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只在他乡何处人(三)
    诸葛亮看着眼前像一棵碗口大的小树般的继子,不禁想,乔这个名字真是取得十分合适。乔的性子并不太像兄长,似乎也不是很像自己,真要说起来,倒是和均十分相似。


    在盛世的荣华,世家的书香里,他们该是春衫桂水,芝兰玉树的陌上公子。只是乱世里,该坚定些,再坚定些。


    听得孩子的称呼,他露出一如既往的笑意,伸手提起乔空落落的袖口,叮嘱道:“太单薄了,男孩子还是壮些好,这两日还吃得惯吗?会不会不合口味?”


    诸葛乔低着头回答:“没有不习惯。”


    见两人客套,诸葛果浑身鸡皮疙瘩,插进来道:“爹爹,乔哥哥不会骑马哎,我听说子龙伯伯那里来了好几匹西域来的良马,让我们去找子龙伯伯学骑马吧。”


    诸葛亮皱眉看向又不知道要做什么的女儿,“子龙在训练中军,岂是孩提玩笑。而且是你乔哥哥想学,还是你想玩?”


    诸葛果早就想好了说辞,说谎磕巴都不带打的。


    “是阿斗,阿斗又病了!我听说是前日春寒,少穿了一件衣服,就躺了好几日。我和他说了子龙伯伯有大马,他就心心念念。你看,昨日十五他都没来上课。”


    想起公子,诸葛亮心里一沉,这又是另一棵小树苗。细心呵护都尚且害怕孩子不能茁壮成长,主公戎马半生,对于唯一的公子确实应该重视身体教育。


    他盯着女儿,问道:“真的?果真是阿斗想学?”


    “我还敢骗您吗?”诸葛果一副被质疑后伤心欲绝的模样。


    你骗人的时候那可太多了……


    最后经过和主公的商议,诸葛亮还是答应了女儿的请求。对于这个像一只小羊的儿子突然有了习练武艺的念头,正好半百之年的刘皇叔是又欣慰又感慨。


    阿斗病愈后,第一次见到诸葛乔。诸葛果似乎很喜欢他,院子里总能响起她连绵不断的乔哥哥的呼唤。诸葛乔对她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对于自己也非常照顾,就真的像一个大哥哥一样,其实乔也不过就比他们大了四岁而已。


    真想快快长大啊,像父亲和先生那么高,可以撑起一片天,可以给别人遮风挡雨。


    坐迢车到城外马场时,看着比人还高的大马,他不由得心生胆怯,他只坐在几位叔叔的怀里骑过马。


    他牵住诸葛果的衣袖:“真的要学么?我有一点怕。”


    诸葛果依然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望向远处跃跃欲试。她回头看向阿斗,见他迟疑的样子,不禁一阵无奈。


    没办法只好使出杀手锏,“你不想学那以后我就只能和乔哥哥一起单独出去玩了,再也不带你。”


    想到自己以后只能孤孤单单一个人,阿斗打了个冷噤,缓缓点头,“好吧,我们一起学。”


    那几匹西域马可是大有来历,赵云给几个孩子过了个眼瘾便牵回马厩,并另外给他们找了几匹小马驹,性子温和又通人性的。


    对这,诸葛果已经很满意了,对于诸葛亮能把她放出来,她实在是有些意外。看样子,对于怕把阿斗养成温室里的花朵,诸葛亮是一直有隐忧的。


    阿斗这个筏子实在是很好用,看来以后还得多用。把阿斗培养成能文能武当世明君的诱惑,她不信诸葛亮还有理由拒绝。回想起诸葛亮一副怕阿斗养不大的担忧神情,她不由自主一阵苦笑。想到这小混蛋的寿数,她爹真是心操到外太空去了。


    “果妹妹你在笑什么呢?”旁边的阿斗见诸葛果很久没说话一个劲偷笑好奇问道。


    “出门前乔哥哥给我讲了个笑话,我在回味呢。”诸葛果睨了他一眼。


    “哦。”男孩弱弱地回答。


    *


    荆州的惬意生活只是波涛来临前最后的平静。


    建安十六年春正月,汉天子命丞相曹操的公子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署,为丞相副。曹操汉臣的幌子开始遮不住,许都的暗流席卷回旋。


