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李信的建议
    抵达昌谷后,找了个老者略一打听我们便直奔陇西侯府而去。


    李家在此地也是望族,李信虽然经历一场大败,但嬴政没有清算功臣的癖好,并未剥夺李信陇西侯的爵位。


    到了陇西侯府,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陇西侯府门前却仍是灯火通明,秋收刚刚结束,许多人正在将收割回来的粟米往府内运送。


    见我们到来,门房连忙上前躬身一礼:“各位大人,有何公干?”


    心中却是好奇,莫道陇西县的官员,即便是郡守一级的官员也曾来拜会过自家老爷,这些人怎得从来没见过。不过看这侍卫和穿着打扮,应该不是一般人。


    一行人翻身下马,孟合冷淡开口道:“此处可是陇西侯住处?”


    门房一听,此人说话毫不客气,恐怕来头不是一般的大。


    “回大人,我家老爷正是陇西侯,不知大人是?”


    孟合道:“我家大人有要事见陇西侯,快去通禀。”


    门房见孟合没有自报家门,身边的我更是一言不发,连忙躬身一礼。


    “小人这就去通禀。”


    说罢转身进了府内。


    我微微点头。从这门房的表现来看,李信治家尚可,想来平日不会做那些欺男霸女之事。


    此时的李信正在堂中哄自己的小孙儿,一家几口人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断。


    门房进门行礼道:“老爷,门外有一位大人求见老爷。”


    李信没有在意,自己在昌谷十几年了,从来是与人为善,与那些官吏也甚为熟悉,很多人都是他的朋友。


    一边逗着小孙儿一边乐呵呵道:“何人啊?”


    “不知,来人只说要求见老爷,小人问其身份,来人没有告知。只是看来人的侍从和衣着,似不是一般人。”


    李信抬起头,将孙儿递给夫人,整理了一下衣服。


    “随我出去看看。”


    旁边小儿子忙起身道:“来人既不表明身份,想必不是什么位高者。何劳父亲前往,孩儿走一趟便是。”


    李信摆摆手:“记住,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


    言罢抬腿走了出去。


    及至门口,看到眼前的少年,本没有在意。这么年轻,即便是官府的人,也不会是什么大官。可再往后却看到了身后肃立的几十精骑。


    李信一惊,这不是咸阳禁军的衣着吗?自己也曾在咸阳为官,自然见过宫城禁军。


    李信连忙上前躬身道:“两位大人,在下乃陇西侯李信是也,不知几位大人有何贵干?”


    我微微一笑,回礼道:“在下乃皇帝信使,来此公干。见天色已晚,想在此借宿一晚,不知陇西侯方便否?”


    李信心中大为奇怪,自己回陇西十几年了,不管是嬴政还是新即位的二世皇帝,从来没有派人来过昌谷周边,今日这信使来得颇为蹊跷。


    面上却是呵呵道:“原来是皇帝信使,失敬。我这便命人收拾屋子,只是大人的护卫太多,恐没有那么多屋子……”


    我摆摆手:“他们随下人住在一起便是。”


    李信请了一声:“那便委屈大人的护卫了,且先进府歇息。”


    我和孟合随李信进了堂中,见到这温馨的一幕,我一时有些伤神。


    李信上前介绍道:“这是我的夫人和小儿、大儿拙荆,还有我这刚刚出生不久的小孙儿,让大人见笑了。”


    我笑着道:“陇西侯过的似是神仙一样的生活啊。”


    李信哈哈一笑:“人老了,只盼儿孙承欢膝下,别无所求。”


    转头对众人道:“你们且先退下,我与大人稍坐。”


    众人行礼退了出去,我和李信落座。


    李信让下人奉茶后,拱手道:“不知大人怎么称呼?”


    此时堂中仅我三人,我没有隐瞒:“扶苏。”


    李信点点头:“哦,扶……”


    话到嘴边,突然睁大双眼,不可置信地指着我:“你是……”


    随即连忙收回伸出的手,起身行礼道:“不知陛下驾临,有失远迎,望陛下恕罪。”


    我摆摆手:“陇西侯不必多礼,朕是来借宿的,你是此间主人,请坐。”


    李信缓了缓神,慢慢坐下:“谢陛下。”


    我看着李信有些不安,宽慰道:“朕来陇西有些事要办,如今事情办完,路过陇西县,想起陇西侯在此,便来叨扰一番。”


    李信正身道:“陛下能来此,寒舍蓬荜生辉。”


    没再客套,我直奔主题:“陇西侯在此间如何?”


    李信谨慎答道:“如今信不过一老翁,赖皇帝大恩在此颐养天年,一切尚好。”


    我点点头:“朕今日来此一者借宿,二者也是有件事想请陇西侯为朕出出主意。”


    李信忙回道:“信久不在朝中,对如今天下之事不甚明晰,唯恐陛下为信之言所困。”


    我笑了一声:“权当闲聊。”


    “信知无不言,陛下请讲。”


    我思考了一下,开口道:“如今匈奴屡屡侵扰边关,虽然长城已建,可朕有意彻底消除匈奴之患。朕听闻陇西侯用兵善于奇袭,若是对战匈奴,想必会有奇效。”


    “可朝中如今皆是守成之将,原想让陇西侯重新领兵,只是不忍使你如此年龄还要冲锋陷阵。因此朕想知道,陇西侯可有什么善于骑战的良将推荐?”


    李信苦笑一声:“陛下,信之所以在此终老,正是因为信当年年轻气盛,用兵轻敌妄为,导致攻楚大败。皇帝虽没有惩处信,可信辜负了皇帝的信任,在随王贲将军攻灭燕齐后信便请辞回到这陇西耕种劳作。哪里还敢再向陛下建言。”


    我摇摇头:“陇西侯莫要妄自菲薄。攻楚时若不是昌平君起兵谋反,你也不必回师郢陈,导致被楚军前后截击,大败而归。”


    李信长叹一声。


    “无论如何,皇帝那么看重信,交给信二十万大军攻楚,信却尽数葬送于楚地。时至今日,每每想起此事,信都心如刀绞,对皇帝和那些死去的兵士深感愧疚。”


    我洒然一笑:“往事已成过眼云烟,陇西侯不必多想。”


    李信拱了拱手。


    “谢陛下。只是信熟知的将领基本都如信一般老得骑不动马了,更何况领军作战。不过若是陛下想找善于骑战的人,信以为不必拘泥于现有的将军,历来名将都是久经战阵考验。当年孝公变法不也是大胆启用新人,最终铸就了战无不胜的秦军吗?”


    我点点头:“陇西侯所言有理。”


    受制于我是后世穿越而来,对历史比较熟悉,导致总想着找那些已经成为将军或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名将。李信说得对,时势造英雄,是时候培养一些新人了。


    我起身道:“朕受教,陇西侯早些歇息,朕明日一早便离开。此外,陇西侯不要暴露朕的身份。”


    李信躬身:“信遵陛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