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书局
    第二天一早,宋蕴正在房内洗漱,就听到玲珑过来传话说林夫人带小少爷有事出门,早膳已叫厨房备好,她在屋内用就行。


    “那其他人呢?”宋蕴问道。


    “老爷已经去了书院,公子需要温书,一向起得早,所以不和大家一起用膳,小姐现在需要传膳吗?”玲珑恭敬地回答。


    正好肚子饿了,宋蕴便让她传膳。


    现在进京了,可下一步该如何做宋蕴还没有想好,离万商大会还有半年之久,得到皇上恩赐是不可能了,那她现在只有两条路。


    一条是寻访各类药市,寻找名医以及百花草;另一条则是接触景行商会,可是以她现在怎么才能和商会搭上关系呢?


    正想得出神,便听到汀兰说林大公子在外面求见,宋蕴赶紧收拾好让人请了进来。


    “这么早,我没打扰到妹妹吧?”今日的林俞安穿的浅色系,言行举止倒更比昨日温柔了。


    宋蕴差点失了神,赶紧回道:“没有打扰,只是不知俞安哥一早是有什么事?”


    “倒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再过几日便是书院开学,母亲今早有事出府,想问问妹妹可有空陪我去采购一点学习用品,顺便也带妹妹到处逛逛。”林俞安笑着说道。


    宋蕴正巧不知道如何安排,这下刚好解决了,便开心说道:“阿蕴自是得空,有劳俞安哥做东了。”


    知道宋蕴喜爱字画,林俞安打算先带宋蕴去一品书局,再就近逛逛。


    想是各个书院快开学了,街上的学子也多了起来,。


    在北朝男子女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书院就读,每个书院在传授基本的知识外,都有各自的特色。


    其中京都最出名的便是“鹿鸣书院”和“雅音书院”,前者擅长书本知识的实际应用,譬如吃穿住用行都会涉及;后者则擅长学子的艺术爱好,譬如琴棋书画等技艺,所以每年都会有各地的学子慕名而来。


    曾经宋蕴也想过来京都求学,但那时父母亲不想她进京,而且那时候她的兴趣在于游学,便也就作罢了。


    除了这类书院,林俞安要上的书院又是排开在一般书院之外的“翰阳书院”。


    由朝廷独立开办但不完全归朝廷管的,简单来说朝廷只负责书院的生存,剩下的教学、招生都与他无关。


    既然是官家操办,那入学的学子都得经过层层筛选,首先你得是正四品及以上官员家的适龄子女,经过面试方可入学。


    当然还有特殊的一条入学方式,每年都会从民间选拔3-5名资质合适的学子,不过就得复杂一点,需有正四品的官员推荐,经过考核加面试才能入学。


    具体考核什么,只有考前三天才知晓范围,而这次的考核内容就是明天放出来。


    很不幸的是,不管哪一个书院,宋蕴都错过了报名时间,望着街上的学子,一时之间竟有些羡慕,但转念一想自己进京的目的也不在此,也就释怀了。


    两种情绪转变之快,倒让林俞安有点好奇:“刚看到阿蕴一脸羡慕的样子,想是不能入学有点遗憾,可一瞬间阿蕴便释怀了是为什么?”


    听到身边的人问自己,宋蕴也没有隐瞒便说了:“因为入学本就不是我此行的目的,来到京都也是为了给母亲找到更好的医治方法,所以何必为自己徒增烦恼呢?”


    不等林俞安开口,像是为了不让他担心,宋蕴又继续说道:“孰轻孰重,阿蕴心里有杆秤,况且早年我也到处游学过,见到的人和事可比纸上谈兵厉害多了~”


    看着一脸骄傲的女孩,林俞安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自己确实不该小瞧她,毕竟是前翰阳书院主讲之一的孙女,父母也都是学问好的人。


    “哈哈哈,走吧,那今天就带你看看京都的书局与淮都的有何不同。”


    林俞安好久没有这么爽朗地笑过了,带着宋蕴便进了书局,还不忘嘱咐她看上什么随意挑就是,他买单。


    一到书局门口,宋蕴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不可置信地开口:“这就是一品书局?整栋楼都是?”


    倒也不怪她不信,如果没挂牌匾,说是大酒楼都不为过,装饰豪华的程度,若不是知道是书局,一般人都不敢进去!


    “不进去看看?里面还有更多好东西呢~”林俞安笑着说道。


    其实三年前的一品书局确实没什么特别的,后来经过景行商会的捐赠,不仅藏书更加丰富,物品齐全,就连从前两层书屋也变成了整栋。


    而做这一切的景行商会的副会长却说了:“既然是一品书局,就要担得起一品和书局两个词。”


    那时的商会势头正好,这举动一出,不管朝廷还是民间都连声称赞,名声也就打出去了。


    听了林俞安的话,宋蕴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进入了书局,果真如他所说,里面的东西更让她挪不开眼。


    大厅左右两边都有指示牌,标明了每种类别的书在多少层,每层还有单独的书厅供学子使用,一楼大厅中间则是专门问询和结账的地方,剩下的就是各种学习用具区域和休息区域了。


    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书局,宋蕴承认是她孤陋寡闻了,刚刚她好像夸下了海口。


    林俞安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于是便带她去办了通行证,每年十两银子,以藏书量来说,是划算的。


    看着手上多出的“通行证”,宋蕴不由得感叹:“这钱果然是人家该赚的!不过以这样的藏书量,真的能赚吗?”


