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第51章

    照例翻过矮山,来到元宝村外。

    菌子的交易应该有结果了,要是能成,双方少不了再细谈一番。保险起见,枣儿、大牛就和刘二山三个人一起进村,有个大家长在场,也显得她们对这事比较重视。

    三人很快步入村庄,又是差不多的饭点儿,路边依旧有人蹲着吃饭,只是没有上回人多。

    她们前两天刚来过,村人们抬头一看见她们的模样,很快就认出人来,一回生二回熟,上次的阿婆甚至还自来熟地跟枣儿打了声招呼:“丫头,你们又去找老根他家的小孙子啊?”

    枣儿笑眯眯道:“是啊,阿婆,他们今个都在家吧?”

    “在呢,直接过去就成,你们也知道地方了,这回我们就不送了啊!”

    “好嘞阿婆,你不操心我们了,快些吃饭吧,一会儿就要凉了!”

    寒暄了几句,三人很快告别婆子,走到了韦家院子门口。

    大院门依旧没关,韦家人这次已经吃完饭了,院里没啥人,只有韦平安他大伯娘正在做杂活,打扫院子。

    一听到门口传来的动静,韦家大伯娘抬起头,立刻放下扫帚,在衣服上蹭了蹭手,露出笑脸走过来招呼道:“快进来,你们先坐坐,我给你们倒碗水,然后就叫平安他们出来!”

    说着,她就利落地取了几个碗过来,满上三碗水,然后就要抬头叫人。

    只是,声音还没出嗓子眼,韦平安就从里边出来了。

    他一眼就看见了枣儿她们,立刻欣喜地迎过来,边走边在怀里掏东西,等走到跟前,就抓出了一个小钱袋扯开口,说:

    “你们终于来了,上次的菌子和药草已经帮你们换成钱了……对了,阿爷在里面照看阿奶,一时没法出来迎你们,让我替他说声对不住,等忙完了他就过来。”

    “无妨,你阿奶的身体是最重要的!”

    枣儿摆摆手,又关心了几句老人腿脚的恢复情况,韦平安忙说已经好多了。

    大伙这才放心。

    关怀完病人,几人才去看他手中的钱袋。

    里面装的全是铜钱。

    韦平安解释说,因为菌菇被枣儿留了一半在韦家,卖出去的量不算太多,再加上那些地笋,换到的钱才刚过百文。

    他还仔细将每样东西的价格都说了,枣儿她们听出其中并无隐瞒,都是比较公道的价格。

    大牛便爽快接了钱:“真是劳烦你了,平安老弟。”

    韦平安连连摆手:“不烦,不烦!”

    说完,他又想起什么,一拍脑袋,飞快回身跑进屋子,过了一会儿,就和他大伯拎着两个大麻袋走出来了。

    “差点忘了这个,你们之前问的东西,我这次也带过来了!”他招呼道。

    枣儿三人好奇地走上前,往他扯开的麻袋口一看,俱是大吃一惊。

    只见里面塞满了黄白色如云团样的东西,正是满当当的吉贝!

    这么多,这样厚实的吉贝,也不知道得多少钱才能换到,但她们手头那三瓜俩枣的肯定还差得远!

    大牛也不知怎么办才好了,忍不住看了几眼枣儿。

    看到他们面露踌躇,韦平安忙道:“大牛哥,你们不用发愁钱的事,我娘已经发过话了,这些吉贝全部送与你们,也算是报了对我的救命之恩!”

    那天他在阿爷面前说漏了嘴,不得不交代自己昏躺山中的事,挨了天大的一顿打。

    阿爷气不过,转头还叫人传话给阿娘告状,等他回去以后,红肿屁股再次雪上加霜,他娘气得边揍边哭。

    因为韦平安是他爹娘唯一的种,在家人眼中,他小命的价值自不必说。

    于是,他娘得知是枣儿她们救了儿子,还给婆母送了及时药,又听说她们缺吉贝御寒,斟酌再三,就决定将家里的存货全部送给她们。

    一是为了报答,二就是有些花钱买平安的迷信之意在里面了。

    从韦平安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他能平安就是家里最大的祈愿。

    纵使吉贝价格不便宜,比起他的小命倒也不算什么。

    “唔,这些吉贝大概有三十来斤吧,你们人多,也不知够不够用。”韦平安挠着头说,“就是我家剩下的只有这么多了……”

    大牛他们回过神,听见这话,忙说够用。

    等说完,犹豫片刻,枣儿开口道:“大牛,把你那竹筒取下来吧。”

    大牛一听,知道她说的是那筒枫籽油,忙从腰间取下东西。

    她们这次过来,本是想再观察一下韦家的情况,带着这筒枫油只是备用,没想着直接谈买卖。

    可人算不如天算,大伙谁也没想到,韦平安会带两大兜吉贝过来送给她们。

    这东西的份量太重了,对方做事的诚意也太足了。

    就说这么多的吉贝,要按他们之前打听过的市价,三十多斤至少也要四两半的银子,还不知能不能买得到呢。

    更别说韦平安之前还提过,他家的这种吉贝,比常见的那种还要好,如今一看,的确如此,质地要紧实得多,保暖效果估计也能强上一截。

    这样的话,没个五六两估计拿不下来。

    而她们救韦平安这事,真的只是举手之劳罢了。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来有回才能问心无愧。

    她们本就想着合作的事,如今有了送吉贝这一出,足以证明对方的确值得深交。

    那这榨枫油的合作,也就没必要再瞻前顾后了,干脆直接挑明了吧!

    大牛很快将竹筒盖打开,递了过去:“平安老弟,你来看看这个。”

    韦平安探头一看,竹筒里满满都是深色晶莹的液体,一时看不出这是什么东西,不由得困惑道:“大牛哥,这是?”

    大牛抬头看了一眼,韦家大伯夫妻俩也在跟前,这阵仗足以商讨关于两家的大事了,于是说道:

    “还记得你们上次送的那两斤元宝果吗?这竹筒里装的,就是我们榨出来的果油。它就与猪油一般,都是能炒菜吃的油水!”

    元宝枫是长在人家村里的,他就没用翅果和枫树的叫法,而是随韦家人一起叫元宝果,枫籽油也说成是果油,这样也便于对方理解。

    韦平安和他大伯、大伯娘三人听了大牛的话,齐齐失声喊了出来:“元宝果,榨的油?”

    三张不同的脸上带着相同的不敢置信。

    这树上结出来的果子,竟然能榨出油水?

    而且还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元宝果??

    要知道,他们祖辈守着这些元宝树这么多年,它能用来榨油这种事,真是从来没听说过。

    韦大伯忍不住开口了:“大牛,你叫我一声叔,我便厚脸喊你作侄儿了,你再给我们多说些这果油的事呗?”

    既然打定主意说合作,大牛也不打算藏私,只模糊了一下方仙儿的消息,便说道:

    “我们祖上的仙人,流传下来了一种手艺,只要制作一种木器,再用特定的方法,就可以将豆子榨出油来。”

    “上次你们送了许多元宝果,我们带回去一尝,觉得这果子的味道,和豆子似乎有几分相似。于是有人一拍脑袋,突然冒出了念头,用那榨油木器试了一试……”

    韦家人紧张地听着,眼都不敢眨动一下。

    “然后就发现,这果子还真能榨出油来,而且比豆子油量更多。我们想到之前平安兄弟说过,你们平日在村里待着,除了种地就没啥进项了,就专门装了这枫油过来,想和你们好好说说这事儿。”

    大牛也是专门捡了好听的话来说的。

    毕竟,两边人日后要是合作的话,肯定会长期来往,关系多亲近一些,也没坏处不是?

    所以他在说话时,专门点出了他们为对方做的一些考虑。

    韦家人听了这番话,努力消化了半天,终于琢磨出了其中的意思。几人又是惊诧又是感动,然后就是欣喜若狂。

    韦家大伯立马转身进屋,叫自家老爹和三弟两口子,赶紧放下手头的事情出来。

    等人全部到齐了,他又把大牛刚才的话说了一遍。

    这可是与进项挂钩的大事,韦大伯平时记性算不得多好的,这次竟然也一个字都没说漏。

    韦老根他们听了,也是震惊到合不拢嘴。

    谁都没想到自家村里的那片元宝树林,竟然还有这样的价值。

    他们倒没觉得大牛的话是骗人的,费劲这么骗他们这些人,也实在没什么意思啊。

    不过,韦老根也敏锐地从这些话里,看出了对方的一些想法。

    他很快笑道:“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是没啥好说的。你们救了平安,又给我们带来了这个消息,这可真是……不过,看枣丫头的表情,可是还有话没说完呢?”

    嗯?她表情就这么明显吗?

    枣儿忍不住摸了摸脸,并发现没什么异常,然后很快就反应过来,对方这是在找借口让她说完剩下的事呢。

    不愧是老姜,就是一个辣字!

    枣儿咳嗽两声开口:“韦阿爷真是好眼神,那我就说了!上次过来时,我就觉得咱们村里氛围可真好,大伙都很热情,一听我来找你们家,个个都要抢着送我过来呢!”

    韦平安他们一头雾水,想不通怎么就扯到其他人了。

    倒是韦老根点了下头:“不错,我们村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从没有过大的碰撞,平时都是互相照看着过日子,亲如一家。这不,我家老二有了点出息,也常回来顾着他那些村里的叔婶翁婆,帮忙找些小活计让她们来做。”

    这与韦平安上次说过的话没两样。

    同时也是告诉枣儿,他们村里关系确实好,就是这树成了宝贝,也是大家共有的东西,完全可以一起经营起来。

    枣儿这就懂了,点头说:“真好,人多了力气也大。韦阿爷,既然你们守着这片宝树林,如今我们又有那榨油的法子,元宝果油榨出来后应该能有些赚头,不如咱们来合作吧?韦叔是跑商的,这油在你们看来,是不是有些赚头?”

    韦老根想了想,说:“富贵人家一般都吃猪油了,不过这草木油出现,或许他们也会尝个新鲜?赚头肯定是有!”

    枣儿犹豫片刻,问了一句:“韦叔大概啥时候回来?”

    韦老根掐手算了算:“不出岔子,月底就该回来了!”

    月底很近,也就三四天了。枣儿她们心里都有了数。

    韦老根又说:“唉,谈买卖确实是他比较在行,但这能吃进肚里的油水,怎么看都是件好东西,做出来肯定不会吃亏!只是,你们真的愿意与我们合作?具体是咋个合作法呢?”

    枣儿将他们之前就商讨过的法子说出来:“我们可以教给你们榨油的法子,还能提供榨油的木器,你们来出果子和力气,对了,最后卖油少不得也要韦叔帮衬一下的。”

    韦老根搓了搓手:“那还是我们占你们便宜了,那果子都是现成的,也不用我们费心,至于出力气,难道还能比种地更累不成?”

    “还有让平安他爹帮衬啥的,也没你说的那样费事,他平日本来就要帮大伙卖些东西,如今要是有了这油,说不准对他也有益处呢。”

    老头看得清楚。

    在这个年头,最不值钱的就是力气。不说他们这些种田的,还有那城里给人抗包的,干体力活的,都挣不到几个钱。

    反倒是枣儿她们带来的榨油秘法,可遇不可求。不仅能榨元宝果,还能榨豆子,这搁到谁家里不捂得紧紧的?

    那都是能传给世世代代的手艺!

    韦老根主动道:“村里的事,我多少能做主,若是你们真愿意将榨油的法子教给我们,到时榨了油,真得了进项,我们就三七分,让你们来占大头!”

    枣儿她们一惊,连忙摆手。

    “韦阿爷,我们也没你说得那样占便宜,韦叔在商队,卖东西有门路,不容易吃亏,保不准能将本来十文的东西,卖出五十文去!”

    “这年头有门路的人,在外面就好说话,绝不只是顺带的事。而且平安也是个好的,送来的这些吉贝,可是我们帮了大忙,若这油真能卖上价,不若还是四六分吧,由你们占大头才合理!”

    这话一说,韦家人都觉得妥帖极了。

    同时也察觉到了枣儿她们的诚心,打心底认定这些人值得深交。

    韦老根最后拍板道:“算了算了,既然咱们都这样,我看不如折中一下,五五分罢,谁也不占谁的光!”

    这下两边都没话说了。

    韦平安站在一旁,看着她们说来谈去,脸上露出敬佩的神情,到了这会儿终于能插上几句话,便主动提议道:“等彻底定下,回头我让娘找人拟个文书来,这样大家心里都更有底。”

    枣儿她们自然答应。

    今天肯定是没法榨油的,枣儿看了眼天:“既然事情已经说定,我们就该回了,你们正好能跟其他人通个气儿,多攒些元宝果,再找些木头来,回头好做榨油的木器。”

    她把要用到的木头一说。

    韦老根点头答应:“成,我们很快就能把东西备好,到时就要麻烦你们再多跑几趟了!”

    第52章

    说完这些,今日的正事也差不多商量完了。

    见韦家人神色急切,想必是要和村里人通气儿,枣儿她们也很有眼色,没再多留,很快就打了招呼离开。

    毕竟她们也有急事,还要把吉贝带回去充被子呢!

    吉贝不算重,几人换着拎袋子。

    在回去的路上,大伙还做了些规划。

    要说这吉贝应当也是一种草木,可以先给方仙儿供上一些,剩下的她们各家再分一分,多少能给家里的大被子添点厚度,冬日里几口人挤一块儿睡,也就不冷了。

    说起这些事,心里的期待怎么都止不住。

    一行人归心似箭,健步如飞,一路上几乎感觉不到疲惫,也没怎么歇脚。

    等回到洞里时,竟比平常回来的时辰还要早。

    晚饭还没弄好。

    但枣儿她们已经迫不及待要分享这次的收获了,很快就把所有人集在一起,给大伙看她们带回来的东西。

    把袋口扯开,枣儿又说了枫油合作已经初步谈成的事,不出意外,很快就能有新的进展。

    可惜,其它人的耳朵已经听不进去话了,满心满眼都是那盼了许久的吉贝。

    只见栓子娘扒在那袋子跟前,爱不释手地将那软绵绵的东西摸了又摸:“哎,我缝衣补被这么多年,这样好的吉贝还是头回见呢!真没想到,我还能有这么一天,光摸起来都这样厚实,要是盖在身上,该有多暖和啊?”

    其他人也不住地感慨:“那韦家人确实实诚,值得来往!”

    高兴地说了一通,大伙也没忘了方仙儿,扯下一大坨吉贝,就让秋娘送过去,顺便分享一下他们得了御寒用品的好消息。

    秋娘带上宋衔青,很快就捧着东西过去了,对方仙儿详细说了这东西的来头。

    盛珺这边见她捧来了一大团棉花,很是稀奇,知道她们还要过冬,就只要了一小团用来扫描,发现确实是货真价实的棉花。

    只看品质肯定不如现代培育的优良品种,但对于村人们来说,的确是很难得的好东西。

    这些棉花应该是从南边的偏远地区运来的,那么这个朝代应该还没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

    她刚听秋娘的意思,得知以前她们用来御寒的,多数是填的杨柳絮和羽毛,少量是攒出来的木棉。

    木棉这东西只在南方的亚热带地区生长,而棉花在北方也是可以种的,如果可以弄些棉花籽来种的话,就不用大老远从南到北运输了,价格应该也能便宜些。

    但是种棉花需要很多水。

    村人们之前说过,今年春夏全是旱的,直到入了秋,也就是她来到这里后,才下了几场雨,这样的话,估计不太容易种啊。

    果然种地这事很看老天吃饭。

    盛珺犹豫了许久,还是先把这些事告诉了秋娘,秋娘一听,将棉花两个字在嘴里磨了磨,觉得这名字要比吉贝贴切许多。

    听到它植株轻巧,还能在北边生长时,秋娘十分意动。

    若是她们真能自己种的话,就不会再缺棉用了吧?

