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某人是挡箭牌
    “这腐乳用茶油浸泡着,留的时间更长,味道也更好。”崔氏拿出了最好的东西给林晓禾。


    茶籽虽然没花钱,是山上的树上摘的,可茶树不多,能结出的茶籽也有限,村里还有那么多人要摘,一年能弄到一罐茶油都很不易。


    平日里,崔氏都舍不得顿顿拿来炒菜。


    这用茶油泡着的腐乳,她也只弄了两罐,这一罐还没有开过,才给林晓禾带来。


    “表伯娘自己做的腐乳吗?”林晓禾还是头一次在这里看见有人用茶油泡着腐乳,崔氏敢想也敢做,偏偏还做得对。


    茶油腐乳,在后世也算一道风味。


    “是的,我也就会做点这些。”崔氏提议道,“我听青风说菜籽油的事,或许可以把菜籽油放在腐乳中。”


    要尝试油的滋味,总不好生吃油,加在腐乳中,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腐乳不贵,又方便带,确实十分适合。


    “多谢表伯娘出的主意。”林晓禾接受了崔氏的好意,和徐青风商量了下,决定就用腐乳了,而且只是为了试味,腐乳和菜籽油都不必带太多。


    想买的客人,就得自带容器来郦县的闻香油坊买。


    林晓禾还给了徐青风一叠纸,上面有闻香油坊特有的印记,带着这张纸来油坊买油,会给一定的优惠。


    这也是给徐青风算提成的依旧。


    方法简陋,能作假的地方很多,但只要没有人动这个心思,就不必做得面面俱到。


    崔氏这下安心了不少。


    “表哥,你怎么没把你娘做出来的东西拿去卖呢?”林晓禾打趣他,徐青风见到吴氏做的煎饼,第一个想法就是拿出去卖呢。


    徐青风叹了口气:“那腐乳我娘舍不得卖,菜梗我卖过,没什么人买啊,大家都想吃肉,不愿买这素菜。南瓜干、茄子干做得不多,那些只适合当孩子的零嘴。”


    “我也就做给家里人吃吃,没做太多。这种东西,也没有什么卖的吧。”崔氏从来没有过这种想法,也不觉得行得通。


    “


    这些素菜,平时吃惯的人自然不愿买的,不过平时吃大鱼大肉的,可能就想试这一口呢。我腌制的一道酸甜味的萝卜干,在悦丰酒楼卖得很好。”


    林晓禾知道,手头有闲钱的人不多,村里的人多多少少懂一点腌制的法子,酱菜也会做,区别只是味道好不好吃罢了。


    让他们在外面买,恐怕很困难。


    这些菜的消费群体从来不是这群人,哪怕卖给在外求学的学子,都比村里村外的跑合适。


    当然,崔氏会的东西单一,虽然可以有不同的食材,但腌制的法子一样,吃起来大同小异。


    她给悦丰酒楼的方子,也不会给酸甜萝卜干,酸甜藕片,酸甜泡菜……这种只能算一种食物。


    品类单一,卖出去的数量自然有限。


    “晓禾,我将这方法教给你。”崔氏思索片刻,说道,“也不是什么秘方,我们那的人都会做,就是没人想过能卖,也没有门路。”


    林晓禾还没有试过那菜梗的味道,不好说能卖多少,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我没想卖钱。”崔氏一眼就看出来林晓禾忧心什么事,赶紧说道,“这些蔬菜晒干后,会比平常少一大半。除非菜多得实在吃不完,才会用这个法子。”


    “过年的时候,为了孩子有个零嘴,也会狠狠心做一些,所以这些年来,一直没舍得拿出来给你们,我这表伯娘也觉得羞愧,哪能还卖钱呢。”


    林晓禾这才明白过来。


    她现在已经不会馋那一口了,原主更没啥想法,对崔氏没有半分不快之心。


    再说,那也是人之常情。


    谁愿意把家里留给孩子吃的一点好东西送给别人的。


    “去年因为赔钱的事,我也没做。等过段时间,太阳够晒了,我倒能做点给你尝尝味。”


    林晓禾点点头:“表伯娘,我要尝过才知道能不能放在悦丰酒楼去,不过即便不行,你做一些给我哥哥们带到学堂去,应该会有学子喜欢,到时你也能在学堂卖出一些。”


    徐青风


    一听,来了兴致:“娘,你做,到时候我拿到学堂去卖!”


    “你呀,听到卖东西就来劲。”崔氏应了,但还是决定把方子告诉林晓禾,她能带着徐青风做事,崔氏已经很满足了。


    过两日,油坊里的菜籽全部压榨完成。


    林晓禾给洪大山和崔英换了新的契约,这次约定了做工的年限和月钱,还约定了如果一直在她手上工作,等五十六岁后,就能享受年老的月钱。


    “等契约上的年限到了,我们再签新的契约。”


    洪大山和崔英都同意,这年老之后还有月钱的事,那是意外之喜,哪还有别的要求。


    “这三日你们休息,第四日再来油坊上工。”林晓禾说给他们放假就给他们放假。


    累了一个月,确实也该休息了。


    现在只是油菜籽榨好了,油坊还得开着门,这油还得卖出去才行呢。


    “二伯娘,今日让二伯守油坊吧,我们去逛七宝楼。”林晓禾朝吴氏眨眨眼,怂恿着。


    吴氏转头一看林老二,那人就主动说了:“去吧去吧,我守店。”


    七宝楼作为郦县唯一一家首饰店,里面是有玉卖的。


    林晓禾想去看看。


    “晓禾要去七宝楼买什么,绢花吗?”吴氏上次来买过一次镀银的簪子,里面眼花缭乱的,让人看得十分心动。


    但适合她们买的东西并不多。


    这七宝楼有两层,二楼是包厢,给客人看贵重之物的地方。


    只不过在县城,七宝楼贵重之物也比不得省城、京城的。


    吴氏坐在二楼觉得很不习惯:“晓禾,我们来这里买,可是要送谁礼?”


    “嗯。”林晓禾摸了摸鼻尖,把周径庭拉出来当挡箭牌,“给周少爷的回礼,他给了我一个信物,说是我们有麻烦可以托人去找他,我想得送他点回礼。”


    吴氏显然没有料到还有这种因缘:“那是应该,瞧不瞧得上是他的事,送不送是我们的事。”


    林晓禾点头:“嗯,我打算买块玉,一会儿二伯娘帮我好好选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