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生去死来都是幻
    《羡鱼(重生)》全本免费阅读

    乾宁四年春,帝都玉京。三月三,上巳节。

    朱雀大街作为玉京外城进入内城的唯一通道,宽逾百米,贯通南北。虽近日暮,但街上依然百货骈阗,车马行人络绎不绝。

    一辆马车平稳地行驶在日暮笼罩的朱雀大街上。

    这马车乍看起来有些朴素,前头却有四个佩刀侍卫开道。仔细一看,车厢前端挂着的小彩旌上绘的还是凤鸟图腾,连四角不起眼的铜铃上都精细雕刻着“荣”字样。

    毫无疑问,这是荣国公府的马车。

    辘辘的车轮声伴着清脆的铃音在夕阳的余晖下缓缓朝着前方驶去。

    突然,一孩童飞奔着想要横穿路面,车夫推着满载粮食的运粮车躲闪不及,车子向一边歪去,车上的麻袋滚落一地,致使跟在后面的马车也只得紧急勒停。

    变故就在此刻陡然发生——

    原来马车后边竟还跟了一匹快马!

    一袭红衣的少女策马而来,辫发高扬,眉宇间是说不出的英气。她原本是要往旁边借道赶超的,没想到旁边的运粮车翻了。

    红衣少女躲闪不及,情急之下只得紧夹马腹,急忙勒紧缰绳,但为时已晚——这匹飞驰的玉骢马扬鬃长嘶一声,马蹄高扬,便一头重重地撞向了正前方的马车!

    近日,要说玉京城百姓茶余饭后最爱谈论的话题,那必定是——

    “诶,你听说没,昌平公主骑马撞人了!”

    “撞得还是荣国公的女儿!”

    “哎呦,那撞得挺厉害吧?”

    “公主只是小伤,荣国公的女儿可就惨了!”

    “听说当场就撞晕过去了,还流了一脸的血呢,估计是破相了。”

    “唉,荣国公那个小女儿啊,都说长得花容月貌,这下可毁了……”

    “我听说宫里那位禁了公主的足,连江太医都派去荣国公府看诊了。”

    “这也正常,那可是姜家啊。姜家的女儿,那可是凤凰窝里的凤凰蛋。”

    “荣国公这时候让女儿归京,有心着呢。”

    原来那天在朱雀大街撞车的两位主人公,一位是荣国公之女,一位是当今陛下之妹。

    双姝相撞,谁伤谁残?国公府对上皇室,是息事宁人还是追究到底?

    这下百姓们可有了谈资,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疯传荣国公家的小女儿被撞一事。

    这荣国公的小女儿名叫姜澂(chéng)鱼,原本寄养在西州的外祖孟家,近日才归京。

    但好巧不巧的是,途径朱雀大街时,却遇上了昌平公主。

    原来那天是上巳节,这昌平公主整日生活在宫城之中,难免无聊,好不容易这天能出宫同好友们游玩,一时忘了时辰。

    为了赶在宫门落锁前回宫,昌平公主只得将马骑得快了些。也是不巧,路上状况突发,马便失控撞向了姜澂鱼的车舆。

    照理说应当是撞马车的公主伤得更重些,但她运气好,跌在了滚落在地的粮草上,只受了点皮肉伤。

    可马车里的人可就没那么幸运了,没有任何准备,头便重重磕向车厢,当场便晕过去了!

    陛下听闻此事,先是禁了昌平公主的足,御医和珍贵药材更是不要钱似的往荣国公府里送。

    毕竟这可是荣国公唯一的女儿。

    *说起这荣国公府姜家,那可是大祈世家中的世家,勋贵中的勋贵。

    大祈开国历经三朝,三朝皇后皆出自姜氏,当今太后便是现任荣国公的长姊。

    因此姜家也被坊间戏称为“后族”。

    这荣国公姜绍年轻时也是朝中砥柱,权势最盛时五大营都归其一人统辖。

    虽说现在请辞致仕不再任实职,但也是当今圣上亲封的太师,位列三公,圣眷至盛,也是把官做到顶,封无可封了。

    何况这姜家还出了那样一位人物——

    荣国公的长子姜问渠,全玉京少女最想嫁的公子,他的故事随便一个玉京人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娓娓不倦。