    北方天气寒冷,能御寒的都是生存的必需品。

    不过,就算老天赏脸,给个好年景,能让她们种棉,这棉花的种子估计也不易得。

    困难重重,秋娘叹了口气,只能先记下这些事,打算回头再跟大伙商量看看。

    这边的盛珺却又想到一件事。

    她开口问道:“你们这次得了棉花,打算如何填充衣被呢?”

    “唔,就是把它扯散一些,再缝进被皮里。”

    秋娘好奇道,“难道这填充也有别的法子吗?”

    盛珺一听,这下就来劲了:“当然啦!这个棉花拿到手里也是很有讲究的,想最大化利用它,肯定得把它弹一弹,然后压成被芯,这样才最暖和!”

    弹一弹?

    秋娘用拇指和食指弹了几下,想不出为什么这样能让棉花变暖。

    不过方仙儿说的话肯定不会错。

    她忙道:“方仙儿,请你等等,我这就喊大伙过来,一起听听这个弹棉花的事!”

    说完,秋娘就转身跑了,飞快去叫了其他人过来聆听仙言仙语。

    见人到齐,盛珺正好也查完了资料,便清清嗓子说道:“你们拿到的棉花都是团在一起的对吧?就算用手去撕扯,也很难扯得松散,而弹棉花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不过,只用手是做不到的,还要借助一些工具。”

    “首先得有个带钉齿的铲板,把棉花大概打散,然后四尺左右的大弓,得来上一把,借助那弓弦的高速震动让棉花散开。最后弄个头沉的木槌,边弹边敲。”

    听到要用大弓的弦来弹棉花,大牛身上正好背着一把弓,赶紧取下来,递到盛珺眼前问道:“方仙儿,你看我这把弓能弹不?”

    盛珺仔细一瞧,说了一句:“这弓弦的质地不错。”

    大牛这把弓应该是打猎用的,弓弦似乎是某种动物的筋。

    大牛一听,忙道:“是我们上次打狍子留下来的筋!”

    盛珺便说:“这弓可以用。”

    弹棉花的弓最好是用牛筋,但这里的牛都是宝贝,牛筋估计很难得。

    狍子筋也有弹性,倒是可以当个替代品。

    弓的事情解决得差不多,但还有些其它配件,不过结构都还算简单。

    像是弹棉花时,背上得有个吊杆拉着弓,这样操作起来手稳。

    吊杆好做,枣儿说她很快就能削好。

    盛珺就说,不仅是吊杆,还得再做个大木盘,弹完压棉花用。

    除此之外,还得用到不少线,最后给棉外压上一层线网,这样棉被才能用得久,不容易松散。

    像是前面弓弹棉花这一步,多练练也就能上手了,但后面的压线之类的,就有些技术含量,还得多多摸索。

    这会儿天还不算晚,枣儿很快就把吊杆扎完了,一共弄了三根,都可以捆在身上用。

    她又用削尖的木刺敲了个几个刺板,用来铲棉。

    东西差不多备齐,大伙干脆在方仙儿跟前的空地上,支了个简易的大木桌,打算先上手试试看。

    先把那三十多斤的棉花分一分。

    要想棉被暖和,自然得舍得用料,古人们平日里用得都是大被子,能让几口人一起盖的。

    盛珺那边帮忙查了查,一条双人被,保暖性好的得塞八斤棉花,常规也至少五斤。

    但眼下这棉花数量有限,再加上她们原来的被子也有些厚度,每条就只分了两三斤的量。

    老人盖的被子做厚些,年轻人稍微薄一点,再加上暖宝宝作底气,过冬基本也够用。

    既然这么安排,原先的被子就得拆了,里面要是有填方仙儿说的木棉,也可以拿出来和棉花一起弹一遍。

    被子肯定不能全拆,今日能抓紧做出一条就算不错,就先拆一条。

    这就意味着,有个幸运儿今晚就能盖上暖暖的棉被。

    也没讨论多久,大伙就很快下了决定,打算拆赵婆子的被子,让她来试这被子的冷暖。

    赵婆子一听,老脸都激动红了:“哎,我们家祖坟最近真是频频冒烟,啥好事都先轮到我这把老骨头身上了!”

    栓子娘笑道:“嗐,不是我说,娘你这也是苦尽甘来了。”

    赵婆子身子骨寒,都是年轻时落过水的缘故,所以才格外怕冷。这么些年,过得也很不容易。

    大牛他们很快就把赵婆子那床旧被子取来了,拆开后,里面的鸭绒鹅毛都先堆到一旁去,把木棉单独弄出来。

    因为用得时间久了,木棉的颜色并不好看,混在棉花里格外显眼。

    赵婆子看到了,心里觉得不好意思,悄悄往远站了些。

    棉已经准备好,接着就要铲了。

    这活没啥难度,大家争着就做了,跟玩似的,都还挺新鲜。

    等把棉花全部铲完,分成粗略的小棉块,然后就该弹了。

    方仙儿说,弹的时候手必须要稳,在她们这些人里,要说谁的手最稳,那毫无疑问地就是栓子娘。

    她平日里缝衣服时,那双手就巧得很呢,在场谁没让她补过一件衣服?

    “月娘,你手上活计细发,过去弹弹看吧?”赵婆子在她耳旁低声道。

    栓子娘很快走出来,搓了搓手:“哎,这么白花花的东西,我还真有些不敢碰!”

    “没事婶子,你就放心大胆地弹吧!”

    枣儿说着拿着麻绳,上前帮她绑好吊杆,大牛则是给杆子另一头拴了根线,然后把弓绑上去。

    栓子娘抬起胳膊让她俩弄,忍不住笑道:“瞧瞧,我都不用自己干,全有能人帮着做好了!”

    大牛这边已经绑完了,也笑道:“婶子,我们做不来细活,也只能帮你打打下手了。”

    准备工作彻底弄完,终于可以上手弹了。

    栓子娘嘴上说着不敢碰,动作却稳得很,照着方仙儿的指点,一开始还有些生疏,很快就弹出了感觉。

    旁边一群人围着,见那棉花被弓弦一震,真变成了一缕缕松软如絮的棉团,这棉花散开以后,看着量都多了许多,大伙都惊讶地捻起来看。

    “多亏咱们方仙儿在,不然我们这群吃不了细粮的山猪,得了好东西,也得浪费大半!”荷花感慨道。

    若不是方仙儿点出了弹棉花的法子,她们保准就把那些棉扯巴扯巴填被子里去了,到时大伙手里分的棉花,看着少不说,实际的保暖效果肯定也不怎么样。

    方仙儿真是神了啊!

    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是它不知道的呢?

    感慨了一番,弹棉花的活计仍在火热进行中。

    这活精细,做得也慢,荷花她们见了,也绑了杆子,让大牛又去取了两把弓来,帮着一起弄。

    大家很有生活经验,知道有的人天生就很适合某种手艺活。

    于是为了提升效率,找出藏在人群中最适合弹棉花的能人,大伙每人都上了一遍手去弹,就看谁能做得好。

    一番轮换下来,最后是西娘与李老汉二人脱颖而出。

    李婆子忍不住笑道:“老东西,你可以啊,都这把年纪了手还稳得很,连大牛他们那帮小子都比不得你。瞧咱闺女做得这么好,也是随了你那巧手吧!”

    李老汉一听,咳嗽两声,黑脸隐隐作红,连腰杆都忍不住挺直了,弹棉花的那双手,更是越发有劲。

    西娘见状打趣道:“娘,你再多夸我爹几句吧,他身上保准能冒出使不完的牛劲!”

    “好丫头,还笑起你爹来了!”李婆子忍不住戳了下她的脑袋,“都是当娘的人了,性子和小时候一点没变!”

    大伙都听乐了。

    说说笑笑间,一个多时辰过去,手头三斤的棉花才终于弹完。

    这也是第一次做,还不熟练,大伙为了保证质量,不愿浪费好棉,速度就提不上去。

    接下来就该压棉了,这一步稍微简单些,很快就能做好。

    最后就到了上线的阶段。

    这步挺难,不仅是手上得注意,她们的线也不算充裕,还得节省着用。

    商量了一下,大伙只能牺牲一些棉被芯子的稳定性,少上些线,大致将被芯固定一下,等后面有了条件,再把被子好好弄一弄。

    等上完了线,就再用木盘压实一次。

    天色越来越黑,最后都是点着火把弄完的。

    赶在睡觉之前,大伙终于成功弹出了一床三斤多重的被芯。

    还有许多棉花,剩下的被子肯定来不及弹了。

    不过,一回生二回熟,有了这次成功的例子,后面再弹棉花,就只是时间问题。

    软软的棉被静静躺在木板上。

    大伙都忍不住伸手去摸,觉得这触感令人上瘾,半天都不想松手。

    孩子们也飞扑到上面半趴着,都说自己像是扑进了云朵里。

    “天呀,原来被子还能软到这样的地步,我已经不敢想,晚上缩在这样舒服的被子里,我该有多么高兴了!”大毛说。

    翠翠忍不住笑他:“你个胆小鬼,我就敢想这些,晚上要能盖着它睡一觉,我肯定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斗嘴。

    大人们则是吭哧地帮忙,把那被芯塞进了赵婆子的被套,然后又把绒毛等杂碎东西戳回去。

    几个巧手的婶子很快把那被套边缘缝上了。

    一床棉被彻底大功告成,只等赵婆子亲自睡过,然后给大家分享用后感。

    大牛他们非说要帮忙,把这被子给赵婆子抱回洞里去。

    脸上笑出花来的赵婆子,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大方把那软乎乎的棉被给他们抱着。

    于是,几个大男人合抬一床小棉被的诙谐景象,就出现在众人眼前。

    枣儿她们一路跟在后面,都笑得直不起腰了。

    不仅是因为眼前的画面有趣才笑,还是她们的生活,真的越过越好了。

    第53章

    顺利回到洞里。

    因着得了新的棉被,往常赵婆子睡前都习惯要找人唠下嗑的,今儿也没去唠,很快就铺好被盖,准备躺下睡觉。

    能不能睡着另说,但她打定主意要缩在被子里呆着,沉浸感受这棉被的效果。

    赵婆子很快钻入被窝。

    感受着身上暖呼呼的,就跟团在云朵里一样,她的心里那个美啊,嘴上实在忍不住,左一句“舒服”,右一句“暖和”,最后还一定要补上一句“真是方仙儿庇佑”。

    一旁其他人的耳朵实在遭不住了,纷纷发出抗议的声音。

    “我说赵家老太,你要实在憋不住话,就把那棉被拿来给我盖吧!”

    就连她亲弟赵郎中都说:“等回头我家的被子弹好了,我也要像我姐这样嚎一阵子,好好折磨一下你们的耳朵!”

    说了会儿嘴,明儿起来还要弹棉花呢,大伙没再多聊,很快就睡下了。

    一宿过去。

    赵婆子舒舒服服地睁开眼,就看见周围好几双眼睛正盯着自个儿瞧。

    “哎哟,看来这新被子果然暖和得紧,你今个睡得可比平时沉多了,这会儿面色都是润红的!”李婆子打趣道。

    赵婆子笑着坐起身来:“那可不是嘛?等再冷一些,我把衣服往被子上一堆,没准都用不上暖宝宝,夜里也不会觉得太冷。”

    听她这么说,众人心里都开始惦记棉被的事。

    必须快点把棉花弹好、压好,让大家早些盖上暖和的新棉被。

    心里这般想着,大伙吃早饭的速度也快了许多。

    今天吃的是最方便的面包,喝了碗豆奶,然后再排着队,打上一套八段锦,锻炼身体。

    等锻炼完,枣儿她们就出门了,去忙枫油合作的事。

    留下的人就热火朝天地弹棉花。

    不动手弹的,也都在四处打下手,比如帮着铲棉,或者拆缝一下被子之类,总之人人都有事做。

    有了昨天的经验,这会儿栓子娘她们手上的动作已经熟练许多。大伙又在旁边支了一张大木板桌,一共就有两张桌子用了。

    先用其中的一张弹棉花,弹好以后,有人过来压棉,弹棉花的人就再去另一张桌上弹。

    人多力量大,这般配合着忙活,一上午弄好了两床被子,在做工上也精进了不少。努力一下,下午应该还能再出来两条,照这样的速度来看,用不了多久,大伙就都能盖上新棉被了。

    这也是每床被子棉量少的缘故,不然要是八斤的大棉被,光弹棉花这一步,两床被子都得耗费整整一个上午,根本来不及压棉和上线。

    这边,山里的人在为棉被而奋斗。

    另一头,枣儿她们已经轻车熟路来到了韦家所在的村庄。

    因为今天要做榨油的木器,得多些人手帮忙,刘二山他们也跟着进村了,一群人齐齐整整。

    刚踏进村里,那些村人一见到她们,全都露出了激动的表情,转身拔腿就跑,估计是喊人去了。

    看到他们这样的反应,枣儿估摸着,韦家阿爷已经把榨枫油的事和村里人通过信了。

    她们很快走到韦家,被韦大伯热情地招进院子里坐下。

    喝了口水,待了还没一会儿,村里的其他人家就陆陆续续到齐了,围着院子门口站了一堆,目光热切地黏着他们。

    不仅是目光,那态度也都热络极了,好几个人都隔空喊话,关怀她们吃饭了没有。

    有位婶子还二话不说,拿了几个烧饼送过来,说是她自个儿烙的,外酥里嫩,吃一口香死个人!

    可惜枣儿她们已经吃过东西了,这会儿啥也吃不下,只能将这些好意推掉,擦了把汗,赶紧进入正题。

    听到要说正事,韦家人赶紧坐到跟前。

    这回没见到韦平安,大伙也没多问,但韦老根还是主动跟她们交待了一下,说是这几天,韦平安他爹保不准就能到家。

    因为不好确定具体的日子,韦平安就也待家里候着了。

    他不在场也没啥影响,枣儿她们这次过来,主要还是为了把那榨油的木器弄好。

    不过,之前韦平安说要帮忙定的文书,已经托人拿过来了,韦老根把东西拿过来,让她们过目,怕她们看不懂,还特意解释了一遍上面的内容。

    大概就是他们上次商量过的,假如日后通过枫油获利的话,双方五五分成。

    枣儿接过来看了看,上面写的东西和韦阿爷说的并无不同。

    如今她已经能识得很多字,看这个文书没有多少障碍。

    只是,她们这群人要说自己都能识字,未免过于古怪,最后还是没有多嘴说穿这事,只点头在文书上按了手印。

    她们表现出的这份信任,让韦家人触动无比,直说绝对不会让她们吃亏。

    弄完文书,韦老根就搓了搓手,笑道:“枣丫头,我给村里说过了榨油的事,大伙听完都很感激,也有干劲,已经把你说的木头找全了。你看,咱们啥时候开始打那个木器呢?”

