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
    “现在我们缺一个场地,一个像绣帛轩这样既能当店面又能安置绣娘的店铺,剩下半个月日子里如果没有什么事情我就不去绣房了,一是避免跟贵府世子碰面,二就是我出去找找店铺,看月底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店面来。”赵青铮那边的事情进展缓慢,她这边配合顺着侯府的意,侯府那边才不会过多地为难他。


    “那拆伙后,绣帛轩还能卖粤绣织品吗?”阮家人刚开始是不太接受拆伙,接受了后,也没有提什么实质条件,连她们的核心绣技拆伙后要怎么处理,粤绣的绣技绣艺在拆伙能不能继续使用在绣帛轩的绣品的上都没有提及,侯夫人不得不提醒她们还应该商讨下这个条件。


    “我祖母的遗愿就是将粤绣技艺发源光大,绣帛轩是让世人知道有‘粤绣’的第一家店,是粤绣的重要宣传窗口,所以绣帛轩当然可以继续卖粤绣品,绣娘们当然也可以继续运用粤绣技艺来绣制绣品。”阮欣月看着侯夫人真诚地说了这么一段话。


    “你们就不怕绣帛轩的生意一支独大,影响了你们家粤绣小店或者其它店铺的生意?”侯夫人觉得阮家人的脑回门清奇,跟现下的人相差甚大。


    这种独家技艺,难道不是攥在自己的家族手里,为自己的家族谋取最大的利益吗?


    “粤绣不仅仅要传承,更要发展。要发展就要更多的人,更多人的力量参与进来。绣帛轩和粤绣小店只是拔得头筹而已,侯夫人要有心理准备,以后将有更多与粤绣相关的店铺出现。”阮欣月不得不给侯夫人打个预防针,粤绣在大越皇朝的传承与发展才刚刚开始而已,不可能只有绣帛轩和粤绣小店这两家,更不可能只有两家店的绣娘会粤绣。


    “原来是这样。“阮家人心胸广阔,眼光高远,不拘泥于眼前利益的印象深深地印在侯夫人的心里。


    两家拆伙事宜谈得异常顺利,顺利得让侯府的人觉得两家拆伙仅仅是钱财利益的问题,不曾涉及理还乱,剪不断地儿女私情。


    因为拆伙的顺利,让侯府觉得阮家人并不愿跟他们侯府有过多的纠缠,侯府在她们眼中没有太多的光环。


    因为拆伙的顺利,让他们觉得阮欣月并没有多喜欢他们的世子,两人能定下口头亲事仅仅是阮家真的只想招一个男绣工。


    两家顺利拆伙,侯府众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反而内心些许失落。


    *


    阮家俩人从食为先出来直接上了马车。


    伴随着咕噜咕噜的车轮转动声,阮家两母女都陷入了短暂地沉默。


    片刻过后,阮欣月挽着阮母的手,把头靠在肩膀上:“娘,对不起!要不是我,我们跟绣帛轩就不会这么快拆伙。”


    阮母拍了拍女儿的手:“尽说傻话。粤绣是你祖母留下来的,她的遗愿就是希望大越皇朝这片土地上有男绣工从事粤绣。而你为了完成你祖母留下来的遗愿,招募男绣工有多难娘看得到,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亲事,只不过是子啊男绣工的身份上出了点差错才导致这个结果。”


    “乖!别自责!之前娘说了,我们现在的日子比我们以前的日子好太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何况我们现在有了自己房子,还有粤绣小店,手上也有银子,日子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意思差不多的话阮欣月在当初跟阮母说赵青铮的真实身份时已经听过,但是不妨碍她再一次感动。


    阮母知足常乐,总是能在负面的事情中找到积极的一面。


    这事情是因她而起,但也没有半点责怪她的意思。


    “粤绣小店如今的生意也不差,收益未必比合伙时少。再加上,有属于自己的店铺也有好处,有话语权。你在粤绣上向来有自己想法的,我看拆伙后我们的生意未必比合伙时差。”


    阮母真的怕女儿太自责,就给女儿敞开了说她自己的想法。


    “娘,这倒是真的,绣帛轩生意稳定但是我们拿到手的分红也只有三成,每月的银子也就跟粤绣小店持平。现在粤绣小店全归我们了,在货源保持充足,销售额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每月的收益差不到哪去。”关于收益这点阮欣月还没担心过,生意提不上去的时候就多推出几个特辑,以京城夫人小姐追求新事物的热情生意差不到哪里去。


    “刚刚我听你的意思是要买一家店面?是不是还有其她打算?”阮母刚开始听时以为女儿单纯地想一个属于自己的店面,但是将她所有的话一合计就觉得女儿另有打算。


    “还是娘最了解我。”阮欣月没想到阮母这么了解自己,光听自己跟侯夫人聊天的只言片语就能嗅出自己还有其它想法:“娘,你记得我送给长宁公主的孔雀绣画吗?”