    “那不一定,商人怎么会做亏本的买卖,每年这里还有大大小小的拍卖会,许多学子的东西也都从这里采买,不说赚钱,但亏肯定是不亏的。”林俞安向她解释道。


    “尤其如果你需要什么书籍字画,可以委托他们找,费用嘛就根据难易程度定了。”


    正巧这时候有店员大声说道:“拍卖会即将开始,还没入场的客人抓紧时间。”


    “想去看看吗?”林俞安转头问道。


    宋蕴用期待的眼光询问道:“可以吗?”


    别的不说,宋蕴最大的爱好便是书画鉴赏,梦想着有一天成为北朝出名的女鉴赏家,虽然学问没学到自家祖父的十分之一,但鉴赏这块倒是挺有一番本领。


    从没见过这阵仗,说不想去是假的,林俞安便带着她进了拍卖厅,进来才知道,原来进入拍卖厅也是有要求的,不仅要有钱还得有地位。


    宋蕴不由得在心里骂了句:“果然是奸商!暗地里还是把人分为了三六九等!”


    此刻在二楼的沈绎莫名其妙打了几个喷嚏,以为是着凉了,赶紧让侍从关了窗,沏了杯热茶。


    看着大厅满满当当的人,宋蕴只觉得有钱有地位的人是真的多,难怪父母亲嘱咐她小心行事,这要是不小心,把她卖了都还不起。


    林俞安的身份在那,一进入场内就有小厮带着到了楼上专属位置。


    拍卖会正式开始,这次总共有五件拍卖的商品,前三件的的确确是珍品,有大师的山水画,也有西域的琉璃盏。


    而接下来的这件物品,宋蕴怎么也想不到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这里。


    “接下来这幅字,是前翰阳书院宋清明宋主讲的字画《省》,为了勉励各位学子无论何时都要记得自我反省,还曾获得过圣上称赞,据说是宋主讲离京时赠送给友人的,起拍价100两!”


    台下的众人此起彼伏叫着价。


    而楼上的宋蕴一脸惊愕:“怎么会?这幅字怎么可能在这里?”


    明明应该在淮都家里的东西,此时却在台上被拍卖,顾不得其他,宋蕴想也不想就赶紧跑下去,探一探究竟。


    还没走几步,林俞安把一脸焦急的女孩拉住,这样慌张地跑下去质疑,不管是真假,都会掀起不小的风波,为了宋蕴着想,他得阻止。


    “冷静点阿蕴,我知道你现在的心情,但贸然下去,可能得不到你想要的答案,还可能惹上麻烦。”


    看着逐渐冷静的宋蕴,林俞安继续开口说:“等拍卖会结束,我们再去找掌柜的好吗?”


    听了林俞安的话,宋蕴慢慢冷静了下来:“是阿蕴冲动了,一切听俞安哥的。”


    是她被冲昏了头脑,没考虑这么多,只是她定要去看看真假。


    如果是真的,那么一定要写信问问父母怎么流传出来的,毕竟祖父的字画书籍都被好好保存着;如果是假的,那她一定要查查是谁在败坏祖父的名声!


    台下还在叫着价。


    “500两。”一个慵懒的声音响起。


    宋蕴抬头看去,叫价的是她们斜对面的客人,能在楼上有一席之地的想来身份定是不简单,害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宋蕴只匆匆瞥了一眼,视线就回到台上的那幅字。


    “500两一次。”


    “500两两次。”


    “500两三次。”


    “成交。”锤声落下,大家都在向拍下的客人祝贺。


    隔着屏风,宋蕴觉得这个身影有点熟悉,但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正在好奇买主是谁的时候,耳边传来了林俞安的声音:“想去看看吗?后面这个拍卖品想必你也不感兴趣了。”


    宋蕴点头,便起身跟着林俞安去找掌柜。


    按照常理,拍卖品是不能私下打开的,但林俞安拿着腰牌向掌柜的说明了来意,一听有关真假的问题,赶紧请来了买卖双方。


    片刻,就听到门外传来一群脚步声,先一步进来的是刚才在楼上的买主。


    林俞安一看此人是景行商会的副会长,以前有过几次照面,便起身打了个招呼:“多日不见,原来是沈兄拍下了这幅字。”


    沈绎收起了折扇,点头向他们示意,带着惊讶的语气:“多日不见,林兄可好?听闻刚拍下的这幅字真假有待查证,林兄是如何看出来的?”


    如果说林俞安是春日暖阳给人舒适,那沈绎就是夏日烈风,一看见就让人脸红心跳,挪不开眼,长得真是太妖冶了,一双桃花眼能看到你心里去,眉尾的痣更让人感觉到他的不羁。


    “不是林某看出来的,是林某的妹妹宋蕴,她之前也对字画有所研究,曾见过《省》的真迹。”林俞安解释道,“阿蕴,这位是景行商会的副会长沈绎,你有什么疑惑大可说出来。”


    宋蕴正准备开口,便听见一名女子愤怒的声音:“哪里来的不知趣的人,胡乱说本小姐的字是假的?要是让本小姐知道她信口雌黄,不打烂她的嘴,赶出京都!”


    “怎么是你们俩?”穿着贵气的女子许是没想过房间内是林府和沈府的人,短暂愣地了一下。


    为您提供大神 几两香 的《满面春风不识余》最快更新


    4. 书局 免费阅读.[www.aishu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