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九筒!叔叔?
    罗横越走越觉得不对劲。


    仿佛一夜之间,整条武馆街上的人,都认识自己似的……


    什么时候,哥们的人缘这么好了?


    就连街边的小贩,见到自己都放下担子,鞠躬行礼招呼?


    出了武馆街,这种情况才稍有好转。


    凭着记忆,找到两条街外的一家钱庄。


    罗横手缩到袖口中,取出一块金条。


    进去之后,直接拍在铁栅栏的柜台上,问道:“掌柜的,这东西怎么收?”


    柜台里,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小老头,眼睛从镜框上方露出来。


    先是打量了罗横一眼。


    这才将目光移到柜台上。


    见到金条之后,脸上露出笑容,伸手取过金条,在掌心掂了掂。


    “足两的大黄鱼,作价三百现大洋……”


    一根三百,罗横的背包内,还有十一根,若全卖出去,值三千六百大洋。


    数目在这年头,绝对不算少。放出去,抵得上城里家境殷实的中产数倍身家。


    罗横心里却有些嘀咕。


    郭梁其那混蛋,二十万买个县长。


    结果压箱底就三千多大洋?


    这明显不合理。


    不过想到之前,福清帮因为接连损失几批烟土,赔了不少钱。


    仓库里还有上千斤的烟土存货。


    能有这么多黄金存着,只能说郭胖子生财有道了。


    三百大洋也足够顶一阵子拳馆的花销。


    看着老头慢腾腾的找着钥匙,往后面的库房去取钱。


    罗横无聊的靠着柜台,打量着从门口过往的人群。


    心里琢磨着,待会拿到钱,应该先去市场,买些肉食回去。


    还得留一笔钱,给大师兄下聘……


    按前世看过的电影推断,很快就要爆发战争了。


    佛山到时候是敌占区。


    罗横就算拳法再厉害,暂时也不能与枪炮集群的军队抗衡,得早做打算。


    之前罗横只想着一个人,在这个世界,随心所欲,想怎样就怎样。打起仗来也不怕。


    但是两位师兄,还有那些如阿厚一般的武馆弟子,对自己这个罗家武馆的正统继承人表现的很亲近。


    也没有如有些影视文娱作品中那样,主家有个废物传人。


    就有人跳出来谋夺家业。


    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大家反而都很支持罗横,经营好武馆。


    罗横不能再那么洒脱,放下所有人只顾自己了。


    或许,该帮大家想一条出路?


    柜台侧面,紧闭的铁栅门忽然发出响动。


    罗横回神转头,便见一个穿着一套格子西装的男人,从里面出来。


    冲罗横露出个友善的笑容。


    罗横回以微笑。


    男子主动伸出一只手,笑道:“鄙人周清泉,刚从南洋回来,准备在佛山做点生意……”


    罗横只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


    一时却忘记从哪听过了。


    不过还是习惯性的伸出手,与对方握了握。


    这年头,握手礼可不流行。


    也只有这种,留过洋的人,才会持这样的礼节。


    周清泉笑道:“你姓罗对吧?”


    罗横这才醒悟过来,对方说了自己的名字,自己却未自我介绍。


    其实要放后世,罗横还不至于连这点礼节也不懂得。


    只是穿越过来,融合了原主一部分记忆。


    这两天打交道的又尽是些武人。


    弄的罗横许多习惯上,都有些向原主看齐了。


    “确实姓罗,周先生认识我?”


    周清泉摊手冲旁边的椅子示意:“坐下说话,这间详福钱号,是我一位朋友的生意,我临时在这里落脚。”


    罗横点点头。


    终于想起周清泉这个名字来。


    这不是电影《叶问1》中,那位与叶问是好友的爱国商人么?


    罗横稍稍坐直了身子,笑道:“周先生找我有事?”


    “罗师傅没听说过我?”周清泉没有回答罗横的问题,反而问道。


    罗横奇道:“周先生以前见过我?”


    周清泉轻轻摇头,温和笑道:“没有见过,不过我与令尊曾是同窗,他曾与我数次提到,在家乡佛山已成亲,有个儿子罗横……”


    罗横这下更纳闷了。


    与老爹罗礼同窗?


