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融资压力
    赵向军根据林日新的交代,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莫立新到了农业银行跃州分行,他对门口的保卫人员说自己约了李副行长,不一会,大楼里走出来一个穿着银行制服的年轻女子,对赵向军说:“这位先生,您找我们李行长是吧,可是早上他还有一个会议,如果您有空,您先到会客室等等吧。”


    赵向军他们两个在会客室一直从9点,等到将近12点,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四十岁左右,鼻孔朝天,看上去胖胖的男子,匆匆忙忙地进了会客室,拉着赵向军的手说:“哎呀哎呀,真不好意思,我今天上午开了三个会,您是赵总吧,林区长交代过的,我真怠慢了,怠慢了。”


    赵向军急忙说:“李行长,没事的没事的,您公务繁忙,能接待我们就很好了。这样吧,时间也不早了,我就长话短说吧,我们这次找您……”赵向军就把自己资金的需求近况以及下步君天皮鞋厂的发展一一说了出来。


    李副行长大名叫李国君,已经在金融界混迹20余年,表面上装得一副正经模样,其实一肚子的贪婪,他看似静静地听着赵向军的话,而心里却在盘算。李国君早上根本没有会议,他拖延这么久才见赵向军,他是在观察赵向军到底是不是急需资金以及他的路数,如果资金不是特别紧,或者他自己另有门路,他可能就不会在会议室等这么长时间。赵向军老老实实在会客室等了这么久,看来是真的急需钱,而且他也没有其他路数,自己到时给他办了贷款,就可以暗示他拿钱孝敬自己,这样,既把林日新的面子卖了,自己又得到一些实惠。而且,像君天皮鞋厂新建厂房贷款,建好后就有土地证可以抵押,对银行来说是属于包赚不赔的优质客户。所以,李国君边听边在盘算怎么故意把贷款流程说得繁杂些,然后再借机说因此自己承担了很大责任,暗示赵向军给他送好处。


    等赵向军讲完后,李国君态度和蔼地说:“赵总,我们作为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您这家皮鞋厂兴建厂房需要融资,而且林区长也专门打了招呼,我们应该给予大力支持。”


    赵向军一听,心一下子放下了,想着林日新真是好大的面子,办好贷款以后,应该好好感谢他和李国君,哪知李国君又接着说:“不过,这里还有一点程序问题,一个,您要求放贷500万,这个权限不在我们这里,需要报省行审批,还有一个,你还要提供贷款保证,这点很重要。”


    “什么贷款保证?”


    “就是您找一个贷款保证人,经过我们审查以后,过来和我们一起签个三方合同,万一,您还不上来,那就请他偿还。”李国君的态度很诚恳和蔼,说:


    “您找到保证人以后再过来找我,我马上给你想办法把贷款办下来。”


    赵向军一听,心一下子又悬了起来,自己到哪里去找保证人呢?他只好和莫立新悻悻地离开了银行,坐上莫立新的本田摩托车往宅前巷驶去。在巷口,他们遇上了刘新国正准备去饭馆吃饭,于是莫立新就拉着刘新国到一个小饭馆坐下,随便点了几样海鲜,叫了几瓶啤酒,三人就吃了起来。


    莫立新对刘新国说:“刘会长,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向军叔,他才是我们的老板,他平时常驻广州,前天才回来的。”


    刘新国平时对莫立新源源不断的外贸订单好生羡慕,此刻见到赵向军,心想原来你背后另有高人,这位赵老板看上去仪表堂堂,举止沉稳,确有大老板风度,自己有机会认识也不错,于是,他端起酒杯,对赵向军说:“赵老板,久闻大名,今天认识你很高兴,我先敬你一杯。”


    赵向军也回敬了一杯,说:“刘老板,我常听立新说起您,你现在是圩江鞋业的前辈,对我们要多提点啊。”


    “说不上提点,立新这小伙子很勤快,也善于动脑经,他这几年事业发展很快,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啊。不过,说实话,我们圩江这几年鞋业的发展,多亏了林区长啊,而且这次又是他的争取,给我们鞋厂划了1000亩地,又以优惠价供给我们企业,哎,真是个好官呐。”


    赵向军听刘新国夸林日新,心里高兴,本想说他们是患难之交,可心里一想,就忍住了,怕万一这些鞋老板今后碰到什么麻烦事,通过自己找林日新通融,会给林日新增添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他接口说:“我们办企业的真的需要政府的支持,这次给我们批了这么好的工业地块,我们一定要把厂房建成全国一流,这样,我们才不辜负领导的关心,不知刘会长厂房建设现在怎样了?”


