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医署
    一下午,井赋都被气得吃不下饭。


    虽然白矾、茶叶,都可以治脚气,但整个西安城都明白,治脚气第一人,却是朱谊汐。


    如此,他医书中添这个秘方,岂不是拾人牙慧吗?


    “师父,茶饭都凉了!”大徒弟白陆不由得跑来劝说道。


    “我哪里还吃的下?”


    井赋生着闷气,吹胡子瞪眼,显然是没有胃口。


    师父不开饭,几个徒弟哪敢上桌,就站在那,等候呗。


    月上中天,几人肚子咕咕叫,但谁也不敢去催促。


    突然,大门被敲,小徒弟忙去开门,不一会儿就迈开了步伐,急促的跑回来。


    “师父,您看这是什么?”


    “什么?”井赋斜瞥了一眼,随口道。


    “医书,《本草纲目》——”


    “什么医书,本草什么——”


    突然,井赋好似被掐住了脖子,突然涨红:“东壁先生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字东壁,又以东壁,创建了东壁堂。


    如今,整个大明,就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并称于世。


    可以说,在整个医药行业,那是鼎鼎大名。


    井赋忙不迭的查看,待看清楚真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不由得喜上眉梢:“西安怎么有本草?听闻其两百万字呢?”


    “师父,来人说了,是今天来的朱总医送来的,并且说这是前五卷,借给咱们抄录,半个月后要还回去。”


    “朱谊汐?”


    井赋讶异,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道:“这个朱总医,还真是个有本事的。”


    “比起秘方,《本草纲目》才是无价之宝啊!”


    弟子们也一个个点头,本草纲目,鼎鼎大名,能够传抄,已经算是天大的恩德了。


    思量一会儿,井赋这才道:“老大,这几日你坐馆,其余几人,与我一起抄录本草,万不可耽误了时间。”


    说着,一边扒拉着饭,一边看将起来。


    众徒弟也是心痒难耐,只能按耐住,吃起饭来。


    ……


    这几日,朱谊汐也没有闲着,他一边大撒钱财,好说歹说弄了两个普通的大夫,治个风寒都半把刀那种。


    外加真正的大夫(井大夫徒弟),才算正式开始。


    除此之外,他以总医官的身份,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设置病灶,专门给病人加餐补营养。


    第二,建设营房,将病房分为重症、轻症,以便分开照应,并且设立大量的单人病床,能让病人好好休息。


    最后,撒上大量的石灰消毒,并且制定了大量绷带,止血药。


    说白了,就是批量制药。


    风寒、止血等,都定量制包,大致不离的吃就行,节约时间。


    这一套,朱谊汐自己就舍进去了数十两。


    第一个住进的李经武,数次治疗后,就醒了过来。


    虎目含泪,那叫一个感动。


    如此,轰动了整个秦军。


    半死的人救活了,真不得了。


    于是,伤病大量的涌入,药品极具的消耗。


    不过,由于不是战时,重病没多少,效果到是极为明显。


    数日内,朱谊汐又从总督府要来了一千两,尽数用尽,数百兵卒得利。


    名声传开后,奔涌的兵卒,几乎将总医署挤塌。


    十万秦军,咸闻乐见。


    至于咱们的孙总督府,实际上也是极为忙碌的。


    练兵,募集钱粮,发展生产,置办武器,应付地方。


    尤其是,他有鉴于去年桃园兵败,第一次被闯贼打败,引以为耻。


    要知道,十几年来,对阵乱贼,他从来没有败过,而且,闯王高迎祥,也是他拿下的。


    于是,痛定思痛下,他发明了战车,搭载着火炮,车厢存放着粮食衣物,战时结阵,半年来,打造两万余辆,几乎将西安府掏空。


    至于朱谊汐看到的那些独轮车等战车,只是以前的旧品罢了。


    两万辆战车,每辆车长约一丈有余,宽三尺,还搭载着虎蹲炮,当然,也仅仅数百座。


    即使如此,一眼望去,如同数条长龙盘踞,极为震撼。


    “半载功夫,终见成效!”孙传庭捋了捋胡须,感慨道:“有此车,对阵闯贼,游刃有余,可惜,骑兵不足以对抗闯贼,略显笨拙。”


    副将罗尚文则奉承道:“此车甚为坚固,一般的骑兵难以突破,就算是建奴的骑兵,也怕是难克。”


    “话是这样说,但还是得试试!”


    孙传庭点点头,露出一丝笑意,随即,他想起什么,轻声道:“听闻总医署那边,很是热闹?”


    “还是您老有办法,总医署治了数百人,儿郎们有病可治,士气高涨了不少。”


    一旁的白广恩,见到雄壮的战车,他这个总兵算是名副其实了,不由得乐道:“那个朱谊汐,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是吗?”孙传庭笑了笑,说道:“姑且看他在宗室中算是不错的,人也机灵,不曾想,倒是闯出些名堂。”


    “走,去看看!”


    孙总督一马当先,其他诸将紧紧跟随,不一会儿,就来到潏水畔的总医署。


    刚至门口,就见总医署三个大字,随即,只见平日里不拘小节的兵卒大汉们,则规规矩矩地排起队来。


    罗尚文刚想喊出声,就被制止,孙传庭潇洒的下马,来到了跟前细看。


    进了总医署,只见树了个大牌子,名曰“挂号处”。


    两个少年坐在桌案上,兵卒们排队领着号牌,然后又去往后边的一排屋子。


    两间屋子大开,挂着牌子“坐诊处”。


    各有一窗口,一个大夫坐其中,兵卒们依次排队,坐下,伸手,问答,书写,不消半刻钟,就拿着条子离去。


    “这是什么?”眼见一兵卒咳嗽的离去,孙传庭忍不住问道。


    “您,参见总督!”小兵愣了愣,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忙递过去:


    “这是大夫的诊断书,上面有字、章,直接可以去拿药!”


    说着,指着后方,另一排长队处,其上书“药房”二字。


    孙传庭一瞧诊断书:出汗、发冷,鼻塞,干呕,风寒之太阳中风,应服桂枝汤。


    后面一个章:意。


    “有点意思!”


    孙传庭笑了,他又指着最后一排的屋舍,问道:“那里是什么?”


    “那里是住院处,分轻症、重症,可以在那里休息,伺候,还有病餐可以吃食呢!”


    小兵一脸羡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