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评价
    对于直播间的观众而言,这是一首能够让他们沉浸入内,静静淌洋,慢慢品读的歌曲。


    淡雅的词,忧伤的旋律,最终形成一幅曲终人散结局,余音袅袅,绵绵不绝。


    等演唱结束,于海放下话筒回到自己座位上,嘉宾和选手的掌声这才连绵不绝地响起。


    选手们这才开始小声议论开来:“这首歌是真的美。”


    “于洋和章临山赚大了啊!”


    “说量身打造都不为过。”


    “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能和鲸落老师合作一次?”


    “那你也得有这个实力!”


    “……”


    直播间的观众的赞扬则是更直接:


    “耳朵怀孕了!”


    “殿下,我的殿下!”


    “殿下是真的暖,甘当绿叶。”


    “这两位选手赢麻了啊!”


    “殿下总是会在你意料不到的角度惊艳到你。”


    “……”


    加赛完毕,经过三位评委的讨论,最终于洋进入首席位置。


    对此章临山虽然有些遗憾,却也坦然接受,不管怎么样,今天他都赚了。


    相信以后大家在听到《千里之外》这首歌,也能想到他的名字的。


    乐坛经常有一首歌吃一辈子的说法。


    他即使没法靠这首歌青云直上,但是有这歌曲的名气加持,以后的演艺道路,也会顺利很多。


    原本参加这个节目只是想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稍微累积一点名气,没想要遇到贵人了。


    章临山鞠躬下台回到选手中间的时候,大家羡慕的眼神是怎么也藏不住的。


    不错,对于学习声乐的大部分人来说,鲸落就是贵人。


    他的人气,他的唱功,他的创作才能,都能让这些人趋之若鹜的


    如于洋和章临山这边被贵人赏识,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了。


    接下来的直播没有太意外的情况发生。


    整个下午,花费了三個多小时,三十六位选手顺利完成演唱,六位首席也都全部完成了评定。


    平行世界《声入人心》的第一阶段录制结束。


    接下来,这些选手会被送到节目组选定的地点进行培训和训练,然后登台竞演,抉择最终首席名额,当然这些和于海基本不相关了。


    他的代班工作终于告一段落,顺利完成录制,也算不负所托。


    网络上,关于这场直播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直播是无法录屏,正式的节目经过剪辑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播出。


    当然,那些在电脑屏幕我开启手机摄像的操作,节目组无法阻止。


    不过这些模糊画面的小视频多数只能在朋友圈流传,无法广泛传播。


    毕竟这个世界对于版权的维护力度非常大。盗版生存空间有限。


    而且对于节目组来说,这些画质拙劣的视频的传播有利于节目宣传,并没有全部禁止的必要。


    声入人心的剪辑版本还没有上线,却丝毫无法减弱网友们熊熊燃烧的推荐和点赞之情。


    当天的热搜就上了三个。


    “史上最硬核的点评!”


    “千里之外!”


    “声入人心”


    各种火热话题被发起:


    “鲸落告诉你评委怎么当?”


    “鲸落第二首华夏风歌曲。”


    “说好的华夏风难写呢?”


    “完全不同的华夏风歌曲”


    “鬼才鲸落”


    原本《声人人心》这个节目许多人都没有兴趣看的,看介绍说选手的都是学古典乐,演音乐剧的专业人士。


    请的嘉宾也都是头衔一大堆的歌唱家,专业性是有的,但是不够大众,所以很多人下意识觉得不会太有趣。


    最开始,大家看这个节目直播也是因为鲸落的出现。


    而没看直播的人,觉得之后看电视播出也是一样。


    然后不明真相的小伙伴被突然暴热的话题度惊呆了。


    没有画面,光听大家的讨论和描述,他们无法想象出来那个场景:该是有多精彩的节目,才能一次性上三个热搜。


    虽然鲸落上热搜是家常便饭,之前的唱作人每出一首新歌,都会上一次热搜。


    但是一次性上三个也是太夸张了啊!


    这导致不少没看直播的人捶胸顿足,又好奇地抓痒挠腮。


    许多看过直播的人,对很多没看过直播的人是有优越感的。


    因此越发讨论的热切,炫耀之情明目张胆。


    不过几个小时的工夫,《声入人心》节目,已经成为网友们最期待节目的榜首。


    许多人跑到广白电视台的官网下方催促节目组赶紧剪辑出成片,立即播出。


    这让原本拿这个节目只是试试水的负责人目瞪口呆。


    为了防止热度下跌影响收视率,节目组加班加点地将节目剪辑出来。


    不过两天的时间,就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当天也上线了网络平台。


    正等得焦急的人有了宣泄口,他们一边欢呼着给节目组的速度点赞,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视频观看。


    之前看过直播的人也意犹未尽地选择再次观看节目的剪辑版。


    这导致《声入人心》节目当天就完成了同时间段收视第一的成就。


    网络平台更是上亿的播放量,排在各大榜单前列,节目评分也居高不下。


    在这节目出来之前,这些热度都是属于唱作人的。


    不说此时唱作人的顾导演看到声入人心这样数据的酸涩复杂的心情。


    网络上,节目正式播出后,大家都在讨论鲸落的唱功和专业能力有多牛逼的同时,不少音乐人对于《千里之外》的乐评也新鲜出炉。


    一水儿的赞扬:


    乐评人曲飞扬:听《千里之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反差,清亮绵长的美声嗓音中的豁然与鲸落的低沉嗓音中表现的挣扎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传统乐器做背景音乐,使得整首歌曲浑然天成,美不胜收。


    词神唐林:“闻泪声入林,寻梨花白,只得一行青苔”是我最近读到的最美的三行情诗。


    曲爹林文泽:鲸落在华夏传统小调的世界里,发掘了更多的美感,《千里之外》抓住了传统音乐的精华,旋律简单但不简略,让人沉醉。


    ……


    似乎每一次鲸落的歌曲出来后,乐评人都习惯吹一波。但是很多鲸落的粉丝依然很喜欢看。


    这是一种寻求认同感的体现,人类都有这样的毛病。


    普通听众对于歌曲的评价都是好听,但是他们说不出来哪里好听,为什么会这么好听。


    这个时候就是乐评人的用武之地了。


    他们从各个角度剖析这首歌,让鲸落的粉丝不明觉厉,全面了解自己偶像的优秀。


    为此许多乐评人因为剖析了鲸落的歌而涨了许多粉,继而习惯性成为鲸吹。


    相信即使以后鲸落写的歌不那么受大众欢迎,这批人也能将他夸出花来。


    很多时候,许多被捧上神坛的人不就是如此吗?


    一直出神作,突然拉胯了一次,很多人就会忍不住脑补,这作品是不是有别的用意,普通人理解不了大师的想法,艺术终究是孤独的。


    而鲸落差不多是超这条路而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