    枣儿说:“大家伙都吃过饭了没?要是准备得差不多,咱们现在就可以开始做!”

    大牛见状,顺道跟韦家人提了一嘴枣儿是个手艺顶好的木匠。

    意思就是,等会儿的事情都是由枣儿来牵头,大家别因为她脸嫩,就去质疑她的话。

    村人们闻言都很惊讶。

    没想到枣儿这么年轻的女娃娃,竟然是个好手艺的木匠。

    不过,也没人犯轴去质疑这事,反倒是你一声我一声地夸赞起来,说她一看就是个有大本事的人,大伙肯定会仔细听她说话。

    枣儿波澜不惊,沉稳谢过了周围的夸赞,等四周彻底静下来后,就开始安排正事。

    那榨油的木器,结构不算复杂。

    之前她按照方仙儿的口述,在摸索时稍微费了些功夫,但这东西只要做出来一次,闭着眼睛都能再做第二次了。

    眼前这么多人,只专心做这一件事,速度应该不会太慢。

    枣儿想着,抬头问村里有没有懂木工活的人。

    村人们挠着头,面面相觑。

    木工手艺还真不是哪个村都有人会的,一般混得好的,都搬进城去了。

    大伙平时家里缺什么家伙什,能靠自己解决的,基本都用半吊子的手法做了,只要能用就行。

    不过这半吊子之间,水平也是有分别的。

    村人们很快就推出来几个人,都是活计相对不错的,手指头也比较灵巧。

    见人已经站出来了,枣儿便说,这次她只动口,让这几个人来做活,大牛他们则是帮忙打打下手。

    毕竟,榨油这事儿最后是韦家村来做的,这么多户人家,只做一个木器肯定不够用。

    枣儿教一次,指导着做出来一个,剩下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做,这是最省事利落的法子。

    村人们一听,确实是这个理,没人有异议。

    枣儿就将那榨器的构造掰碎了说。每说一个零件,大伙就做一个,忙活许久,终于全部弄完。

    最后再把各个部件拼到一起,就彻底大功告成了。

    做好的榨器立于人前,普普通通的木头制品,单看起来格外不起眼。

    但一想到它那榨油的功效,日后就是大伙吃饭用的家伙什,村人们只觉得它镀了一层金光,上手去摸它的时候,个个都是小心翼翼的。

    摸完的人,脸上都会露出喜悦的笑容。

    主要的工具做出来了,接着还要补充一些零碎的物件。像是蒸翅果时用的搭层,还有包枫籽用的草巾子等等。

    所有要用到的东西,都在枣儿她们的指点下弄好编好了。

    接下来就是说榨油的具体过程。

    昨日,一知道元宝果还能榨油的事,韦家村的人就很快行动起来,拿出收庄稼的力气,又摘了好些果实回来,只等着榨油用。

    眼下听枣儿一提,立马就有人拎了两袋果子过来,殷勤地放到她跟前。

    枣儿抓起一把看了看,说:“之前你们都没榨过油,第一次可以少榨一些练练手,熟悉以后再加大榨量。”

    村人们乖乖听从她的安排,只先取了一斤的量来试手。将果子洗好后,就放锅里蒸干,用草巾子包成饼。

    包好以后,趁着热乎放进榨器中,找来一个罐子在下面接着,然后赶紧选出村里的大力士上手撞油。

    被选出来的这人,看外表就是个大块头。

    等他捉紧撞柱之后,开始撞油,枣儿她们很快就看出这人的力气要比二山叔大上许多。

    只见他运气使力,发狠撞上一阵,很快就冒出了晶亮的枫油。

    当那深色的油滴流出来的瞬间,韦家村的人都忍不住喊出了声。

    之前枣儿她们留下的那一小筒油,就是这个质地!

    元宝果,真能榨出油来!

    亲眼所见的感受终归是不一样的,所有人都激动得要命。

    那模样,就和枣儿她们初次看见豆油时如出一辙。

    甚至,这些人的表现,远比她们当时激动得多!

    枣儿她们震惊地看到,有人竟然直接跪在地上哭嚎起来,嘴里还直喊祖宗!

    大牛心里实在好奇,就凑到一个情绪相对稳定些的婆子旁边问了一嘴,得了话。

    原来是与韦家村的历史有关。

    韦家村人的祖宗最初来到这里时,周围还没有这么多元宝树呢。

    后来,他们见那些元宝果长得好,紧要关头又能当口粮吃,就多种了一些。

    元宝树长成需要时间,前头几年不会结果,且结果子也是有年限的,大约只结几十年。

    为了能一直吃到果子,有更多生存保障,村里人每年都会种树,而且不会去砍元宝树,宁可麻烦一些,跑到远处捡柴弄木头。

    这么多年,好几代人都是这么辛苦过来的。

    如今,终于换来了回报。

    他们的坚持,最终种出了一片发财树!

    枣儿她们听了这些,也是唏嘘不已。

    感慨间,也没耽误指导村人们再做一个榨器。

    这次做的时候,枣儿几乎没出声,只在旁边帮忙盯着哪里有问题。村人们记性还不错,动手做完第一个后,就把那榨器的结构吃透了,全程没再出任何岔子。

    枣儿见状,彻底放下心。

    她们能教都教完了,剩下的就让他们自己忙活吧。

    接下来的几天,韦家村人就可以全力榨油,榨好以后先存起来。

    韦老根跟枣儿说,让她们过两天,也就是月末时抽空再来一趟,或者下月初。到时韦平安他爹应该就回来了,可以讨论一些经商方面的细节。

    枣儿答应下来。

    又扯了一会儿天,一旁的秋娘忽然想起了弹棉花的事。

    想到那些棉花是托韦平安的福才拿回来的,秋娘就悄声问其他人,要不要给韦家人说说这事。

    这年头,家家户户里不一定有棉花被子,但多少都能攒出两床掺了东西的木棉被来,木棉虽不如棉花敦实,但弹完也会变得更加松软。

    大伙商量了几句,觉得可以分享,就又跟韦老根他们把弹棉花的事情说了。

    弹棉花的工具简单,只要有弓有线的话,就可以试试。

    大牛借了把弓简单演示了一下流程。

    韦家村的人一看,都感动得不知说些什么好。

    平安小子交这些恩人好友,可真是交对了啊!

    怎么就有这么多生活的好点子呢?

    她们还这样大方坦诚,愿意无私地分享!

    听到韦家人这样感慨,枣儿灵机一动,忽然觉得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帮方仙儿小小地加点声望。

    她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咳,其实吧,我们本身也是比较愚笨的,哪能冒出这么多好点子呢?”

    “之前我们也说过,像是这榨油的法子,都是我们祖辈信奉的仙人传下来的。平日里也是因为感受到了它的智慧,才能想出一些新鲜的东西。”

    “咱都是在地里刨食的人,想来平时的习惯也差不多,逢年过节,或者心里不踏实时,就会去求神拜佛,只是这苦日子,怎么拜也看不到头,对吧?”

    韦家人认同地点了点头。

    确实,平时谁没求老天保佑过,只是最后该吃的苦一样也没少吃。

    得了他们的准话,枣儿便握紧拳头,眼神坚定道:“如今咱们两边有了亲密的合作,我们也不藏私,若是你们愿意的话,可以和我们一起信奉这尊神仙!它名为方仙儿,绝非一般神佛,不能实现那些做白日梦的心愿,却会庇护所有老实肯干的人。只要大家平日里勤劳一些,在它的加持下,日子肯定都能越过越红火!”

    枣儿也不怕把牛吹大了。

    因为她心里坚信,有方仙儿在,她们肯定能把日子过好。

    而韦家村的人与她们建立了合作关系,受到影响,必然也会越过越好!

    眼下这枫油,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

    第54章

    枣儿把话说得很明白。

    她们信的这尊神仙不太一样,只会庇佑勤劳肯干的人,光信奉它是不行的,还必须脚踏实地去努力,才能在它的庇佑下,让日子越过越好。

    但是对于韦家村的人来说,他们往常求神拜佛时,并没有什么妄想。他们没有过不切实际的心思,也从没想着只靠神仙,就把所有事都办成了。

    大伙甚至不敢奢望拥有多么美好的生活,只是单纯希望日子别太难过,少些天灾人祸就好了。

    像他们这样的庄稼人,许多都是踏实肯干的,而苦日子却频频流向他们。

    所以,枣儿这番话听起来,倒是比一些不切实际的许诺可靠、安心多了。

    韦家村的人再仔细一想,枣儿这帮人,确实都是有本事的人。

    有打猎的手艺,还懂医药,能琢磨出如何让被子更加保暖,如今又来拉拔他们一起榨油增加进项。照这个势头过下去,她们日子肯定差不了。

    实际情况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事,枣儿她们这样有冲劲,大概是真的得了神仙的庇佑吧!

    想到这些,本就意动的韦家村人更是由衷地相信,她们信的这位仙人,绝对错不了。

    没人不想让日子越过越好,他们也要一起信奉这尊神仙!

    不过,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答。

    韦阿爷很快问出了大家伙心里的想法:“我们要如何去做,去供奉,才能让那位仙人庇护到我们头上呢?”

    枣儿道:“它是仙人,法力强盛,只要你们肯信奉它,它就可以感知到的。再说了,咱们之间有了这榨油的生意在,吃饭的家伙都连着,日后与一家人区别也不大了,只要心诚,它肯定能照拂到你们。”

    这话说的实在中听,韦家村人再也没什么好顾虑的,纷纷答应日后求神就会求到方仙儿那边去。

    不过,只在心里信奉实在空虚,韦家村人就问,要不要雕个木头的小神像,家家户户供起来。

    枣儿一愣,她还真没想过做神像的事。

    主要是方仙儿能借着那方形法器,与她们直接沟通,那比什么神像都有用。

    不过她仔细想了想,觉得确实该给韦家村人做些信物,这样才能时常想起方仙儿,把它放在心里头。只是,这也不算什么小事,回头还得亲自问问方仙儿的意思才行。

    于是,她就和韦家村人说,这事先不着急,让他们先好好琢磨透榨油的手艺,还有弹棉花之类的,由她去忙活小神像的事。

    众人都点头说好。

    等聊完了这些,她们就该打道回府了。

    告别了韦家村人,大伙马不停蹄地赶回家中。

    枣儿把东西一放,叫上传话筒书生,径直走到方仙儿跟前,邀功道:“方仙儿,我今个拉到了韦家村的人一起信奉你!我以前去庙里拜佛时,听人说过,神佛之类,都很需要香火和信徒。我就想着,这样说不定也能给你添上几分香火,有助于你的法力恢复呢!”

    盛珺一惊,有些感动于她的做法,然后就有些发愁。

    她毕竟也不是真神啊,万一人家拜了她,觉得不灵可怎么办呢?

    好在枣儿很快就打消了她的顾虑,说了她之前对韦家村人发表的那通言论。

    盛珺听完,忍不住失笑。

    枣儿可太机灵了,这话一说,怎么都不会错的。她确实管不到大家的生老病死,但是可以传播一些技术,投喂许多吃食,就算是现在,保障老百姓的基本需求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做到这点,在大家眼里似乎就是很灵的神仙了呢。

    盛珺忽然想到自己以前在网上看到一个问答。

    内容差不多就是,如果穿回古代做了一个小官,只给治地的百姓喝白粥,会不会被人反抗推翻?

    下面有条锐评就说:“你要真能做到这点,都不用你费心往上钻营,你的百姓就能连夜学会狐狸叫,第二天就给你绣龙袍。”

    ……虽然是打趣的说法,但细品也挺辛酸的,仔细一想,百姓确实是最好满足的群体,所求不过是吃饱喝足,过上安安稳稳的生活罢了。

    她这边正想着,就听见枣儿又问:“对了方仙儿,你曾经说过,眼前地上这个方形的法器,就是你法力的载体。包括你赐给我们东西时,也是通过它来施法的,那么这个重要的方形法器,是不是也可以当作你的部分化身呢?”

    盛珺一听,觉得这个说法没什么毛病。

    售货机何止是她的部分化身,甚至还是她的本尊呢。而且这个外壳,这个构造,放在这个朝代肯定找不出第二个,当作她的专属形象也没什么不对。

    她很快赞同了这个说法,然后随手拽了一瓶电解质水,扭开瓶盖打算喝。

    于是,枣儿心里就踏实了,开口笑道:“既然如此,我就打算照着这个法器的模样,雕刻一些小号的出来,回头送给韦家村的人,让他们平时供在家里。”

    盛珺刚喝了一口水,闻言差点全喷出去。

    没想到,她穿越古代之后,竟然这么快就要有人帮她做物料,设计“方仙儿手办”的周边了。

    迷你的售货机木雕,应该还是很可爱的。

    但是要当神像供在家里的话……

    盛珺忍不住脑补了一下,千百年后,未来人挖掘文物时出土了一个保存精良的雕刻品,经过专家开会,仔细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此物乃古人供奉之用,究其外形,竟是一台售货机!

    很好,为考古界增添光彩,给后世人一些小小的震撼,就这么办好啦!

    盛珺当场点头表示同意。

    枣儿一听,高兴极了,一刻也等不了,囫囵吃了几口饭,立马兴高采烈地去找木头做木雕了。

    接下来的几天,其他人照常生活,所有人的棉被都压得差不多了,大伙还一人匀出了一些棉花,给宋衔青凑出了一床单人的被子。

    只有枣儿没怎么活动,也没出门,就坐在盛珺跟前雕啊雕。

    盛珺有种被美术生当模特的感觉,幸好她是售货机,被盯多久也没有害羞的想法。

    再一看枣儿拿过来让她过目的成品,只用两只手就能圈住的深色迷你售货机。表面打磨得十分光滑,每一个部件都精细极了,除了材料不足,遮挡商品的玻璃没法做出来,剩下的每一处都很完备,就连货架上的方便面形状都是清晰的。

    真是太可爱了!

    枣儿要是穿去现代,也一定能做个千百万粉丝的手工up主吧!

    盛珺心里痒痒的,要不是没有手,真想拿在手里好好看看。

    等几个小方仙儿雕完,恰好就到了下个月初,想着韦老根说,韦平安他爹应该是这会儿回来,枣儿她们就带着木雕,再次来到韦家村中。

    刚一进村,就看到了那多出来的几台榨器,和村人们热火朝天榨油的景象。

    见到她们过来,很快就有村人热情地迎过来,又是拿吃又是拿喝,一路把他们送到韦老根家门口,还不忘贴心地提醒道:“平安小子和他爹都在呢!”

    枣儿承了大伙的好意,笑着道了谢。

    一行人很快就进入韦老根家院子里,见到了人。

    枣儿先是把木雕交给了韦老根。

    后者虔诚地接过去,捧在手里端详,嘴里不住地夸这神像外型独特,别致气派,又对天发誓,一定会把方仙儿好好供起来。

    枣儿这次带来的木雕肯定不够村里分,韦老根就说,回头再让韦平安他爹找人多做一些来。

    说到这个,韦老根顺口就将韦平安的亲爹韦十八喊了出来。

    枣儿她们对这位好奇已久,很快抬头去看来人的长相。

    韦十八是个高壮的胡子大汉,体格与韦老根如出一辙。只是皮肤比全家人都黑些,眼神却很清澈,看不出什么弯绕的算盘。

    通身的派头,不像是商人,站在村里也没什么违和,只有身上穿的衣裳,比庄稼汉子稍微考究一些,但也都是齐整利落的款式,并不招摇。

    韦十八走到跟前,露出令人亲近的笑容与枣儿她们打招呼:““恩人,你们终于来了,这些天听了许多你们帮衬大家的事情,让我想见面的心情迫切得紧,这下可终于见着了人!””

