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2章(3)
    向宁抬头看向眼前的男人。


    呃,是他?


    他是什么时候挤进来的。


    柴逍低头看着眼前还在发呆的女孩子,瞥了一眼旁边的那对夫妻,伸手帮他们的行李也拎了下来。


    “啊,谢谢。”年轻夫妻忙向这位高大不少的男子道谢。


    柴逍不语,又看了一眼向宁。“你需要个推车。”


    向宁有些想笑。


    “谢谢你。”她仿佛轻松下来,真的笑了一下,“谢谢你帮我。”


    “举手之劳。”


    向宁好像还在笑,但忽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啊!我知道你是谁了。”向宁飞快地翻出包里的名片夹,“柴医生,幸会啊,您可能不认识我。”


    她伸出葱白的手,递出一张崭新的名片,神色温婉,语气温柔。


    “我叫向宁。”


    对面顿了一下,伸手接过名片。


    “我知道。”


    嗯?


    她眨眼。


    柴逍不明所以地沉默了几秒,“你的登机牌上有写。”


    这样啊。


    向宁展颜,“柴医生,您还记得佩奇项目吗?您当时是这个项目上的医疗顾问专家组成员,久仰大名。”


    柴逍看着她又熟练地翻出平板电脑,打开一个备忘录展示给他看。


    “喏,就是这个项目。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我给您写过几封咨询邮件的。”


    佩奇项目算是向宁作为一把手主办的第一个正式项目,也是他们律所近几年的明星项目之一。所以她印象很深,项目上事无巨细的大小细节,她几乎都记得。


    佩奇项目的标的公司是一家医疗龙头企业,因为项目本身很复杂,涉及医疗方面的专业知识又极为精深,圈外人士的确弄不明白。交易各方特地聘请了几个第三方独立顾问,组成了一个豪华医疗专家组,为这个项目提供一些专业支持与评估。


    专家组一共五个人,剩下四位专家她都在不同场合见过了,只有柴逍,因为一直对不上行程安排,一直到项目交割完成他们都没机会见上一面,她当时也只能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柴逍咨询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律师很忙,往往同时上着不同项目,所以她的邮件都言简意赅,寥寥数语,一般只需要专家回个大致的结论即可。


    但没想到,她收到的回复很长。


    “向律师,邮件收悉。这不是一个简单能用是或否回答的问题。我尝试从这几个方面阐述一下我的观点,供你参考。”


    “向律师好,近闻国外的情况有些不好,请多保重。关于你上次提出的问题,我简单谈一谈我的看法。”


    “向律师好,近日院务繁多,抱歉迟复,希望没有耽误你的工作。你的结论性意见,我大致认同,不过有些分析,还值得商榷。我另修改了几处英文表述,供参考。”


    ……


    虽然有些慢,但柴逍回复得比任何一个专家都认真,对待咨询事宜的态度,甚至比他们律所主任还上心。向宁的那份报告后来写得那么无懈可击,项目交割后还被客户写感谢信到律所那里一通夸赞,有他一份功劳。


    向宁一开始猜他或许拿人手短,是不是在这个项目上能大赚一票,像她一样,所以如此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没想到主任说不是,柴逍作为中方委派的顾问代表,是义务劳动。


    “您真的在这个项目上帮了我好多!”向宁真心地一笑,“不管懂了多少,我都感觉受益匪浅。”


    其实一开始,她还觉得柴医生洋洋洒洒,会不会有些大题小做了。毕竟他们是在做商业判断,不是真的在做医学研究。但后来,她也确实被他的严谨和敬业所打动。


    “我当然记得。”柴逍把那张名片平整地放入自己的皮夹内层,空气中甚至还残留着一点淡淡的木香。“你经常在半夜发邮件,我那时候没少激励科里新来的轮转医生,但凡有点你的工作热情,他们的绩效就一点问题没有。”


    啊这,咳咳。


    向宁被他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是我夜猫子的作息不好,不要让小朋友学坏了啊。”她利落地把平板电脑收进手提包里。“真的太巧了,柴医生。没想到最后还是见到您了。”


    佩奇项目最后成功去纽交所敲钟,客户牵头在纽约大办了场庆功宴,医疗顾问团也被邀请过去觥筹交错。不过柴逍好像当时在国内抽不开身,并没有赴宴。


    虽在意料之中,向宁彼时仍有些遗憾。那天她言不由衷地感谢了很多人,而柴逍,是她真的想当面抱拳言谢的一位。


    “我们加个微信吧。”向宁友好地伸出手机,“您扫我还是我扫您?”律所最近在谈一个医疗领域的新项目,或许还能一起合作。有抱大腿的机会,机灵如向律师肯定不会放过。


    微信?


    柴逍沉默了一下。


    “不好意思,我没有微信。”


    他缓缓道。


    ……哦。


    向宁默默收回手机。


    这一般是她常用的婉拒借口来着。真是风水轮流转。


    好吧,有些大佬遇到太多上赶着来攀交情的人,确实不爱加陌生人微信,她其实理解。


    不过……他们还算是陌生人吗?


    想不通的事情就不要去想它。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尊重,祝福,是向宁的人生信条。


    她礼貌一笑,张口就说上一段乙方的惯用台词:“您也有我的名片,上面有我手机号,有需要您随时联系哈。”


    然后,她以为就没有然后了。


    **


    所以,一周之前,当一个没有头像的陌生人顶着“CHAI”的昵称加她好友的时候,她差点没有通过。


    ……她好像确实没有通过来着。


    于是第二天,“CHAI”又加了她一次。


    这次有一句附言:


    向律师你好,我是柴逍。


    她那天刚开完一个很久的庭,边从法院走出来边暴风吸入咖啡,看到这句话时,差点把一半咖啡洒在律师袍上。


    柴医生?


    他真的来加她了。


    所以是有事吗。


    好像并没有。


    向宁通过了他的好友申请之后,照理说应该主动寒暄。但那会儿又恰好接到一个客户电话,讲了很久,回头就忙忘了。


    再后来,当她意识到应该打个招呼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好几天。


    呃,那好像就,也没有必要了吧。


    柴医生也没有跟她寒暄来着。


    他应该本来就不是那种喜欢闲聊的人。


    向宁再次默念人生信条——理解,尊重,祝福。


    为您提供大神 顾村蕾哈娜 的《律政俏佳不是人》最快更新


    4. 第2章(3) 免费阅读.[www.aishu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