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五子良将,谁可为首?
    霎时间。


    曹丕脑海中生出了一个念头:


    据弟不好好的在邺城待着,无父亲相召而冒然至战事前线,他怎么敢啊。


    尤其是配上曹操在提及曹据时前缀的“混账”两字,愈发的坚定了曹丕这个念头。


    然而。


    当曹丕注意到父亲不耐的打发他们离开的表情时……


    他顾不得继续想下去,连忙唯唯诺诺的说道:“父亲,孩儿知道了!”


    “孩儿告退!”


    与曹彰联诀出了书房之后,曹丕的内心始终没有平静,心底里始终惦念着曹据到来一事。


    据弟因何至此?


    他到底做了何事,使得父亲如此恼怒?


    重重疑惑出现,使得素来多疑的曹丕浮想联翩,以至于他身边的曹彰离开了,他都没有察觉到。


    等到曹丕回过神来。


    他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已经不知不觉的出了郡守府。


    回望一眼身后的府门,曹丕对着身边的随从说道:“你,去探查一下今日郡守府发生了何事。”


    “有何人出入见了父亲!”


    对于曹丕的吩咐,其随从哪里敢迟疑。


    ……


    及至傍晚时分。


    当曹丕听完随从探知来的讯息之后,他失眠了。


    “荀彧,父亲,据弟…”


    “彰弟和植弟还没消停,如今连老八也开始渐渐不安分了麽!”


    辗转反侧之间,曹丕从未像现在这般,觉的长夜如此难熬。


    半夜时分。


    曹丕猛然间从床榻上坐起,唤来了白日间的那名心腹随从。


    “明日,你想办法将今天探知到的信息头颅给老四!”


    “切记!”


    “谨密行事,万不可让人察觉到是我授意你所为。”


    吩咐完这些,曹丕才松了口气再度躺下。


    “老八啊!”


    “你想争位角逐,不光要过父亲那关,还得先过了曹植,曹彰那关啊!”


    “你!”


    “不该搅合进来的。”


    “安安分分的活着不好吗!争了不该争的,谁能保证……”


    “你不会落得个像你那兄长仓舒一般的下场呢。”


    ……


    十月下旬。


    通往合肥城的官道之上。


    不失豪华的马车之内,曹据一人独坐。


    马车左右,典满护卫而行。


    至于被曹据新收的邓艾,如今则是在随行的护卫指点下,正在习练马术。


    车厢内。


    曹据浑然不受马车的颠簸影响,脑海中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他,该给如今还是一块璞玉的邓艾,找个什么样的良将名师。


    说到良将,曹据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出的便是曹魏五子良将的名字。


    蜀汉有五虎,曹魏有五子。


    作为对标关羽,赵云,张飞,黄忠,马超的存在,作为曹魏五子良将的于禁,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五人的本事自不用多说。


    五子良将中的任意一人,都有资格成为邓艾的老师,其统兵经验足以令其受益匪浅。


    更值得一提的是。


    眼下五子良将中除却张郃,徐晃跟随他的那位叔父夏侯渊镇守关中外,其余三将现在就在南征大军之中。


    面对于禁,张辽,乐进三人,以他曹操之子的面子,想让邓艾跟随在他们身边学习本事不难。


    真正令曹据感到难作决断的是。


    于禁,张辽,乐进三人,谁更适合做邓艾的老师?


    思量许久,曹据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若是未穿越之前,面对这个选择,他必然会让张辽成为邓艾的老师,让张辽教授邓艾兵法战策。


    无他。


    因为张辽曾经跟随过汉末战神吕奉先,也曾与那后来威震华夏的关羽私交甚好。


    再加上逍遥津战神这个名号的加持……


    在大多数人眼中,张辽是胜过五子良将中其余四将的。


    然。


    曹据叹了口气,可惜他穿越了。


    既然穿越了,就不能凭借后世的观感影响当下的决策,就必须面对现实。


    虽然说出来可能有些不可思议,但现实就是……


    他曹据在斟酌一番之后,决定给邓艾找的老师,不是张辽,不是乐进,而是那于禁。


    原因很简单。


    时下之于禁,论治兵打仗的本事,五子良将无人能出其右。


    宛城之战时,面对张绣大军的偷袭,曹营诸将皆兵乱而走,唯独于禁约束部众且战且退,得以保全。


    官渡之战时,于禁更是先后转战延津,袭取乌巢,督守土山与袁绍主力硬抗,功不可没。


    便是作为曹操起家班底,军纪最为散乱的青州兵,诸将之中也唯有威严毅重的于禁能压制的住。


    论及名望……


    于禁是曹操手下当之无愧的外姓第一将,根本不是旁人能比拟的。


    曹操对于禁之器重,有时更胜宗族大将。


    除此之外。


    曹据更清楚:未来曹操僭越称公之后,整个曹魏阵营持“假节钺”之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曹操自己,一个便是于禁。


    至于其余诸将,包括夏侯惇,曹仁等宗族将领在内,持的都不过是“假节”罢了。


    “假节”和“假节钺”,二者虽然仅有一字之差,可权力却是天壤之别。


    钺者,即是刑具也!


    二者虽然都可以代表天子,但相对于假节,假节钺才能真真正正的代表天子行使生杀大权。


    顺带一提的是。


    蜀汉五虎将中,被刘备赐予“假节钺”的,只有关羽一个。


    张,黄,马,赵四人,皆不过是假节。


    便是后世所熟知的诸葛武侯,亦不过是在第一次北伐中原前夕,才被后主刘禅赐予了“假节钺”。


    思绪回转。


    想到历史上于禁的结局,他不禁为这位五子良将之首叹了口气。


    谁能想到襄阳一战,那位关二爷爆种,秒天秒地开无双了呢。


    以至于于禁这位外姓第一将不但晚节不保,后来辗转返还魏国时,还被曹丕羞辱,惭恚(hui)而死。


    好在。


    这一切还未发生。


    只要他曹据将来阻止关二爷爆种,打断了其怒开无双,那么,于禁就还是外姓第一将,水淹七军就不会发生!


    若是能借助邓艾这层关系将之拉入他的阵营……


    哪怕如今曹丕背后有夏侯渊的支持,曹彰身后有幽燕之地边军的支持,将来他也未尝不能与之争锋一二。


    同时。


    曹据不倾向于邓艾师从张辽的原因还有一个。


    那就是相较于于禁这等统率型将领,张辽实则更偏向于是那种以武勇为主的猛将。


    他的统率天赋吗,真不好说。


    也许会有人拿其屡破孙十万反驳他这种观点。


    可问题是。


    如果用四维数据来形容孙权的话,孙权可能政治属性加满,其统率打仗的属性数据嘛……


    非是曹据黑他。


    孙权的真实情况是,其统率点,可能压根是凹进去的。


    胜过一个凹进去的敌人,如何能体现己身的统率?


    就在曹据还欲对比下去……


    这时,外面传来了典满的声音。


    “公子,合肥城到了!”


    “曹丕公子和曹彰公子,正在城门前等候!”


    ps:非是硬吹于禁啊!


    而是历史上的于禁,地位在外姓将领中真的高。


    同一时期,于禁,乐进官号为左,右将军的时候,张辽,徐晃,张郃均为杂号将军。


    至于张辽加封征东将军,还是在逍遥津破了孙权十万大军之后才加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