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运筹帷幄\/\/长辈教诲
    上辈子

    听到杨国忠这么一说,唐玄宗和高力士心中同时舒了一口气,而李林甫一看势头不对,立即再次上前一步说道:

    “启奏陛下,即便李非并无贪墨,但他和李适之狼狈为奸,危及大唐安危,也罪不可赦。”

    “这个待李适之来了,朕会亲自问他。”

    李林甫死也想不通,为什么杨国忠会在这个时候替李非说话,一旁的安禄山更是觉得愕然,他知道李霅死于李林甫和杨国忠之手,以为杨国忠和李非应该有不共戴天之仇,没想到眼看煮熟的鸭子竟然被杨国忠截了胡。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人突然说道:

    “陛下,臣有本奏。”

    是剑南节度使张守珪。

    “你说吧。”

    “此次回京,臣带回屯田盈余钱三百六十万贯,尚未提交户部,此乃李非建言,回京之前,李非曾于我书信一封,言语中提及今年国债已到偿还之期,然国库紧张,剑南一带已无战事,应为圣上分忧,让我携屯田之利回馈朝廷,言辞极为恳切,所以,臣以为,李非对圣上绝无二心。”

    一说到钱,玄宗就兴奋,立即问道:

    “当真如此?”

    张守珪立即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双手呈了上去。玄宗大略的扫了一眼,频频点头。

    “嗯,朕心甚慰。李非,平身吧。”

    “谢圣上隆恩。”张越刚要起身,李林甫又说道:

    “圣上,知人知面不知心,李适之父子若有谋反意图,必会竭力掩饰,臣以为,应等候李适之前来,金殿对峙。臣还有一人,握有李适之的罪证。”

    “还有何人举证?”玄宗问。

    “就在这金殿之上,幽州按察使方堃。”

    李林甫话音刚落,后面一人慌张出列,跪倒在地。

    “启奏陛下,李适之以修筑城墙之名,确有贪墨之举。”

    “朕问的是你可有李适之谋反的证据,方才肖越说的那些,你身为按察使,应该比他清楚才对。”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