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政策羁绊
    赵向军从香港回来的路上,感到恍如梦中,想不到自己一下子就成了百万富豪,这是他以前一辈子都不敢想象的,他想想现在莫璋扬、林日新他们在机关里干,一个月辛辛苦苦干下来才5、60块钱,即使他们一辈子不吃不喝,也积攒不到自己现在资产的零头,他实在不明白自己哪来的福报,一路上碰到的人都对他这么好,自己却无以回报,想来想去,觉得只有把君天公司的业务做大,才能对得起两位大哥。


    赵向军到了广州以后,就把莫立新叫过来商量,问道:“立新,你跟着我干了这么几年,觉得怎样?”


    莫立新一愣,感到很诧异,答道:“很好啊,向军叔,你干嘛问这个问题?”


    “噢,立新,你不要多心,我就是想问问你,我们公司下一步该怎么做,才能发展更好?”


    “向军叔,这件事其实我也想了很久,我们现在做贸易现在虽然稳一点,但相对来讲利润不高。我最近和一些做出口贴牌外贸公司的业务员有过接触,像他们搞的oe皮鞋贴牌加工这块,他们现在的订单都是委托国营、集体企业加工,按照我做了几年皮鞋学徒的经验,现在一双女鞋满打满算制作成本大概5块左右,可那些国营、集体企业的生产成本高达8块多,然后15块钱卖给外贸公司,如果我们自己开厂,利润空间保守估计就有10块,一般50来个人的小厂,一天最少可以生产500到800双女鞋,您说,这个中间利润有多少?而且从长远来讲,我们自己开厂,时间久了还可以形成自己的牌子。向军叔,我这么讲,不知对不对?”莫立新一口气就把自己平时的观察和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赵向军听得很认真,他真想不到莫立新平时话语不多,却这么会分析思考,把行情摸得这么透,另外他通过莫立新的分析,也觉得开工厂利润空间大,而且可以形成自己的品牌,如果运作得好,那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而且,据他的观察,那些国内生产的贴牌鞋服,一到国际市场,价格就在后面加了一个零还不止。他想了一会,再问莫立新:“如果我们去开厂了,这里的贸易公司怎么办?”


    “我们贸易公司可以继续开,因为开贸易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掌握市场行情,开工厂的事,我是这样想的。”莫立新迟疑了一下,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向军叔,我不是在跃州红卫皮鞋厂当了两年的学徒吗?我想,开工厂这块,如果您信得过我,我们先把皮鞋贴牌这块先做起来,因为,我在跃州也有几个师兄弟同事什么的,到时,我把他们拉过来业余时间兼职,他们为了赚外快,肯定会过来的,这样技术和人手问题就解决了,您可以在这边通过我们的君天贸易公司去接国外的订单,然后直接给自己的厂里先做,您看怎样?”


    “立新,你说哪里去了,我怎么还会信不过你?你既然说得这么在理,那么,我们说干就干,你这几天把贸易公司的活移交一下,过几天就回去干。”赵向军是个痛快人,一听莫立新的思路,他的主意就在心里拿定了,继续说道:


    “至于开工厂启动资金的事,你不用担心,我这里给你安排10万,该差不多了吧?然后,我和香港的两位大哥送你新开皮鞋厂10的股份,至于怎么生产运营的杂事,都由你自行处理决定,你帮我们好好把厂子开好,可以吗?”


    莫立新一听赵向军送他一万块价值的股权,吓了一跳,这毕竟是他当学徒十几年的工资,他感到无功不受禄,所以“倏”的一下,站了起来,说:“向军叔,这怎么好意思?您能把我带出来开眼界长见识,我已经感恩不尽,而且,这几年你给我开的工资,已经是我爸爸工资的好几倍,我怎么还好意思白拿股份呢?这样吧,您这么信任我,我就当好皮鞋厂的厂长,您到时根据厂子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情况,给我开厂长的工资就是了。”


