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翻过来,下细上粗
    “这确实出人意料。一个地区规划设计院的设计员,会有这种闪光的理念。有机会的话,你一定要牵线搭桥,让我认识认识这位优秀的设计员。”


    “她现在已经被我聘请,是金陵建筑公司的副经理,分管产业园所有设施建设的技术、质量和财务。等一下吃晚饭的时候,你们两就可以认识了。”


    “真的?那以后我们打交道的一定不会少。”


    “既然你现在负责产业园项目的具体联系,我想,你们打交道的机会,是不会很少的。”


    “哎,她怎么就愿意停薪留职,到你这里来打工呢?现在虽然有人停薪留职,下海创业,但毕竟还是极个别的少数人,而且这些少数人停薪留职、下海创业,原因多种多样。”


    夏莉娇很是不解地说道。


    作为一个体制内的人,她是知道体制内的这些人,为什么绝大数的宁愿在体制内煎熬,也不愿意离开体制的。


    在体制内的时间呆久了,原来所学的专业技术和知识,基本上都还给了老师和书本,成为了一个一无所长的普通人,到社会上去混,除了有一张毕业证书,已经没有了其他优势。


    这是体制内的人不敢脱离体制的一种自发的本领恐慌。


    停薪留职、下海创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胆量,更重要的是,必须有自己的特长或者是绝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专业技术、企业管理水平和分析判断能力。


    用一句民间的话讲,就是不是那个肚子,吃不了那个泻药。


    一般来讲,从体制内停薪留职、下海创业的人,除了极个别拥有专业技术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在单位不得志坐冷板凳的人,被大家排斥的边缘人,想个人发财暴富的人。


    夏莉娇很想知道,一个地区规划设计院的专业设计技术员,为什么会停薪留职,去当一个民办的乡镇一级的建筑公司的副经理?


    “应该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专业梦吧。”


    “实现专业梦?她是学什么专业的?”


    “建筑规划和设计专业。”


    “如果是学建筑规划和设计专业的,呆在规划设计院更能实现自己的专业梦。”


    “实现专业梦,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个是自己的专业知识有用武之地,另一个是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获得相应的报酬。”


    “你对专业梦的这个解释,倒是很有新意。”


    “经济是基础。人的一切梦想的形成和实现,都是与其所处的经济状况相适应的。也就是说,你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梦想,就能实现什么样的梦想。”


    “有道理。那你给了她多少待遇,她才停薪留职,到你的建筑公司当副经理?”


    “这个是商业秘密,是要保密的。你是招商引资局局长,更应该知道,现在最能吸引人才的,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待遇。只有足以让人才心心念念的待遇,才能打动人才的心,把人才吸引过来。


    否则,人才即使过了来,也会因待遇问题而离开的。虽然这个问题很俗气,但这就是我们的现实。在现实面前,人都是渺小的。”


    “你应该去当心理学专家,把人心研究得透透的,还有谁能够在你的面前,做到不心动,不行动的?”


    夏莉娇的话直接聊到了天花板,不能再聊下去了。


    何维德赶紧话锋一转,说道:“除了这个设计,我们在产业园的项目建设中,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


    “什么特点?”


    果然,何维德的话题一转,夏莉娇马上就跟着转了过来。


    “别人搞工厂的项目建设,总是喜欢一期一期的推进,一期不搞完,就不正式开工生产。


    这种‘投资和生产相分离’的建设方式,不能说不对。特别是有足够的资金的时候,按照规划设计的程序,一鼓作气建成后,再正式开工生产,也不失是一种好的选择。


    但如果资金不够,或者是发生其他的意外,往往就会变成胡子工程,时间越拉越长,投入越增越大,投资主体的信心,就会被一天天消磨掉,把一个好好的项目拖垮。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市场的瞬息万变。市场的变化,从来都是不等人的。特别是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时候,是最容易诱惑人们一哄而上,失去理性,盲目投资。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某个产业或项目有较大的利润时,大家都会蜂拥而上,重复投资,重复生产。等大家都上了,才发现生产已经远远大于需求,于是价格不断下跌,利润越来越少,最后又导致大家一哄而下。


