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天下震动
    共富贵。


    这是朱谊汐最直接的口号。


    所以,对于军官阶级,他也格外大方。


    因为他明白,将校们都比较现实,尤其是穷惯的陕西兵,没有什么比白银更令他们着迷。


    队长百两,把总五百两,千总千两,一营主将三千两。


    一时间,军心涌动,什么思乡,什么焦虑,全部消失不见,只有对于朱将军的拥护。


    武散阶这时也适时的颁布下来。


    待遇的加厚,让人心更加的贴近。


    汉中府各地的募兵处,立马涌现大量的新兵报名,规模超过了万人。


    最明显的,应宝刀而去的大汉陈东,也憨笑着应征,充任亲卫。


    “副队长、队长、副把总、把总、副千总,千总,副营指挥,营指挥——”


    李继祖数着,一边憨笑道:“我是第八阶,跟陈总兵一阶,我这个参军,比他那总兵还威风呢!”


    “李指挥!”副指挥熊英杰,见其模样,颇为无语道:“您是参军,跟总兵比不了,整个大明,才多少总兵。”


    “你懂什么。”李继祖斜视道:“没有兵马的总兵,啥也不是。”


    说着,他走近这位副指挥,疑惑道:“我看你心中还有些不服啊,怎么着,想造反?”


    熊英杰吓了一跳,随即苦笑不止:“我手底下的兵马还在新兵营呢,怎么可能会造反。”


    “这倒也是。”李继祖这才反应过来,笑了笑道:“反正你小子,别耍什么心思就成。”


    熊英杰无语,跟这样的搭档配合,真是欲哭无泪。


    ……


    就在朱谊汐在汉中大显身手的时候,占据西安的李自成也没闲着,开始四处出击。


    以田斌守西安,其自往塞上。


    十月十五,陷平凉府,韩王奔庆阳。


    二十日,攻克延安府,延安副总兵解文英、县丞姚启崇死。


    李自成改延安府曰天保府,老家米脂曰天保县。


    二十五日,兵临榆林。


    白广恩带领榆林镇边军誓死抵抗,苦战五昼夜。


    眼见损失太大,一时间难以攻克,李自成派人劝降。


    白广恩携榆林镇上下,归降顺军,自领兵马。


    而李自成也应诺,不进行报复屠城。


    十一月初,李自成再次领兵,去往宁夏镇。


    一时间,天下震动。


    北京自然大为震撼。


    崇祯皇帝忙不迭召集大臣,进行议事。


    群臣纷纷请求让曾任湖广巡抚的余应桂出狱。


    于是,崇祯皇帝从善如流,将监狱中的余应桂提出,升为兵部右侍郎。


    而余应桂说冤也不冤。


    当年招抚张献忠,他直言不可,后来张献忠果然反了,但从他辖区逃走,被下狱至今。


    说白了,虽然他能力不咋地,但战略目光可以,朝中懂兵马的,也只有他来了。


    矮个里拔高个,再次被寄予厚望。


    而对于李自成入关中事,首辅陈演则混不在意说:“贼寇进入关中,必然贪恋女人和玉帛,就像老虎落入陷阱,消磨殆尽。”


    余应桂闻言,怒斥道:“天下精卒健马,都出自关西,如今闯贼得之,如虎添翼,必定长驱横行。”


    “中堂贵为首辅,安得面谩?”


    陈演瞬间惊醒,两股颤颤,面色惶恐。


    心中又升起怒气,小小的侍郎,竟然如此放肆。


    正在他准备出口教训之时,扭头望之,只见,崇祯皇帝脸上,满是厌恶之色。


    这一刻,他明白了,上任半年的首辅位置,有些不稳了。


    这下,他低头,不再言语。


    “卿家甚知兵事,想来对付闯贼,已然胸有成竹了吧!”


    崇祯嘴角扯了扯,笑着问道。


    “这……”


    余应桂犹豫了,待见皇帝脸色愈差,他不得不咬着牙,应道:“微臣略微有些心得,愿为陛下分忧。”


    “很好!”


    崇祯脸上浮现一丝笑容:“加你右佥都御史衔,督师三边。”


    “微臣遵命!”


    余应桂心中无奈,只能应下。


    说完,他就眼巴巴地看着皇帝,等着条件。


    被盯了好一会儿,崇祯皇帝才感觉有些头疼,无奈道:“从内帑与汝五万,再派京营护送之。”


    余应桂惊了,五万两能做什么?


    作军费不过两三月。


    瞧着其满脸不可思议的神情,崇祯也感觉不好意思:


    “崇祯九年,当初孙传庭去往陕西,我也只与他六万两,其余自筹,不过数载,就组建秦军,横扫乱贼。”


    “余卿家,朕相信你,也可以的。”


    “微臣领命。”


    余应桂此时真的想破口大骂,指的其鼻子骂一顿。


    当年与现在能一样吗?那时候好歹陕西省还在手里,如今陕西,河南,湖广一片狼藉,不复朝廷所有,怎么筹钱?


    不过,事到如今,也不得不行之。


    此时,他并不知道,京营因为大役之故,死伤殆尽,提督的兵马,也不过千余,还都是老弱病残。


    陈演被君臣针对,只能被迫的早早离去。


    处理完陕西的事务后,崇祯皇帝才松了口气,问道:“王伴伴,群臣们都说余应桂可堪大任,但刚才犹犹豫豫,怕是又得让朕失望了。”


    说着,这位皇帝颇为难受的叹了口气。


    王承恩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明白,皇帝这是在疑虑,余应桂并未做出承诺,或者面色一犹豫,就让这位皇帝起了疑心。


    就给了人家五万两,就去剿灭百万大军的李自成,这谁能打包票。


    “这样,你让锦衣卫多盯着,就怕是第二个吴甡。”


    崇祯犹不放心,兀自吩咐道。


    “奴婢遵命。”


    王承恩忙应下。


    “对了,开封水淹一事,有明确吗?”


    崇祯揉了揉眉头,问起了第三次开封被围,掘堤一案。


    朝廷上下,对于开封城百万人口被淹的惨事,极为在意,虽然都在传是闯军所为,但弹劾推官黄澍、严云京的却不计其数。


    随即,又有人言,是官兵决堤以淹闯贼,后闯贼同样决河对冲,哪怕只是决一堤,也不会造成这般惨事。


    总而言之,朝廷至今,并无定论,吵成一团,而对于如何御贼却毫无建议。


    “还在吵着呢!”


    “火烧眉毛了,还在吵,简直是主次颠倒。”


    崇祯皇帝颇为无奈,对于今日余应桂所言语的闯贼形势,心生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