    他的牙齿很白,声音也是不同于粗犷外表的温和。

    初次相见给人的印象很好。

    枣儿她们也都露出笑容,与他说起话来。

    大牛说:“韦叔,我们也听了好多你的能人能事,想见面的心估计不比你少啊!”

    两方人客套一番,很快就亲亲热热地一起坐到院子里,重点还是要讨论那榨油的事。

    这几天村里人都在鼓着劲头榨枫油,已经攒下许多。

    韦十八是昨日下午才到家的,一听说这枫油的事,仓促在家歇了一晚,大清早就带着儿子赶回村里来了。

    他们村里人的感情一向很好,韦十八在做了商人后,也一直在想方设法地拉拔村人。

    如今,亲眼看到那祖辈守着的元宝树能榨出油来,深知其中价值的他,更是激动无比。

    像这样的果木油,放到平常百姓眼中,肯定不比荤油有价值,顶多将它看作猪油的替代品食用。

    但这东西,要是放到那些南边的达官贵人、文人雅士面前,可就能说出许多新花样来了。

    猪在贵人眼里,向来是上不得台面的存在,可草木就不一样的,但凡长得有美感的草木,总能被赋予一些美好的品质来。

    而且这种果油,以前从未出现过,元宝树也不是哪里都有的。物以稀为贵,好好经营一番,指不定能卖出更好的价格。

    一罐大几两银子,甚至十几两银子,都是很有可能的!

    若不是枣儿她们出现,他们这村人,守着一笔巨大的财富却不自知,世世代代贫苦到老,那将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

    而枣儿她们知道了这么稀罕的榨油法子,又发现了元宝果的效用,没有藏着,或是廉价从村人们手中取果子,而是愿意分享出来,让大家一起增加进项,这也是无比难得可贵的品质。

    果油不仅是对村人们来说,意义重大。拥有这样又好又独特的货品,对商队来讲,也是件格外有利的事,往南行的商队那么多,能否打出名堂,还得看手头的货物够不够硬。

    而且,在这个关头,如果能为商队做些贡献,那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至于之前谈的价格,五五分成肯定是合适的。

    听爹说,对方最开始提出的还不是五五分,而是四六分,是因为体谅他们这边出力多,并不想多占便宜。

    思绪飞快在脑中划过。

    韦十八很承枣儿她们的这份情,脸色又柔和了几分,语气亲近道:“枣丫头,你们肯将那榨油的手艺教给我们村子,大伙都很领情。而我自认在外面见过的风浪多些,更是知道你们做出了怎样的让步……”

    那声音柔和的,叫人听了,都有些起鸡皮疙瘩了。

    枣儿忍不住打了个哆嗦:“韦叔,你也不用这么客气。平安是个好的,韦阿爷他们也都很好,帮过我们许多忙,人与人都是相互的!”

    韦十八意识到自己吓着人了,这才清了清嗓子,收敛一些,很快切入正题:“你说的是,人都是相互的,那我也不多客套了,大家心里最好奇的是什么,我都知道,这回就直接给你们个准话吧,好让你们都能安心。”

    “那些果油,我打算让村里人多攒一些,等年后开春商队动身,就拿到南边去卖。”

    “至于价格,我暂时不敢说死,但是一小罐卖出这个数,应该是能保证的。”

    韦十八伸手,比了个五字。

    “五,五百文吗?”大牛小心翼翼地问道。

    五百文一小罐在她们看来,已经是很大的数目了。

    韦十八笑着摇了摇头,也没让他们多猜,直白说道:“是五两银子。”

    “五两银子!”枣儿几人强忍着惊呼,不想那么失态,但还是忍不住跟着念出了声。

    韦十八点了点头:“不错。”

    他这还是往保守说了。

    只是,这话出口后,韦十八忽然想到什么,佂了片刻,露出些许愁容:“唉,只是,要是走商队的路子,肯定还得分些好处出去。”

    这样的话,这笔钱肯定是要算在成本里的。

    枣儿看出他似乎还有更深层的难言之隐,忍不住问道:“韦叔,你在商队可还呆得舒心?”

    韦十八闻言一愣,有些惊讶她的敏锐。

    如今两方是合作者,这种事也没有隐瞒的必要,他便诚实说道:“也对,知子莫若父,平安那小子,与信任的人相处时,嘴巴可比漏勺还大。我猜你们已从他那里知道了,我并非商队的领头人,不过,你们应该还不知道细节。”

    “如今领头的那位,被人唤作景老,年龄与我爹相仿,很有手腕和阅历,人也和善,口碑向来很好。”

    “景老没有子嗣,我与另一人,都是他认下的徒儿。名义为徒,实为干儿子,是要给师父养老送终的。我为弟,另一人为兄,所以才都被提拔成了小头目。”

    “近来,师父他有了些隐退的意思,这商队领队的位置,恐怕是要我与师兄竞争了。”

    韦十八叹了口气。

    说起来,他与另一位师兄的关系实在算不得好。

    他自认不是什么小人,可那位师兄却是个心口不一的。若是他自己能接任商队,定不会对师兄如何,但倘若师兄上位,会做什么可就不一定了。

    在这种乾坤未定的情况下,得了这元宝油,虽能保障他在商队中占据一定的份量,不会轻易被人赶出商队。可最后若不是他来接任头目,师兄挤不走他,肯定就会绞尽脑汁说服其他人,从他手里夺利。

    而他既要孝顺师父,又要养活家人,肯定不会撇开商队自己单干的,事情就越发麻烦了。

    唯有他上位这一条路,才能让所有困难迎刃而解。

    众人一听,也跟着发愁起来,这种情况确实有些难办。

    最好的结果,肯定是韦十八当上头目,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而最差的结果,恐怕就是费力并且少赚钱。

    当然,不管怎样,肯定比现在的情况好。只是凭白多了花销,把本来能到大家手里的银钱让出去大半,搁谁都会不乐意的。

    枣儿问道:“既然韦叔的师兄这般小人作派,景老就不清楚这种事吗?”

    韦十八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好说,我也看不透师父的心思,他从未表现出明显的偏向。而我那师兄,虽然有些行为令人不齿,可道上有个词叫无奸不商,他那人,在做买卖上还是很有头脑的……至少在这方面,我确实不如他。”

    这倒也是,商人向来逐利,而商队又维系着许多人的生计,景老肯定也会考虑得全面一些。

    “唉,要是师父能晚些再退,情况就不会如此焦灼了。也是他母亲跟前离不开人,老太太年纪大了,又有脑疾,师父的选择无错,他也不过是想在跟前尽孝啊……”韦十八自顾自叹了口气。

    枣儿她们一听,精神一振,忽然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问道:“韦叔,他家老太太得的是什么脑疾?”

    见她们这样默契,韦十八有些不明所以:“似乎是轻微的痴病,脑子越来越记不得人了,有时连我师父,也就是她自己的亲儿子都不认识。师父找过不少神医,可是这种病,就是神医来了都难治啊!”

    “不用神医了,韦叔!”枣儿一拍大腿道,“这可真是巧了,我们之前也忘了说,咱们榨出来的这种元宝油,其实还有一种神奇的效用,那就是缓解脑疾,养护头脑!”

    第55章

    听到这话,韦家人齐齐震惊道:“啥?”

    韦十八更是迫不及待地问:“你刚才是说,这果油还能缓解脑疾?可是,这种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要知道,距离对方发现元宝果能榨油这事,也没过几天呢。

    枣儿点了点头,知道对方肯定会问这个问题,就搬出了一套较为可信的说辞:“我们村里有个逃难来的游医,以前走南闯北,人很本事。”

    “当时他看到这元宝果时,就说很眼熟,直到这几天他才想起来,跟我们说这果子他曾在某处小地方见过,当地人都把它叫翅果,说这东西吃了补脑,甚至还成了专门的脑疾偏方。据我们的游医说,的确有些效果。”

    方仙儿说了,这元宝树并不是一处独有的,别处肯定也有。而韦十八他们商队有固定的线路,绝不可能去过所有地方。

    枣儿这说法一出,秋娘就在一旁补充了元宝树叶煮水治能风湿的事。

    韦家人一听,都觉得这些说法很可信。

    仔细想来,要说吃元宝果本身就对脑子有好处,补脑,他们自己就是很好的例子。

    因为村里这么多年就没出过一个脑中有疾的人,头脑都很清醒。

    至于树叶水他们还真煮过,的确有些疗效,这就是从祖辈传下来的经验了。枣儿她们能知道这个,说明他们那里的确有个比较本事的郎中。

    也对,要是没有郎中,之前怎么会用接骨木制出疗效很好的药丸子呢?

    郎中精通这些草木的事,并不令人意外,而且那位还是游医,见识肯定更多。

    不过,枣儿她们村里真是人才辈出啊,干啥的都有,难怪有本事在山里住,与他们深交真是交对了!

    见大伙脸上都带着认同之色,枣儿便继续道:“元宝果本身就有些奇效,而咱们榨出来的果油,可都是元宝果的精华。你们想,那么多颗果子只能榨出这么点油,效果自然会更好!”

    说完,她又一想。

    虽然方仙儿说过的话绝不会错,但毕竟她们自己没真正尝试过,也不知道那枫油的疗效具体能好到怎样的地步。

    于是又补充了一句:“当然,这些事都是我们那的游医说的,大伙都没亲眼见过,而且照他的说法,这油得吃上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并不算什么神药,而是一种保养品。”

    “听韦叔你的意思,年前应该是不会走了。商队领头人这事,也应该还要些时日,才能有个结果。”

    “若是你手头没有别的办法,不妨就拿这油过去给老太太尝尝,先别说它有什么功效,只说这油健康养人就行。若是过段时间,她的脑疾真能得到缓解,你再去领下这个功劳!”

    枣儿想得周全,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韦十八觉得很合适,便点头答应下来。

    经过一番交谈,他觉得枣儿谈吐言之有物,胸中也颇有沟壑,心思又细腻,窝在小山村实在有些屈才,便琢磨着回头让夫人找找合适的活计,给枣儿介绍一个去。

    再想回那枫油,他心中已然有数,忍不住说:“若是这枫油真的如此有效果,那你们就帮韦叔大忙了!”

    要知道,师父最在乎的就是他的母亲。

    老太太的脑疾要是真能缓解,不说别的,他师父说不准就不会这么早退下来了呢?

    就算师父仍是要退,有了这档子事,应该也能在考虑他时加上几分重量吧?

    越想心里越热,韦十八彻底坐不住了。

    更别说那果油还得吃上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效果,可得赶紧送去。

    韦十八精挑细选了一罐油,跟众人告了别,急匆匆就要走。

    枣儿她们见状,也没再多待,打算跟着一起告辞。

    她们这次过来,主要就是接触一下韦十八,问问枫油到底能有多少赚头。

    如今心里差不多有了底,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

    等商队的事情了结后,这批枫油南下,就能变成一块块的银子,再飞回她们手里。

    这需要挺长一段时间,急也没用。就像是春日里播下的种子,需要耐心等待才能有收获。

    枫油的事折腾了一段时间,终于到了一个节点,她们也能松口气。

    这个月虽刚开始,却也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了。

    她们如今吉贝也有了,吃的也囤了,接下来就是猫个冬,再好好过个年。等开春了,垦点荒地,种些东西……

    等等,种东西!!

    枣儿一个猛子窜起身来,三步并作两步飞奔过去,叫住了韦十八,幸亏他人还没走,及时停下了脚步。

    枣儿跑太快了,弯下腰扶着腿,喘着气说:“韦叔,刚才事情太多,都差点忘了问,你知道哪里有可靠的粮种卖吗?”

    “粮种?我或许有门路弄些麦种和豆子来,你们需要么?”韦十八问。

    麦种和豆子啊。

    枣儿犹豫一会儿。

    豆子是不错的口粮,她们虽说有野豆子了,但终究没有寻常豆子饱满、个头大。

    小麦的话,收割辛苦,收完处理起来也费劲,哪步稍微不及时,就可能出岔子。

    但是,她们人多,在山里种的话,麦子肯定种不了太多,人多地少,好看顾,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且她们也不全指着麦子,还有野豆子和山药呢。最重要的还是方仙儿的存在,就是她们心里最踏实的那层保障。

    枣儿很快说道:“那就麻烦叔了,能弄到麦种和豆子再好不过!”

    韦十八想了想,主动问道:“我听平安他们说,你们都是山中猎户,想来是会经常打猎。但打猎这事,应该也要看运气,你们有没有自己养些牲畜家禽?”

    枣儿听了,眼前一亮:“韦叔的意思是?”

    她们最近事情多,还没往这个方面想。

    眼下被韦十八一点,她就觉得确实可以养上一些家禽,有懂事的孩子们在,平时可以帮忙捉些虫来喂养着。

    韦十八笑道:“咱们村里就养了不少,你们若是需要,回头就让我爹去选些好苗子来,专给你们留着,开春后直接抱去养就好!”

    枣儿不好意思道:“多谢韦叔的好意,也实在麻烦韦阿爷他们了,我们确实需要些鸡苗。”

    虽然两方人结识,是因为她们救了人,但能与韦家人来往,实在给她们带来了许多便利。

    这些事必须得记在心里。

    回头等商队的事情敲定,韦叔能当上做主的人,那黄桃罐头的事,说不准也能聊聊看了。

    聊完这些,想到韦十八还急着去送油,枣儿便没再多话。

    两方人很快告别,约好了下次再见的时间。

    年前肯定还得见上几次,互相通下消息,联络交情。

    枣儿她们很快回到山洞里,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大伙一听,该做的都做完了,已经到了这个节骨眼,确实急不得什么,她们先安心过好自己的日子吧。

    接下来几天,偶尔去韦家村看看情况,剩下的时间大伙都在按部就班生活。

    平静地度过了一段时间,很快又到了月中,明个就该是与石叔等人交易的日子了。

    大家商量一下,决定这次多带点吃的过去。

    一是怕石叔他们要走。

    二就是天气越来越冷了,谁也说不好后面会不会下雪。那样的话,他们就不会轻易下山了,也不能再送东西出去。

    提前打包好要带的东西,大家就躺下休息。

    自从有了软和温暖的棉被,大伙的睡眠质量都提升了不少。

    夜色渐深。

    盛珺今晚又没睡的想法,暗中追剧,过了一会儿,忽然听见了窸窸窣窣的动静。

    她好奇往远处一扫,发现一只小松鼠正在那里蹦跳,似乎就是曾经来囤过货的那只。

    眼看已经初冬了,小松鼠竟然还在外面活动吗?

    也不知它要吃的干粮囤够了没有。

    正想着,盛珺就发现小松鼠的状态似乎不太对劲,它好像很焦灼,在原地狂跳着,抓耳挠腮,头一会儿偏着她的方向,一会儿向远处张望。

    难道是想要点吃的吗?