    “立新,你不要多说了,你也是一个爽气的人,这点像我,但我们绝不能亏待你,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赵向军之所以这么快就决定给莫立新10的股权,一方面是因为麦天雄、詹天龙这么对待自己,自己就死心塌地把贸易公司开好的经历,觉得要用人不疑,另一方面,也是知道必须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才能更好的人尽其才,经过几年的朝夕相处,他隐隐觉得莫立新这个人今后的大有发展潜力,这样的人才必须要网罗毂中,为我所用。赵向军的眼光果然精准,莫立新后来闯出了一番新天地,这是后话,这里先不赘叙。


    莫立新回到跃州后,就急着筹办开皮鞋厂的事,他先到跃州宅前巷租了一间三层的民房,因为这里附近已经开了几家小皮鞋厂,他在扎堆开厂,今后厂里的原材料采购、员工招收等等就会相对方便些。然后,他就向圩江区工商局下属的郭山工商所递交了申报《营业执照》的材料,过了几天,“郭山立新皮鞋加工场”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就批了下来。莫立新很快就招兵买马,几天后的一个上午,随着一阵百子炮仗在宅前巷响过,这家规模有50人左右的小厂就正式开张了。


    莫立新从厂子开工那天起,他就住在厂里,他现在是激情万丈,下决心把这个自己倾注了很多心血的厂子办好,既是因为赵向军叔叔对他信任的回报,也是争取为自己在事业上闯出新路的。别看一双小小的皮鞋,其生产加工却是工序繁多,原材料也是需要很多品种,莫立新就踩着自行车经常往衙前街跑,因为这里是鞋材的配料基地,一个几分钱的配件,他也是货比三家,因为,他明白自己办厂和国营企业竞争的优势就是成本控制和质量管控。在质量管控上,莫立新也毫不含糊,他专门请红卫皮鞋厂的一位师兄弟编写了皮鞋生产具体工序流程,然后他确定一名责任心强,不怕得罪人的员工担任质检员,授权他可以对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抽查,最后的出厂的皮鞋必须经这位质检员审核签字后,方可出厂。


    经过十多天的赶工,莫立新厂子的第一批皮鞋要出厂了,可是,他碰到一个大难题,因为,他们的厂子无法为这批皮鞋开具发票,也就意味着这批皮鞋无法出厂进入运输销售环节。心急如焚的莫立新跑到旁边的新国皮鞋加工场,找到了老板刘新国,他递了上了一支牡丹烟,满脸堆笑地问道:“新国叔叔,我开鞋厂是个新手,我有个问题要向您请教,您说我们这皮鞋没有发票,怎么出厂呢?”


    刘新国40来岁,原来也是国营跃州胜利皮鞋厂的一名技术员,他觉得在国营厂拿几块清水工资没意思,看看国家政策宽松了,就自己出来办了个小皮鞋工场,虽然这一年多以来起早摸黑很辛苦,但感到自己钱包很快就鼓了起来,也就越干越有劲了。刘新国见莫立新这么问他,也就很客气地指点道:“我的货现在出去基本是分批次偷偷托运,被查到,我们就补缴一笔比较高的税款,如果没查到,那我们就可以烧高香了。按照我的经验,如果我们把皮鞋在货车上藏得好,我们被查到的可能性不会大,即使我们运气再差,三次被查到一次,我们还有赚头的。”


    莫立新回来以后,想了一会,就按照刘新国的指点,找到了办事稳妥,长期跑广州线路的货车老司机麻师傅,把这批皮鞋装上了开往广州的货车。


    两天后,正在厂里惶惶不安的莫立新收到了麻师傅的电报,电文是这样的:“货被分水关检查站扣留,抓紧前来。”莫立新一看,傻掉了。


    莫立新新手上路,不知道检查站的套路到底是怎么回事,只得又鼓起勇气找到了刘新国,央请他一起到分水关检查站。刘新国虽然工场里有活,但他看着莫立新这个小伙子做事有板有眼,心里也对这个小伙子蛮欣赏,也就指点莫立新买了几十条牡丹牌香烟,两个人就一起上路了。分水关在东海省和邻省的南部交界处,是本地货物向南出省的最后一道关卡,因此这里的税务稽查大队非常严格。刘新国和莫立新在这里呆了三天,求爷爷告奶奶,送了烟,请了两顿酒,交了3000元罚款,才把这件事搞定。


