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表彰甲府
    刘县令从甲府回来非常高兴啊!回到衙门里边走边哼着小曲,衙役看见县令来了忙请安:“大人好!”县令摆摆手说:“忙去吧”晃晃悠悠往后院去了。


    来到后院就喊:“夫人啊,夫人!”夫人说:“在呢,叫那么大声干嘛,我耳朵也不聋!”县令夫人还在为兄弟挨打那事生气呢。刘县令上前搭住夫人的肩膀笑嘻嘻的说:“你看这是什么?”县令拿出了甲老爷给他的银票,县令夫人惊讶道:“呦,哪来的银票啊?”县令说:“本官去帮你家兄弟出气去了,我今天到了甲府狠狠的骂了那姓甲的,我说他别以为自己有俩钱儿,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谁的人都敢打!然后甲老板就给了银票道了歉,还非要给一座宅子但是我没要!”县令在那编起来故事了。县令夫人:“你是不是傻啊,白给的为啥不要!再说了,就这样还轻饶了他呢!”县令说:“我只是点了点他,他自己也答应了,不过我是借为流浪街头的小孩儿建慈善为由,以他的聪明才智能不明白!”县夫人说:“就你能?不过这也算替我那弟弟出了口气!”


    狗大现在是苏州城有名的苏老板,就是甲家一些生意交给狗家四兄弟打理,甲家给他们四兄弟一定的分成,毕竟跟着甲老爷这么多年了,甲老爷挣得钱太多了,所以给兄弟们一些也让兄弟几个享享福。苏老板这两天都在忙着孤儿院的事儿,把城边上的一座院子让人重新装修了一下,收留小孩儿的地方吗?一间大屋子里横砌了两张长长的床,可供一些孩子睡觉用。屋外弄了一些小孩儿玩的东西,比如木马、跷跷板什么的,厨房也改造了,里面有大锅小锅灶台,一切准备就绪了还专门请了一对夫妇照料这些孩子。就是这孤儿院的名字还没着落,这里写着孤儿院是为了让读者理解这个院子是干什么用的,并不是当时他们想到的。苏老大为了这名字犯愁,就去问甲老爷了。苏老大来到甲府刚巧碰到狗四,狗四问:“哥你可是有日子没来了啊,今儿来干嘛了?”苏老大说:“这不是四弟你前两天给我安排的活儿,让弄什么流浪小孩儿的地方”狗四说:“什么我给你安排的活儿,那是大哥让我找你去的,咋活儿不好干啊?”苏老大说:“活儿倒是完工了……”老大话还没说完狗四说:“完了就行了吧!来这还汇报一下工作啊!”苏老大说:“你听我说完,活儿齐了!但是名字不知道叫啥?”狗四说:“大哥不是说了吗,叫什么慈仁堂、甲仁堂、苏仁堂都行吗,我不是也跟你说了吗!”苏老大说:“你看你说那几个名字不是像药铺的名字,就是像糊弄的名字!”狗四说:“这个我不行,你问大哥也白问不信你去吧!”苏老大不跟兄弟在那里磨嘴皮子了,来到了甲老爷那里,把这个名字的事情一说,甲老爷说:“你说的有道理啊!起那些名字确实不合适啊!可起什么好呢?”正犯愁呢,甲少爷从这路过,甲少爷和他母亲在聊天来!因前两天打花大少给乞丐施粥都是他干的,父亲母亲并没有责备他反而表扬了他,母亲感觉儿子长大了,这些天没事儿就和儿子多聊会儿天,也希望他往正能量方向发展!甲少爷路过,苏老大看见了打了声招呼:“少爷好”甲少爷:“苏叔来了啊!”甲老爷说“正好儿啊!我跟你叔这里正有一难题呢……就是孤儿院名字的事这么个这么回事,问名字起什么好呢?既得体现出来是搞得慈善事情,也得让人知道这是收留流浪孩子的地方,我俩烦难了!你有没有好注意名字啊?”甲少爷想了想说:“就叫慈幼院吧!”俩人同时说:“好,就叫慈幼院!”苏老大离开甲府,定制了匾挂上,把一些流浪的小孩儿安排在这里,慈幼院成了。