    盛珺有些发愁。

    这会儿大半夜的,周围没人,她自己也没法投喂啊,只能说句投币向它小小地道个歉了。

    只是,一句请投币说完,小松鼠似乎并没领会她的意思,仍在那里蹦跶。

    又过了一会儿,它似乎折腾不动了,呆呆站了好一会儿,时不时又转头往远处看看,最后只能颓丧地离开,窜没影了。

    盛珺叹了口气。

    就在这时,她忽然听到了另一阵异样的动静,似乎是压抑的嘶叫声,还伴随着剧烈踩踏地面才能发出来的“咚咚”声,在宁静的深夜听得无比清晰。

    不会是有人闯进来了吧?

    盛珺顿时紧张起来,聚精会神向外一扫,很快就发现,有道矮壮模糊的黑影正直奔她的方向袭来!

    定睛一看,似乎是头大野猪,腿脚有些异样,看着像是受了伤的,但速度仍是极快!

    这玩意怎么会大半夜地出现在这边?

    等等,想起来了,野猪好像确实不喜欢在白天活动,夜里出没也算正常……只是,这头野猪怎么就认准了她的方向跑啊!

    照这种架势,它很快就会撞到她身上来了!!

    天啊,不会把她的玻璃撞碎吧……

    或者把她撞瘪撞倒什么的……

    白天要是让村里人看到了,简直就丢人到没边了,那画面太美,她是真的不敢想啊!

    盛珺很想尖叫,但是尖叫比倒地更加丢人,她立刻又把声音咽回肚子里,瑟瑟发抖地闭上双眼逃避现实。

    没过几秒,一阵堪比彗星撞地球的动静,就在她身上响起来!

    感受了一下身上的情况,盛珺心里先是一喜:竟然不疼!

    再悄摸睁开一只眼,查看了一下自己外壳的情况。

    好耶,玻璃也没碎!

    看来她这玻璃至少也是防弹等级的吧!

    而且,她没被野猪撞倒!

    依旧威武地屹立在原地,毫发无损,一点凹的迹象也没有,连位置也没挪动分毫!

    所谓福祸相倚,这次的危机正好也帮她验证了一件事。

    或许她并不是台普通的售货机,重量和质量都超乎想象的好。这样的话,日后应该再也不用担心被人□□烧啦!

    安全感大大增加,盛珺彻底膨胀起来。

    以后她就不是一台平平无奇的售货机了,请尊称她一句,银河超能机神!

    从内到外查探完自己的情况,发现没什么问题。

    盛珺终于肯分心给刚才夜袭她的那只野猪。

    嗬,这只大胆的猪头是真·撞到了铁板,居然把自己给撞昏了。

    活该!

    也幸亏是夜里来的,只撞到了她,没有伤到其他人。

    不过,她这会儿再回想一下,刚才那只小松鼠的异常行为,莫非是想给她们通风报信?

    它频频回头看的方向,好像就是野猪冲过来的方向啊。

    好善良有灵性的鼠鼠,可惜语言不通,她也没能领会到它的好意。

    想了一会儿,盛珺转头又开始发愁野猪的事。

    野猪现在昏倒在她面前,再耽误一会儿,不会醒过来吧?

    那样的话,说不定会继续祸害人。

    得想办法赶紧叫大家醒来,把野猪处理掉才行。

    只是这会儿,扯着嗓子喊人过来,肯定不行,太傻了。

    要不唱首青藏高原……?

    好在没让盛珺瞎琢磨多久,枣儿她们就警觉地披好衣服摸过来了,手里还各自拽着武器。

    主要是刚才野猪撞到盛珺的动静实在是太大了,不亚于盛珺最初落地时的那声巨响,把所有人都惊醒了。

    因为不清楚情况,她们连火把都没敢点。

    走出来后,借着月光摸过来,就看见方仙儿跟前似乎横躺了一道巨大的黑影。

    村人们立刻慌起来了,也不再踌躇,抄起家伙就气势汹汹地围过来。

    等到了跟前,发现那玩意一动不动,枣儿才紧张又担心地问了一句:“方仙儿?”

    盛珺回应她一声,然后简单说了有头野猪撞过来的事。

    村人们一听,都觉得这野猪实在不识好歹,怎么就想不开,要来撞这一尊大佛?

    这下倒好,躺在地上动弹不得了吧!

    然后俱是心惊后怕。

    要不是有方仙儿在这里守护大家,野猪很可能就要袭击到人了!

    这么多男女老少,都在睡觉,谁能挡得住野猪啊??

    刘二山立刻转头问大牛:“这是陷阱出问题了?没能拦住野猪?”

    大牛都快哭了,不住地道歉,跟大家谢罪:“都是我不好,没思虑周全,陷阱没做好,框这么大的野猪约是有些难度,没让它落进去,反倒给跑出来了……”

    那野猪身上还带着伤,一看就是践踏了陷阱才过来的。

    简直是心有余悸。

    只是这件事也不能怪在大牛头上。

    毕竟,在周围布置陷阱这件事,还是他想到的,这次到底是吃了经验的亏。

    第56章 (修)

    刘二山很快出声安慰道:“大牛,你别自责,这事肯定不是你的错。”

    “如今方仙儿替我们拦下野猪,保了咱的安全,正好也能让咱们摸清这陷阱的情况。哪里有缺陷,可以及时弥补,日后就不会再出大岔子。”

    大牛闷闷应了声,情绪仍是低落。

    枣儿见状,忙转开话道:“哎呀,这野猪得赶紧处理掉,不然一会儿醒过来都是事!”

    大牛这才回神,抓紧去弄野猪。

    昏迷的野猪没有什么战斗力,很快就变成了一大坨猪肉。

    看着被收拾出来的这些肉,大伙才突然琢磨出味来。

    托了方仙儿的福,他们这是要有猪肉吃了?

    以前在村里也不是没打到过野猪,大伙都尝过味儿。

    野猪肉带着一种膻骚,好在他们最近挖到了一些能当香料用的草果,例如姜根,方仙儿叫它生姜,说是可以去腥臭用。

    只可惜方仙儿对肉不感冒,这些野猪肉只能叫他们厚着脸皮吃掉了,以报它顶撞方仙儿、惊吓大家之仇。

    村人们很快将死猪抬走,这会儿时间还晚,等天亮了再仔细拾掇猪肉。

    盛珺也没忘记帮小松鼠表表功,跟枣儿说了一下它跑来通风报信的事。

    枣儿闻言道:“看来,就连山里的小动物也沾上了方仙儿的智慧,变得越来越机灵了呢!”

    她很快叫杏儿取了些吃食过来,照例放到远处的空地上,当作是小松鼠的报酬,希望它能过来取走。

    忙完这些事,大伙揪起来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就回到洞里躺下,打算再眯一会儿。

    只有大牛翻来覆去睡不着,等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带着工具出门检查陷阱了。

    天色彻底亮堂时,众人也陆续爬起来收拾东西。

    这时大牛也回来了,又招呼了好几个人给他帮忙,人多力量大,让每个人都提些意见,想象可能发生的情况,他好一一完善。

    等把所有问题找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人才回来。

    大牛还留在那里,他说今个儿哪也不去,要彻底把这陷阱的事情做成。

    荷花她们起床漱洗后也开始忙活。

    先是把猪肉分了分,一部分简单处理了,这两天就要吃,剩下的照例做成肉干,等年节时再吃。

    这头野猪个头不小,约莫几百斤,肉量丰富,看着就敦实,这说明今年肯定能过个富足年。

    除了肉,还收获了一对结实的猪牙和一张好皮。

    野猪皮不同于家猪,皮毛厚实保暖。

    栓子娘见了这皮,突发奇想,说要不要用那皮毛给方仙儿的法器做个毯子,盖在最上面。

    大伙觉得这主意不错,去询问了一下方仙儿的意见,然后被盛珺哭笑不得地否了。

    她觉得售货机就没有更换皮肤的必要了吧!

    平白浪费好皮子。

    弄完这些,荷花她们还专门匀出了二十来斤猪肉,一半打算送去韦老根那边,另一半则是想给石叔他们。

    今天也是出山做交易的日子,正好能把东西带过去。

    大牛要留在家里弄陷阱,这次就是刘二山和李发宗负责这事。

    枣儿她们则是跑一趟韦家村,送猪肉。

    简单吃过早饭,两拨人分头出发。

    刘二山他们这回背的东西不少,等到了地方,石叔二人已经在那里候着了。

    一见面,对方还特意关心了一下大牛的情况,得知是因为有事才没来,这才放下了心。

    李发宗也和石叔等人打过不少交道,大牛这次没在,就由他来出面,与对方交谈。

    想到上次石叔说过的话,他主动问道:“如今城里情况如何?你们还要往南去吗?”

    石叔笑道:“暂时先不走了。前阵子城里情况实在不好,闹了几次乱子,那些富户许是害怕,纷纷出来施粗粮粥饭,最近又安生许多。”

    “眼下也入冬了,我们这会儿上路也不太方便,还是过完年了,待到开春后再看看情况吧!”

    李发宗叹了口气:“唉,希望能多稳一阵子吧,你们多多注意安全。”

    交流一番信息,他很快拿出这次带来的包袱,比之前的大许多,石叔接过来一看,点了下数,脸上有些吃惊。

    李发宗便解释道:“马上入冬了,我们打算躲躲寒气,接下来一两个月不一定会过来。这次就勒紧裤腰带,多攒了些东西给你们,让你们也能过个好年。”

    然后又把野猪肉拿出来了,说是野猪进村了,大伙都分到了一些,就给他们也匀出一点。

    听到有野猪进村,石叔立刻关怀了一下村里的情况,听到没有伤亡,这才接过肉。

    他们的确需要这些。

    看着手头满当当的东西,石叔忍不住感慨道:“多亏有你们在,我们的肚子才能有些保障。城里现在东西贵的离谱,有钱也买不到什么,那些富户不好说能施粥多久,我们就先跟着他们吃,你们给的这些吃食正好可以存起来,心里就彻底踏实了!”

    说完,他在怀里掏了掏,竟然摸出了一个银元宝,肉眼估摸约有五两:“我们也是很有默契了,我这次恰好多带了些钱来,不然你给的这些吃食,我还真不好意思收下!”

    前阵子给那些富户家陪笑脸,得赏银可比得赏吃食容易多了,他们手头也稍微攒了些钱。

    现在却不同,富户已经不让他们进门了。

    “就是最近城里弄不到布头了,我只弄来了一些缝补用的线,你们不要介意!”石叔说。

    “咋能介意呢?能帮忙带些东西来,已经很辛苦你们了,更别说你们还给了这么些银钱!”李发宗赶快说道。

    因为方仙儿给的暖宝宝能留下布来,他们有了储备,现在也不太缺布头用。

    再一想,接下来几个月都见不到对方,枫油的进账也还早,期间恐怕没有别的银钱来源,这五两银子倒真是很关键的东西,得给方仙儿带回去。

    李发宗就将银子收了。

    今天的交易正式接近尾声。

    两方人又简单聊了几句,就打算各奔东西。

    正要告别时,李发宗忽然一拍脑袋,又掏出一件东西递了过去:

    “对了,上次秋娘收到了黑指送的礼物,高兴得很呢,她也做了件小玩意托我带过来,请你帮忙转交给黑指吧!”

    李发宗拿出来的是双棉手套。

    自从上回收到了礼,秋娘心里就一直琢磨着回礼的事。

    前阵子,她终于有了思路。

    想到入冬了天气冷,她就求来了上次赵婆子用过的暖宝宝留下的那块布,这两天又弹了一些薄棉,本想着给黑指做个帽子的,后来又受方仙儿的指点,改主意,做出了一双五指分明的棉手套。

    这样,冬天做事时手就不会冷,而且戴上手套后,黑指的手和别人的就不会有任何不同了。

    因为大伙儿过滤用的白布就是黑指提供的那块,所以对于秋娘想用那块布给对方做手套的事,丝毫没有意见,反倒都很赞同。

    每家每户还匀了一截线头出来,让栓子娘给手套背部各缝了一只小松鼠的轮廓,看起来非常可爱。

    石叔接过这双手套,一看做工,自然也能体会到她们的用心。

    他想,黑指交朋友的心意有了回应,那丫头估计会高兴好一段日子了。

    等弄完手套的事,两方人彻底告别,各自带好东西,心满意足往自己住的方向去了。

    李发宗和刘二山很快回到洞中,第一时间把得来的银子给大家看了。

    大伙都很高兴。

    这么多银子,还是漂亮的元宝,她们又能给方仙儿贡献一股能量了。

    等枣儿她们回来了,人到齐了,再把银子供给方仙儿。

    大伙又做了一阵活计。

    临近平日吃晚饭的时辰,人就都回来了。

    大牛也把陷阱全部完善好,大家又凑一块儿聊了下今天的事情。

    李发宗把今天的经过一说。

    枣儿也说了下她们那边的情况:“我们今儿去韦家村子里,发现他们把那榨油的木器挪到一处空房里了,没在外边摆。一问,原来是怕日后枫油卖了钱,有人会来村里打探,摸出其中的门道。”

    “他们做事这样谨慎,我们也能放心不少。”

    谈完事情,也不急着吃饭,直接进入今天的重头戏——上供。

    大伙齐齐整整地走到方仙儿面前。

    因为不是第一次了,盛珺一见到她们这种阵势,基本就能猜到,这是又暴富了一笔钱要给自己投喂。

    扫了一眼能量值,距离上次投币已经过了一段时间。这些天她吃了不少植物,也鸡零狗碎攒了一些,当前的数值是3765。

    封顶能量是5000,这意味着枣儿她们只要投上一两半以上的银子,就能升级解锁新品了。

    搓了搓手,盛珺期待地看向她们,然后就瞧见了李发宗手中硕大的银元宝,忍不住瞪大眼睛。

    好家伙,她来到古代这么久,终于见着银元宝长什么样了!

    大家伙也太能耐了,枫油不是还没卖嘛,她们这是去哪发财啦?

    她这边正琢磨着,李发宗就作为这次投钱的代表,利落地把元宝投送进来了。

    盛珺赶紧盯紧能量值,看着它一路飞涨到了9077点。

    封顶的能量也变成了10000点。

    与此同时,在能量条的最末端还多出来一个小小的感叹号标识。

    盛珺戳了一下,就看到系统弹出了一条提示:当能量值达到100w点时,超市系统就可以升级到下一个小阶段。

    看着那串数字,盛珺只觉得眼睛花,一时都数不清1后面到底有几个零。

    努力从数字上移开目光。

    盛珺想了一会儿,很快又高兴起来。

    没办法,她真的太不容易了,落地这么久,终于得了个关于升级的准话。虽然数值离谱,但至少有个目标,这说明她回家很有希望。

    系统说的小阶段升级,显然不是多几样货品的区别。盛珺想了想,莫非是指她能从售货机变成便利店了?

    照这样推算下去,超市系统的终极形态说不定就是变成大超市。

    而她攒够百万能量升级,进入下一个阶段,就离变成大超市更近一步。

    再四舍五入一下的话,离她回家也不远了!

    一想到这些,盛珺就热血沸腾,不过她很快冷静下来,又给自己浇了些冷水。

    100w点能量值,差不多一千两银子,枣儿她们得赚多久啊!!

    这还只是初级阶段所需的能量而已,后面还不知有多少能量值在等着呢……

    不过枣儿她们之前似乎提过,枫油是个值钱的东西,等开春之后卖出去了,说不定还有一笔不小的进账。

    万事开头难,以后大家的赚钱速度肯定会越来越快吧?

