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往事如梦劫前尘
    《羡鱼(重生)》全本免费阅读

    *凛冬深夜,玉京,宁王府。

    北风肃杀,雪霰纷飞,吹得廊前的灯摇曳不定,撕扯着屋内来回晃动的人影,空气中还有一丝血腥气。

    大丫鬟秋屏急匆匆走到门前,挑开厚重的毡布帘子,朝屋外候着的丫鬟吩咐道:“去问问银烛姐姐药煎好了没有,再让丫鬟多烧些热水送来,越多越好!”

    说罢赶紧放下帘子,将槅扇门掩得实实的,隔绝屋外的寒气。

    屋内被炭火烘得有些燥热,里间屏风后躺着一位容貌姣好的女子,因为分娩失血过多,面色显得过于苍白。

    只见她双眉紧蹙,汗水沾湿了耳鬓的碎发,又顺着下颌滑落,没入浸满汗珠的脖颈。

    榻前跪坐着一名仆妇,不时用热帕子给她拭汗。

    “王妃娘娘,您再用点力啊!小殿下很快就要出来了。”

    稳婆拿着沾满血水的布巾一脸焦急,回应她的,只有一双紧攥着床褥绞得发白的手。

    榻上正在生产的这位,乃是宁王妃萧妤,但也许,很快就不是王妃了。

    因为大行皇帝已经于昨日殡天了。

    本朝未立太子,宁王陆廷渊作为嫡长子,是嗣位之君的不二人选。眼下,应该正在带兵围剿犯上作乱的宸王等人,因此并不在府中。

    萧妤这一胎生得着实凶险,因为是提前生产,加上又是“站生子”,孩子的腿已经出来了,头却迟迟没有出来。再这样下去,恐怕母子都会有危险。

    也是不巧,之前一直负责给她安胎的孙太医今夜被借调到军中医治伤员了,谁也没有料到萧妤会提前半个月、偏偏在京中乱得一团糟的状况下生产。

    眼下,府里只有提前找好的稳婆懂点医术。

    秋屏焦急地在外间踱步,听着里面压抑的痛呼声,心都揪了起来。

    “来了来了,药来了…”

    银烛端着一个木质托盘疾步走进内室,虽走得急,但手却很稳当,托盘内放置了两碗黑漆漆的汤药,未见一滴药汁洒落。

    “左边这碗是补气的,右边这碗是催生的,姑姑快端去给娘娘服下吧。”

    银烛将托盘转递给曹姑姑,后者应了一声接过托盘,手却不自觉地晃了下,被银烛一把扶住了。

    “姑姑当心。要不我端进去吧?”

    曹姑姑勉强朝她笑了笑,眼底是遮掩不住的疲惫,“不用,你们小姑娘家的,不好进产室,还是我来吧。”

    说着便端着托盘转身进了里间,将其中一碗药小心地端到萧妤跟前,喂她喝下。

    喝完药歇息片刻,萧妤深吸一口气,咬紧牙关,骤然发力!

    一声啼哭划破夜的寂静——

    稳婆小心地抱着刚刚出生的幼子,喜笑颜开地报喜道:“恭喜王妃娘娘,是位小殿下!”

    刚刚生产完的萧妤全身脱力,整个人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见状曹姑姑又将另一碗药端过来喂给她。

    喝完后,她稍稍偏过头,看向襁褓中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婴儿,露出了虚弱的微笑。

    不过这笑仅维持了短短一瞬,还没等看清孩子的长相,唇间的血色便迅速褪去,一阵比之前更深的疼痛攫住了她。

    稳婆连忙把孩子交给旁边候着的奶娘,去查看萧妤的情况。

    这一看,冷汗都下来了。

    因为萧妤身下的褥子已染上了大片的血红色,并且正在肉眼可见地蔓延。

    “王妃娘娘,怎么会血崩……”稳婆惊声道。

    *是夜,太玄观,观星台,天色未明。

    晦暗的夜空中,象征帝星的紫微星格外闪亮。倏忽,一颗星从其表面掠过,消逝于夜色深处。

    小道童眼睛一亮,指着那颗飞星问道:“师父,那是什么星?”

