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授人以渔
    “有什么事小姐尽管吩咐,哪用与奴家商量。”

    江姝月定定地看着金花又道:“你家耀祖有六岁了吧?”

    金花提起茶壶往茶杯里添一点水退后躬身道:“多谢小姐关心,犬子他过年后就七岁了。”

    “岁岁需要一个一起读书的书童,一会儿你跟你家当家的商量一下,可愿意耀祖跟岁岁进城一起读书?”

    金花满心欢喜,忙不迭地点头,“多谢小姐,愿意,当然愿意,能给小少爷做书童,是耀祖前世修来的福气。”

    大户人家的少爷身边都有一个跟自已差不多大小的书童,书童跟少爷同吃同住还一起读书写字。

    萧京昭说他会给岁岁安排陪读,江姝月有心栽培张家人,这书童的人选她第一个就想到了耀祖。

    在萧京昭跟她商量陪读的事时,江姝月就提出过,岁岁的书童得一起进讲堂里听课。

    这是寻常大户人家的书童没有的待遇。

    江姝月说:“这事你还是去跟你家当家的商量一下的好。”

    “奴家听小姐的。”金花高兴地退下,出了内院,她一路小跑去了厨房。

    张婶正在和张秋准备午饭。

    不知道小姐今日会来,去镇上买肉已经来不及了,张婶把风干的野味用来炖一锅汤。

    “娘,告诉你个好消息,小姐让耀祖进城给小少爷做书童。”金花一只脚跨进厨房就乐滋滋地说。

    “大嫂,此话当真?”张秋正在烧火,他把手里的柴往灶堂一扔,猛地站起来问道。

    “老大家的,此话当真?”张婶高兴得晕晕乎乎,不敢相信这样的好事居然落在了她家耀祖头上。

    京城里的大户人家,书童的名额,都是府里家生子的后代,小姐明确说过耀祖娘俩不算奴,可见小姐是多信任她家的人。

    “当然是真的,小姐让我跟爹娘和耀祖他爹商量商量,娘是舍得耀祖离开庄子的吧?”

    “舍得舍得,耀祖跟小姐去,比跟在咱们身边有出息。”张婶乐不可支,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叠了起来。

    孙子读书不用交束脩,一年四季也有人管吃管穿,如果得了少爷的欢心,成年了还跟少爷身边当差,这样的好事,张婶做梦都没想到。

    “大嫂来看着火,我去把这好消息告诉爹和大哥。”

    二哥带人上雁回山烧炭去了,他们每上山一次,得在山上的土窑边住上好几天。

    还不等金花回应,张秋一溜烟地朝院外跑去。

    柴房隔壁,耀祖抱着一只刚出生不久的一只小兔子让岁岁摸。

    “少爷,快摸摸,它身上的毛可柔软了。”

    岁岁刚揉了一下,高沐和苍云就走了过来。

    “咳咳,岁岁少爷,今儿个还想去河边溜达吗?”高沐干咳两声问道。

    岁岁回头,“河边有好玩的吗?”

    高沐有些心虚地说:“咱们去钓鱼。”

    见岁岁无动于衷,苍云附和道:“对,咱们去钓鱼,钓很多很多大鱼。”

    岁岁转头问耀祖,“你想去钓吗?”

    “耀祖听小少爷的。”

    这时秋菊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得了吧,上次就那两小鱼都不够煮汤的,岁岁别去。”

    秋菊说着瞪了高沐一眼。

    两人的心思被看穿,高沐和苍云对视一眼道:“不去就不去,小姐今儿个不住这里,咱们去把马喂饱。”

    看着两人离去

    耀祖一头雾水地呆在原地,心里纳闷,上次不是钓了好几条大鱼的吗?怎么就不够煮汤了?

    难道小少爷在城里的锅很大?

    午饭后,张家人就开始给耀祖收拾衣物,耀祖得知自已要跟着小少爷进城,心里虽然舍不得爹娘,更多的是高兴和激动。

    尤其是张远山,他给江姝月道了好几声谢,若不是江姝月示意秋菊拦着,他还要跪下磕头谢主子的恩情。

    秋菊看着金花提着一个包裹来到主院,她笑了笑:“金花嫂子,这一包衣服就留着给耀祖还未出世的弟弟穿吧,耀祖跟咱们回京城,穿的衣物鞋袜我会着人准备。”

    “秋菊姑娘别取笑我了,我这还没打算要呢。”金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秋菊让金花把包裹拿回去,然后去院外找岁岁和耀祖。

    两人饭后就抱着两小兔子去院外玩耍。

    大厅里,张远山父子三人正聚精会神地听着江姝月讲解如何种韭黄。

    “小姐,您是说韭菜种出来不是青色,也不需要盖温室?”张财一边听,一边拿起笔墨记下,不懂的地方,他都要问一问。

    “嗯,不见光就微微泛黄,若没掩盖好就会发绿,而且口感还不嫩。”

    张秋立即明白江姝月说的原理,他接过话茬:“小姐的意思是韭菜不见光,种出来就跟石头下压着的野草似的,白嫩中微微泛黄。”

    江姝月朝张秋竖起了大拇指,“张秋观察得真仔细,大慨就是那样,不分季节,一年四季可种,割了一茬又一茬,用来炒肉很美味的。”

    张远山听得入了迷,他在庄子上生活了这么久,地里的韭菜也不少,自已居然还没有京城来的主子懂得多。

    江姝月顿了顿说:“盖温室村民们都尽心尽力,这个种韭黄的方子就传给大家,各家种出来可自行拿到集市去卖,也算是一笔进项。”

    江姝月深知,村民能卖点现银,哪怕是一次能卖几十文也是好的。

    京城里鼎食之家有俸禄,有铺子收租,很多人家暗地里还有自已的生意,贵女千金一套华服首饰动辄上百两银子,她们是体会不到底层老百姓的艰辛。

    既然她来到这里,她就要为这里做点什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张远山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忙朝江姝月恭敬地一礼,“小姐仁慈,多谢小姐处处为大家着想,老奴代村民们给小姐道一声谢。”

    周围村民们都致富了,记得小姐的好,也顺带对他家的人都高看一眼。

    安排完庄子上的事,江姝月就打道回府了。

    她跟秋菊坐一辆马车,为了让耀祖不拘谨,他跟岁岁坐苍云赶的马车。

    ……

    宫里,萧京昭看了驿官快马加鞭送来的信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边疆危机解除,将士们正在返回。

    向松看着主子手里拿着一封密信迟迟不开,他伸长脖子瞅了一眼,“皇上,这封信的封印特别,是梁国皇的亲笔信?”

    萧京昭轻“嗯”一声,缓缓拆开了沉甸甸的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