    或许升级速度也会比她想象中的快些?

    唉,其实她落地好像也没多久,慢慢来吧,她也不急。

    想了一会儿,盛珺不再纠结,转头看向这次解锁的货品。

    因为只突破了一个等级,这次也只解锁了一样东西,竟然是自热小火锅。

    虽然只有一个品类,但却分了两种口味,番茄锅和香辣锅。

    一看到这名字,盛珺的口水已经不争气地在嘴里打转了。

    自热的速食火锅,肯定比不上现代火锅店现煮现吃的那种美味,但她已经多久没见过火锅了,具体是啥味道都快忘完了!

    这火锅里的食材格外丰富,有荤有素,荤的有肥牛卷、虾滑、毛肚等等,素菜有土豆片、宽粉、海带、木耳、油麦菜等等,加起来统共十几样,每样的份量还都不小。

    大概估了一下价格,这一大份有肉有菜的,几乎是常规自热火锅份量的两三倍,两个人都够吃了。盛珺参考着现代自热火锅,按份量稍微提了一些价,设置为50元一份。

    迅速将商品上架,盛珺就迫不及待拆了一盒香辣味的煮来吃。

    系统的这种小火锅,除了发热包外还自带两个饮用水包,她先将发热包加了水弄好,又拆开食材包倒进添水的盒子里。

    没过多久,小火锅就开了,咕嘟嘟冒着泡,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

    盛珺碰了碰筷子,果断先向毛肚片下手,香香脆脆的毛肚是她的爱。

    系统出品的质量依旧可圈可点,做的虽然是速食,口感却与新鲜的没什么两样,毛肚入口竟然还是脆的,很轻松就能嚼开,咽下好几片,她忍不住在心里感慨道:果然,火锅就是完全无可取代的绝世美食啊!

    盛珺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想到古人们刚投了五两银子,有巨额的能量点可以花销,应该能买好些火锅回去吃了。

    这种小火锅,虽然不是填肚子的性价比选择,但是,有了它,就意味着古人们可以在吃饭上多一分享受,这也是生活质量上升的一大体现嘛。

    盛珺在快乐地吃火锅。

    在她对面,大伙很快就注意到方仙儿的法光又增加了,还是两团。

    李发宗伸手,很快把两团光都碰了碰,就听见有瓷实而清脆的咚咚声落下,一连足有四五声动静。

    只从声音听来,似乎是与之前水果罐头差不多的东西?

    第57章

    他很快俯下身去,从赐福箱中拖出一个造型古怪的陶制器皿。

    这器皿的上半截,就像一个大碗,周围一圈凹陷下去,可以盛放东西,中间却伫立着一根空心的圆形柱体,薄薄的一层壁,上窄下宽。

    器皿的下半截也是封闭的柱体,上窄下宽,柱顶端的口径就与上方碗底一般大,在侧面连接底部的地方,开了一个圆拱形的小洞,从洞口往里可以看到这柱体的内部全是空的。

    “这是一种碗,还是一口小锅?”枣儿好奇问道。

    李发宗摇了摇头,他也没见过。

    想到里面还有东西,他又俯下身去,掏出一个相同的陶器,以及两个沉甸甸的木盒子。

    这木盒的外形与装饼干用的十分相像,只是颜色更深一些。

    揭开盒盖,里面全是凝固在油水中的食材,一小块一小块那样排列着。

    像是猪油,但其中又有许多别的食材,又是从没见过的新鲜模样。

    村人们稀罕地围着这东西看了半天。

    盛珺也跟着定睛一看,发现系统又把食物的外包装掉包了。

    塑料包装盒被替换成了陶制炭炉小火锅,真空包装的食材被做成火锅底料模样的固体,保存在盒子里。

    盛珺查了一下保质期,发现居然长达三个月。

    系统应该是有些别的高科技,才能保证这些食物在没有密封的状态下存放那么久。

    不过,自热火锅最重要的加热包似乎不见了……眼前这个玩意看起来只能算速食火锅,跟自热一点也不沾边。

    甚至还得古人们自己烧炭使用。

    唉,她还以为加热包会以之前暖宝宝的形态出现呢,那样的话,火锅块直接煮,暖宝宝还能拿去用。

    可惜大伙是薅不到这个羊毛了。

    观察完毕,见李发宗他们还在那里研究,盛珺就出声解释了一下这锅子和食材的用法:

    “你们手中拿的是炭炉火锅,那木盒里装的都是处理过的食物块。先把食物块倒入小锅里,稍微添点水,再给下面那个炭洞里放些炭,煮开以后就可以吃了……”

    这话刚说完,盛珺就一拍脑袋。

    反正没有自热功能了,都是煮着吃的,用不用这个炭炉还有什么区别?

    古人们就跟煮方便面和速食粥一样,去煮这个火锅块就好了,还能方便点。

    她立刻出声打了个补丁:“当然,你们也可以不用这个炭火锅,直接把食物块丢进装水的瓦罐里煮,吃起来也没问题……”

    大伙听完,脸上俱是惊奇,先全方位观察了一下火锅块,然后又仔细端详了一下炭炉火锅。

    枣儿忍不住道:“原来这是一口锅啊,这个样式可真轻巧,非常适合出门时带上,在野外煮东西吃,这样就不用搭架子支锅什么的了。只是,它需要烧炭才能用……也对,用柴火的话,这么小巧的口子肯定放不下。”

    秋娘也叹了口气:“可惜炭是个金贵东西,咱们肯定用不了。我在张家时,见他家老爷和夫人用过,确实很妙,不像柴火这般,总会起黑烟,难闻又熏眼睛。”

    盛珺一听,才知道原来枣儿她们还没用上木炭呢。

    她记得木炭这东西应该出现的很早……也是,秋娘说了自己见过别人用过,又说木炭金贵,这会儿肯定是有了,只是她们用不上。

    盛珺仔细想了想,觉得这大概就和豆腐一个道理。在这个朝代,烧炭会有专门的人做,还要卖炭谋生,普通老百姓并没有掌握制炭技术的渠道。

    这么想来,知识的确是最宝贵的财富,而她却坐拥一座宝库,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技术理论给大家。

    眼下的木炭也是一种。

    盛珺很快查了资料。

    烧制木炭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造一个正式的木炭窑。反正这东西也是生活必需的消耗品,建窑也不浪费,在山里的话,枣儿她们可以挖建一个传统的泥土炭窑。

    就是挖它比较费事,这会儿肯定来不及做。不过没关系,想要快点用上木炭,还有一些简易好用的方法。

    盛珺说:“你们可以弄些黄泥来,搭个井一样的圆圈形状,在里面堆积好木柴,找稻草点燃后再用泥巴封顶,下方留些气孔,等它冒烟到一定程度时火候就差不多了,闷烧一晚,应该就能得到一些木炭了。”

    制作木炭的木头也有些讲究,不同木头做的炭,燃烧时间等等也大不相同,最好是找些果木或者栎木之类的来做。

    而且烧炭时木头也有损耗,质地不同,损耗也不同。平均下来,大约是四五斤的木头能烧出一斤的炭。听起来好像有些浪费,但是完好的木炭烧的时候不会冒烟,且比木柴耐烧许多,热值更高,还可以用来冶金。

    除此之外,木炭还有许多妙用,例如过滤净化水质,而且还能充当一下化肥,综合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

    盛珺把这些事情一说,大伙听完,一下就心动了。

    冬日里寒冷,大半的时间,她们都打算窝在洞里猫冬。

    生火堆的话,取暖做饭都会冒烟,即使洞里是通风的,门也必须留缝,否则烟熏火燎就十分呛人。

    但若是有木炭,门就不用敞开了,关紧后只靠正常缝隙通风就足够,这样又能暖和许多,环境也更加舒适。

    而且有这木炭,出门寻吃食也好跟这火锅一起携带,野外造饭也能变得容易起来。

    它能烧的久,还有那样多的妙用,这样的好东西就值得一做。而且它块头比木柴更小,也更好囤积,她们这些天可以多做一些木炭囤起来。

    说干就干,今晚先把小炭堆闷上,明日起就照方仙儿的说法,挖一个大一点的土炭窑,专门用来烧炭用!

    不过在做炭之前,方仙儿这边的东西还没拿完呢。

    盛珺这边也在琢磨拿东西的事。

    这次的能量值实在很多,足足五千点,就是全换成压缩饼干都有几百盒。

    可是村人们再拿饼干,洞里就要存不下了,目前存的量应该是能吃半年以上了,且村人们也不是天天吃饼干,她这种压缩饼干的保质期也就半年,再多的肯定就要放过期了。

    盛珺想了想,友情建议大家可以多拿一些火锅,以及黄桃罐头之类的吃食,少拿一些压缩饼干。

    这次拿一些火锅块,回去后能存放三个月,整个冬天都有肉有菜,日子简直想想就很快乐嘛。

    而且买火锅还送陶炭火锅,简直不要太划算啦!

    村人们都很听方仙儿的话,自然是拿了许多火锅回去,剩下的就每样选了一些,即使火锅价格稍微贵一些,还是获得了大量的东西。跟仓鼠似的跑来跑去地搬运,终于搬完了。

    等最后感恩方仙儿的环节结束,大伙也没急着回去吃,打算先把木炭弄好。

    在方仙儿跟前找了两块空地,众人齐心协力,挖泥的挖泥,拿柴的拿柴,点火的点火,很快就起了两个小炭堆。等方仙儿看过构造点头后,她们就用泥巴封了顶,让那炭火慢慢闷着烧起来。

    盛珺这边比照着视频里的画面,观察了一会儿她们那俩炭堆的出烟情况,控火似乎也没啥问题,明天应当就可以成功闷出炭来。

    村人们彻底忙完了,就安心回到洞里打算吃饭。

    正好从方仙儿那里得了新的吃食,火锅块儿,大伙就打算直接煮了尝尝看。

    因为囤货格外充足,村人们现在吃东西越来越不抠搜了,想法渐渐从填饱肚子,变成了吃饱吃好。

    不知道是不是伙食好的缘故,大伙最近不仅身体变结实了,身上也有热乎气了,就连脑子也转得更快了。

    可见吃饭睡觉,对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

    枣儿她们回洞后,很快把柴火升起来,支起两口锅罐,添上大半罐水。等水烧开后,就给每边罐子投入几盒不同口味的火锅块,这样的份量,煮出来的东西应该就不会太淡。

    方仙儿说过,火锅块里有香料,也不需要再额外添加方便面的粉包调味。

    伴随着咕嘟的水开,火锅块很快就在罐子里融化。

    左边那锅是香辣味的,煮出来是通红的颜色,看起来很有冲击力。在煮的时候,就能闻到一种格外刺鼻但又勾人的香味。

    杏儿呛得忍不住,跑去一旁打了好几个喷嚏,揉着鼻尖迟疑道:“阿姐,之前方便面也有香辣味的,但是闻起来就与这个不同。”

    枣儿点了下头:“确实,闻着没有这个带劲。”

    准确来说,是远远比不上这锅里的味道刺激才对,两者压根没有一点可比性。

    当然,这锅里也不全是辣味,还有一种侵略性的香,这香气扑来的又快,很快就萦绕在整个山洞的上空。哪怕不主动闻,那味道也会钻进鼻尖,口中下意识就有唾沫在不停打转。

    不知道这样的吃食,吃进嘴里会是什么味道?

    回忆起香辣牛肉面,吃的时候舌尖会有些刺刺的感觉,方仙儿说,那样的感觉就是辣,是一种名为辣椒的红色草果散发出来的。

    而这次的辣锅劲味十足,大约就是因为放了更多的辣椒罢?

    大家稀奇地围着罐子仔细看。

    在那咕嘟咕嘟冒泡的红汤中,浮沉着各色各样的食材,一时看不明晰具体是什么。

    枣儿盯了一会儿,转开头,又去看另一罐“番茄锅”。

    番茄这东西,她以前没有听说过。询问方仙儿后才得知那是一种果子,但更偏一种菜品,直接吃的时候口感偏酸,但做成菜肴却格外可口。

    如今凑近了一闻,枣儿没感觉到很酸,只有一种诱人食欲的香。

    再去看罐里的汤底,也是浓醇的,颜色偏红,却比辣椒柔和百倍,更像是快日落时,失去刺目光芒的太阳的颜色。

    这时,两口锅都彻底可以吃了。

    大家不约而同地先从柔和些的味道尝起,也就是番茄锅。

    在锅里随便一翻搅,就有无数食材冒头,红红花花绿绿,有肉有菜,这么看来,火锅真是一种品类齐全的吃食,只是看着就能满足到人心里去。

    大牛负责给大家分菜,这次没用勺子,而是用一个稍长的筷子夹的。他把所有种类的食材都给众人夹了一遍,平均分配。

    这样下来,哪怕每人每样只分到一片,堆在木碗里竟然都是冒尖的。

    只能说里面的菜品实在丰富,光看肉片就有好几种。有的厚实嫩滑,有的薄如蝉翼,每样都让人食欲大增。

    看着碗里的吃食,感受着番茄锅独有的香气,大伙不约而同地咽起唾沫。

    如果说方仙儿本身的魅力,牵住了所有人的心与灵魂。那么它赠给她们的这些食物,就牢牢拴住了她们的腹胃。

    终于可以动筷了!

    枣儿捧着碗,打算将肉留到最后吃。

    她先夹起一片金黄色的菜片,这菜许是炖的烂了,夹的时候都有些裂开的迹象。

    再轻轻一咬,齿尖立刻就能感受到那种沙而糯软的质地。

    咬了不过两口,这菜片就变成了泥状。

    口感有些像蒸熟的山药泥,却不带什么甜味,咸香好吃,与它表面裹着的番茄汤汁味混合在一起,简直是令人欲罢不能!

    细细品完菜片,枣儿又自顾自回味了一番,才恋恋不舍地夹了另一种菜放进口中。

    这个也是切了片的,只是比刚才那个切的小。

    扁圆的形状,通身清透的翠绿,带着几缕不显眼的白纹。

    放进口中一嚼,清脆水润,简直与看见它时,脑海中想到的滋味完全没有差别。

    咽下肚子,枣儿又夹起了一朵木耳。木耳这东西并不陌生,也被她们归为一种菌子,之前她们自己也采到过,正确名称则是方仙儿告诉她们的。

    眼下吃的这种木耳,却与她们之前采来的有些区别,吃起来不算柔软,而是脆中带着韧性,别有一番滋味。

    又挑了几样菜吃下肚子,枣儿越吃越惊叹。

    这世间竟然有这么多口味不同,又无比好吃的菜品吗?

    简直全是珍馐!

    没有一样是她不喜欢吃的!

    这会儿吃完了所有的菜,碗里就只剩下肉了。

    她虔诚的夹起一片肉,吹了吹,放进口中,小口品嚼,一口下去就傻眼了。

    这,这也太嫩了吧?

    这真的是肉片吗?

    吃起来没有一丝腥味,嚼起来也毫不费牙。那肉嫩滑的口感,几乎剔除了一切影响味觉的味道,只保留了肉本身最香最可口的部分。

    老祖宗啊,她们这帮人,到底是积了多少德,才能遇到方仙儿,吃上这样的好东西,到底是做了多少善事,才能品尝到如此丰富可口的美食!

