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中院人家
    <b>最新网址:www.tpsge.org</b>    分发完前院的喜糖,盛启晖领着苏舸回了中院。


    盛家一家占了东厢房三间屋子,对面西厢房则被隔开,住进了两户人家。


    西厢房靠南侧这一间,住着一对小两口。


    男的叫卫国平,是机械厂子弟小学的体育老师。女的叫樊雪勤,在食品厂上班,是一名车间打包工。


    盛启晖介绍,小两口是大院里有名的模范夫妻,特别恩爱。


    照例,两人对盛启晖和苏舸好一通恭喜。


    “恭喜恭喜,早生贵子……”


    卫国平话未说完,就被身旁的樊雪勤捅了一胳膊肘。


    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好像说错话了。


    “哦哦,不是早生贵子,是和和美美……”


    咚地一声,樊雪勤整个胳膊肘都怼在了卫国平的肋骨条上。


    自家男人怎么这样没眼色,说得这叫啥话。


    让人家新婚小两口听了,尤其新娘子听了,再有啥想法可怎么办。


    人家盛启晖好不容易娶个媳妇,别再叫他们给搅黄了。


    卫国平哎呦一声,疼得捂住了左肋。


    樊雪勤也知道自己后面那一下怼得有点狠了,不过谁叫他乱说话,该!


    “这位小苏同志是吧,长得真漂亮,跟电影里的演员似的。咱们就住对门,以后没事来家里串门,唠唠嗑啥的。”


    樊雪勤很热情地说。


    苏舸笑着道:“好呀,那以后可要打扰嫂子了。”


    “说得这叫啥话,邻里邻居的,不打扰。有空常来串门。”


    跟卫国平和樊雪勤打完招呼,他们接着去隔壁。


    在敲隔壁房门前,盛启晖特意整了整衣领,脸色都严肃了几分。


    “怎么了?”


    苏舸下意识地问,觉得这家是有什么不同吗。


    “这里住的是一大爷一家。一大爷为人比较正直,有点严肃,不过非常的热心肠。”


    一大爷张福顺是机械厂的老工人,七级钳工,当过市劳模。在整个大院里威信很高,平时前院和中院有个大事小情的,都由一大爷出面。


    两人敲开一大爷家的门,是他老伴一大妈(前文张大妈)开的门。


    一大爷还没回家,在厂子里加班,说是有个加急的重要零件,其他人都不成,必须得一大爷来。


    一大妈让两人进来坐,盛启晖这次没有拒绝,带着苏舸进了屋。


    一大爷和一大妈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结婚搬出去单过,二儿子和小儿子跟着老两口一起住。


    这会儿二儿子不在家,只有小儿子正在另一间房里写作业。


    一大妈拿出洗好的苹果,硬是给苏舸和盛启晖一人塞了一个。


    “小盛媳妇常来家里玩,要是在咱大院里遇到啥不舒心的事,尽管来找一大爷和一大妈。”


    “我一定。”


    苏舸应下来。


    同时用眼角余光往盛启晖那边看过去,见他手里拿着苹果没吃,便也只把自己那个苹果拿在手里。


    “你一大爷往常都在家的,偏偏今天加班,到这个点还不回来。”


    一大妈道。


    苏舸笑着摆手,“没事的,工作重要,咱们都是邻居,啥时候都能见,回头我再来拜访一大爷。”


    苏舸谈吐得体,落落大方,一大妈一见她,心里就生出几分喜欢来。


    同时也为盛启晖感到高兴。


    都说娶妻娶贤,难得这姑娘长得漂亮,人也稳重。


    是个好孩子。


    坐了一会儿,盛启晖便说还要去其他家,带着苏舸跟一大妈告辞。


    两人把苹果留在桌上,谁也没动。


    这年头,水果稀罕得紧。


    一大妈舍得拿出两个苹果来招待他们,他们却舍不得让一大妈如此破费。


    西厢房出来,往前走一段路,便是整个大院位置最好,也最敞亮的三间正房。


    正房住着姓俞的一家人。


    据盛启晖说,整间四合院原来都是俞家的,后来俞家不断没落,没了收入来源,便靠着卖房维生。


    最后一座四合院,卖得只剩下三间正房中的两间。


    俞家人最多时,二十几口挤在两间房子里。


    后来陆陆续续搬出去了一些,现在也仍然住着七八口人。


    “俞家老太太规矩很大,咱们不多待,去送了喜糖就走。”


    盛启晖果然按照说的,把喜糖给了来开门的俞家二儿媳钱桂英,两边没寒暄几句,就带上苏舸去了下一家。


    钱桂英关了门,转身就对上婆婆俞老太太严厉的面容。


    “盛家那小子结婚了?”


    钱桂英心尖颤了颤,连忙答道:“是啊,他带着媳妇来送喜糖。”


    俞老太太眉头顿时拧紧了,眼睛定定看着钱桂英手中的糖块。


    “盛家那个病秧子的糖,说不定都是带着病气的,你就不该接。”


    钱桂英:“……”


    俞老太太接着道:“既然拿都拿回来了,也不好就这么扔掉,回头在佛龛前摆一摆,再拿去给孩子们吃。”


    钱桂英眼皮跳了几跳。


    现如今到处破四旧,自家婆婆竟然还在家里偷摸供佛龛,那几年挨得打,都给忘光了。


    这要是被人发现,可怎么得了。


    钱桂英心里又怕又急,嘴上却不敢忤逆婆婆,只得先应了下来,心里想着晚上和丈夫提一提这事,叫他去劝劝老太太。


    俞家占着三间正房的东两间,至于西一间,住的是带着一儿一女的寡妇马淑花。


    马淑花今年三十余岁,年轻时是个大美人,即便现在也仍然风姿绰约。


    她男人前几年得肺病死了,留下她和两个孩子。


    马淑花顶替她男人的工作,进了国营饭店当服务员。


    这可是个千金难求的好工作,不仅体面,还常常有后厨剩下的饭菜能打包带回家,解决了吃饭好大的问题。


    马淑花靠着这份工作,养活两个孩子。


    挨着东一间的是东耳房,住的也是个寡妇。


    不过这是个寡妇娘带着一个二十好几的儿子。


    孟寡妇的儿子叫孟全德,她丈夫什么时候去世的,大院里没人知道,只听说在孟全德很小的时候,人就没了。


    总之,孟寡妇带着孟全德搬进大院时,就只有他们两个。


    孟寡妇一把屎一把尿把孟全德拉扯大,孟全德考进了机械厂,当了一名质检员,孟寡妇也算功成身退。


    眼下唯一的烦心事,就是给儿子找个可心的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