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现场做秀
    在丁进达的再三恳求下,张爱武终于决定对宅前巷拆迁地块上的王老汉一家实施强拆行动。


    那天上午,张爱武身穿迷彩服,头戴钢盔,亲自带了200来号人来到了宅前巷地块。眼前的宅前巷已不复往日的喧闹,偌大的区块上只剩下王老汉家孤零零一间二层小楼,旁边停放了推土机,一伙人把王老汉的家围得严严实实,只等张爱武的一声令下。张爱武为了确保此次行动的万无一失,她事先召开了一次部署会,要求整个行动分为人员处置组、外围警戒组、搬迁运输组等各个小组,她特别要求跃州电视台和跃州日报社的记者必须到场。区委宣传部的负责新闻报道的人员联系了这两家单位以后,被这两家单位负责人婉言谢绝,说他们报道市里主要领导的任务很重,张爱武作为一名副县级领导,她的工作不在他们的新闻报道之列。


    张爱武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亲自拨通了这两家单位一把手的电话,她自信她的面子能让这两家新闻单位悉数到场,因为,电视台台长的岳母是宅前巷的拆迁户,张爱武的一个电话让台长的岳母家的拆迁房多丈量了5个平方米,至于报社总编的小舅子要买宅前巷区块的商品房,她一张条子就给打了8折,现在已放在丁进达那边排队。果然,在张爱武的一通电话后,这两家市级主流媒体都派了资深记者到了现场,准备做一场深度报道。


    看着人员已经就位,张爱武拿着一个喇叭,叫道:“各小组的同志们注意了,各小组的同志们注意了,现在,各就各位,听我倒数,三……二……一,行动!”


    只见各小组人员冲进王老汉的家,虽然王老汉和他的三个儿子舞着棍棒试图阻止,但毕竟寡不敌众,一组十几个人把王老汉和他的三个儿子分别抬进了几辆面包车,另一组则把王老汉家的家具和生活用品搬进了另一辆车,几辆汽车同时启动,把王老汉一家连人带物送到了临时安置点。这边推土机三下五除二,一下子把这间二楼推平了,整个行动只进行了30来分钟。张爱武如释重负地笑了,整个过程的进展比她原来预想的要轻松许多,这是跃州旧城改建的第一拆,她知道自己会被写进历史,为了让自己的形象在历史上更出彩,所以,张爱武就动用私人面子,把市级主要新闻媒体单位都拉了过来,因为,她还要让高层的领导关注自己。


    事后,张爱武交代拆迁办领导,王老汉一家的政策处理还必须做细致的思想工作,除了铺面安置不能妥协迁就外,其他各项政策都要补偿到位,还要关心他们一家在临时安置点的生活,绝不能因为强拆就让他们一家太吃亏,张爱武明白,群众工作宜解不宜结,不能一味打压,如果太过分了,则会天怒人怨,对自己也不利。


    张爱武离开宅前巷后,坐上车往家里走,因为,她要马上参加香港恒通地产公司和圩江政府的见面会。按照政府的后勤保障,张爱武这样的副区长没有配备专门的公务用车,只是在工作时保障用车,但自从几个月前车队的马队长要买宅前巷的商品房,央请张爱武给他批了条子,可以享受8折优惠后,马队长立刻对张爱武的用车保障上升到党政一把手级别,每次都是安排吴越剑当她的驾驶员,张爱武等于有了专车。这个吴越剑也是一个精细的人,他到圩江区政府车队前,为了熟练自己的驾驶技术,花钱包了出租车,自己亲自驾驶,让出租车驾驶员当陪练,整整练了两天,才到车队报到。到了车队以后,对马队长也是曲意逢迎,每逢节日,水果海鲜都往马队长家里送,所以,他驾驶管理的车是所有公车里车况最好的。吴越剑也很会察言观色,他对张爱武的服务非常周到贴切。一般来说,区领导下班以后,驾驶员的车辆必须入库,可张爱武晚上应酬很多,有时一个晚上得赶好几趟,吴越剑就把这些制度规定放在一边,每天晚上下班总是先送张爱武离开区政府,然后在车上问张爱武晚上需不需要用车,如果她说要用车,吴越剑就会全程跟着,经常要等到了半夜才回家。过不了多久,张爱武的一些关系脉络他都能基本掌握,好几次张爱武酒桌上喝多了,都是吴越剑把他背上楼,很多殷小姐送给张爱武的礼品也经常让吴越剑代劳去拿。由于关系的逐渐亲近,他不但解决了在别人眼里看来难如登天的个人编制问题,还偶然会找机会请张爱武给他批个条子,什么打折买房,朋友孩子上幼儿园等,张爱武笑笑,也会帮他批掉。这样弄了几回之后,吴越剑在坊间也被传为手眼通天的人物,他的母亲黄阿姨也觉得自己脸上有光,很有面子。


