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 2 章
    伴随着剧烈的头痛,李小寒想起前世的记忆,自己本是一个大型药林联合种植基地的实验员,不幸遇到地震被困身亡,然后投胎到看过的一本科举文中。


    她有着两世的记忆,只不过,这一世,在这之前都没有想起前世之事。


    而李智远这个名字,太熟悉了,这是自己前世里的堂弟,今生里堂兄的名字。


    平山村,李智远,和男主一起跟朱秀才读书。男主聪明自律,一路高歌中进士考状元。而李智远却三番四次落榜,最后止步于秀才,对比说明了男主多么的优秀。


    能在最初期成为男主的对照组,除了因为在同一时空的原因,李智远也是有优点的,李智远最大的优点就是孝。


    书中所说,李智远亲大伯李贤东一直无子,大伯为了求子到大山深处采人参被毒蛇咬了中毒身亡。


    可是,这一带,只有假人参,没有真人参。李智远大伯因为自己的无知白白送了性命。


    李智远作为当时李家长孙,披麻戴孝为大伯摔盘,然后又为大伯守了足足二十七个月的重孝,把自己的科举考试都耽搁了。


    直到出孝之后才重新科举,年纪轻轻便取得秀才功名。


    书上描述,李智远对李家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李家后来在城里买了宅子,还置办了一个小铺子,一家人在城里安家立业了。


    李智远作为二房长子,替大伯承担了长子之责,给亲大伯摔盘、给祖父、亲爹养老送终,还一直照顾小叔一家,实在是大大的孝子贤孙!


    至于大伯李贤东的妻女,据说李智远搬进城里的时候,是想好好安置母女两的,可惜大伯母坚持带着女儿留守村中,一个冬天里,居然跌下河里冻死了。


    书中还感慨说,仁孝的李智远曾想为大伯母守孝,但众人皆劝说这个福薄短命的妇人不配,李智远才作罢。


    因此,周边村人皆敬重李智远为人,说其才华虽不及男主,但品格尤其孝之一道上,是尤有胜之的。


    毕竟男主发达之后,据说狠狠打脸了当时一些欺压他们家的宗族长辈,也不提携亲族,族内的名声实在微妙。


    李小寒脑中一阵一阵眩晕。


    原来自己不仅是穿越了,还穿书了,连个有名有姓的配角都混不上,是那种可有可无的不知名女配。


    而自己全家是男配堂哥的踏脚石。


    可不是踏脚石么,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堂哥的孝名。


    李小寒手脚发软,跌坐在坟前,双手擦过亲祖母罗氏的石碑。


    粗粝的石碑带来一阵阵刺痛,唤回了李小寒的心神。


    李小寒努力压住脑中的眩晕,尝试理清其中脉络。


    如果书中的李智远真的是自己堂哥,那书中李智远大伯是什么时候过世的。


    李智远13岁,可不就是今年。


    是了,祖父分家,爹大受打击,发狠去深山里找人参去了。这一带的山脉是有传说有人参的,但又说是假人参。


    李小寒记事得早,记得自己小的时候王氏偶有喝药,说是因为身体没有调养好,要一直吃药调理好身体才能怀孕。


    可是李家继祖母当家,又有子孙读书费钱,自然是没有天天吃药的钱。后来王氏的药就慢慢的停了。


    爹可能想搏一搏,不料却丢了性命。


    李小寒手脚愈发无力,看着旁边捂脸无声泪流的她爹。


    她爹可能真憋着这口气。


    一定要打消她爹这个念头,可不能进深山采人参莫名其妙的死掉。


    封建男权社会,她又没有个兄弟,她爹死了,她和她娘只剩下任人摆布的命了。


    没见原书中自己和亲娘寒冬腊月里落了水丢了性命么。


    她在地震中苦苦挣扎了三天,又冷又饿,只靠着沁下来的污水苦苦自救,差点等来了救援,却不幸遇到余震先来才挂掉,太知道生死的滋味了。


    她想活着!


    不管什么穿越,不管什么穿书,从出生到现在她记得很清楚。


    这是她新的人生,没有人可以轻飘飘的夺走自己的性命,即使是作者。


    只是,怎么办呢?


    李小寒瘫坐在坟前,努力回忆书本中的内容,寻找破局的方法。


    不知过了多久,太阳渐渐升高,热的人心越来越燥。


    许是因为最后一点男人的自尊心,让李贤东无法在妻女面前嚎啕大哭,因此李贤东木木呆呆的坐在地上,而王氏则没有这种顾忌,她伏在地上,绝望低泣。


    无子这件事情,打击到的绝不仅仅李贤东,更多的是王氏。


    十多年了,王氏生生从一个少女熬成现在这个逢人便躲见人便低头的性子,连打个猪草,都要带着女儿躲到这无人的林间里来。


    是河边的猪草不够肥美,不够方便吗?不,是河边村人太多,王氏抬不起头了。


    没有生出一个儿子,在这个时代,便是王氏的原罪,她无法哭诉,连怨恨都找不到人,因为李贤东对她够好,继婆婆不是亲婆婆懒得搭理她。


    王氏哭,不仅仅是哭分家,哭的是这苦命的一生。


    李小寒抬起头来,看着父母二人,心中明白自己父母缺的不仅仅是分家的财产,是那一直憋着的一口气,是之后漫长人生里的那一点希望。


    再往后看,林间寂静,绵延不绝,平山村后的这一片山脉里,听说过假人参出现,也有人说那只是长得像人参,并不是真的,又有说,深山里是长有真人参的,假人参就是天才地宝的掩护。


    不管传说有没有真人参,但假人参不值钱是公认的。


    但是……李小寒跟王氏打猪草的时候见过假人参……


    假人参?!


