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144【哈佛的入学邀请】
    第一篇论文在业内引起轰动之后,项南并没有就此而沾沾自喜。


    最近半个月,他又撰写了两篇论文,分别是《三体小行星与行星的运动共振》、《与流星体的碰撞是彗核分裂的可能机制之一》。


    两篇论文都发表到了预印本服务器上,并引起了相当不错的反响。


    一则,项南所选的论文含金量极高,都是曾在业内引起轰动的论文,不是那种为了刷分而写得灌水论文。


    二则,项南的论文产量也很高,几乎是一个星期就一篇。而业内知名的专家、学者,都没有如此之高的产量。


    所谓钱压奴婢手,艺压当行人。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项南的论文如此高产,而且质量还如此之高,自然能赢得业内的赞赏。


    一时间“fangyifan”这个名字,逐步在学界打响了名头。人们对他的身份、来历也是越来越好奇。


    因为在此之前,学界并没有一位叫“fangyifan”的学者。


    人们搜不到他的硕士论文,也搜不到他的博士论文,连他读得是哪所学校,师承哪位老师也搞不清楚。


    他所有的论文都是自己写得,从来没有跟任何人合作,所采用的数据都是公开数据,没有哪所实验室、哪座天文台的独家数据。


    这些迹象汇总起来,就指向一个令人难以置信,但却又不得不信的事实,那就是这位“fangyifan”很可能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独立学者。


    ……


    这在学界虽然十分罕有,但却也不是没有先例。


    鼎鼎大名的物理学家,法拉第、焦耳、富兰克林;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数学家华罗庚、华里司、乔治·布尔;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等等。


    只不过,他们多是上个世纪,乃至上上个世纪,科学技术还很落后,科研手段还很原始,科教还很贫乏的年代。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研发成本迅速升高,科研手段日新月异,科技教育逐步普及。


    在这种情况下,自学成才的独立学者就少之又少了。即便有,他们的科研成果,也很难与大团队、高投入、尖端设备的学者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