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立志青州,何惧天时不在
    郑平坦言道:“此人姓刘名备字玄德。是幽州涿郡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故东郡范县县令刘雄长孙,亦是如今的平原郡高唐县县尉!”


    郑玄敛容:“范县令刘雄及其长子刘弘,老夫皆有耳闻。”


    “父子二人都是举孝廉出身,颇有德行,但可惜这两人都英年早逝了。”


    “刘备是刘雄长孙、刘弘长子,有家风传承,又令显谋欣赏,想必德行不会太差。”


    “只是这刘备如今也快三十了却仅仅只是一个县尉,亦无孝廉之名,比起刘雄父子还是差太多了。”


    “即便有老夫助其扬名,又如何能替代焦和?”


    郑玄不傻。


    郑平不想让焦和在刺史位置上待太久,又要让郑玄替刘备扬名,这是想让青州的名仕能举荐刘备暂代青州刺史一职。


    如今汉天子被董卓挟持入长安,世道纷乱,往往事急从权。


    只要有州郡名仕举荐、诸郡官吏推举,贤才是可以出仕州郡要职的。


    如同青州黄巾祸乱兖州时,袁绍表奏曹操当东郡太守、公孙瓒表奏田楷当青州刺史、袁绍表奏臧洪当青州刺史,而刘备依附陶谦时陶谦也表奏刘备当豫州刺史。


    这些州刺史郡太守的官位,虽然都是不被朝廷承认的伪职,但却能统辖人心,牧守一方。


    郑平轻笑一声:“父亲,桓灵时期有童谣。”


    “举茂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焦和是举孝廉出仕,又是此间名仕,连父亲都曾对其赞不绝口,但这焦和,却将一个兵精粮足的青州,治理成了饿殍遍地、流寇遍野的丘墟之境。”


    “刘备虽然没有孝廉之名,但却有匡扶社稷之志,待人诚恳,又体恤百姓,亦有亲自上阵杀敌的胆魄!”


    “只可惜生不逢时,在这个动辄举茂才举孝廉才能出仕的时代,军功升迁是很困难的。·倘若是秦皇汉武时期,似刘备这等敢上阵杀敌的,早已闻名当世了。”


    郑平给了刘备一個求贤的下限。


    当上高唐令!


    如今的平原相是有“三君”之名的颍川陈纪,刘备当上高唐令并不是一件难事。


    用不了多久,刘备就会来高密县。


    既然有了选择刘备的想法,郑平自然不会如郑玄说的一样,要“屈身守分,以待天时”。


    天时不在刘,唯有逆天意!


    刘备有仁主之风,又有猛将相随。


    郑玄是青州名仕,德行连黄巾都要避让,门人弟子更是超过千人。


    郑平有平天下的志向和谋略。


    只要将这些资源都整合在一起,郑平又何惧天时不在刘?


    既然穿越到了汉末,郑平就不想虚度光阴一生,徒让司马老贼留名。


    智者斗智,勇者斗勇,壮志贯彻一生,才不愧对这名仕之子的出身!


    见郑平对刘备如此的推崇,郑玄静静思虑了一阵,道:“让老夫助刘备扬名,这事也不是不行,但老夫得亲自见见这刘备,才能决定!”


    郑平笑道:“父亲勿急,孩儿给刘备谋了一个机会,他若能抓住契机,自然会来北海寻我。倘若抓不住,那只能说孩儿看走眼了,这扬名自然也就不需要了。”


    见郑平成竹在胸,郑玄不再多问,又提及了婚嫁一事:“显谋,既然你准备留在青州,于公于私,迎娶孔文举的女儿,都对你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大丈夫只患功名不立,何患无妻。”郑平出言打断:“更何况,孔北海的女儿,如今过于年幼。”


    郑玄眼一瞪:“年幼?孔文举的女儿已经及笄,正待字闺中,难道你还想让她多长几年不成?”


    郑平点头而笑:“父亲深知我心啊,倘若孔北海的女儿,愿意多等我几年,我一定不会辜负父亲的好意,以厚礼迎娶!”


    “你还真敢说啊!”郑玄胡须都翘了起来,显然又被气着了:“此事就听老夫的!你若想让老夫助刘备扬名,就必然要借孔北海的势。”


    “他是三府举荐的北海相,跟青州各郡的达官贵胄都有恩情。若无孔文举相助,仅靠老夫的名声,是不足以让刘备暂代青州刺史的!”


    “若你决定了,明日老夫就遣伱兄长去北海提亲,否则你还是跟老夫去徐州吧!”


    郑平暗叹一声,知道这事是拒绝不了。


    郑玄这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心要让郑平娶孔融的女儿。


    真要借孔融的势,哪里需要郑平去联姻啊!


    “就依父亲之意!”郑平不再反驳,毕竟这也不是坏事。


    郑玄暗暗得意,如郑平判断的一样,郑玄是有私心的。


    虽然郑平推崇刘备,但郑玄跟刘备不熟,担心郑平会误信了人。


    让郑平娶孔融的女儿,就意味着郑平成了郑玄和孔融的代言人了。


    不论刘备德行如何,想要立足青州就得依靠郑平来取得青州名仕和郡官的推举。


    “兄长在何处?”郑平又问道。


    “学堂未归。”郑玄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再次瞪眼警告:“你兄长谦厚,不似你鬼精,别耍花花肠子!”


    郑平笑道:“父亲多虑了,我跟兄长四年未见,只是去叙兄弟之情。”


    .....


    高唐县。


    平原相陈纪亲自莅临县衙。


    而高唐令遭受杖刑,此刻已经被杖毙。


    在得知刘备奇袭黄巾失败、反而在中途遇到埋伏的消息,陈纪就已经猜到了原因。


    县中官吏勾结黄巾的,不止有高唐县一例。


    平原郡九个县,经陈纪查明的有六个县的官吏都跟黄巾有勾结!


    但即便如此,陈纪也不敢轻易责罚。


    一旦谋事不密,陈纪这个平原相都可能有杀身之祸。


    但现在,高唐令却碰到了硬钉子!


    刘备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将高唐县的县兵全部掌控了。


    可怜的高唐令想不明白,为什么刘备亲自给几个县兵编织了草鞋,就让这群县兵对刘备言听计从了。


    高唐令更不明白,堂堂一个县尉,居然会自降身份的给县兵编草鞋,简直有辱斯文!


    陈纪挥了挥手,让兵卒将高唐令抬出,随即看向侍立的刘备,眼神中颇有欣赏之意:“玄德,你让本相刮目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