    这天甲老爷正在喝茶呢?狗四急匆匆的跑来说:“大哥,那狗县令又来了”甲老爷问:“哪个狗县令,跟你家是亲戚吗?”狗四:“不是,是咱这的县令!”甲老爷随口说了一句:“他来干嘛了?”狗四:“莫不是没给他房产,来找后账了?”甲老爷阴笑着说:“他不敢!既然他叫你来通报就不是什么坏事”。


    甲老爷来到门口迎接:“刘大人来此,甲某迎接来迟还望海涵!”刘县令:“甲兄客气了,我来是有好事啊!”甲老爷说:“刘大人里边请!”甲老爷把刘县令迎到了客厅,安排人上了最好的茶和点心之类的零食。甲老爷说:“不知大人来此何事啊?”刘县令笑着说:“本官先恭喜甲兄了,明日知府大人要率众官员来本县学习啊!都是你甲兄的功劳啊,慷慨施舍粥给流民还建立了慈幼院,功德无量啊!”甲老爷说:“不不不,大人夸奖了,其实都是刘大人治管有方我们这些做生意的才有钱可赚,才能出微博之力吗?”两人哈哈大笑,刘县令说:“那我们明天一起迎接知府大人……”说过刘县令走了。


    第二天,刘县令和甲老爷早早的就在城门口迎接知府大人了。知府大人跟众府官来到,跟随的还有各县的乡绅都是各地的富户吧!还有两名卫兵抬着一张长长的扁。刘县令和甲老爷赶紧上前迎接,俩人和县其他官员向知府大人请安。知府大人命卫兵把匾送到甲府,甲老爷安排众人到丙香楼赴宴。知府大人在酒桌上说:“本官此来一是嘉奖刘县令和甲老板,二是带领众府官向你们学习来了”众人举杯道贺,刘县令甲老板谦虚的回敬。知府大人说:“前几天啊!御史大人乔装从此路过,经询问得知是甲老板自愿出资吃粮搭救流民幼儿,看到此人能为流民想的这么周到,甚是感动啊!来到本府夸了不少好话啊!特回京师把此事禀告圣上,圣上亲笔题写(善举甲天下)五个字,以此表彰!大家举杯敬甲老板!”大家又是一阵鼓掌敬酒。安静后知府大人又讲:“前一阵子常州府附近有匪患作乱,朝廷派兵镇压!大家都知道有战争受苦的都是百姓啊!所以有了一部分流民啊!朝廷下令各地自己主动帮扶流民,有的府县做的很好可有的呢?明意上是做到了,各地富商乡绅也出资了,但事实是什么…故弄玄虚有的甚至还驱赶流民!你们自己都好好想想……一会儿饭后各自交代,交代清楚了本官可以此次不追究,不过要是查出来,本官定不饶恕!”知府大人说过以后各自都计算着自己的小九九。这时刘县令心想“难道甲老爷给我银票的事,他高诉了知府大人?也不能没有这种可能,因为他和知府的关系不一般啊!你看这次虽说是嘉奖我们俩,但人家甲老爷还有块匾,我呢?只是口头表扬了一下!看来在不如实交代!我这乌纱可就保不住了啊!哎…算了把这些天从甲乙丙……老板那里得来的全部上交吧!”饭后各个官员都把自己的事交代清楚了,知府命刘县令把他们先领到县衙休息,然后把这些富豪乡绅叫来说:“各位乡绅父老,这些都是各官借帮扶流民从你们手中拿的银票,各自都拿去尽自己之力用行动帮扶流民”知府看看众人没人敢拿,然后对着赵员外说:“赵老您带个头儿吧!”赵老颤颤巍巍的拿了他自己出的钱。知府大人说:“好, 好!甲老板你拿”甲老板说:“知府大人,这钱放在我这也就是做些蝇头小利,但放在你这可不一样了啊!您心系百姓为黎民百姓所想,所以我觉的放在您这先存着,以备不时之需吗!”甲老爷说完知府大人哈哈一笑说:“说的好,说的好啊以备不时之需!”然后又让其他人拿,其他人看甲老爷没拿受了表扬,自己那还敢去拿啊!都随重了甲老爷的话,赵老板一看这情况又乖乖的把钱放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