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5【长驱直入】
    乾隆二十九年三月,项南集结六十万军队,从三路出发攻打奥斯曼帝國。


    当时的奥斯曼帝國横跨欧亚非大陆,拥有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苏丹与也门。


    而项南的三路大军,也刚好对应了欧亚非三处领土。


    一路从港口出发,沿直布罗陀海峡攻入阿尔及尔,打击奥斯曼驻非洲的势力;一路从奥地利出发攻入巴尔干半岛;一路从伏尔加格勒出军,攻入高加索……


    彼时的奥斯曼帝国正处于停滞期。原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商人可以借海路,绕过奥斯曼帝国的封锁,令奥斯曼的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再加上欧洲航海技术的发展,也给了奥斯曼海军一个沉重打击。一五七一年的勒托班海战,奥斯曼帝國的海军几乎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失去了对地中海的控制权。


    一六八三年的维也纳之战,原本纵横无敌的奥斯曼陆军,也被欧洲的联军打得落花流水,死得就有十多万人。


    从此之后,奥斯曼帝国由扩张改为防守,国力也是日益衰落。像它在非洲的许多属国,名义上还是归顺奥斯曼,但其实已经独立。


    进入十八世纪,君主艾哈迈德三世虽然已经意识到,奥斯曼帝國正在衰落,因此想针对性的进行改革,但是由于宗教保守派的桎梏,使得改革步履维艰。


    相较起来,欧洲各國却是突飞猛进。因此两相对比,奥斯曼实力已经大幅落后。


    至于跟大清相比,差距就更悬殊了。


    比如十八世纪,欧洲基本已经放弃冷兵器,打仗全用火绳枪和大炮,虽然不及自动步槍、机关槍、线膛炮威力那么大,但比刀槍总要强多了。


    但是奥斯曼帝國的武器还是以刀槍、骑兵为主。而这样的军队,碰上机关槍,简直就是送死的节奏。


    因此三路军攻入奥斯曼之后,根本就是砍瓜切菜,摧枯拉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