    莫非她们这是提前享到了下辈子的福气,等到了下辈子,就得给人做牛做马,才能将这样的福气补全?

    所有人捧着碗,珍惜地吃着碗中的食物,眼眶莫名酸涩。

    其实她们已经吃过了不少好东西,可是,还是会为每一顿新奇的,可口的食物而触动不已。

    真的,真的是太幸福了!

    第58章

    等众人吃完了番茄锅,就转头去看辣锅里的食材。

    想到刚才那阵极有侵略性的香气,所有人都对这香辣火锅期待无比。

    看一眼红火冒泡的锅罐,表面泛涌着一层晶亮的油光,香辣味的火锅块里应该放了不少荤油,难怪闻起来如此霸道。

    很快,大牛就照着之前的法子,给大伙夹菜,但这次只给大人夹了,没给孩子夹。

    倒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方仙儿说过,这香辣的口味可能有些刺激,孩子的小身板不比大人,不一定受得住,还是不吃为妙。

    不仅是孩子,就连肠胃脆弱的大人、老人也都没让吃。类似的群体,还是吃番茄锅比较保险。

    等所有能吃辣的人都分到菜,大伙就迫不及待地动筷。

    夹起一片吃食,吹上几口凉气,等它不那么烫嘴了,就一边吞着唾沫,一边往嘴里送去。

    实实在在的一口吃下去,大伙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这种辣椒真不是之前方便面的料包能比的!

    吃了没两口,整个舌尖就变得又刺又麻。

    一个个的不管平时什么样,此刻都被辣得直吸溜嘴巴。

    那感觉,简直就像是吞下了一大口火焰,从食道一路烧进心里,令人热血沸腾。

    嘴唇表面不知是被辣的,还是真肿了,阵阵作痛。

    可是,这辣味实在是太上头了,大伙谁也舍不得把手中的碗放下!

    顶多就是拿起一旁的水,灌上两口,缓一缓,然后就继续埋下头,边吸溜着边吃火锅。

    吃了一口,就想再吃第二口。

    有人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有什么喜欢受折磨的奇怪心理。

    明明已经辣出眼泪了,却还是控制不住地吃,想要继续体会那种辣与痛。

    杏儿见到大人们这般表现,心里实在好奇极了,便求着枣儿,让她尝一小口辣锅里的脆木耳。

    枣儿便给她分了小半片。

    杏儿立刻期待地凑过嘴去。

    刚把木耳咬下来一个角,她就皱起眉头,挤紧了眼睛,跟小狗似的使劲吐着舌头,一边喊着好辣,手上还不住地往嘴巴里扇风,仿佛这样就能好受些。

    剩下的那块木耳,也实在没勇气再吃了。

    这一出也把其他的孩子镇住了,本来蠢蠢欲动的心思顿时烟消云散。

    一个个都乖乖端着碗去吃番茄锅。

    大人们看着,觉得好笑,口中的动作也没停下,有热闹看,火锅似乎也变得更香了。

    火锅滚了许久,里面的汤底也烧干了许多,大牛就给两个锅里添了些水。

    奇的是,添了水的火锅再煮开后,味道也完全没有变淡,仍是香的香,辣的辣。

    在吃辣锅的时候,大家明显感觉到,在那汤底中似乎藏着一种蓄势待发的能量。

    只消吃上几口,辣劲上来了,就会冒出满身大汗。

    大牛吃了一会儿,实在热得受不住,就脱了件外衣。

    他被辣得脸红脖子粗,边吃边呼着热气,忍不住感慨道:

    “难怪这吃食叫火锅,简直就是在锅里煮了一把火嘛!冬天要是能吃上一份,取暖用的木炭都可以少添两块!”

    其他人一听,深以为然。

    你一言我一语地感叹完火锅的热辣,大伙又将注意力转回它的口味上。

    假如说,番茄锅能同时尝到食材的本味,与番茄汤的酸甜滋味。

    那这辣锅就是一场纯粹的辣味盛宴。

    浸煮在其中的吃食,俱是辣中带香。

    吃的时候,舌头就被这股辣意刺激到了,变得酥麻起来。

    只能吃出不同食材的不同口感。

    像是那入口的东西,究竟是脆的、糯的、还是嫩的,每一口都能尝得清楚。

    可食物原本是什么样的滋味,就品不出来了。

    千万般感受,最后唯剩香与辣,只叫人越吃越爽快!

    大伙吃得珍惜,为了好好品味,每一口都吃得极慢。可惜再好吃的饭,终归也有见底的时候。

    碗筷碰撞的声音渐渐熄了,所有肉与菜也被捞干净了。

    看了一眼残局,负责造饭的人就在心里谋划起来。

    像是香辣锅的汤底可以先留着,回头还能再煮一顿东西吃。

    而那番茄锅的汤底,就只留够老人孩子们的份量,剩下的全都当汤分着喝了。

    人手捧一汤碗。

    单喝番茄汤时,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直到最后一个人放下碗了,这顿酣畅淋漓的火锅才正式宣告结束。

    人们全都松快地摸着肚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餍足。

    有些人甚至觉得,自己从这火锅中找到了此生的真爱食材。

    或是沦陷于口感,或是着迷于滋味。

    想到那直戳心窝的菜或肉,大伙心里都痒痒的,极想知道自己爱吃的东西叫什么名字。

    等收拾好餐具,一行人实在憋不住了,过去询问方仙儿这火锅的详情。

    盛珺自然是热心地把答案告诉了他们,还把每样食材都讲出了一个所以然。

    她这边一说,众人听的时候,都是聚精会神。

    那虔诚的态度不亚于做学问时的表现。

    连读带背的,只为将方仙儿口中吐出来的那些名称,牢牢记在心里。

    土豆、魔芋、宽粉。

    鸭肠、毛肚、虾滑!

    听着这些名字,再与脑海中的记忆一一对上号,大伙又被勾起了馋虫。

    仿佛那些好吃的东西,再次排着队,飞进了嘴,让他们又高兴了一遍。

    听完所有食材的介绍,大家就发现,这火锅块里的食材,完全没有陪衬品,每样吃食都其独到之处。

    像是那土豆。

    方仙儿之前就提过一嘴,说它是一种产量高,很饱腹,还能当主食吃的好东西,让他们有机会也可以留意寻找一番。

    如今亲口尝到了,果真是如它说的那般美味。

    且方仙儿还说了,这土豆的吃法特别多,火锅煮土豆片只是最简单的一种。

    这下真是叫人好奇其它做法到底有多好吃了,恨不得凭空种出大把的土豆,好好把那些相关的佳肴尝个遍。

    讨论完火锅的事,大伙又闲聊了几句天儿。

    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仍沉浸在火锅的美味中,不住发表吃后感,还有的人已经说起正事。

    而大毛此刻正在面临人生中最为艰难的抉择。

    因为他哥大牛,刚才问了他一个深沉的问题:

    “若是你只能选一样东西来吃,选好之后,另外一样就再也吃不成了,你会选紫米面包还是火锅啊?”

    大毛挠着脸蛋,纠结了好一会儿,越想越心塞,完全想不出答案。

    他大哥真是世上最坏的人,这怎么可能选的出来呢?

    要知道这两种是不一样类型的美食,哪样都是他的心头肉。

    只是想想再也无法吃到其中一种的可能性,心就开始抽痛!

    最后,大毛决定装聋作哑,无视大牛的鬼话。

    方仙儿神力强盛,如山如海,肯定能轻松压过大哥的乌鸦嘴。

    所以绝对不会有那么一天的!

    这边的笑话闹完,其他村人聊着天,状态也都松弛而悠闲。

    这会儿,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暂时抛下了各种琐事与做不完的计划,认真享受此刻的美好时光。

    一阵轻柔的风带着几许微凉,抚平了火锅燃起的燥意。

    慷慨的明月又亮又圆,银光轻泻,泼洒在地上。

    感受着满足的肚子,仰望天空,所有人的心情也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烁起来。

    就连刘二山这般稳重的人,都忍不住哼起了走调的小曲子。

    一抬头,就能看到远处闷木炭的土堆。在那土堆通风的缝隙处,仍在向外飘着缕缕薄烟。

    方仙儿说,明个就要教他们挖木炭窑,这样日后就能有多多的木炭用了。

    再仔细想想后面的生活。

    冬日里,他们将背靠着充足的存粮,生起炭火,煮开火锅,吃着囤积的肉干,夜里躺进有棉被的铺盖。

    每日都能听到方仙儿讲有趣的故事,或者听书生说学问。

    他们这些人,不分男女老少,全部都有识字的机遇。

    对了,如今他们还联系到了买粮种和牲畜苗的门路。

    等粮种拿到手里,春天就能播种,然后再养些鸡鸭……

    这样美妙的生活,竟然真的属于他们吗?

    之前,大伙就朦朦胧胧感觉到,他们是越过越好了。

    如今,将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全部点明后,所有人都陷入了恍惚,感到无比不真实。

    不好说是火锅吃醉了,还是幸福昏了,此刻所有人的脑袋都是钝钝的。

    大家心里只存下了唯一一个清晰的念头,那就是,生活提升的方方面面,究其源头,都是因为方仙儿的垂怜与眷顾啊!-

    在方家村人快乐吃火锅的时候。

    另一头的县城里,韦十八终于见到了他师父景老的人。

    前阵子,他刚从枣儿那边得了枫油的功效,就立马带油上门拜访景老去了。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景老竟然不在,只有师娘和老太太在家。

    韦十八一问门房,说是老太太情况实在不妙,恰好景老得了个消息,邻近的哪个县城又来了一个神医,他就连夜赶过去了。

    韦十八只好把枫油交给师娘,只说这植物油精纯健康,很适合老人吃,可以给老太太吃上。

    师娘很快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临走前,韦十八还去看了眼老太太的情况,发现确实不大好。

    她不仅间歇性地认不出人,有时还会阴晴不定,一会儿哀一会儿怒,让家里谁都无法安生。

    师娘在一旁止不住地擦眼泪。

    看到这样的场景,韦十八心里堵得不行。

    抛开种种利益不谈,他与师父一家的感情也是无比深厚的。

    此刻,他也是真心实意地期望那枫油会有效果,让老太太的脑疾好转些,也让师父一家人,都能喘口气。

    第59章

    没见到师父人,韦十八看完老太太,留下枫油就准备告辞。

    在出府的时候,他正巧碰见了自己的师兄明北登门拜访。

    明北不同于韦十八体型粗犷,是个面相和善的中年人。脸是圆润的,很有福气,身板却削瘦。他的皮肤很白,整体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上许多。

    只看外貌的话,两人之间,韦十八才更像师兄。

    但要较真年龄,他俩其实是差不多大小的。

    只是明北比韦十八早两年进商队,也更早认了景老作师父,这才成了师兄。

    两人在门口一碰面,明北脸上就露出笑意,眼神却没什么变化,语气温和地跟韦十八打了声招呼:“十八,你也过来了吗?”

    韦十八有些拘谨:“是啊,师兄。不过师父今个不在,只有师娘和老太太在里面。”

    明北轻点了下头:“无碍,我本也是想来看看老太太的。”说着,扬了扬手中的东西。

    听到这话,韦十八总觉得怪怪的。

    身上莫名冒出几分不自在,仿佛自己被师兄衬托的像个小人似的。

    甩掉脑中的郁闷,韦十八看向明北手里的东西,发现是商队这次带回来的话梅和点心之类。

    老太太是挺爱吃酸的,偶尔也会吃些糕点。

    看这些吃食的确像是给她带的。

    不再耽搁时间,他赶忙让开位置:“那师兄快些进去吧,我就先走一步。”

    两人很快告了别。

    回去以后,韦十八要处理一些商队里的琐碎事。

    还有村里榨油的进程,也得时常关注一下,忙得不可开交。

    就这样过了一段日子。

    期间韦十八又去了师父家几趟,仍是没见到人。

    不过听师娘说,枫油已经给老太太吃上了,他便仔细观察了一阵,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老太太的记性似乎真的变好了。

    至少这几次他登门拜访的时候,对方大部分时候都能认出他是谁了。

    这天,韦十八终于得到了师父回家的消息,连忙赶过去,总算是见到了人。

    一进门,用眼睛大概扫了一圈,今天明北没来。

    不再想别的事,韦十八快步走到景老跟前喊了句:“师父!”

    打眼一看,他发现景老又憔悴了很多。

    也许是路上赶得急,比较操劳,且心里还记挂着老太太的事情,思虑过重了。

    叹了口气。

    韦十八忍不住道:“师父怎的不把那寻医的事情告诉我呢?让我过去多好,你也能少受些累!”

    景老闻言笑道:“只是跑段路罢了,你师父还没那么不中用。那天得了消息后,我心里急,只自己跑一趟才能踏实,就没来得及跟你们说。”

    听到这话,韦十八立刻想起了师父出门的目的,就问:“那神医的事如何了?”

    景老轻皱眉头,很快又松开:“名不副实……但也在意料之内。”

    韦十八又是一声叹。

    景老忍不住摇头笑道:“行了,你也别叹了。许是上天可怜我,出门一趟回来,娘的情况似乎好转一些,还能认得出我呢!”

    一听这话,韦十八心里一动。

    连师父也这么说,看来老太太的情况好转并非他的错觉。

    所以,枫油是真的有用吧?

    韦十八有些踌躇。

    不知道该不该给师父提前透点底,安一下他的心。

    就在这时,忽然有个家仆慌张跑过来,冲景老喊道:“老爷,不好了,老太太那边又……”

    话还没说完,景老就立刻站起身来,往过急走。

    韦十八也把嗓子眼里打转的话吞回肚子里,赶紧跟上去。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老太太屋子的门口,老远就听到了吵嚷声。

    门是半开着的。

    过了一会儿,就有几盘东西摔了出来。

    盘子和点心尽数碎在地上,发出清脆的裂响。许多话梅飞蹦弹射,朝四处散落,其中两颗还滚到了他们脚旁。

    里面隐隐还能听到什么“不孝子”之类的骂话。

    很快,又能听见师娘在里面轻声细语安慰着老人的情绪。

    景老忽然停下了脚步,没再前进一步,沉默地留在原地,化成了一尊茫然的雕塑。

    过了许久,他忽然背对着韦十八问道:

    “十八,你说,真是我常年漂泊在外,忽视家中,才让娘的病变成了这样吗?”

    韦十八觉得不是。

    可他也没说话,只是默默摇了摇头。

    他知道,师父这么问,并不是想从自己这里得到什么答案。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他说什么,师父肯定也听不进去。

    再仔细想想,老太太患上这脑疾已有三四年了。

    一开始情况还好,只是偶尔记不得事。后来就开始恶化,常常认不出亲人。而且老人的情绪也总在失控,时而暴躁易怒,时而郁郁寡欢。

    之前他还觉得老太太好转了。

    眼下又见到这样的场景,再听了师父的那番话,韦十八又不敢保证枫油起效果了。

    他默默陪着师父待了许久。

    直到最后离开,终究没有再提一句其它的事-

    出了景家,韦十八愁眉不展,干脆就坐上牛车回村子里去了。

    恰好枣儿她们也来了。

    想到两方人亲密的合作关系,韦十八就把自己这边的情况简单说了说。

    听到枫油似乎有作用,但老太太情况仍是不好,大伙也跟着愁起来。

    枣儿忍不住道:“看来老太太这脑疾比较复杂,一方面是会忘人忘事,另一方面就会扰乱情绪了。”

    大牛也点头:“确实,这样的话,就算枫油有用,缓解起来估计也要花费更多时日。”

    几人说了几句。

    秋娘忽然想到什么,说:“我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听韦叔的话,老太太这病,恶化起来也太快了点……”

    韦十八也点了下头:“是,师父求过许多医,有些郎中也是这样说的。其他得了脑疾的人也有,但像老太太这般短几年内就恶化成这样的,几乎没人见过。”

    所以师父才会那样自责,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最大。

    其他人倒不觉得,但也找不出更多的原因,只能归结于运气不好了。

    秋娘点了下头,若有所思,后面没再说话。

    枣儿她们又简单说了几句,然后就告辞了。

    一行人很快回到山里,朝着住处行进。

    枣儿边走,边在秋娘眼前晃了晃手:“你这是想到啥了,咋从刚才起就不说话了?”