    市场就是通过不停地折腾,使投资者从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循环中,成长成熟,进而理性。


    我们现在采用的化整为零、依次推进、边建设边生产、既投入又产出的方式,来建设产业园,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投资资金的问题,更是为了适应市场的瞬息万变。


    一旦市场出现突变,现在生产的产品没有了必要的利润,既可以及时转产其他的产品,避免相应的损失。


    我们这个产业园的总投资50亿元,建成后实现的产值是150亿元,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把资金全部筹集到位才来建设,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我们如果把这个产业园的建设,一步步地进行分解,化整为零,就会变成一个个生产区的建设,生产区建设好了,产业园不就建成了?


    这样建设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建成一个生产区,就立即培训员工,安装和调试生产设备,立即投产,抢占市场。


    早一天生产,就可以早一天抢抓市场的需求,就可以早赚一天、多赚一天的利润。


    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等于是培育了自己的造血细胞,不再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前期建设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进,造血细胞一个一个地形成,有了越来越多和源源不断的利润,后面的建设和设备投入资金的来源,就会越来越宽广,构成一种真正的自我良性循环。”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不知不觉之间,就来到了一个小山坵上。


    山坵上杂草丛生,高如树木,将原本有的小小的山路,遮蔽的难寻迷踪。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走,我们到山顶上去一览众山小。”何维德说道。


    两人一前一后向山顶走去,迅间就看不到他们的踪影了。


    “这里太陡了,德哥,拉拉我!”


    何维德在前面踩路,把遮挡着路的杂草踩倒,将树枝折断,为走在后面的夏莉娇,劈斩出一条通路。


    听到夏莉娇的说话,他才转过头来,往后面看去,发现那里的确有一个比较陡的山坡,男生倒也没什么,女生如果不拉一拉,还真的不一定爬得上去。


    “用你的手,抓住我的手。”


    何维德选了一个位置站好,然后伸手去拉夏莉娇。


    何维德一用力,就把夏莉娇拉了上来。


    也许是何维德用的拉力太大,也许是夏莉娇向上的爬力用得过多,何维德还没有站稳,夏莉娇就扑在了他的身上。


    何维德受不了夏莉娇的扑力,往后退了几步,还是倒在了草地上,被夏莉娇恨恨地压在了身下。


    “别动!让我好好地体验体验,被人扑倒,特别是被漂亮女人扑倒的感觉。”


    好久,在夏莉娇要起身时,何维德小声地说道。


    看着被自己扑倒在地的何维德,没有想到还有人要体验被扑倒的感觉。


    “我突然想起,司马光年幼时写的那一首诗了。我说给你听听: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乾坤只在掌握中,五湖四海归一望。”


    夏莉娇“噗”的一声笑了。“开头两句,像是打油诗,和现在启蒙读书的小学生,写的日记差不多。”


    何维德笑道:“关键看后面那两句:乾坤只在掌握中,五湖四海归一望。这种不凡气概,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


    “要是从小没有这种气概,他怎么能够当到宰相?”夏莉娇“咯咯”笑道。


    “还有传说是陈胜、吴广写的‘咏石塔’,看起来粗俗如大白话,实则却是大巧似拙:


    远看石塔黑乎乎,上面细来下面粗。


    有朝一日翻过来,下面细来上面粗。”


    何维德接着说道:“你如果去仔细琢磨琢磨,就会发现,陈胜吴广是把秦朝的封建王权和层级,比喻为压在劳动人民头上的石塔。


    这个石塔,在最初上升的阶段,考虑了基层人民的一些利益,就能够四两拔千斤,把人民管理得比较符合既有的社会秩序之中。


    可是慢慢的,特别是随着打江山那一代人两代人三代人的逐步老去,新的掌权者对基层人民就不再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去满足基层人民的合理需求和愿望。


    久而久之,被石塔管理的劳动人民,一旦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就会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社会的巨变,就会把石塔翻转过来,上下易位。


    可见,凡是能成就大事的人,他们身上拥有的那种气概和气势,绝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