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章
    几天后,赵青铮没有等到楚云绮的到来,等来的是阮欣月给他带去的一个包袱,说冬天快到了,这是给他做的换季衣服。


    这天酉时前一刻钟,赵青铮刚来到绣房,阮欣月就指着他桌面的包袱俏皮地说:“你看看,这是我给你做的换季衣服。你在其他地方买不到的,这是大越皇朝首次出现的粤绣男式衣服。”


    赵青铮看着桌子上的包袱,眨了下眼,没有想到她会给自己做衣服。


    想着她最近几日紧除了上午的培训课外都在紧赶慢赶地赶制嫁衣,这衣服估计是她在绣房忙活了一天后下工回家做的,赵青铮不忍心看她太累:“我不缺衣服的,你不用花这时间做这些。”


    “啊?你有你的其他衣服,也要有我给你做的衣服。要不以后别人都知道了你是我的未婚夫,会说堂堂绣帛轩绣房管事的未婚夫穿的衣服跟平常人穿的没两样,再说现在不都流行着说一个男人的行头就是一个女人的门面,你出门在外的衣服没半点粤绣的影子,这对我,对绣帛轩都不不太好!怎么?还是你嫌弃我的手艺?”阮欣月见他这么说,以为他不想穿她做的衣服,不由挑眉道。


    这个人,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她出品的衣服有多抢手,收到了竟还一副不太欢喜的样子。


    赵青铮没有想到自己的话进了她的耳朵里能折射出这么多歪理来,抿了唇:“我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就快看看!”阮欣月想想也觉得他不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个人平时实在是太闷了,逗他一下而已。


    赵青铮见阮欣月两眼弯弯地看着自己,只好伸手去拆包袱。


    四件外袍两方手帕两个荷包,这些衣物全绣上了竹子。


    竹子历来是高洁、上进的象征也有竹报平安的寓意。


    绿墨对襟外袍的面料中等偏上,比他现在所穿的的外袍面料还要稍微好些。


    这外袍远看看不出不同之处,近看就能觉察出衣服胸襟及衣服花边都暗绣竹纹,刺绣工艺精良,处处能显出外袍的独特和精致。男式荷包跟此外袍配套。


    白色对襟外袍是使用上乘的锦缎,胸襟的和花边的图案一样都是竹纹,只不过那些竹纹在白色的外袍上凸显了出来,碧翠夺目,竹株构图饱满、纹理清晰分明,绣在衣服上特别是胸襟上的竹子立体逼真,形神兼备,是花钱也难以买到的精品。手帕跟此外袍配套。


    “如何?”阮欣月见赵青铮一副看呆了的表情,一副‘你快夸夸我’的表情问道。


    “极好。”赵青铮点了点头到:“只是这线?”


    ……果然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哪怕赵青铮学刺绣的时间不长,但也算是刺绣半个行内人,他能看出这线的不同不奇怪。


    这竹子是以孔雀羽毛捻楼作线绣出来的,孔雀羽毛捻楼作线也是粤绣的用线特色之一。


    在粤绣的历史上孔雀羽毛多来源的进口,也不知道这大越皇朝本土有没有?


    无论有没有,这些都是现在不能说的秘密。


    “这线是我自己配的,怎么样?独树一帜吧?”阮欣月为了让赵青铮不追问下去,傲娇地问道。


    精绝的绣技、图案生动逼真,再配以独制的色线,能不独树一帜么?


    赵青铮点了点头:“这衣服是不是太贵重了?”


    “是挺贵重的,你不会不想要吧?”不知怎地从他这句话里阮欣月嗅到了拒绝的味道。


    ……


    他只是觉得这么贵重的衣服不知道什么时候穿而已。


    赵青铮也不回话,将衣服叠好,放回包袱里。


    她出品的第一套男式衣服做给他这个未婚夫,挑不出毛病。


    阮欣月看着他的动作以为他要将衣服放回包袱还给自己,连忙制止到:“放着吧,总有穿得上的时候。”


    随后,她就看到赵青铮手脚麻利地绑好包袱,将包袱稳稳当当地放到了他身后的小柜子上,放完后,还对着她微微勾唇:“谢了!”


    ……


    她刚刚是那边鼻子嗅到了他‘拒绝’的气味来着,右边?还是左边?


