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迁都计划,鸠杀天子
    “丞相”


    李儒恭谨的站在董卓面前。


    “文优,你来的正好,你看看这个。”董卓一见到李儒过来,连忙把手中的讨董缴文给对方看。


    “丞相,儒以为,不必太过于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李儒看了一眼之后,然后看着董卓一脸认真的道。


    “说说你的看法。”


    董卓闻言,想了一下,看着李儒问到。


    “丞相,别说有多少人会响应曹操,就算是有的话,儒以为也不会太多。”李儒一脸自信的道。


    “此等人,一旦会盟之后,人心各异,威胁并不大,相反丞相更应该着眼于朝廷。”


    事实也正如李儒所说的一样。


    关东联军会盟,说的好听,但是其实人心各异。


    没有人比李儒更懂这些世家的龌龊,能影响曹操的肯定都是世家中人。


    汉朝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世家的原因占据九成。


    “你是说迁都?”


    董卓看向李儒,开口问道。


    “是的,丞相。”


    李儒点头应道:“洛阳周围八关看似雄伟,不过却把丞相的力量分成了八分。


    而长安不同,迁都长安之后,只要牢牢把守住潼关,任凭诸侯联军如何,也休想动摇主公在朝廷上的地位。”


    “再者,丞相的根基就在西凉。”


    总之,董卓迁都长安,比呆在洛阳,好处简直不要太多。


    “本相也想迁都长安,但是奈何朝中大臣不同意。”董卓皱着眉头。


    迁都的事情,早就在计划当中。


    但是,一提起这个事情,朝中所有的大臣,无一例外全都是反对。


    “丞相多虑了,有时候杀人更能轻易的解决事情。”李儒拱手道。


    就眼下朝廷那些老家伙,随便杀一些人,剩下的肯定都会乖乖配合。


    “你说的没错,还是本相杀人杀的太少了,否则曹阿瞒岂能从洛阳离开。”董卓闻言,顿时眼中充满杀意。


    “除此之外,儒窃以为刘辩不可留。”


    李儒缓缓说道:“如今曹操发布缴文,不知多少诸侯会响应,为防止他们以刘辩做文章,不如丞相先行……”


    锁着,李儒比划一个杀的手势。


    “你说的没错。”


    董卓点了点头道:“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


    “是,丞相。”


    李儒闻言,躬身后退,退治门口之后转身离开。


    看着李儒离开,董卓想了想,于是派人把吕布给叫了过来。


    “义父。”


    吕布近前,行礼道。


    “过些时日,本相准备迁都长安,汝这段时日,去那些皇陵和朝廷诸公大臣的陵墓走一遭。”董卓对吕布吩咐道。


    既然要迁都长安,洛阳这边就不重要了。


    按照李儒制定的计划,先迁都长安以避锋芒,把守潼关坐山观虎斗,等到诸侯联军自己内斗之后,他最终再出来一扫天下。


    迁都是需要很多钱粮了,董卓就把注意打到了历代皇帝的陵墓还有诸王公大臣的陵墓。


    自汉以来,非常注重孝道,民间为何要卖身葬父,就是要给自己的父母弄一些陪葬品。


    民间都如此,可想而知贵族更甚。


    “是,义父。”


    吕布闻言,丝毫没有任何顾及的道。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此举会给自己招来多大的恶名。


    对于吕布来说,无所谓了。


    再他杀了丁原那一刻开始,名声于吕布而言,就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


    第二天,董卓带兵上朝。


    “本相欲迁都长安,诸位以为如何?”朝堂上,董卓立于刘协之下,看着诸位王公大臣,表情严肃的道。


    “丞相不可。”


    话音刚落,太尉黄琬、司徒杨彪便站出来反对。


    “汝二人不同意,我看汝太尉和司徒也不想当了,来人呐……”董卓大喝一声。


    “把他们两个给我带下去。”


    董卓对着进来的侍卫吩咐道。


    “是”


    紧接着,太尉黄琬、司徒杨彪二人就被侍卫给带走。


    “启禀陛下,本相以为黄琬于杨彪,已不再适合担任太尉和司徒,还请陛下下旨免除二人职位。”董卓转头看向刘协,略带威胁的道。


    “丞相说什么,就是什么,朕同意了。”刘协哪敢反驳,只能同意。


    就这样,堂堂的大汉三公,被董卓一言便给罢免,这使得董卓气焰越发的嚣张起来。


    与此同时,李儒也带着一队士兵,端着一杯毒酒,来到了刘辩面前。


    “来人,把酒灌下去。”李儒享受的看着这一切。


    刘辩,那曾经可是大汉的天子,就是这么尊贵的一个人,今日就要被他鸠杀再次,心中那种愉悦和爽感,不足外人道也。


    任凭刘辩如何挣扎,最终被两名侍卫强迫灌下了毒酒。


    “把尸体直接找个地方埋了便是。”


    李儒吩咐完之后,就直接离开了。


    另一边,董卓迁都的事情,在罢免了太尉黄琬、司徒杨彪之后,获得了当朝所有大臣的同意。


    见此,董卓更是不把这些大臣放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