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精准的判断;双层的压力
    上辈子

    李非指的地方,是李适之放弃攻打鄯州,从鄯州以西沿着大唐和吐蕃边境直取甘州,这样一方面可以引起吐蕃的注意,说不定可以诱因吐蕃快速发兵,一方面甘州城防薄弱可以轻取,拿下甘州后,一旦吐蕃起兵,他们便可以以逸待劳,坐山观虎斗。

    这和王鉷的想法几乎一模一样。

    在经历和郭子仪一仗过后,王鉷心里也清楚,郭子仪是一块极难啃下的硬骨头,在他控制的区域内想要讨到便宜难如登天。攻打鄯州也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拖得越久,对自己也就越为不利。

    所以,战后和塔尔汗的商议中,就定下了西进然后北上甘州的计划。

    休战两日过后,李适之拔营,先是在鄯州南摆出了一副决一死战的模样,入夜后开始向西移动。

    这个架势还是骗过了郭子仪,严阵以待整整一夜后,发现对面只剩下一些燃尽的篝火和废弃的营帐,一个人都没了。

    恰在此时,长安的军令抵达了鄯州,郭子仪一看,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派数十匹快马一半用来跟踪李适之的军队,另一半火速赶往鄯城,让一万戍守边疆的铁甲重骑加强巡视,只要李适之的大军接近,就主动出击。他自己则亲率五千重骑五千轻骑对李适之进行追击。

    王鉷知道他们所处的形势,为了避免接近鄯城,在鄯州西五十里便直接北上,然后再转向西北抵达了吐蕃边境,成功避开了鄯城的威胁。

    号称十万的大军,成功引起了吐蕃的注意,在他们行军的过程中,吐蕃的五万兵马开始集结在鄯城附近,郭子仪接到军报后,无奈只好掉头去往了鄯城。

    吐蕃方面在陇右边境异动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李非的耳中,该来的还是来了。

    玄宗听到奏报,问李非:

    “李非,你说李适之目前正在赶往甘州,有没有可能吐蕃和李适之最终联手?”

    “回陛下,臣觉得不可能。”

    “为何?”

    “李适之绝不会投靠吐蕃,以我对李适之的了解,在他穷途末路之前,绝不会做寄人篱下的打算,而吐蕃依仗高原优势,又地域广大,一直自视甚高,自觉可以和我大唐分庭抗礼。断然不会像突厥残部那样听从李适之的指挥。所以,双方都没有合兵的意愿,最多也就是他们互相观望,都想让对方消耗大唐的兵力,然后再伺机而动。”

    “那神明有没有告诉你,现在这个局面最后的结局?”

    “回陛下,还没有,但我还是有些担忧。”

    “担忧何事?”

    “剑南治下的南诏和幽州的契丹北奚,一旦吐蕃起兵,南诏和契丹势必也会有所反应,这样我们四面烽火,即便全部取胜,国力损耗也会非常巨大,以目前的情势,战事一旦持久,后果难以预料。”

    玄宗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你李非既然有通神之能,自然会有解决的办法,朕有些累了,你下去吧。”

    玄宗的这番话说的莫名其妙,李非愣了一下,这才告退。

    回到政事堂,韦坚在沉默了这么久以后,终于说了一句话:

    “户部呈文,按照目前消耗的进度,五个月后国库见底。”

    李非和李泌听到后都有些吃惊,刚刚入库的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4页)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