    “政府这次给我批了20亩地,现在我正忙着做设计方案,又要考虑老厂搬迁的临时过度,真是恨自己没有像哪吒那样三头六臂。哎,赵老板,现在我们根本不缺钱花,你说我们把自己弄得这么忙算什么?”


    “刘会长自己不缺钱,口气可就大了。”莫立新突然插了嘴,说:


    “现在我这个新厂房的建设资金遇到了困难,不知你有无办法帮我们一下?”


    刘新国平时是个谨慎的人,今天一不小心把话说大了,他一听到莫立新说资金困难,怕他们开口向自己借钱,赶紧把话圆了回来,说:“立新啊,你建厂房碰到资金困难,按理说,凭着我们的关系,我应该帮你一把,可是现在我自己也要建厂房,资金也有点捉襟见肘,不过,我倒可以帮你介绍一个钱庄,可以借到钱。”


    “那太好了,这个怎么借,利息怎么个算法?”莫立新看了赵向军一眼,然后接着说:


    “刘会长,趁我向军叔在,你把人约起来,我们早点把这事办掉。”


    “这个借款手续很简单,像你这样自己建厂房的,我介绍过去的,签了字据就借给你,就是利息有点高。”


    “大概多少?”赵向军问道。


    “月息最少2分半,按季支付利息。不过,立新,我倒建议你一下子不要借这么多,你把自己的用钱计划排出来,这样可以省下不少利息的。”


    赵向军一听2分半的月息,心里迅速盘算着,银行月息大概一分出头,但要叫人提供保证,这个面子实在太大,而这地下钱庄虽然成本高,但手续简便,临时周转度过眼下难关,未免不是一条可行的办法,于是他说:“谢谢刘老板给我指了一条路,麻烦你抓紧帮我们联系一下,把这件事办了。来,我敬你一杯。”


    虽然地下钱庄的利息虽然高了些,但资金的事勉强有了着落,赵向军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他到菜市场里买了一大篮子的菜,回到家里洗洗蒸蒸炒炒就上了桌,好在自己在广州也经常动手做饭,这烧菜的手艺倒没荒废。到了晚上,李红和赵爱党、赵思芙陆续回来了,一家人就坐了下来。赵爱党已经17、8岁了,个子长得已经超过赵向军,就是肌肉还没长起来,看上去有些瘦,赵思芙也15、6岁了,脸蛋白白嫩嫩,一双大眼睛透着灵气。这两个孩子在学校里都是品学兼优,倒让赵向军省了不少心。赵向军给赵思芙的碗里夹了菜,说:“思思,你现在正长身体,要多吃一点。”


    “不呢,爸爸,我吃太多会长胖的,哥哥要多吃,他很快就要高考了,晚上经常要开夜车,真辛苦啊,我想想自己以后也这样的话,真是有点怕。”


    李红接口说:“向军,刚好你在家里,你在外面见得市面广,你说说看,我们爱党大学读什么专业好?”孩子的就学是每个父母的心病,特别对于赵向军、李红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他们更是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毕竟,高考还是非常公平公正的。


    “爱党,你自己有什么想法?”赵向军问道。


    “理工科是我的特长,所以我想学电子计算机,我觉得这门学科这几年发展很快,美国等欧美国家已有了互联网,我认为,这项技术很快就会进入中国。所以,我想领先一步,去学计算机,我也查过了,清华大学这个专业最好,我们东海大学计算机专业排名也靠前。”每个孩子都对未来充满憧憬,都相信自己未来将有无穷的可能,当然,能让年轻人充满憧憬的社会状态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大家在这种社会状态里不会受贫穷、饥饿和战争的威胁,每个年轻人可以竞相绽放他的青春年华。