    阮母看着自己女儿亮晶晶的眼睛点了点头。这她怎么会忘记呢?第一次见那孔雀绣画时她都惊呆了,她当时既惊艳孔雀的华丽,也惊叹女儿高超的绣艺。


    “我就想着买一幢能开三个店的房子。一个是粤绣画绣、一个是粤绣小店、还有一个就是绣帛轩那种店。”阮欣月掰着手指说着自己的打算。


    “早知道我们家先不要买房子了,这时候买一个这样的店面家里的银子估计不太够。”阮母并不反对女儿的主意,长久来看,自家的店铺做起生意来肯定更稳定,后面无需搬来搬去。只是现在家里没有太多的银子。


    “娘,银子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来解决。”阮家买了房子用去了大半这几个月所赚的银子,再加上修葺房子装修购买家具这些,剩下的不会太多。


    家里没有,她有啊!粤绣系统奖励的银子她都在空间那个奖励箱子里存着,现在她拿来买一个店面来大力传播和发展粤绣事业,这些银子也算是用在了刀刃上。


    “可是你那些银子都是给你留着做嫁妆的?”每个月拿到绣帛轩和粤绣小店的分红后,阮母都会拿两层左右的银子给女儿自己存着,一是女儿撑起绣房的不容易,当时她的月钱。二是让女儿自己有点钱财防身,可以买点自己喜欢东西也可好攒着做嫁妆。


    “等把店给开起来了,还愁少了这点嫁妆?”阮欣月知道阮母是心痛自己,就打趣道。


    这倒是!现在阮家就是自己当家,女儿出嫁自己肯定是不会亏待她的。


    “到时肯定是少不了你这点嫁妆的。”阮母也笑着附和道。


    “你跟赵公子?”既然说到嫁妆了,阮母又想到了两个小辈的事情,不由问道。


    “娘,这个事情你不要管,我会处理好的。”阮欣月想到赵青铮上次的态度,心里一暖,希望阮母能给自己处理的空间。


    “好的,娘自是信你的,但千万不要委屈了自己。”阮母对自己女儿有信心,只是怕自己女儿受委屈。


    说起赵青铮,今天拆伙的事情来得太突然,两人估计得见一次面好好沟通一下。


    *


    两家商定拆伙后,阮欣月就甚少去绣帛轩。


    十五天找一个合心意的店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于两家的拆伙和和气气,侯府就让张掌柜尽力帮助阮家找新的店面。


    阮欣月没到绣房上工也没引起绣娘们多大的主意,皆因阮欣月作为半个老板兼绣房管事每天都游走于各个绣房之间或者跟张掌柜商议各种事宜,也不固定在工位上坐着。


    头几天,有些绣娘听到张掌柜跟阮管事一起去找店面的消息就以为店里筹划着开一个新的分店,也没有往两家拆伙的方向想,毕竟两家合伙做生意也才几个月的事情。


    听说阮欣月和张掌柜又去找新的绣房不由都对阮母投去了羡慕的眼光。粤绣小店才开张没几个月,这又准备开分店了,粤绣品肯定是赚钱啊!


    阮母对于绣娘们的想法也只是一笑而过,并未解释太多,就让这成为一个美丽的误会吧。


    恰逢年底的原因,商家盘整家业后,商铺卖盘卖盘都较多,商铺买卖交易市场火爆。


    阮欣月在家休整了一天,盘点了手中的银子后,第二天开始就跟张掌柜坐着马车行走于各店面之间。


    她现在还是很需要张掌柜的帮忙,因为张掌柜帮侯府做事多年,说是靖康侯府在外的行走代言人也不为过,有他在能挡不少糟心事,能不能杀下价不知道,但是至少将那些白眼,踩底的不文明行为给挡住了。


    所托牙人就是上次阮家买房子的牙人,牙人对阮家知根知底,了解的阮欣月的店面需求后,当天就带着他们跑了几个店面。


    店面买卖、成衣店经营这些张掌柜熟悉,每到一家店面都细细盘问,从大到店契,小到店铺窗户材质都一一询问过,更不要说观察店铺位置,人员流量这些重要问题了。


    一天下来,要买店铺的阮欣月不是最累的那个,最累的反而是张掌柜。


    有了张掌柜在旁边打点,阮欣月大多时候都是听得多,只有自己的关注点跟张掌柜不同时,才会出声了解。


    大越皇朝民主建筑跟我国古代上的习俗相近,很少见到多层建筑。但是大越皇朝京城专门用来经商建筑不少是多层的,估计是经营所需。


    跑了三天,将京城所有在售的独幢店面都看过后,阮欣月看中了城东的一家店面。


    攒尖顶屋顶、琉璃绿瓦淡红墙、雕花镂刻,古色古香,满足了阮欣月心里对古建筑的所有向往。


    位置没问题、周边人流量没问题、就是价钱有问题。


    占地面积两百平方米左右的四层建筑售价竟跟她们家新买的四进房子持平,虽说商铺价格历来比住宅价格贵,但是相差那么远,也太离谱了。


    虽说她勉强能付得起,但是肉痛!


    第四天,在下决定前,阮欣月带上阮母再次来到这幢店面前。


    阮母围着这幢房子转了一圈,拉着女儿悄悄地说:“这店铺看着就挺好,价格应该不便宜吧?”


    阮欣月报出了一个跟自家新买四进房子相持平的价格,阮母咋舌:“我们家银子不太够吧?”


    阮欣月还想说什么的时候,一个匆匆而过中年男子退回了两步看着她们说:“不够银子还来看什么店面。走吧走吧,”说完睁眼都没再看她们一眼,就往门口你嚷:“宋牙子,你怎么死穷鬼都往这里带,还让我专门走一趟,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