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爸爸学会了,我就精通了!
    胖哥烧烤。


    钱权和丁琳琅选了一张室外的桌子,桌上这时已摆满了东西:


    羊肉串、牛肉串、五花肉、鸡胗、鸡翅、韭菜、茄子……还有六罐雪花啤酒。


    丁琳琅吃了一串羊肉串,自己开了一罐啤酒,举杯跟钱权碰杯。


    淑女形象什么的不存在,倒有一股子洒脱豪爽的气概。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写史湘云吃鹿肉喝大酒,随后联句作诗,出口成章、妙笔生花,不愧“英雄本色”、“名士风流”。


    此刻的丁琳琅颇有点那个味道。


    尤其是钱权刚得知她对钱嘉敏的仗义援手,心里对她的欣赏和钦佩再创新高。


    “国庆结束的那个周二,我们去迪士尼玩吧,那时候人肯定不多。”丁琳琅提议。


    “可以啊,我来订票。”钱权说订就订,“极速光轮、飞跃地平线、海盗船这几个必玩,然后烟花要看,其他就随缘吧。”


    钱权暑假的时候就查过攻略。


    “我要坐旋转木马。”丁琳琅道。


    “可以。”钱权笑。


    二人正说着话,忽然听到旁边传来一阵哄笑声。


    转头看去,不远处一个桌子坐着六七个男的在划拳,看样貌打扮都是社会青年。


    有人剃了光头,有人染着黄发,个个脸上喝得通红,每人手里夹着一根烟,在大声喧哗、吞云吐雾。


    这种场面在烧烤摊很常见。


    “对不起,打扰一下,可不可以请你们稍微小声一点,我们那边带了小孩,刚哄睡着,”一个年轻的女孩鼓足勇气上前沟通,“我们马上就走。”


    那年轻女孩看着是和姐姐一起来的,姐姐怀里抱着个两三岁的孩子。


    那个满脸横肉的光头男转头看了眼,确认后,点点头说:“好。”


    说着,大手一挥,招呼同伴:“大家小声点,把手里的烟都灭了。”


    其他人都自觉地灭了烟,继续喝酒划拳,确实压低了声音。


    光头男回头道:“对不住啊,没看到有小孩。”


    “没事没事,谢谢谢谢。”女孩松了口气,不停道谢,退回到自己的座位。


    钱权和丁琳琅继续哈啤酒撸串。


    丁琳琅两罐啤酒下肚后,讲话开始有点吃螺蛳,而且笑点急剧下降,自己说话都能把自己逗笑。


    钱权知道她的量差不多到了,把她面前第三罐啤酒拿了过来:“不许喝了。”


    “我要喝!还给我!你自己又不是没有酒,干嘛抢我的?”丁琳琅这倒不算醉,最多有那么一丁点上头。


    “最多再喝一杯。”钱权语气不容置疑。


    “那好吧。”


    二人撸完串,十六的月亮已经升起来。


    他们去散步消食,丁琳琅伸手搭在钱权的肩膀上,大长腿踢着正步。


    钱权脸上带着笑意,也不说话。


    二人踩着月光,沉默前行。


    真正好的关系,并不一定是有着说不完的话题,而是两人一起不说话也不尴尬。


    然后……


    他们不尴不尬地迎面遇到了出来遛弯的丁理和叶云兰。


    “叔,兰姨。”钱权尽量自然地打个招呼。


    丁理面色平静,叶云兰笑着问:“你俩吃完烧烤了?”


    “嗯。”


    “喝了多少?”丁理问。


    钱权如实回答:“一共六罐,琳琅喝了两罐零一杯。”


    丁琳琅接道:“我本来可以喝三罐的,被他抢走了。”


    丁理用一种“算你识相”的眼神看了钱权一眼,道:“那你们回去吧,我跟你兰姨还要溜一圈。”


    “好的。”


    四人分开。


    丁理和叶云兰向前走了一段,后者笑道:“你看他俩是不是很般配?”


    丁理轻叹一声:“石头是我们看着长大的,肯定比别人要放心,就是看着女儿跟一个臭小子这么亲密,心里不得劲,很想揍人。”


    叶云兰笑着说:“那我爸当初也没揍你。”


    “我多优秀。”


    “不要脸,”叶云兰嗔道,“我看石头以后一定比你优秀。”


    “再差能差到哪去,看咱们闺女这死心塌地的样子,咱们的家具店早晚也得是那小子的。”


    “你以为人家稀罕你的家具店?”


