的这番作法,当真不怕堵不住悠悠众口吗?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他坐在九五之尊的高位,当真连名声都不要了?


    若说在此之前,赵丽妃坚定认为皇帝是爱她的,并对此深信不疑。


    此时,这份坚定便动摇了。


    能让陛下不顾天下众口,不顾人伦之情都要将儿子的妻子夺到宫中,那才能算得上是陛下的真爱吧?


    一时间,刚刚听到天幕“废皇后”而产生的一些不切实际的心思也渐渐被放下了。


    赵丽妃自嘲一笑,果真是陛下刚登基不久,她被宠爱迷了双眼,认不得自己的身份了。


    她不过是个舞姬罢了,如何能肖想那些本就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天幕说出了皇后的结局,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结局是否能得善终。


    一国皇后都能被李隆基无情拉下,更何况她呢?


    一时间,赵丽妃心中生起了些许悲凉之意,并对即将被废的皇后多了些同情。


    若所谓的帝王宠爱便是如此,那她便不要这宠爱又能如何呢,左右落不得一个好的下场。


    短短的时间,赵丽妃的内心完成了由振奋激动到枯井无波的转变。


    只是接下来天幕的话让她越发不能淡定了。


    天幕说李隆基“杀三子”。


    这话像是一记警钟重重敲在她的心上。


    长久以来,她苦于自己没有身份没有地位,不能给自己的儿子提供什么助力,但好在儿子随了她的脸,生的好,又还在幼年,颇得陛下的宠爱。


    若皇后与他多年间相互扶持的情谊都能被忘记,那她儿子这短短几年的得宠又算得了什么?


    赵丽妃开始紧张起来。


    杀三子,杀的是哪三子?


    何时杀的三子?


    赵丽妃终于想到了,这天幕所说的桩桩件件的事情,都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


    这种只知事件而未知时间的感觉更让她恐惧。


    帝王家从来都是无情的,她居然奢望着陛下给的那点点宠爱是出于真心。实在是可悲可叹。


    至此,赵丽妃对李隆基失望至极,满心冰凉。


    李隆基的长子李琮与次子李瑛也看到了天幕。


    二人生于一年,也时常在一起玩耍。


    此时他们看到天幕,眉毛皱成一团。


    李瑛开口道:“皇兄,这天上说,阿耶要杀了我们。可阿耶现在还没有三个儿子啊?”


    李琮最为孝顺,他时常以自己的阿耶为榜样,读书为懈怠一刻。


    虽生于皇家心智成熟的要比别的孩子都早,但他此时年仅七岁,七岁,是一个对自己的父亲充满孺慕之情的年纪。


    李琮不愿相信天幕之上的话:“这肯定是假的,阿耶如何会杀掉我们,你相信阿耶会杀了你吗?”


    李瑛不开口了。


    他觉得会,并且在听到天幕之后,心里就生出了淡淡的恐慌。


    可这话他不能说出来,说出来,那就是大逆不道。


    他们嘴上说着相信阿耶,心里孺慕自己的阿耶,但这天幕寥寥几语,倒是还是给他们种上了怀疑的种子。


    太极宫前,也有人在说着:这肯定是假的。


    李隆基只觉得肺要气炸了:“这肯定是假的!”


    百官低着头没有一人敢发出声音。


    不过须臾的功夫,这天幕就从神迹神音,变成了妖言惑众。


    百官将所有的话都听在了耳朵里,但嘴巴是一点缝都不敢张。


    尽管心有疑虑,尽管对面前这个他们天天跪拜的帝王生出了几分质疑,此时也是什么话都不能说的。


    他们担心自己的话也变成了“妖言”,紧随而来的就是牢狱之灾和断头台。


    天幕之景又发生了变化。


    此时出现在众人眼前的,不再是他们所熟悉的亭台楼阁。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那高度高到让人不可思议。


    画面接着转换,桌椅板凳整齐摆列,教室之中的稚童正在读书。


    这陌生之景冲击着所有人的眼球。


    李隆基暂时忘记的生气,百官也暂时放下了害怕,太极殿门前,一片震惊。


    “这这,这是哪里?”


    “如此高的房屋实在见所未见……”


    “这是仙界吗?这里的仙界的学堂?”


    【可是盛唐的自信浸透在每一个国人的骨肉血脉。


    自牙牙学语,一字一句读《唐诗三百首》的时候,我们就沐浴在盛唐的余晖之下。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传承不熄,盛唐还在。


    存在与史书,存在于历史,漫漫长河之中,盛唐如明珠璀璨,熠熠生辉。】


    百官彻底震惊了。


    他们抓住了重点。


    “这是一千年之后?”


    “一千年后的皇帝是谁?”


    “一千年后的大唐已经不在吗?存在历史里了……”


    “若这天幕来自于后世,那是否刚刚神音所言,皆是真实发生过的?”


    百官心里有太多的疑虑和问题,他们只觉得神音刚刚所说的,三言两语带过的信息实在是太少。


    若这天幕真的来自于未来,他们有太多的好奇,太多的问题。


    天幕黑了下来,在众人都以为天幕就此结束而抓心挠肝,扼腕叹息的时候,天幕之上出现一行小字。


    【下滑打开评论区即可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