    “爱党,你刚才讲的计算机专业,我听老外也说起过,以前我们要通过打电报互通信息,后来有了电话,现在我又有了大哥大,你妈可以随时联系到我,在业务处理方面,原来要靠信函,现在的传真机几秒钟就解决问题。我相信你的判断是对的,今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会越来越近,计算机和互联网可能就是一种发展方向,所以,你的选择爸爸不会干涉。”赵向军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不过,不管你喜不喜欢听,有的话我还是要说,就是做人的问题,思思也要一起听着,你们今后人生的路还很长,爸爸一路走来,在这个社会上还活得不错,关键是爸爸重情义。在这个社会,谁对你好了,你一定要记在心底,帮我们的人,他不一定要图什么回报,但是我们自己一定要明白,有句古话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你们肯定都听过,但我们往往是‘涌泉之恩,却滴水未报’,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没机会去专门报答那些恩人、贵人。那年的逃难路上,爸爸在圩江里碰到了程老大父子,他们二话没说,救了爸爸,可爸爸到现在还没去看他。在香港,爸爸跟着天雄、天龙两位大哥跑龙套,他们在薪酬待遇上从来没有亏待爸爸,后来爸爸在拍片的时候受了伤,也多亏了他们的照顾,这次回国创业,那些本钱都是他们出的,可最后爸爸也拿了三分之一的股份,这次他们退股,又让爸爸多拿了些。你们说,这些恩情我们拿什么去感谢呢,送钱送东西吗,他们肯定不缺,也不会收,所以我们要把这种感恩记在心底,然后传递下去,在别人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力尽所能地去帮助别人,即使吃点亏也无所谓,这样,经过慢慢积累,你在人生道路上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你的事业之路也会越来越顺畅。”


    赵爱党和赵思芙似懂非懂的听着,李红也在静静的听着,她的眼睛深情地望着赵向军,心里想着,跟着赵向军这样义薄云天的男人,虽然有时会担惊受怕,但自己永远不用担心受到什么欺负伤害,她相信,假如有人拿刺刀刺向了她,赵向军肯定会用自己的胸膛去挡住刺刀。


    饭后,李红在收拾家务,赵向军又拿出《水浒》,躺在床上看了起来,他很喜欢《水浒》,在广州的住处也准备了一套,有空就拿出来翻看。赵向军从初中开始就读《水浒》,刚开始的时候,他喜欢和向往书中江湖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快意恩仇的畅快场景,等到年岁稍长,他更读出了这些江湖好汉的市井人生,梁山团队看似一个亲密无间的合作团体,实则更是一个充满不同利益纠葛的帮派团体。赵向军很喜欢书中的武松,觉得做一个男人既要道义担当,很重要的更要明辨是非,他觉得原来武松受了宋江的一点小恩小惠,就对他膜拜有加,但到了梁山之后,他发现宋江违背了自己当初的诺言,就刻意和他保持了距离,不像李逵对宋江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愚忠,结果把自己的老命都赔了进去,这种愚昧不是赵向军所要的。


    赵向军正读着《水浒》,自己想着自己,李红上来了,抱住了他,说:“晚上你给孩子讲的很有道理,我也听得很仔细,这些话我说不出来,家里的男人真很重要。还有,你也跟我说说你自己,你这次回来是不是立新的厂里碰到什么麻烦了?”


    赵向军平时很少把公司的事告诉李红,今天听她这么说了,就把情况简略说了一下,然后说:“你不用担心的,路子已经走出来了。”


    “这个我可能担心也没用,就是爸妈年岁大了,需要人照顾,你大哥眼睛这个样,姐姐又在外地,只有一个二哥在这里,他前些时间下岗了,忙着要找活干,对爸妈也顾不上来,你能否把企业开在跃州,这样一家人在一起也有个照应。”


    这也正是赵向军要考虑的事,前几天,很久没联系的董少波给他打了电话,请他回家乡投资兴业,说回到跃州的时候,两人一起碰个面,他处理好贷款的事正准备想去找董少波。于是,他对李红说:“我也在考虑这个事,明后天我去找找董少波书记,他原来和我关系还不错的,我正好去看看这个老相识,看他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