    季玄微盘腿端坐于台上,仰头望着夜空,捋了一下胡须,语气中难掩惋惜之意:“是凤星。”

    他面前摆着一副卦盘,见此异象,便随手起卦,三枚铜币散落其上。

    小道童不解地问道:“师父,您是在为谁卜卦啊?”

    季玄微不答,盯着卦象思忖良久,才缓缓起身,将拂尘搭在臂间,对小道童开口道:“为一位故人。”

    他低头看着卦象,长叹一口气:

    “用克体,体卦衰,不利于母,则母,难保啊!”

    *是夜,祈国宫城,东方既明。

    一人黑衣劲装,疾驰于宫城外的官道上,策马而过,马蹄飞溅起无数泥点。

    道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数具兵士尸体,残败不堪,有的箭镞横穿,有的尸首异地,血水横流,将下了一夜雪的宫道染成一片赤红。

    宫城门口有两队士兵执枪而立,见有人来,当即将枪口齐齐指向来人。

    “何人疾驰,速速下马!违者格杀勿论!”一名将士高声喝道。

    待看清来人,将士迅速收起长枪,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瞬间消解:“是卓右卫!”

    卓杨勒紧缰绳,不等翻身下马,便疾声问道:“宫里情况如何,殿下呢?”

    守门将士上前一步,揖首道:“逆贼已尽数伏诛。眼下,众臣都在太极殿,殿下——不对,是‘陛下’,这时应该已经登基了。”

    听罢,卓杨紧绷的面色一松,疾步上前:

    “快开城门,我有急事要面奏陛下!”

    ……

    听说,人在死前,往事会像走马灯般在脑海里一一浮闪而过。

    萧妤感到生命随着不断涌出的鲜血一起飞速地流逝。眼皮越来越重,她实在支撑不住了,便缓缓阖上了眼睛。

    她好像做了一个梦,在梦里,她看着自己出生,读书,及笄,然后出嫁。

    她的母亲是西州孟氏嫡长女,前头已经生下了她两位兄长,生她时染了风寒,落下些月子病,便有些伤到了身子,因此常年缠绵病榻,到她六岁时,便撒手人寰。

    那时边关不定,父亲萧元康作为武将,常年驻在军营。母亲走后,父亲便将两位兄长带进了军营历练。萧妤由于年岁太小,便被托付给了外祖孟家,养在外祖母钟老夫人膝下。

    孟家是书香世家,萧妤虽为武将之女,却从小受母亲和外祖母教导,因此被教养得极好,礼度攸娴,腹有诗书。

    一直长到十二岁,才被父亲接回府中。

    那时的父亲,已经是卫戍西北、镇抚一方的平西节度使了。行则建节,府树六纛,生杀予夺,威仪极盛。

    萧妤作为节度使唯一的小女儿,自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那时的萧妤,就像脱缰的马儿,一头扎向了大家闺秀之路的另一端。父亲还亲自当起了她的教习师傅,骑马,射箭,立志将她培养成一代女将军。

    是什么时候遇见他的呢?

    好像是在一个明媚的春日吧。

    彼时的陆廷渊,中宫嫡出,天之骄子。但因帝后不和多年,因而不受皇帝所喜,被派来边关督战,作为副将,住进了平西节度使的帅府,也就是萧妤的家。

    少年意气,策马扬鞭,力挽朱弓,长剑如虹,一往无前,无所畏惧。

    两年时光匆匆而逝,少年与少女,也成了很好的玩伴。

    后来,北境拓羯部联合高狄部,两大部落集结十五万雄兵越过荒漠,南下掳掠,图谋大祈河山。萧妤父兄率五万将士拼死以抗,以身殉国。

    那一仗,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