    夫妻二人聊着向前走去。


    钱权把丁琳琅送回去之后,带着湖爷送自己的那本《人之相》回家了。


    那个湖爷看着像个邻家大爷,毫无高人风范,却经常语出惊人,说一些至理名言,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他送的书,肯定是有点东西的。


    翻开目录,看到书的内容一共分三部分,总纲和上下两卷(上卷是“看相”,下卷是“观气”)。


    钱权先看总纲,愕然发现总纲是文言文写成的,而且还是那种比较晦涩的文言文。


    以他目前刚参加完高考的水平,也只能看懂个六七成,大体是说人有天、地、人、本等几相,以及人如何遮掩自己的本相,譬如守静笃、致虚极、任自然……


    追求一种返璞归真、和光同尘、抱一为天下式的境界。


    反正看得一知半解的,要完全弄懂全文,得借助工具书。


    于是,他先跳过总纲,往后看。


    第一卷,看相,这就通俗易懂得多了,通过吃、行、眉、眼、睡、坐、声、背、脐、手、腹、腰等等方面识人气运。


    比如说吃,吃的少而肥,性格宽和;吃得多而瘦,性格急乱;咀嚼如牛者,有福禄;食如羊,享尊荣;吃如鸟啄,贫穷;吃东西左顾右盼,遭穷饿……


    又如说行,行如虎步,有福禄;行如鹅鸭之步,家中积累千金;行如马鹿之急速,一世奔劳;行如蛇爬行,恶毒;行如牛步,富丽长寿,行如鹤步,天赐福缘……


    后面五官、四肢、身体也都各有说法,什么眉长过眼会富有,卧时像狗一样盘曲的是上佳之相,声如破筒的富有,手垂过膝的是不世出的英雄,腰广而长的,能保俸禄终身等等等等。


    大致浏览一遍,钱权感觉第一卷介绍的这些具体技法,更像是一种逆推因果的统计法。


    就比如一个相貌平平还有点土的人,出手一阔,就会立马显得高大英俊起来。


    继续往后翻看“观气”卷,书的风格又变的玄之又玄起来。


    气质、气势、气场、气运……一个比一个玄,却又彼此相辅相成。


    若能通悟观气卷,一眼就能辨别一个人的身份、贵贱、状态、祸福,以及运势。


    这一卷的某些说法也解释了自己刚刚产生的疑问。


    比如人的“气”可以通过外物改变,财富、权力、力量,以及个人的精神状态,都能改变一个人的“气”。


    简单来说,若气运加身时,则人不可貌相。


    快速翻完全书,觉得这书还是颇有玄机的,能掌握一小半,就可以去天桥摆摊,全部学成,肯定能被很多贵人引为座上宾。


    钱权现在决定先把总纲的文言文翻译出来,这需要借用爸爸的《辞海》。


    “《辞海》被我拿去学校办公室了,你要《辞海》干什么?”正在看电视的钱文林问。


    钱权就把《人之相》给爸爸看了,说:“我想翻译下这本书。”


    “那还用得着《辞海》?”语文教师钱文林自信满满地接过书。


    五分钟后,钱文林严肃问:“百度查不到吗?”


    “有些字词查不到,或者查到了,感觉对不上。”


    “嗯,我明天去趟办公室吧,这有些字我也拿不准。”


    “好的。”


    “这书先放我这,我看看。”


    “嗯。”


    ……


    “爸,你真把书借给他了?”


    晚上,赵春甲跟湖爷通了电话,听说岳父把自己珍爱多年的那本书借给了钱权,有些惊讶。


    “对啊,那书就跟算术书一样,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能学多少、掌握多少都是看缘分和天赋的。”


    “我知道,你跟我讲过,我就是有点惊讶你会把书借给他。”


    “借书有个好处,借出去对方就要还,还回来之后,还忍不住要谈一谈,这一来二往的就结下了善缘,对我来说,是顺势而为,对他而言,算锦上添花吧。”


    “明白了。”


    ……


    第二天。


    钱文林一早就带着书去了学校办公室。


    到了办公室,他没有立即拿上《辞海》回来,而是坐在办公室研究起来。


    钱权去丁琳琅家的家具店帮忙。


    上午11点,钱权正带一对即将结婚的小情侣看衣柜和梳妆台,脑海中突然毫无征兆地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叮~系统检测到你父亲初学看相法,奖励你观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