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人心各不同
    “俞墨。”


    女孩儿扭过脸看他,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词汇才能说清楚,她想出去走走的意思。两头踩的算起来,这都已经穿了第三天了。人家死了的,三天还能回个魂儿呢。


    她想去穿过来的那条小道上看看。


    “怎的了?”


    见她咬着唇,一脸苦恼的看着自己,俞墨轻声的问道。


    “学…话说。”


    苦逼的憋出这俩词儿来。得嘞,咱还是先学会说话吧。其他再多的想法,都先往后稍稍。


    俞墨挑起了嘴角,一脸笑意的瞧着她。


    “学说话。”


    “学说话…”


    “很好。”


    “很好…”


    俞夫子的小课堂又开始了,教的是他最心爱的学生。


    俞大虎和孟氏,悄么声儿的路过门外,两个老人对看了一下,又轻手轻脚的回到自己的屋子里。


    “这回总放心了吧?那姑娘可一点也不傻。就老四那精明样儿,要你天天跟着瞎操啥心?”


    瞧着老妻,俞大虎取笑她的多虑。绝不承认,其实他自个儿也在心里,狠狠的松了口气。


    “咋就是俺瞎操心了?你就不惦记?”


    老太太颠着个小脚,走到床跟前盘腿坐下。随手拿过箩篮里的鞋底子,一边纳一边搁嘴里感慨道。


    “没毛病就好,其他的俺不去多斟究。


    不论她是啥来历,愿意跟俺幺儿好好过日子就成。等过些时候,把他们的婚事一办,俺俩这辈子该完成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日后擎等着再抱孙子就是了。”


    俞大虎也走过来坐下,点头应着孟氏的话,他笑着说。


    “这话对头。要说起明白人,那还得是俺媳妇儿。就不跟村里那些个老婆子一样,想方设法的给小辈们添堵闹心的,那算个啥本事?


    咱就乐呵儿的,让外头那些人,好好瞅瞅,啥叫好老上人。”


    “呸!都忽悠了俺一辈子了,甭在搁俺跟前嘴儿花花。”


    孟氏没好气儿的白了自家老头子一眼。


    “俺要你来教,咋给人当老婆婆?俺自个儿寻思不明白?”


    瞅着媳妇儿神色不对,俞大虎赶紧认怂,眯着眼直应承老妻的话。


    “那哪儿能呢?你向来就是个通透人。可别跟俺一般见识。”


    没揪着话茬儿不放,老太太低头捏着针,使劲的在鞋底子上规规整整的走着线,她的声音听着有些飘忽。


    “啥通透不通透的,俺也不是你嘴里那明白人。反正俺就知道一件事儿。


    这几个儿媳妇,都是俺儿子们稀罕的。不说她们给家里添的这些个孩子,也不提她们的性子,究竟咋样。俺儿子稀罕的,俺就稀罕。


    对爹娘孝顺不孝顺的,只要大面儿上过得去,就没啥值当挑理儿的地方。俺们两个老东西还能活多长时候?给儿子儿媳妇添那个堵干啥?


    他们都能和和美美的过日子,那才是正经的。俺跟你娘可不一样。”


    孟氏最后这句话,是瞅着俞大虎说的。


    “那是,那是。你不糊涂。”


    想起自个儿老娘活着的时候,整的那些个幺蛾子,俞大虎讪讪的笑着应承。


    他最怕的就是媳妇儿翻旧账。因为他知道确实是自己理亏,对她不住。年轻的时候,他虽然没帮着老娘,可是也没敢帮着孟氏。


    他是家中的长子,出幺蛾子的是他娘。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的亲娘。俞大虎要是敢偏帮着自己媳妇儿,他老娘就敢扯绳子上吊。


    孟氏没有再搭理他,只是专心的忙着自己手上的活计。


    老四媳妇那儿,应该还缺几双鞋子。她一个老婆子闲的没事,就手能做的就给做了。哪能净指着其他的儿媳妇们操心。至于过去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她都懒得翻倒出来。


    不得不说,这老太太真的是个难得的好心性。自己受过婆婆给的罪,她就不想让儿媳妇再遭一遍。


    这种婆母,莫说是在这孝比天大,恶婆婆遍地的古代了。就是搁现代,有许多人都是做不到的。要不也不会流传下来那么句老话。


    篱笆不是墙,婆婆不是娘。


    做亲娘的,唯恐自己闺女,受了自个儿曾经受过的苦。当婆婆的,生怕自己儿媳,享了自个儿没有享过的福。


    倒不是纯粹的恶吧。


    不信你看看,那些跟自己家儿媳妇闹得不可开交的人,她们跟旁人相处的时候,一般都比较通情达理好说话。


    亲戚邻居的,提起来也都会说。那人看着不像是不讲理的呀,是不是她家那儿媳妇,有啥做的不到的地方?


    她们乐此不疲的,给自己儿媳妇添堵。


    但是又特别疼爱自己的儿子孙子们,不想破坏在他们面前的形象,于是就会出现很多戏剧化的婆婆。人前人后两张脸。


    你说这种婆婆是有毛病吗?


    其实不是。


    这就是人性,生来具有的那一面阴暗。有的人,能够努力控制住这种阴暗,只要不表现出来,那就是好婆婆。


    毕竟论迹不论心,你不说出来,没任何人知道。


    可有的人,她就会恶意的,把自个儿曾经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加倍的返还给下一任接替了自己儿媳这个位置的人。


    好与坏,婆媳还是对手。


    其实不过都是人心在作祟。


    俞家的这几个儿媳妇,能够相处的这么好,能够同心协力的拧成一股绳。


    其实跟婆婆的慈爱,也有很大的关系。


    正是因为受到了善待,生来感性的女人们,才打从心底的愿意把婆家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供小叔子,跟供亲弟弟,在心情上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也许是被逼迫和心甘情愿的区别吧。


    日子就在一天天的教学中晃晃悠悠的走过去,很快就到了二房孩子办满月礼的时候了。


    俞墨早已经回书院与业师请示过,安心的归家温习,以备今秋的乡试。


    陈欣这段时间,也突飞猛进的学会了许多的句子。到底还是经历过应试教育的脑子,不愧是被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给狠狠毒打过的娃。


    对俞墨的这种填鸭式教学,她的接受能力十分良好。不过短短的一个月,现在磕磕绊绊的与人交流,已经不是啥大问题了。


    今日俞家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张罗酒席宴请宾客。也没有受旁人家的礼,不过是族里一些关系不错的,跟着过来道了声贺。


    但是旁人可以不请,江氏的娘家人,是肯定会到场的。毕竟这是他们家姑娘生的头一个男丁,跟那几个丫头片子的待遇可不一样。


    江母早早的就四处淘换了几十个鸡蛋,染的分外喜庆,装在篮子里,一路小心的给闺女送了过来。


    “三妮儿,你可算是熬出头了!三姑爷来报喜的时候,娘是高兴的半宿都没合眼。天老爷哎,你这可总算是有后了!”


    瘦巴巴的矮小老太太,说着说着就哑了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