    周清泉见罗横神色,解释道:“在东瀛宏文学院,令尊没有与你说过么?”


    罗横这下真大无语了。


    那个守着传统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老爹,居然还留过学?


    这尼玛还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前面有灯叔说过,老爹年轻的时候,还在黄埔滩混过社会。


    这回又是周清泉,说起老爹还留过洋……


    老爹的过往还真是丰富。


    遂摇头道:“家父在时,未曾提过他以前的事,每日里只在经营拳馆,教授弟子……”


    周清泉闻言,似是想起什么。


    摇头叹道:“罗礼兄居然对过去一点都不想提起么?”


    又对罗横道:“你想不想知道你父亲的过去?”


    罗横心里正好奇着呢,老爹究竟还有多少过去,是原身所不知道的。


    那年头能留洋,可都不是一般人啊!


    闻言点头道:“周先生愿意告诉我么?”


    周清泉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你父亲之所以不提,大概是心底对过去的一些事情放不下吧。


    “零九年初,我与罗礼兄在宏文学院,你父亲因为自小习武的缘故,性情刚烈。


    “结识当时旅居东瀛的孙先生,罗礼兄毅然弃学,护送孙先生回广州,登岸主持全国会议。


    “当年曾在广州府轰动一时,数位义士因此丧命……”


    罗横听到这里,整个人都傻了。


    尼玛,记忆之中,那位自己快十岁了,才露面的老爹。


    一天不揍一顿儿子,仿佛睡不着觉的罗礼。


    还有这样的过去?


    这剧情听着挺熟悉啊?


    这尼玛不是那部电影《十月围城》的剧情么?


    “后来又入云南,随松坡将军兴兵伐袁。一六年,松坡将军病重,赴东瀛就医,便是由令尊与一位张士官陪同护送。


    “那时我们还在东瀛见过一面,松坡将军病重不治,令尊与那位张同僚护送其遗体归国。


    “分别之际,曾表示过对北洋政府失望,有意到黄埔滩,寻求西方诸强援助,后来时局动荡,我们断了联系。


    “我学业结束,选择到南洋做生意。这次回来,才听说他早已回到佛山经营家里的拳馆,并遭罹难……”


    说实话,罗横对周清泉的话,并未全信。


    虽然暂时找不出什么破绽。


    但在原主留下的记忆之中。


    老爹罗礼除了揍儿子,根本没有其他形象。


    哪里有留过学,打过仗,还反过袁的那种英雄气概?


    二来也是因为,按周清泉的说法,老爹去黄埔滩,是为了找洋人求援助?


    这尼玛就更扯淡了。


    北洋时期了,谁不知道,那些鬼佬没一个好东西。


    老爹若真留过学,难道这点见识也没有?


    更何况,罗横也不会因为周清泉在电影里,是个好人的形象。


    就会对他信任不疑。


    好人又不是不能骗人……


    经历过后世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洗礼,罗横深知人性的复杂!


    无论这些关于老爹的过往,有几分真,几分假。


    罗横现在都不怎么关心了。


    毕竟都只是过去的事,就算老爹是个大英雄!


    现在已经被金山找打死了!


    仇!罗横也已经亲手报了。


    一切都已经过去。


    现在,罗横关心的事情只有一个。


    那就是周清泉口中,那位姓张的士官,与老爹护送松坡将军赴东瀛治病的同僚……


    这经历……?


    罗横忽而想到一个可能。


    差点一句卧槽脱口而出!


    尼玛,姓张!又是松坡将军亲近护卫!


    九筒啊……


    说了这么半天,九筒同志,居然与老爹是同僚?


    哥们这不还得叫人家一声叔叔?


    周清泉说完之后,见罗横陷入沉思。


    等了片刻,发现他没有醒转的意思,禁不住小声唤道:“罗师傅?”


    “啊?”罗横被唤声惊醒。


    心头念头电转,面上不动声色,好奇问道:“周先生与我说这些,不会只为了闲聊吧?


    “既然与家父是故交,有什么事不妨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