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什么样的坏事不能做
    没有什么,能比亲眼看见亲耳听到更有冲击力的了。


    许遇安知道边境不安宁。


    可血肉淋漓的一幕,是他这种读书人,第一次直面,旁边的人还纷纷说,情况还好,只是皮肉之伤。


    这不由地让他对自己的认知产生了怀疑。


    许遇安是懂得反思的人。


    以此推彼,自然也会认为他之前关于边关战事的理解也是不对的。


    “你说的,对,也不对。”林晓禾见过太多两难的局面。


    许遇安不解地看向林晓禾。


    “有的时候,必要的牺牲是一定得有的,尤其是在战场上。”林晓禾在末世时候,可都是这批人里面身先士卒的,“要让这种牺牲有价值,才是应当。”


    许遇安笃定地道:“肯定能想出更合适的办法来。”


    “战事瞬息万变,或许在那之后,会明白当时可以更好的办法,或许都不需要出现牺牲,可那都是马后炮了,越是紧张的时刻,越难做出最合适的决定,好的将军,不就是体现在此处吗?”林晓禾轻笑一声,“犯错是难免的,只有将军看重底下的兵将们,才会尽量去选牺牲少的办法。兵将之间,存在情分,也不全是坏事,对吧,许大人?”


    话题又被林晓禾绕了回去,许遇安却不得不承认,他正在动摇,他慢慢被林晓禾说动了。


    “许大人。”林晓禾抬手揉了揉眉间,“这几日你都往这里跑,兵营都甚少去。不日我们就得启程回边关城了,你不该多花点时日去了解你想知道的情况吗?”


    许遇安想了想,说道:“我就不随林姑娘一道走了,圣上之托,我定要好好完成才行。”


    “你要留在兵营?”林晓禾倒是惊讶了。


    这人比她想象的还要优秀一点,至少不怕吃苦。


    “是,等我做了决定,会自行离去。”许遇安打定了主意。


    林晓禾点点头:“行吧,许大人自己拿主意就行,周家军纪律严明,不会刻意刁难许大人的。”


    “……”许遇安默了默,片刻才道:“自是如此。”


    林晓禾来兵营的目的有三个,除了


    应付许遇安,安排章喜要做的事,还有就是将棉花运往边关城。


    明面上,章喜他们会认为虽然声称是棉花,但装的是芦花,一切都是为了给以后往北地运棉制品做准备。


    实际上,马车上装的,都是棉花。


    从林晓禾空间拿出来的棉花。


    周家军不会去翻开林晓禾封好的东西,即便有意外,让人看到了棉花,那林晓禾也有一套说辞,只说是为了以假乱真,准备了一些。


    库房里堆积的棉花,初柳应当早看见了。


    林晓禾一直没有等到她的询问。


    “初柳,过了明日,我们就启程回边关城。”林晓禾吩咐道,“这两日将东西收拾好。”


    “是,小姐。”初柳一边伺候林晓禾穿衣服,一边应着。


    “库房里还剩了一点棉花,也装起来带走。”林晓禾顿了顿,叮嘱着,“压在箱底,别让人看到。”


    初柳愣了一下,很快就反应过来,库房的棉花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可是小姐却让她知道了。


    “是,小姐。”初柳替林晓禾穿好衣服,小退了一步,“这事,我不会对任何人说的,小姐放心。以前,我爹娘就说我是锯了嘴的葫芦。除非是小姐让我传的话,其他我都不会说出去。”


    林晓禾还是第一次听到初柳一次说这么多话。


    “要是我做的是坏事呢?”林晓禾笑着道。


    “小姐不会的。”初柳十分笃定,眼睛坦然地看着林晓禾,半点敷衍的意思都没有。


    林晓禾忍不住惊讶,毕竟她与初柳相处的时间算不上久:“你就这么信我?”


    “远赴千里来边关治理蝗灾,小姐不会是坏人。”初柳认真地说道,“当年是周家军将我救了出来,我知道高产粮是出自小姐之手,小姐救了那么多人,怎么会做坏事?”


    “即便别人认为是坏事,我也会相信小姐,一定有这么多的理由。”初柳脸上洋溢起笑容,眼睛弯弯,“说到底,是小姐救了我。待边关的粮食丰收,小姐还能救更多更多的人。”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小姐救了这么多人


    ,什么样的坏事不能做?”初柳说的理直气壮。


    林晓禾语塞,不由感慨:“我竟然不知道,你这么会说话。”


    “小姐,我只是说的心里话。”初柳颇有几分不好意思,她确实没这么说服过别人,她向来都不和人争执,也不会去跟人谈天说地。


    边关城内外,有过一段黑暗的生活。


    直到高产粮的丰收,才缓解了这里的问题。


    而在边关城外,至今仍饱受饥饿之苦,一旦朝中的救济粮断了,他们就毫无办法填饱肚子。


    这事势必需要解决。


    边关城外那么乱,林晓禾想小范围恢复边关贸易,这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


    人在连活下去都成奢望的时候,很容易去铤而走险。


    林晓禾不能让所有人都衣食无忧,但至少能给他们一点希望,活下去的希望。


    离开兵营之前,林晓禾将章喜找来。


    “我会让人陆续送粮食过来,用粮食与他们交易,他们应该会更愿意。”林晓禾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法子,毕竟用粮食能省下一大笔银钱。


    章喜脸上一喜:“林姑娘,不瞒你说,确实已经有不少人提出用粮食交换。只是我以为得等蝗灾治理好之后,才有富余的粮食,不然早就跟林姑娘提了。”


    “原来如此。粮食的事不必担心,我会解决。”林晓禾笃定地道,“你只管用粮食与他们交易即可,我会额外准备需要的粮食,不会影响到兵营的口粮。”


    “那太好了。”章喜拍了下手,松了口气,这样的话,事情就更加好办了。


    “如果有人求粮,能帮则帮,不能出现我们给珏国之人送粮,而我们的人还在饿肚子的事,可明白?”


    大数据的时代,尚且有所纰漏,更何况靠人力的朝代。


    章喜犹豫了一下:“林姑娘,粮食可用来交换的话,可能会有人冒领。”


    “粮食不白给他们。”林晓禾笑着,提点了两句,“要想要粮食,没有东西换,那就用劳力换。兵营重地,不方便他们待,外面的田地众多,总有给他们做事的地方。”


    “我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