    张爱武到家以后,10多分钟以后就下楼了,只见她换了一件浅色的burberry风衣,下身穿了一条深色半身裙和黑色丝袜,脚上穿了阿玛尼紫色中跟女鞋,身上还淡淡的带点范思哲女士香水味,神态优雅地打开吴越剑的后座车门,上了车。今天是她陪同董少波见香港客人,绝对要穿得时尚,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品味,这一点,张爱武很懂,也很自信。


    香港恒通集团公司范斯岳老总今天上午的活动行程分为上下两个半节,上半节是董少波带着圩江区委宣传部长陪同他参观环城路地块和新城区块,下半节是在跃州国际大酒店举行会谈,赵向军也在范斯岳的一行人之中。


    赵向军研究了圩江的地产开发形势后,前段时间,又专程到香港和江涛会了面,双方商谈了合作细节,由江涛拉上恒通集团公司的范斯岳,准备一起投资2个亿,进入跃州的地产市场,赵向军持股5,在跃州成立合资地产公司,由赵向军担任总经理,具体负责运作。为了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范斯岳又通过香港东莞同乡会和东海省委刘副书记打了招呼,因为刘副书记也是广东东莞人,刘副书记交代董少波和范斯岳约了时间行程,范斯岳一行就来到了跃州。


    张爱武刚好赶上了和范斯岳一行的会谈。董少波说:“我们非常欢迎范总一行到我们跃州圩江的考察,刚才一路上范总向我们介绍了恒通集团公司的一些状况,大家一起参观的两个区块,是我们圩江下一步推出的重点城市建设区块,刚好,我们区里分管城建的张爱武副区长也赶到了,那就请她讲讲这两个区块情况吧。”


    张爱武站了起来,来到了挂着圩江区块图的前边,说:“范总好,不好意思,我刚才带队对我们宅前巷区块的一户钉子户进行了强制拆除,所以耽误了时间,请谅解,下面,我把我们圩江城市建设的一些基本情况向各位朋友做个介绍。”张爱武转过脸,指着地图,说:


    “我们跃州是东海省的东南门户,总面积15000平方公里,下辖五县两区,总人口860万,去年的经济总量已经超百亿。跃州这几年交通环境改善明显,跃州国际机场今年上半年已经通航,火车预计明年可以通车,温州港在圩海区的码头可停靠万吨级轮船。圩江是跃州的核心城区,也是老城区,面积200多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街道、5个乡镇,总人口150万。我们圩江历史文化悠久,这座跃州古城就是东晋衣冠南渡时期兴建的,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宋高宗也曾到过跃州一段时间,现在环城路边上有一处叫万岁里,就是他当时经过的地方。我们圩江轻工业发达,主要产业是制鞋、服装,现在眼镜和打火机产业也慢慢兴盛起来。由于跃州地处台海前线,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国家基本没有投资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城市市容面貌落后,这既是我们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病,也是群众对我们政府的诟病,更是我们圩江区委区政府要去努力改变的奋斗目标。去年,我们董书记率全省之先,推出了宅前巷区块的旧城改造,目前进展顺利,我们推出的‘自我消化、自求平衡’的模式以及‘资金筹措市场化、建设行为企业化、资源使用商品化、政府决策科学化’工作方法,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作典型发言,现在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团队很多。为了尽快改变跃州旧城的破旧现状,董书记又提出对环城路区块进行拆迁改造和开发新城。”张爱武在地图上做了比画,接着说:


