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处处都是商机
    “姑奶奶,表妹!”徐青风忙完家里的农活,就跑来了林家村。


    年前林晓禾同他说的事,他一直牢牢记在心里,就等着这一天呢。


    “青风过来了。”徐氏一点也不吃惊,她知道徐青风肯定回来,这孩子小小年龄就开始喜欢到处跑,在这里买东西,拉到别处去卖。


    他手头的银钱不多,一直是小打小闹,唯一一次赚了几十两的活计,就遇到了被人坑的事,还惹了官司。


    徐家的人都不放心让他出去做了。


    林晓禾给他的机会,徐青风肯定不会放过。


    “姑奶奶,晓禾表妹呢?”


    “在地里,说是要去瞅瞅什么辣椒的。”徐氏总听林晓禾念,虽然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但也知道叫法了。


    徐青风一脸懵。


    饶是去过好几个邻县,他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


    但是,身为商人的天赋,让他嗅到了商机!


    行商之人,若能做到人无我有,那就等于要赚钱了!


    “我去找表妹!”徐青风飞快地转身出了门。


    徐氏还没有来得及说,不是原来那十多亩田呢。


    不过也和以前的田挨着,徐青风过去最多也就是多走一段路。


    地里的辣椒开出了白色的小小的花,再过不久,就会结出果实。


    一两辣椒剔出来的辣椒籽,倒也不少。


    林晓禾以前种过辣椒,但从没有用种子种过,因为市场上就有培育出来的辣椒苗出售,没几个人会买种子回去种。


    有辣椒种子,不知道培育,也很难种出辣椒来。


    但辣椒苗不一样,基本上浇浇水就能成活。


    如果没有清泉的培育,林晓禾都不确定自己能不能用种子种出辣椒来,或许得多研究研究几次才行。


    “表妹。”徐青风气喘吁吁地过来,他跑到田的那头,才发现林晓禾在这边,又赶紧跑过来,“这就是辣椒啊?”


    徐青风的注意力全被辣椒吸引了过去:“这东西怎么吃的?这苗看起来不好啃啊。”


    “不吃苗,吃果。”林晓禾指了指枝头的小白花,“还得等几天呢。


    ”


    “那你这个辣椒也要卖吗?”徐青风挺有兴趣的,比菜籽油的兴趣更浓厚。


    “暂时不行。”林晓禾有这个计划,但现在不行,一来产量不够,二来还得先让人接受这味道,“这些已经被悦丰酒楼定了,以后种得多了,我第一个找你。”


    徐青风就想听到这话,咧着嘴笑:“以后得靠表妹照顾我啦。”


    “那你可得先帮我把菜籽油推出去。”林晓禾不和徐青风客气,她找徐青风过来,就是为了卖油的。


    整个郦县的酒楼基本上都用上了她家的菜籽油,可卖出去还不到一半呢。


    他们还是几百斤的买,这买一次也得用上几个月的。


    林晓禾还得发展更多的客户。


    这油菜籽可以在农休的时候种植,只要有了市场,不怕找不到地种。


    “包在我身上。”


    这次要给林晓禾办事,家里都把驴车拿给徐青风用了,他肯定要好好帮表妹做事。


    家里的驴车在县里,林晓禾来来回回,也不是每次都是林老二送,有时候也得坐村里的驴车。


    这次倒可以和徐青风一道去县城。


    大客户们的菜籽油都已经拖走了,这段时间,来的散客渐渐多起来。


    吴氏已经学会了计数的办法。


    为了方便,林晓禾还给店里自创了代表“两”、“斤”的单位,不知情的人看到吴氏写出来的那就是天书,只有自家人知道她就是记了几斤、几两而已。


    至于那些客人的名字,那就靠吴氏自己发挥了,她擅长八卦,已经把来买油的人摸了个底,而且她记长相有天赋,分分钟就能把名字和长相对上。


    来买油的人,次序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因此,这看起来仿若天书的记录,晚上整理的时候,倒也能理出来,没有出过错。


    “这油坊还挺大的。”徐青风驾着驴车到了后院的门。


    洪大山和崔英刚好在休息,一旁的茶水已经见了底,吴氏正往里面重新装水。


    林老二拿了个煎饼站在院子里啃。


    “青风也来了,正好你表婶做了煎饼,


    快来。”林老二冲徐青风招手。


    吴氏忙从里面把煎饼端出来,还给徐青风拿了杯子装水。


    “掌柜的。”崔英起身叫了声林晓禾,洪大山一如既往的不爱说话,但也起身了。


    油坊的菜籽油这两天就得榨完。


    洪大山和崔英心里有点打鼓,这没事做了,会不会就不让他们留在这里了。


    算一算,之前说的试用期也要到了。


    崔英想着表现得好一点,林晓禾说不定就留下他们了,但洪大山并非想得这般乐观,不过留不留都得看掌柜的意思。


    他们赚了一个月的钱,也是好事。


    “表婶,你这手艺太好了。”徐青风咬了一口煎饼,眼睛里冒出亮光来,“这煎饼拿去卖都行。”


    徐青风觉得处处都是商机啊。


    吴氏只当徐青风是哄她:“这有什么难的,大家都这么做煎饼。”


    林晓禾适时地对徐青风说:“因为用了我家的菜籽油。”


    徐青风张大了嘴,起先还担心林晓禾夸大其词,说这菜籽油如何如何,现在亲口吃到了,他只觉得林晓禾夸的还不够!


    “你就是想让我去卖这种油?”徐青风走到旁边的陶罐边,里面传出来阵阵油香,这和猪油完全不一样。


    林晓禾点点头。


    “你要觉得煎饼好吃,那你就卖煎饼的时候把油给推出去好了。”林晓禾逗徐青风。


    徐青风认真地考虑了下,竟然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话说得再好听,别人都可能将信将疑。


    可用起来给他们尝,那肯定有足够说服力!


    徐青风决定好好研究一下,找一个合适又方便四处跑的办法。


    “表妹,能给我装点油吗?”徐青风说干就干,而且有了办法,“我娘会腌制一道菜梗,她一直嫌猪油不够好用,这油正好合适。”


    用煎饼还得路上带着厨具,不方便。


    可这菜梗不用,腌好后,随吃随取。


    林晓禾闻言一怔,听起来倒和她弄出的凉拌小食有异曲同工之处。


    民间可真是卧虎藏龙,不是没有小食,只是没有传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