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战争的阴云;隐藏的目标
    上辈子

    玄宗之前在华清宫,尽管离长安只有几十里,但人不在宫城,太子便觉得天高皇帝远,玄宗突然回来,让太子一下子觉得被掣住了手脚,再加上玄宗刚回来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别说下什么监国旨,就连平日的堂议都想重新交给高力士处置,显得畏首畏尾。

    但太子心知玄宗就在一旁冷眼看着他的表现,这种焦灼的心态让他日日惶恐不安,生怕再有一步踏错。在玄宗返回长安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太子肉眼可见的憔悴了许多,三十多岁的年纪,竟然华发丛生,两鬓更是已经彻底斑白。

    就在这时,高仙芝西征小勃律终于传回了第二份军报。

    他们已经成功抵达小勃律国境内,正在向他们的国都进发,根据探报,在小勃律境内,发现了大量吐蕃军士的身影。并且,征讨小勃律必经之路边云堡是一处要塞,地势极为险峻,竟然是由吐蕃的一千士兵驻守,说明小勃律现在依然被吐蕃控制,不向大唐献贡是吐蕃刻意为之。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意味着吐蕃明面上臣服于大唐,但始终没有停止重新积攒他们的实力。

    李非看到这份军报,向太子建议让高仙芝停止征讨,孤军深入高地,且人马只有一万有余,一旦被敌军合围,极难脱身,恐怕会导致全军覆没。如果兵败,那小勃律必然气焰更盛,即便真的摆脱了吐蕃的控制,日后恐怕也再难向大唐称臣。

    太子问韦坚,韦坚几乎没有犹豫,直接同意了李非的意见。就在韦坚点头的那一刻,李非突然换了口风说道:

    “不过,如果高仙芝这么做了,圣上一定会认为他临阵怯战,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好不容易跑到了战场,再掉头回来,恐怕...”

    太子有些不耐烦,直接说道:

    “那就让高仙芝自己去定吧,现在即便传出军令,到他手中恐怕也是一个月后了,本来这件事就交由他自行决断的。”

    李非之所以换了口风,正是来自于韦坚的肯定,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即便高仙芝真的战死沙场,对于政事堂的这些人也不会造成影响,可如若高仙芝真的回来,按照玄宗的脾气,李非势必会受到牵连,所以李非在转瞬间就改变了自己的说法。他这么做,原本是以为韦坚会不同意,没想到他竟然同意了,那就换一步棋来下。

    韦坚此时意味深长的看了李非一眼,依然是一字不言。

    安禄山那边,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