    “这条环城路是我们圩江区东西走向的主干道,总长度是10余公里,北面靠江,目前宽度仅为16米3车道,今后根据跃州城市控制性规划,拆改以后要建成32米6车道,这个区块有居民10多万户,建筑面积大概400多万平方米。这里的开发要求也是‘自我消化、自求平衡’,但对这里建筑的外观设计和外立面我们会有很具体的要求,因为,这里要成为我们跃州的一道城市风景线。具体地块,由客商详细考察后再和我们城建部门对接。”张爱武又指了指地图的左上角,说:


    “这是我们圩江的新城区块,东部靠近圩海区,规划面积大约15平方公里,目前绝大部分还是农田,我们想邀请实力雄厚的开发商,按照‘一次规划到位、分步滚动开发’的模式,和我们一起打造产、城、人融合的现代化新城,今后我们跃州市政府的办公地点也将迁往新城,我们预估新城区块今后发展空间很大。这就是下步我们邀请客商投资的两个城市建设项目,我的介绍很简略,大家有听不清楚的地方,欢迎随便提问。”


    张爱武从内心来讲,她不希望那些没和她有过深入接触过的地产商进入圩江,但是董少波一再要求加快旧城改造力度和新城开发力度,城建部门只好把这两个项目上了招商榜。私底下,张爱武也让丁进达拉了香港几个小地产公司进行沟通,他们都对环城路区块很感兴趣,而对新城区块则是听而不闻,兴味索然。丁进达对张爱武说:“我们做地产就要做‘熟地’,这个环城路区块人居稠密,周边学校、医院、公园等配套设施成熟,面临圩江,开发成江景房价格就可以卖的高;而那个新城地块是绝对的‘生地’,从圩江区政府骑车过去都要个把小时,而且边上学校、医院配套都没有,就是菜市场,里面卖的菜档次比城里低好几个档次,要把那块地做成‘熟地’,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时间,这还得要看国家整个经济发展的形势,所以,那块地,我们是坚决不要的。”


    既然丁进达这批人看不上新城区块,但为了做大工作业绩,张爱武必须要把那块地推出去,所以,她刚才介绍的时候,就把今后跃州市政府要迁过去的说法加了进去,其实,跃州市政府办公地点的搬迁问题八字还没一撇,不过是一个是领导酒桌上随便说了一句,根本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张爱武纯属临时杜撰。董少波在边上也被这一说法听的云里雾里,自己作为市委副书记怎么不知道这个市政府办公地点要搬迁,难道自己被边缘化了吗?当然,这种场合,董少波也不便直接纠张爱武的错。


    果然,张爱武这么介绍了以后,范斯岳一行对新城区块注意了,只见赵向军指着地图上的新城方向位置,不停的和范斯岳耳语。不一会,范斯岳说:“董书记,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你们的张区长介绍的很全面,我们对着两个区块都很感兴趣,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拍板定下来。我们的总经理赵向军也是你们跃州人,他和董书记也是老相识,今后他将长驻你们圩江,具体就由他和你们这位张区长以及城建部门对接。感谢董书记百忙之中的接待啊,欢迎您方便的时候再到香港考察,也到我们恒通集团公司走一走。”


    第二天上午,张爱武专门让秘书给她拿了《跃州日报》,只见第一版的下半区刊登了一则《领导亲自带队拔钉外商项目强力推进》,详细报导了张爱武带队在宅前巷强拆的情况以及前因后果,文中对张爱武做了很多吹捧,还配发了一张她拿着喇叭指挥的的照片。张爱武知道,这个版面,市里的主要领导一定会看到,这正是她所期待的。


    中午,正当张爱武自信满满的迈着优雅的步伐,走进小餐厅的时候,有几个领导正在小声地议论,张爱武竖起耳朵一听,他们竟然讲的是林日新要被提拔的消息,张爱武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一下子从头凉到了脚,为什么自己得不到提拔,偏偏又是林日新呢,自己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中午的饭,张爱武味同嚼蜡,吃了什么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