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默契配合\/\/两难抉择
    上辈子

    这段时间宫内并没有什么大的波动,各地也没有呈报什么重大的事项,那么,皇上找自己只能是自己对李林甫态度转变这件事。

    高力士将拂尘换了一个位置,就是暗示自己被皇上召见的原因,让自己做好应对的准备。

    随即,张越脑中便有了一整套的方案。

    “陛下,近来确实无什么重大的事件,不知陛下要臣谈哪方面?”

    “你觉得李林甫这个人怎么样?”

    “对皇上忠心耿耿,竭力为皇上分忧,是肱股之臣。”

    “朕喜欢听你说实话。”

    “臣不敢有虚言,都是心里话。”

    “李非,历来中书和门下两省都是政见不合,屡屡在金殿之上争得面红耳赤,当然,朕明白,他们都是在为国献策,只不过观点不同,这段时间朕将大小事宜交给政事堂去甄别督办,怎么相较往日突然安静了许多?”

    “回陛下,神明启示,言李侍中久居相位,经验老到,相较臣考虑的更全面些,让我秉持谦虚之态,莫做强词夺理之举。”

    “高将军也这么说,说你可能是受了神明的指引,李林甫这个人为人稍有些偏狭,但对朕确如你所言,有关国策之事,朕不喜欢一言堂,你虽然年轻,但一直有神明辅佐,有些话,该说还是要说的。”

    “臣不敢。”

    “为何?”

    “李侍中朝中为相多年,声望甚隆,这段时日臣已经听到了许多对我批驳之言,臣自当反省,况且神明已经明示,臣就更不敢违逆,只求和李侍中同心同德,共同辅佐我大唐。”

    “算啦算啦,李非,这不是你的性格,朕问你,是我的话份量重还是神明的话份量重?”

    “自然是圣上。”

    “为何?”

    “天子肩负万民之托,神明只对我一人发话,孰轻孰重,臣还是分得清的。”

    玄宗听完哈哈大笑,对李非挥了挥手,让他退下了。

    一旁的高力士已经从李非的言谈之中听出了一些端倪,连忙端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3页)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