    李小寒用力晃一晃脑袋,仿佛这样可以让自己更清醒一点,“爹,刚刚我脑袋撞到了祖母的墓碑上,恍恍惚惚好像听到祖母跟我说,假人参是一味药材,叫三七,也能卖钱。让你采了三七去药房里卖了钱,跟娘去看大夫,生儿子。”


    “嗝。”


    哭得像断了气的王氏猛地止住了,缓缓抬起头来,看着自己的女儿。


    李小寒今年也是13岁了,但是因为吃不饱,又矮又瘦,因常年跟着王氏割猪草,晒得便有些黑黄了。


    只一双眸子,清凌凌的,又大又亮,掩不住的机灵和聪慧。


    王氏一直知道自己的女儿比自己出息,不像自己胆小,也不像她爹一样只懂埋头苦干不说话。


    只是平日再聪慧的女儿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怎么,突然就见鬼了?


    而这边,木呆呆得像丢了魂的李贤东也像回魂了,目光不断在自己亲娘的坟和亲女儿之间梭巡。


    不敢置信,却又满怀期望。


    “爹,我会不会是听岔了?这什么假人参真三七的?还有卖钱找大夫生儿子的?青天白日,祖母她……她不能出来吧。”


    有时候,以退为进是一个好方法,希望吊在眼前,人有可能不敢置信,但是一旦说要没了,立马赌徒心理,拼命去抓住。


    果然,李小寒话音刚落,王氏立刻尖声说,“不,肯定是娘告诉咱们的。肯定是娘,是娘看到爹分家了,才告诉咱们。不然你一个小人儿,哪里懂什么三七,什么看大夫。”


    王氏越说越相信,越说眼神越亮,她一把抓住李贤东的手,干瘦的人直接爆发把李贤东硬生生拉起来,“娃她爹,我知道哪里有假人参,我知道。”


    王氏常年打猪草,假人参还是她跟李小寒说的。只不过当时李小寒还没有想起前世记忆,也就是当做一个笑谈罢了。


    李贤东被王氏带起,两人跑得飞快。李小寒一骨碌爬起来,跟在后面。


    许是有希望吊着,王氏飞快地找到了长着假人参的地。


    李小寒跟在后面,气喘不停,看到这一片假人参,迈步向前,蹲在一株植株旁,扒拉开四周的腐叶。


    只是,李小寒眉毛越皱越紧,猛地一下子把植株拔起来。


    小叶片披针形,长为宽的5倍以上,竹鞭状混合串珠状根状茎


    这不是三七,这是狭叶假人参!


    李小寒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得五脏六腑都在发寒。


    别看这植物混了人参两个字,长得又像三七,但是它就是一个五加科人参属的变种,后世证明最大的药用价值在西藏用药体系,在其他地方是园林装饰品。


    怪不得当地人说这假人参没有用,原来如此,竟是如此。


    一瞬间,李小寒眼露绝望,只是李贤东和王氏眼巴巴的看着自己,那种眼神,实在让人不知如何开口。


    不对……不对,李小寒闭眼、皱眉、扶额,这不是自己看到的‘假人参’。还有,还有另一处!


    李小寒拔腿就走,“爹,娘,不是这一个。走!”


    借着记忆中的方向,李小寒大步向前,好像很快,又好像很久,终于带着李贤东和王氏走到了记忆中的地方。


    “伞状花序,单生茎秆顶端,花序轴长约20厘米,酱红色果实,目前正是果实成熟期。4枚掌状复叶,每枚有五片小叶,深绿色,羽状脉,沿生白色刚毛,边缘呈锯齿状。”


    李小寒一边仔细观察一边喃喃自语,一点一点的跟前世记忆中的三七性状核对。


    李贤东和王氏眼巴巴的看着李小寒的动作,只见李小寒小心翼翼的把这株三七红色的果子采摘下来,左右张望了一下,说道:“爹,娘,给我摘一片大叶子。”


    李贤东忙给李小寒摘了一片大树叶,李小寒接过去,将三七果子包起来,小心放好:“好了,这是种子,以后我们有用的。”


    把种子小心放好,李小寒继续说,“爹娘,把这三七根挖出来吧,别弄断根了。”


    相差如此大的态度,李贤东和王氏自然看出了其中的差别。三人合力,不多时就把三七根茎挖出来了。


    “圆锥形主根,长约5厘米;顶端有4个茎痕,4年生;周围有瘤状突出,体重坚实,难折断,灰黄色,气微,先苦而后甘。”


    李小寒欣赏的看着这一株三七,就像看着一株摇钱树。


    漂亮!


    四年生野生三七,入药效果最好的野生种,自己前世药林种植基地的拳头产品。


    “爹,娘,就是这个,没有错了。”


    随着李小寒的话语落下,李贤东和王氏吊着的心猛地放下来了。成了,亲娘说的是对的,老天给了一条生路。


    王氏笑着抹一把脸上的眼泪,“我看着周边还有,咱们赶快挖了。”


    “哎,都挖了。”李小寒脆声说道。


    天生天养的财富,就让她来取吧。


    毕竟,三七入药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而自己记忆所知,这是一个文化和发展与华夏十分相似的古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