    莫立新在回来的路上,越想越窝火,想不到自己第一炮就哑了,价值不到5000块的货就要罚款3000块,又赔上这么多的交际疏通关系费用,自己还得花这么多天时间,工场里的好多事都耽搁了,又要欠下刘新国这么大的一个人情面子,而自己今后的厂子要做越大,如果每次搞个运输都是这么担惊受怕,那这个厂子还怎么能办得下去?莫立新经过几天的思前想后,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给圩江区委书记董少波写了一封信,他是这么写的。


    尊敬的董书记,您好!


    我叫莫立新,是一名自主创业开办皮鞋加工场的社会青年,我的皮鞋加工场办在郭山街道宅前巷66号,现在我们工场陆续接到一些来自广州等地的生产订单,根据我们的生产能力,完全可以保质保量的生产出来。但是,作为一名个体工商户,现在在政府的政策层面碰到了难题,一个是没有介绍信和工作证,对外接洽业务非常不方便;二是签合同缺少公章,产品生产出来后,无法开具发票,货物上路运输会被税务稽查;三是无法开设银行账号,业务成交后,对方无法通过银行汇款,只能现金来往,极不安全。碰到这样难题的不止我一个人,我周边的个体小工场都碰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斗胆写信给您,请董书记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予以重视,帮助我们个体户解决实际困难,我们个体户们也有决心为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此致


    敬礼


    莫立新


    1985年11月20日


    董少波是跃州地市合并,圩江区建区后的第一任区委书记,他现在还兼任了跃州的市委常委,他收到这封经秘书转交的信时,他的内心是沉重的。他想到中央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七年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全面得到贯彻实施,农村劳动力已经得到极大的解放,随着群众收入的增加,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显现,但是,在怎样进一步放开搞活这方面,政府管理部门进展明显偏慢,无形之中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上级一再鼓励各地在改革中要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可圩江区的一些区属部门领导们仍然本本至上,不敢改革创新,刚才的群众来信就是具体问题的体现,如果不加以解决,那么,将会极大挫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想到此处,董少波马上作了批示:“请区委政策研究室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信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形成初步意见后,报区委常委会讨论研究决定。”


    圩江区委政策研究室的宋主任接到董少波的批示后,立刻对接了圩江区工商局长林日新,商讨调研方案。林日新之所以年纪轻轻,在三十出头这么快的越过干部层级台阶,担任了工商局长,是因为缘于几年前上级组织部门提出的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圩江区委破格提拔使用的结果。关于林日新的提拔任用,半年前还有这么一个小插曲。


    当时圩江区委组织部根据上级提出的干部“四化”要求,罗列了一批40岁以下、学历大学本科以上的年轻干部,准备分别安排到区级部门担任副职加以培养锻炼,作为区府办综合科长的林日新榜上有名。这个人事方案经组织部长彭少雨向董少波一汇报,董少波不满意了,他说:“少雨同志,中央一再提出要加大‘四化’干部的使用力度,你却拿了这样一个方案,我感到明显力度不够,如果按照这个方案,就会让大家感到我们圩江区委不重视干部‘四化’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区委贯彻上级精神不坚决、不彻底。就比如名单里的林日新吧,东海大学经济系毕业,据我所知,这样的人才在我们区里的干部队伍里属于凤毛麟角,如果把这样的同志安排到一些不重要的副职岗位锻炼过渡,那么过不了几年,他们很快也会变成老干部,激情年华不再,将是我们事业的损失。”由于区委书记的力挺,林日新很快就到圩江区工商局这个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走马上任了。


    林日新看着董少波的批示,迅速拟定了调研方案,报给了区委政策研究室的宋主任。其实,关于莫立新反映的问题,林日新上任之初就做过深入调研,在工商局内部经过反复讨论,并已经形成了工商局的部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