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一章 援兵(上一章序号错了,应该是340,这章才是341)
    当年无敌天下的蒙古骑兵,以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著称。他们的骑兵部队往往由一个负责冲击的重骑兵纵队,两个机动灵活的弓骑兵纵队组成。


    两者相互配合,根据战场形势灵活采取不同的战术,战斗力一度天下第一。


    大明能推翻元朝,将蒙古人撵回草原,骑兵的战斗力自然毫不逊色对方。尤其是最精锐的羽林卫,早已熟练掌握蒙古骑兵的各种战法。


    现在他们采用的便是蒙古弓骑兵极其擅长的‘曼古歹’战法。即骑射者一边逃走,一边向后方的敌人射箭。


    这种战术的精髓在于,从远距离攻击敌人;持续不断的攻击敌人;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


    在这种攻击下不论敌人的精神多么坚强,甲胄多么坚固,彻底崩溃都只是时间的问题。


    所以明军也把这种战术称为‘放风筝’。


    眼前的弥勒教徒基本都是步兵,只有教主身边寥寥几十骑,可以忽略不计。他们两条腿根本就追不上四条腿的骑兵,纵使再悍不畏死,也只有当箭靶的份儿。


    于是在骚气的晋王殿下和闷骚的燕王殿下率领下,羽林骑兵分作两队,在弥勒教军队快要冲到近前时,从他们左右两翼掠过。


    拉开一箭距离后,羽林将士们才纷纷张弓搭箭,却不直接瞄准敌兵,而是箭头向天,采取抛射。这种射击的精髓在于齐射,如冰雹般箭雨从天而降,对猬集在一起的敌军,打击效果极好。


    但杀伤不是主要目的,目的是为了造成敌军混乱。


    三轮抛射后,弥勒教徒已经无头苍蝇似的乱成一团。


    早就按捺不住的秦王,立即趁势发起冲锋。


    乱成一锅粥的弥勒教军队,如何抵挡这些挥舞着狼牙棒的重骑猛男?


    磕了药不怕死也白搭……


    一百重骑兵狼牙棒下,无一合之敌;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这时,两翼的弓骑兵在烟尘的掩护下,包抄到敌人的侧翼和身后,与重骑兵一起形成了合围之势。


    “四百包围三千……”弥勒教主都看傻了,万万没想到,这么点儿明军能把自己的部队给反包围了。


    这战斗力也太离谱了吧?


    殊不知,羽林骑兵本就是天下最强的明军中的最强精锐,又在三位将星下凡的殿下率领下,自然更如虎添翼,爆发出十二分战斗力。


    对上乌合之众的弥勒教徒,就像狼群包围羊群,数量悬殊又如何?依然还是一面倒的屠杀。


    不过弥勒教徒比羊群强多了,他们不怕死!不管损失多大,他们依然嗷嗷叫着发起冲锋。被射到在地还继续往前爬……


    然而当他们付出莫大的牺牲,终于冲到明军近前时,一声唿哨响起,羽林卫再次拨转马头,拉开了距离,用弓箭招呼他们。


    就这样放了三轮风筝,死伤过半的弥勒教徒终于崩溃了。不少恢复理智的教徒,开始丢下武器逃跑。


    羽林卫这点兵力,根本没能力阻拦他们,也没兴趣阻拦,只集中精力对付负隅顽抗者。


    弥勒教主见状,加上骑兵部队又迟迟未回援,知道大势已去了。


    他可没有牺牲殉教的想法。事实上,能存活到现在没被消灭的道门会,都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当成金科玉律。


    “走!”他喝一声,便在十几骑亲兵簇拥下,往山西方向奔去。那里,是弥勒教的老巢。


    “想走?本王答应了吗?”朱棣早就盯上他了,见状冷笑一声,把卷了刃的大关刀往地上一插,接过手下奉上的硬弓。


    弓如满月,雕翎箭瞄准了那弥勒教主的后心窝。


    然后燕王殿下毫不迟疑的射了出去!


    弓弦响处,弥勒教主后背中箭,应声落马……


    “教主死了!”


    “教主死了!”这一幕对弥勒教徒造成了极大的震撼。连号称弥勒降世、刀枪不入、法力高强的教主,都被射死了,他们还怎么可能战胜明军?


    于是纷纷丢下武器,落荒而逃……


    羽林卫将士也不再追杀,赶紧寻找受伤落马的同袍,准备撤退。


    敌军骑兵随时可能会杀回来,他们现在已经射光了箭,战马也快到极限,再打一场的话,伤亡会直线上升的。


    待到各百户报告搜救完毕,晋王便喝一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