    三月,张鲁据汉中,曹操遣钟繇讨伐的消息传来时,诸葛亮正在书房检查诸葛乔的功课。


    不得不说,不管诸葛家的人成材率如何,读书的天份还是有一些的,诸葛乔自从来到荆州,诸葛亮给他的所有课业他都能认真完成。


    诸葛乔开蒙早,四书五经都简单读过了,只是理解不算深刻。平日里诸葛亮除了他考校儒家经典,还另外规定了一些阅读书目。


    陪太子读书的诸葛果才刚把大字抄完,就看到诸葛乔抱着一大摞书卷进来,应该是诸葛亮把自己的书给了他。


    在好奇心驱使下,诸葛果哒哒跑过去,晃了一眼,有《汉书》、《礼记》、《申》、《韩》、《管子》、《六韬》、《商君书》。


    嗯?这个书单怎么这么眼熟。


    回过头看见因为先生在府里抄字格外认真的阿斗,诸葛果恍然大悟。


    原来自己曾经不自量力,想感受一下刘阿斗学习氛围的书单,在诸葛亮这就是标准的义务教育教材啊。


    诸葛亮进来还没将两个孩子的课业看完,陈宛便匆忙进来请他去公门一趟。已是傍晚,天边的云霞泛出金色的光,如此紧急,想必是有大事了。


    诸葛亮匆忙赶到左将军府时,堂内一片喧嚷。刘备坐在上首向他招手示意他坐到自己身边去。


    “曹操遣钟繇征张鲁的事诸位都知道了吗?”刘备扬声问道。


    张鲁据汉中已有一月,关中震动,曹操出兵是迟早的事。虽然今日是诸葛亮第一次确认这个消息,但也是在意料之中。


    他颔首,摇了摇羽扇笑道:“主公深夜召我们至此,可是心有疑虑?”


    见诸葛亮话中有话,刘备点点头。


    “主公不必着急,此仗关键不在曹操和张鲁,另有两拨人比我们还急呢。”


    见诸葛亮心有计较,刘备顿时放下心来,他伸手请道:“孔明请指教。”


    诸葛亮缓缓道来:“其一自然是关中诸将,马腾入朝,其子马超尚在关中。钟繇讨张鲁,岂能不从河东之地经过,这么一支大军走到卧榻之侧,主公若是锦马超,该如何应对?”


    刘备恍然,若真如此,北方必起萧墙之乱。


    “至于另一拨,士元觉得会是谁?”诸葛亮转头看向刘备另一边的庞统。


    自耒阳事后,庞统便与他同任军师中郎将,参赞军事,深得刘备信任。


    庞统见状,淡淡一笑,“统要恭喜主公了。”


    “何喜之有?”


    “另一拨担忧得彻夜睡不着觉的人自然是张鲁比邻而居的益州牧。自古以来蜀中与汉中便为一体,汉中扼守北进之道也扼守蜀道天险,没有汉中,边境不保,益州如何称得上天府之国。刘璋的使者怕是不日就要到了。”


    不出两人所料,马超与韩遂反叛曹操,占据潼关和刘璋遣使来荆州的消息几乎同一时刻到达。


    自那日匆忙离去后,诸葛亮又开始了他日常的连轴转生涯,似乎前面一年的平静闲适只是个意外。


    阿斗依旧每五日回来上课,操练到了关键时刻,赵云也忙碌起来。教几个孩子骑马的任务,看样子就要搁置,孙夫人却传来消息,让他不用担心,自己会教几个孩子的。


    两年下来,诸葛果虽然和孙夫人很熟了,但每次见到她时似乎和普通女子区别并不大,总是面目模糊的。


    一匹枣红的烈马上,孙夫人穿着明红的骑装,收紧袖口,绑住裤腿,长长的马鞭扬起,轻夹马腹,马儿在她身下乖顺得和绵羊一般。


    好像一个木偶美人突然有了灵魂。


    诸葛果看呆了,真美!


    “怎么,丫头,不认识我了?”一个马哨,孙夫人便停在她面前,她端坐在马上,笑看向她。


    “我好像第一次认识夫人一样,真美。”


    孙夫人被夸得面色一红,伸手向她,一把把她拉上了马,抱在怀里,“你还小,多适应颠簸,等大一些自然就会骑了。”


    诸葛果和阿斗几乎隔一日就要向外跑,心都玩野了。孙夫人打马带着他俩,诸葛乔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已经可以骑着马驹自己走,独自骑马跟在后面。


    不知不觉间,一行人便走到公安城北,前方被数百军士围住,为首的正是赵云。见几人走来,他连忙上前,给孙夫人行礼完毕,才道:“前方两位军师有公事,还望主母止步。”


    孙夫人哼了一声:“你主公呢?”


    赵云拱手答道:“主公在城中静待两位军师。”


    “我对他做什么也不关心。”孙夫人一扬马鞭便掉头往回走。


    诸葛果倒是颇有些不舍的模样,她伸头向后看去,孙夫人看见她动作,问道:“果儿有事吗?”


    诸葛果挪了挪身子,不好意思地笑道:“坐太久了,夫人放我下来走会吧。”


    几人将马拴在路边树下,孙夫人拿出糕点和清水给几个孩子,诸葛果一边吃一边望见远处人影攒动,应该是有人到了。


    不一会人群便缓缓向南移动,为首的正是诸葛亮和庞统,他俩中间还有另一人,看不清面容,但看两人把他护在中间的样子,肯定不一般。


    阿斗一看见先生就两眼放光,指着远处,“先生在做什么?”


    诸葛果再次一副大人的表情拍拍他:“你家先生在准备为你偷家呢。”


    如果没猜错,那个人,肯定是在北边吃了闭门羹的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