    秋娘回过神,说:“我就是想到,之前跟师父学医时,他跟我说过一句话。”

    “他说,有时人的病情,会受到很多事情干扰。我就在想,老太太那样的情况,会不会还藏着别的隐情?”

    枣儿思索片刻:“也有可能。刚韦叔也说了,他师父一直觉得,这病恶化都是自己回家少造成的。虽然不一定是这个缘故,但没准还有别的事情干扰呢。”

    大牛听了,也插了句嘴:“我看,咱们回去再问问方仙儿吧,就问一下关于脑疾的事。多些了解,也好想通其中的关节。”

    大伙都觉得可行。

    等一回到洞里,立马就去了盛珺跟前。

    秋娘把详细情况一说,又补充了她们的猜想。

    盛珺听完,查了下资料,觉得老太太的情况有点像阿兹海默。

    说起来,这病在古代应该不算特别常见。

    因为它是一种老年高发病,年轻人很少会得。

    常规的发病年龄大概是六十岁以上了,少数人因为个体差异,可能会提前一些。

    但古代人的话,平均寿命比较短,很多人挺不到发病的时候就死了……这么一想还挺地狱的。

    不过,要真是阿兹海默,治愈就先别想了。

    就算有枫油吃,也就是缓解减轻一下病情,让老人的情况不再加重这样子。

    大概有了思路,盛珺又查了些东西,然后就告诉秋娘她们:

    “受到精神刺激,或是有什么不良的生活习惯,的确可能让那位老人的病情加重。”

    阿兹海默应该算是一种渐进性的病,如果突然加重,大概率是真有外因推动。

    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性较小。

    在这个朝代,大家的生活应该都是很规律的。

    毕竟,抽烟喝酒熬夜,这里都没太多条件。

    老太太再不良,顶多也就是在吃上管不住嘴巴,暴饮暴食,或者吃得油腻不健康了。

    所以,应该还是受了精神刺激吧?

    得了这番说法,秋娘等人心里也有了数。

    不管真相如何,细探一下老太太的相关情况,肯定是没有错的。

    问完正事,大伙很快告别方仙儿,吃完饭就歇下了。

    次日一早。

    枣儿她们又去了元宝村,韦十八已经走了,没在这里。

    她们就托韦老根留了话,建议韦十八好好劝劝他师父,仔细留意下老太太周围的情况,看有没有别的糟心事或者人在干扰她。

    韦十八这边很快就得了话。

    因为枣儿她们都很能耐,他也没把这话看轻。

    仔细一想,觉得有些道理,于是又来到了景家,打算跟师父好好谈谈。

    进了门,韦十八得知明北今天也在,这会儿正跟师父说话。

    犹豫片刻,他打算等等再过去,就先去了园子里坐着喝茶。

    过了一会儿,他师娘恰好路过这边。

    韦十八见了,就把人叫住,和她简单说了这事。

    师娘一听,也没说不信,只是表情迟疑道:

    “要说老太太平日的生活,包括吃食,有我注意着,都没有啥不妥当的地方。再说她身边的事,一般也没啥大的,顶多就是你师父出个远门,叫我们忧心路上的情况,这就算是最大的事了。

    “至于她身边的人,除了我,就是秀姑在跟前伺候着,也没有其他人。”

    师娘肯定没有折腾老太太的心思。

    秀姑的话,也已经在老太太身边待了许多年,从未出过岔子。都待这么久了,没道理之前一直好好的,这几年忽然脑子抽筋吧?

    再旁的人,像是韦十八和明北这些,平日里也要跟着商队出门的,来拜访的频率并不算太高。

    而且,他们前来拜访时,也不会单独与老太太相处,肯定还有旁人在的。

    一件件的说下来,可能性也越来越小。

    这个猜测还没行动,眼看着就要夭折在襁褓里了。

    第60章

    这个话题暂时聊不下去,师娘很快离开,先去忙活别的事了。

    韦十八仍是坐在园子里喝茶,顺着刚才的思路,想到了秀姑其人。

    秀姑和他差不多的年纪,但比他进府要早。

    从他有印象时,秀姑就一直跟在老太太身边。

    他曾见过两人相处的场景。

    秀姑简直是将老太太当亲奶奶看待的,对她十分亲昵,也很周到尽心。老太太对秀姑也是极好。

    两人之间颇有一种祖孙般的温情。

    如此深厚的感情摆在那里,秀姑好像的确没有害老太太的理由啊。

    琢磨完这事,韦十八就站起身,打算去见师父。

    抬脚走在园中小路上,他思绪飘忽,又想起了自己的师兄明北。

    说起来,明北不仅比他早两年进商队,与师父的羁绊也更深些。

    他也是听人说的。

    明北能被师父收下,是因为一场很特殊的情份。

    那时,师父的商队还没有做大,只是一个草台班子,人也不多。某次有场匆忙的生意要谈,师父只来得及带两个人出城赶路,其中就有明北。

    途中出了意外,经过一段陡峭的山路时,师父步子急,脚下没踩稳,眼看着就要摔下山崖,是明北拼死扑过去将他拖回来了。

    从那回来后,师父就收了明北为徒。

    而韦十八自己能被师父认下来,就没有那么多跌宕起伏的故事了。反倒是很稀里糊涂的,他就成了景老的徒儿。

    想当年,韦十八加入商队,景老的队伍已经小有名气。

    他还记得,那时跑了一次短商,明北没在跟前,只有他、景老和另外几人一起去。

    从头到尾,韦十八觉得自己都没做什么多余的事,但是回去以后,景老就把他叫到跟前,说自己想收他当徒弟,询问他的意思。

    听了这话,韦十八脑袋一懵,简直就像被大饼砸中了,恍恍惚惚地答应下来。

    后来,他还专门问过景老为什么收他,景老只笑着说是他们之间有缘分。

    不过直到现在,韦十八也没搞清楚那缘分究竟是怎么来的。

    边走边回忆,一抬头,已经走到师父的书房门口。大门紧紧闭着,里面却没有说话的声音。

    韦十八止住万般思绪,正了正衣襟袖口,抬手准备敲门。

    就在这时,门忽然开了,他与明北打了个照面。

    “师兄。”韦十八唤了一声。

    明北似乎情绪不太好,只冲他点了下头,也没说话,就抬脚快步离开。

    韦十八见状,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很快转过身,敲了下门,得到师父的准话后进了屋子。

    一进门,就看见景老背对着他,背着手站在房间中央。

    “师父!”韦十八走上前唤了一声。

    景老没有转身,只是开口问了个问题:“十八,你觉得,作为商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韦十八一愣,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真诚守信。”

    这话并不是他自己想的,而是师父早年无意中提过的,但他却一直记在心里。

    景老闻言,默了一会儿,说:“十八,这么多年,你都没有变过,这样很好。以后也一定要谨记这四个字才行啊。”

    韦十八立马拍了拍胸脯,应声道:“师父,你就放心吧,这四个字我打算直接带进坟里去!”

    景老转过身,脸上带着笑,朝空中假装唾了几口,说:“好了,你能记住就行,快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了!”

    顿了顿,他又问道:“对了,你上次带来的那罐果油……”

    作为老道的商人,景老怎会看不出其中的商机。

    韦十八也没打算瞒着他:“那都是我村里人想到的点子,平日里可以添个进项。”

    不管如何,日后这果油都要走商队的路子售卖,在师父这里肯定也要过个明路。

    且这段时间他又细细琢磨了一下。

    眼下师父只是要退了,不再事事操心,也不一定带队,又不是不再管事了。

    师兄就算接任,短期内想做什么,也绝对不敢太过分。

    听到他刚才的话,景老有些欣慰。

    他也知道韦十八一直在拉拔村里人的事,这样很好。

    景老很快说:“先不急,咱们之后得空了,再细细谋划一下这油的事,最后断不会叫你们吃亏的。”

    韦十八点头:“我自然是相信师父!”

    景老“嗯”了一声,又问:“那你今天过来,应当不是要谈这果油吧,还有何事要说?”

    韦十八这才想起自己的来意。

    他将枣儿她们提醒的那番话说了,然后又把刚和师娘的对话也说了。

    说完后,他想了想,说出自己最后的想法:

    “虽然师娘的话有理,但事关老太太,我们还是更谨慎些,仔细排查一下为妙。我觉得,也不一定就是谁有坏心思,但万一是无意中的好心办了坏事呢?或者说,有些事物看似不惹眼,但对老太太就很不好呢?”

    景老闻言,若有所思,过了片刻点头道:“你说的对,师父知道了,回头定会留意。”

    韦十八这才放心。

    师父一言九鼎,说留意肯定就会留意,不会糊弄他的。

    他这边能做的也都做了,接下来就是等待。

    要等一切有了结果,才能商量后面的事。

    唉,希望过年前都能尘埃落定吧,让大伙都能过个好年。

    想着也没其它事了,韦十八便跟师父告辞,很快回了自己家去。

    等他走后,景老就叫了人来,交代安排了一些需要查探的事情。

    说起来,韦十八的那番话,不仅被景老听进去了,在师娘心里也留下了痕迹。

    刚从园子离开后,师娘边走边琢磨这件事。

    她本要去别处忙活的,结果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老太太的屋子外面。

    等她回过神来,本打算离开,念着韦十八那说法,又鬼使神差地改变了主意。

    没有惊动任何人,师娘悄声无息地走到了后侧的窗边蹲下,想听听里面的动静。

    蹲了一会儿,没听见什么特殊的声音。

    再一想,这个点,老太太说不定在休息呢,哪有什么能听的!

    师娘在心里唾弃了一下自己听墙角的不光彩行为,正要起身走人,就听到里面响起了话声。

    仔细辨来,正是秀姑的嗓音。

    “老夫人,快醒醒,别睡了,不然晚上就要睡不着了。”

    “好,好!”

    “我端了些你喜欢的糕点,快吃一些甜甜嘴吧。”

    “哎!”

    “唉,老夫人,我可真是心疼你。像你这么好的人,在别人心里却成了拖累。我昨日又听外人说了,许多人都觉得你这样的情况,耽误了老爷出门做大生意呢,他们可真是不识好歹,老爷不也是从你肚子里爬出来的,咋能那么说呢?没了你哪还能有老爷的今天……”

    听到这段,师娘顿时睁大了眼睛,蹭地站了起来。

    这话,这话不是挑拨离间吗!

    怎的这种没名没姓的糟心耳闻,也要拿到老太太跟前去说嘴呢?

    言语里听着好像是些关心人的话,口口声声心疼老太太,但仔细品一品,真是每句都令人怄得慌!

    别说老太太了,就是她这会儿听到,心里都是一阵无名怒火往外喷冒。

    还真叫十八给说准了!

    谁能想到秀姑平日里看着好好的,却会见缝插针说这些乱七八糟的话呢?

    真亏了自己刚还那么信任她,为她辩白说些好话!

    正恼火间,屋里的老太太已经呜呜哭了起来:

    “那些话也没说错,我这把老骨头,确实是拖累他们了呀!我真不如死了算了!”

    说着,里面就有些动静响起来,怕不是老太太要往床柱上撞了吧!

    再一听,似乎是秀姑拦住了她。

    秀姑的声音闷闷的,还冒出了哭腔:“老夫人,你千万不能死啊,你若是死了,我可怎么活呢?”

    听到这里,师娘是真的站不住了,抬脚就往屋门外走。

    她现在脑中一团乱麻,已经辨别不清秀姑这是在做戏,还是在真情实感地担忧老人。

    但她此刻心里是真的窝了一团火,上前直接一脚踹开了房门,怒道:“我倒要看看谁敢寻死?”

    收回腿,定睛一看,秀姑果然正从背后圈着老太太的腰呢。

    老太太正掰着她的手,两人一副拉扯的架势,脸上还都甩着泪。

    见她把门踹开,这么一吼。

    两人都惊了一下,打了个哆嗦,松开胳膊双双呆愣在原地。

    师娘冷笑一声,架势跟个歹人一样,气势汹汹缓步走进屋里。

    秀姑看着她这样逼近,忍不住后退两步,咽了口唾沫。

    “方才你跟老太太鬼扯的那些话,都是从哪听来的?”师娘抬着下巴问她。

    秀姑脸色犹豫,眼睛也不敢看她,呐呐道:“我,我这也是为了老夫人好啊……”

    看见秀姑这样的表现,师娘很快就在心里确定了,她是在故意刺激老太太,至少,她肯定知道说那些话有什么不好的后果!

    实在想不明白她这样做的原因,师娘便也问出来了:“秀姑,你这样戳老太太的心窝,究竟是图什么呢?”

    要知道,秀姑一家当年是逃难过来这边的,最后就只剩下了她一人,被牙人拿去卖。

    那时的秀姑,还是个瘦弱干巴的小姑娘。师娘无意中撞见了,很是可怜她,才把她买回家了。

    后来是老太太缺个伴,就把她要过去,养在身边。虽是买进来的人,但这么多年里,粗活脏活从没让她做过,那些都有专门雇的杂役去做。

    吃的穿的,也都想着她的那份,秀姑就和老太太的半个孙女差不多。

    真没人亏待过她啊!

    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呢?

    师娘问了许久,也没得到答复。秀姑的嘴巴一直紧闭着,不肯开口说话。

    问得多了,就只说自己是为老太太好,没有什么害人的心思,再没吐露别的。

    别说,她这个说法,还真有几分可信度。

    毕竟家里人都很放心秀姑,若是她真起了歹心思,给老太太下毒还真是轻而易举。

    但这样的话,整件事就更加扑朔迷离了。

    秀姑只想刺激老太太的病情,又没打算直接害她性命,这到底是图什么呢?

    师娘实在没辙了,转头又看向一旁的老太太:“娘,还是你来说吧,秀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跟你扯这些鬼话的?”

    老太太这会儿倒是不哭了,只茫然地转过头看她,傻傻地“啊”了一声。

    师娘见状,忍不住按住额头,觉得脑袋生疼。

    好么,一到关键时刻,老太太又把事情忘了,又认不出人了!

    这也是个不省心的!

    她实在觉得心累,就叫了人过来,把这堆事统统丢给景老去操心。

    景老这边,才让人去查了别的事,这会儿又得了这个消息,也是头大得很。

    不过,也是叫十八给说中了。

    看来老太太这边,确实是有其它事情刺激,才加重了她的脑疾。

    眼下有了思路,顺着查下去,总能水落石出的。

    说不准,等这事了结后,病情就再也不会恶化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