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许攸之谋,奇袭高邑
    【前面写错了,不是壶关,是土门关,前文已经改正】


    “主公,按照韩馥所说,我推测刘煜的大军定然是出土门关走井陉,直达高邑这个路线。”许攸一脸笃定的道。


    很显然,这条路是并州距离冀州最近的一条路,肯定是走这条路。


    逢纪还准备说什么,但是考虑到自己之前的失误,便没有说什么。


    “井陉虽近,车不能方轨,骑不能成列,山路崎岖极难行走。”许攸说道:“我估计,刘煜的大军,想要过井陉,抵达冀州,最快的速度也要十天。”


    “此时,主公可命麾下猛将率领大军日夜兼程,拿下高邑之后,刘煜之兵,不攻自破。”


    刘煜的军队肯定是从晋阳出发,从晋阳到高邑要五百里地,其中还要算上特别不好走的井陉之路。


    而从南皮到高邑,不过才三百多里地。


    光是距离就少了两百里地,再加上从南皮到高邑是一路平原过去,速度更快,急行军的情况下,三天足够了。这,就是许攸的办法。


    或许不是很完美,但是起码在目前来看,是最优解了。


    “可是,高邑城高池深,如何能够在七天之内攻陷?”袁绍有些犹豫。


    一旦刘煜大军提前抵达,一切就都前功尽弃了。


    “主公请放心,韩馥麾下武将早有心向主公之人,到时以此为接应,高邑旦夕可破。”许攸一脸自信的道。


    除了赵浮、程涣,还有已死的潘凤之外,其余张郃,麴()义,高览等人,都已经表态愿意支持袁绍入住冀州。


    “文远此计深得吾心。”袁绍颔首,随后道:“来人,召颜良、文丑、韩猛、高干四人前来。”


    此四人,乃是袁绍手下武将最强之人。


    “主公。”


    没多久,颜良、文丑、韩猛、高干四人,来到袁绍面前。


    “颜良、文丑”


    “末将在。”


    “本公现在命你二人亲率三万大军,日夜兼程前往高邑,定要一举而下。”袁绍看着颜良、文丑二人,厉声吩咐道。


    “喏,末将尊令。”


    颜良、文丑二人急忙应道。


    “子远,你辛苦一番,随军一同出发,联络高邑城内。”袁绍说着,看向许攸,开口说道。


    “是,主公。”许攸闻言,拱手应道。


    “即刻出发。”


    现在,袁绍也顾不得什么脸面不脸面的事情了,要真是让刘煜的部队到冀州,跟韩馥会和的话,那夺取冀州就更难了。


    本来,按照计划可以轻易的夺取冀州,然后在北拒公孙瓒。


    整顿一番之后,便可挥军北上夺幽州。


    幽州拿下之后就是并州和青州,一旦四州连城一片,天下唾手可得。


    可惜,在第一步就受阻了。


    “其余人,随吾一同前往高邑。”袁绍对逢纪、郭图还有高干、韩猛等人吩咐道。


    这次,袁绍可是下血本了,一定要尽快拿下高邑。


    一共出动了八万大军,除了颜良、文丑率领的三万前锋,他亲率五万大军跟在后面。


    ……


    “使君糊涂啊。”


    此时,高邑城内,当沮授得知韩馥竟然把跟并州结盟的事情告诉了荀谌和辛评之后,顿时大乎道。


    醒悟过来之后,韩馥也后悔了。


    他只顾着自己解气了,浑然忘了此刻并州大军还没到,他还需要与袁绍周旋一番,给自己争取足够的时间。


    “一旦袁绍撕破脸皮,率领大军征伐使君,冀州其他城池当然望风而降。”沮授叹了口气,然后说道:“甚至,此刻高邑城内,都已经有人在暗中投靠了袁绍。”


    “这可如何是好?”


    韩馥也急了,看向沮授。


    “使君,当务之急,必须要清楚的知道,那些人是向着我们,那些人是想着袁绍的。”沮授一脸认真的道。


    “授料想,此刻袁绍差不多已经派出大军要奇袭高邑,只要我们坚持十天以上,等到并州大军一到,就可反攻袁绍了。”


    “这个好说,我知道谁心向袁绍。”韩馥眼神犀利的道。


    这段时日发生的事情,早就让他看透谁是自己人,而谁又是袁绍的人了。


    “来人,把张郃、麴义、高览、荀谌、辛评等人关起来。”韩馥直接对外下令。


    自从冀州出事之后,除了荀谌和辛评二人之外,其余人根本就没有来见过他,很显然就是在等袁绍,不把自己放在眼中了。


    “命耿武率领三千兵马,巡视城内,发现有宵小作祟立斩不赦,令赵浮、程涣二人带兵回高邑。”


    最后,韩馥看向沮授,情真意切的道:“公与,接下来高邑之战,吾便托付于你了。”


    “请使君放心,授必不会让袁军踏入高邑城内。”沮授一脸凝重的道。


    袁绍兵多将广,但是他们也不弱多少。


    进攻不足,但是自保无虞,凭借城内两万守军,再加上赵浮和程涣二人率领的一万长弓手。


    保高邑城十天,不是什么大问题。


    ……


    按计划,颜良、文丑二人率领前锋三万大军,三天赶到高邑城下,实际上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赶到了高邑城外三十里的地方。


    连日赶路,再加上天色已黑,便没有发动进攻,直接原地安营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