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骄横的杨相;改换的门庭
    上辈子

    “太子监国!?你是疯了吗?”李非低声回了一句。

    “圣上如今已经无心朝政,太子监国一事并无不可,且有先例可循,当年太宗皇帝、高宗皇帝身为太子时,也都曾如此。”

    “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的圣上虽已入花甲,但龙体康健,谁敢提太子监国就是逼他退位,弄不好就是灭族之罪,此事万万不可。”毣趣阅

    “圣上此次移驾华清宫,召崇玄馆大学士陈希烈与我随侍,我来见你之后,就要离开长安,你可知原因为何?”

    “还请明示。”

    “陈希烈和我都善解老庄之语,我请你上书之前,自然要做好万全准备,绝不是让你去涉险,如若有一天你接到我的书信,便可起身前去华清宫面圣,如果太子监国,右相岂不是如虎添翼。”

    李非知道李泌此前也是因为善读《老子》,深得玄宗青睐,可他不明白这和太子监国一事有什么关联,但看李泌言之凿凿,干脆也就不再追问。但对于上书一事,依然顾虑重重,并没有满口答应。

    李泌又好生一顿劝慰后,这才离去。

    太子正值盛年,又和李非神交已久,如果监国事成,对于李非来说自然少去了很多掣肘,但李非认为,不管李泌如何操作,此事绝难且风险极大。

    几日后,李非接到前方军报,吐蕃两万人马突袭海城,被王忠嗣击退,但因为海城城墙为初建,所以守军损失惨重,死伤者过半,且吐蕃大军兵分两路,其中一路在海城西,另一路重新集结于海城东南石城堡方向,离鄯城也不过百里,请求速援。

    而此时从剑南调拨的大军才刚刚出发,离鄯州还有至少七天的路程,屈海看到军报,不知该如何处理,于是向李非请教。

    “紧急关头,当然要征询大元帅的意见,杨相这些日子也该快活够了,你把这个消息给他送过去吧。”

    杨国忠很快得到消息,连忙跑到了政事堂,对着屈海就是一顿破口大骂:

    “你既然身为兵部侍郎,又在边塞和吐蕃征战多年,怎么这点小事都要让我亲自下手?”

    李非此时连忙在一旁劝解道:

    “杨相息怒,这可不是小事,吐蕃兵力此时占优,若是再攻打一波海城,恐怕海城难以抵挡,海城一破,他们两路兵马便可以对鄯州一带形成夹击之势,陇右此时总兵力不过七万,形势危急。屈海此前跟随安禄山多年,经验还是有的,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必如此苛责。”

    “那安禄山有什么能耐?当年安戎城若不是王忠嗣相助,再给他十年也是枉然,他只不过是靠我杨家起势,奴颜婢膝之辈而已!传我军令,剑南援兵三日内不到,革去领将军职,让王忠嗣死守海城鄯城两地,等援兵一到,给我扫平吐蕃!”

    李非一听,连忙说道:

    “慢慢慢,不可如此草率,最好还是给王忠嗣说一下,先放弃海城,将兵力集中到陇右,十万援兵北上汇合会缩短些时日,这样吐蕃也就不敢强攻鄯城,待兵力充足,只要拿下石城堡,海城便唾手可得。”

    “那就依你之言。”杨国忠说完,大袖一甩,又走了。

    屈海在一旁憋的满脸通红,看着杨国忠的背影眼含怒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4页)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