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心思的较量;时间的变迁
    上辈子

    玉真公主把他遇到的情况说给了李非,李非直到这时,才突然明白为什么玄宗会同意太子理政。

    因为既然要充实内库,早晚势必会牵扯到内库日常的支出用度,只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太子,要么太子想出办法筹集钱财,要么太子亲自上书请求削减内库支出。其他人如果绕开太子直接去找他,那就有理由怀疑此人是受到了太子的指使,就有了串谋的嫌疑,这可是死罪。

    另一方面,如果太子敢于上书,玄宗便又可以以太子无能为由,让他继续幽居十王宅,可能连东宫都不会让他进。这么一来,就等于堵死了所有人上书的可能。

    这可能不完全是让玄宗同意太子理政的原因,但绝对是其中之一。

    就在众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封信交到了李非的手中,打开一看,原来是李泌。李非心中一下子激动万分,因为此事就是由李泌而起,李非认为李泌就一定有成熟的解决办法。

    可是整封信看完,李泌根本没有提及任何筹钱的来路,只是让李非私下告诉太子,鼓起勇气上书玄宗,让玄宗削减 开支,节俭度日,减轻国库压力。并且,还要让太子在面圣时恳请削减朝中所有五品以上官员的年俸。此外,告知玄宗太子妃即将临产,不管是男是女,都邀请玄宗赐名。

    这边李非刚想明白玄宗的目的,那边李泌便直接来了个反其道而行之。李非一时有些想不明白,但又觉得不管太子是否敢于上书,这都是太子自己的决定,总比这样空耗下去多一丝的希望,于是,李非找了个机会,邀太子进入内厅,将李泌心中之言一一告知。

    谁知太子一听,根本没有丝毫犹豫,竟然直接满口答应,这就让李非感到非常意外。

    “太子,你不怕圣上责怪于你吗?”李非问。

    “李泌行事历来稳妥,既然话是他说的,我想必然有他的道理,一直在政事堂空谈,总也不是个办法,我这就依李泌之言写份奏章,明日上午前去华清宫。”

    见太子坚决,李非也就不再说什么。

    次日一大早,太子便带着侍卫离开了长安,一个时辰之后,便抵达了华清宫。

    高力士闻听太子求见,立即从观风殿跑了出来,前些天玉真公主刚来,紧接着就是太子,几乎不用想,一定还是因为内库支出的庞大。所以,高力士一见太子就说道:

    “哎哟,我的太子殿下,你怎么也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