    先皇一朝,皇帝忌惮姜氏一族势力过大,扶植起贵妃郑氏一门与之分庭抗礼。

    但陆氏与姜氏,皇族与后族,百年姻亲,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撼动的。

    姜氏势力盘根错节,又有太祖皇帝御笔大印亲封的荣国公之位,世袭罔替,即使是皇帝,也不能无缘由地削爵,只能慢慢剥除削弱姜家的势力。

    所以姜家在先皇一朝是受尽了打压,朝堂之上只有荣国公姜绍一人在朝为官,年轻子弟竟都只能赋闲在家无出头之日。

    无奈,荣国公姜绍便只得带着长子——年仅十五岁的姜问渠跪在了先皇面前。

    少年清朗的声音回旋在大殿之上:

    “吾父乃过继之子,因祖上功勋得袭荣国公之位。渠无寸功,不愿籍由祖宗荫庇之荣,忝列公侯,故特向陛下请辞荣国公世子之位。自渠以后,姜氏子孙,皆愿惟力是视,自取前程。”

    字字坠地,霎时间如平地起惊雷,四下皆震骇。

    十五岁便有勇气放弃世袭的爵位,立志自己争取功名的少年郎。投身科举,年仅十六便高中状元,入翰林,成为翰林院修撰。

    新皇即位后,他以鸿胪寺少卿之职出使玄漠,成功与之订立和平互市盟约,使边境两国民众免受战乱之苦,归来便被封为鸿胪寺卿,官至从三品。

    紧接着又作为使臣被派往西域,持节出入于西域诸王庭之中,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不费兵戈招抚于支、卢沙、粟通等小国,使其成为大祈附属国,每岁必遣使至祈朝贡。

    有了这几项大功绩,弱冠之年他便被擢升为正二品的户部尚书,又是天子近臣,更在四辅臣之列,紫袍金带,位极人臣。

    升迁之快,不要说同龄人之中,大祈开国百年来也仅此一位。

    当真是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姜澂鱼有那样一位父亲,又有这样一位兄长,就算是公主,这般祸事也是不能轻轻揭过了。

    *荣国公府,倚澜苑内。

    今日适逢清明,距被撞事件已经过去整整七日了,在御医的悉心治疗和名贵药材的进补之下,“姜澂鱼”终于悠悠转醒了。

    但醒来的,却是已故的亡魂——早已在三年前死去的“萧妤”!

    萧妤觉得自己做了好长的一个梦,以至于睁眼时面对着陌生的房间,陌生的丫鬟,有种如隔经年的不真实感,不知今夕何夕。

    在她从丫鬟口中得知现在是乾宁四年、自己是“姜澂鱼”时,这种不真实感更加深切了——

    “姑娘,现在是乾宁四年了,不是太康十九年。先皇早已过世三年了。”

    “当今圣上是谁,就是当年的宁王殿下啊,可惜他的王妃就没那么好命了,死在了陛下登基的当天。”

    “您是荣国公的女儿啊姑娘,昌平公主撞了您的马车,您已经昏睡七日了。”

    “姑娘,您连奴婢也不记得了吗?奴婢是自小服饰您的绛朱啊。”

    ……

    于是江御医又被匆忙请进府中。

    在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姜澂鱼”确诊了失忆症。

    远在宫城的昌平公主又喜提了三个月禁足。

    “澂鱼,娘的心肝宝贝啊,你终于醒了,来,快让娘看看……”

    孟氏心疼地将姜澂鱼搂在怀中,端详个不停。

    姜澂鱼的母亲孟氏,现任荣国公姜绍之妻,出身西州孟家,在家中行三,因此都称她孟三娘,与萧妤的母亲正是一母同胞的亲生姊妹。

    萧妤的母亲是家中长女,嫁与武将萧元康后一直生活在西州,而妹妹孟三娘则嫁给了当时的荣国公世子姜绍,两家因相隔甚远往来并不多。

    小时候的萧妤只知道有这么一位姨母,但是却没见过面。直到嫁到玉京,在一场宴会中见到孟氏时,她着实是吓了一跳——没想到这位姨母竟和自己记忆中已故的母亲长得那般相像。

    但现在萧妤脑子里乱糟糟的,意识也不甚清醒。望着这样一张脸,她的眼泪瞬间模糊了双眼,失声喊道:“阿娘!”

    “哎!”孟氏连忙应道,“还算你有点良心,没将阿娘也一并忘了!”

    她赶忙拿出帕子,一边擦拭萧妤簌簌落下的泪珠,一边揩去自己眼角的湿润。

    “没关系,失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娘的乖女哦,这次真是遭罪了,一会儿你喝完药好好睡一觉,等明日一切就都好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