    *


    从十月初五开始,粤绣嫁衣各培训班都陆陆续续地迎来了最后一天的课程。


    最后一期的授课内容是“珠绣”。


    “珠绣”是粤绣中“潮绣”的一大特色工艺,珠绣是浮于面料上的绣缀品,靠珠子、亮片的闪光色彩起到绣缀的作用,鲜明的光泽感是它的一大特色。


    大越皇朝中,珠子算是饰品中比较常见的材料,但是却鲜少有将珠子绣在衣服上的先例。


    但是有了粤绣走廊的嫁衣的形象在,大家对在嫁衣上‘珠绣’这一节课既新鲜有期待。


    这节课,二十个学员都非常期待,一是期待嫁衣完成后的效果,而是期待嫁衣完成后的清闲,因为一个月内绣出一件嫁衣是在是太紧凑了。


    对于珠子的材质、大小、数量阮欣月并无过多的关注,只要备有就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对于各小姐之间通过珠子的材质、大小私下暗暗攀比地现象,阮欣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没看见。


    阮欣月从起针收针的位置,再到针法斜进平出的注意事项等一一示范了十多个珠子后,就让学员们自己下针操作,自己在边上指导。


    珠绣对着这些学员来说是一种新型的刺绣,但是从小拿惯针线、精通针线活,动起手来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


    阮欣月逛了一圈纠正了那几个针法明显有误的学员后就走回讲台,去完成她授课嫁衣珠绣剩下的工序。


    阮欣月授课的珠子是绣帛轩里所售最好的一款大红色珍珠珠子,黄豆般大小,色泽光亮夺目,缝在嫁衣上,跟嫁衣中的金银线相宜得章,让整件嫁衣看起来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胜在对珠绣针法的熟悉,阮欣月没花多少时间就将整件嫁衣的珠子都绣上去了,阮欣月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后,就自己动手将嫁衣穿在放在旁边的人形模特上,以供学员们观摩。


    阮欣月做完自己的事后又走到学员后面看她们的绣得如何,绝大部分都绣得不错,有些追求绣得好的效率会慢点,有些追求绣得快的,针法、细节处理的会马虎点,但都无伤大雅,不影响这些嫁衣成为一件合格的嫁衣。


    令阮欣月意外的是,楚云绮在绣制嫁衣的其它工序上中规中矩,但是在珠绣上却表现的驾轻就熟,绣起来又快又好,她再次走到她身后时,楚云绮的珠绣工序都快完成了。


    “云绮,你这是有什么秘诀吗?我发现你特别擅长珠绣,绣得又快又好。”阮欣月好奇道。


    “可能跟我从小到大特别喜欢玩弹珠有关吧。”楚云绮见好友问话,想都没想就回道。


    楚云绮话音刚落,培训室就响起了几个人隐忍地笑声。


    这个答案的确是意料之外!


    哪个大家闺秀从小到大玩弹珠阿?


    不怪其他学员笑话她,连阮欣月听了也得拼命忍着才没让自己笑出声来。


    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阮欣月不忍再笑话好友:“弹珠也会珠,你跟珠子混熟了。”


    “嘿嘿嘿,那是!欣月你看来看看,我绣完了。”楚云绮也不介意其他小姐的笑声,因为她已经收了最后一针,连忙兴高采烈地喊住已经走出几步远的阮欣月。


    阮欣月折回来,拿起楚云绮手中的嫁衣认真看了起来。


    楚云绮的嫁衣针法细腻,认真看嫁衣针法的话还是能从中看到这嫁衣的绣制有几个人参与,不过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大家闺秀的的刺绣基础扎实,但一个月内一个人绣制一件嫁衣工程太大,并不是娇养着长大的小姐们能吃得消的。


    嫁衣上用的红色珍珠倒是比绣帛轩卖的最好的规格大了不少,让楚云绮的嫁衣看起来更加珠光宝气。


    阮欣月看了由衷赞道:“绣得非常不错!”


    得到肯定和夸奖的楚云绮顿时喜上眉梢,这下回到家里可以交代了。


    她是第一个完成嫁衣的,还受到了阮欣月的表扬,没有丢了楚国公府的面子。


    同批生产的嫁衣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款式都一样,针法要不就是细腻些要不就是粗糙些,但有布料、金线银线、珍珠这些素材撑着,就算刺绣渣渣绣出来的后果也不会太差就对了。


    阮欣月监督完最后一个学员将嫁衣完成后,抬起头才发现很多学员还在围着她亲手绣的嫁衣吱吱喳喳地讨论着,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此时见阮欣月忙完了,就朝阮欣月围了过来。


    “阮小姐,这件嫁衣是卖的吗?卖多少钱?”


    “阮小姐,后面还会开粤绣嫁衣培训班吗?我家的表妹想报?”


    “阮小姐,还打算开什么题材的培训班吗?”


    …………


    大家都七嘴八舌地问着自己关心的问题。


    问题太多,阮欣月没法一一回答,只能告知大家留意绣帛轩的街贴告示准没错。


    大家见阮欣月这样说了后也没有过多的纠缠,都让下人带着自己的嫁衣,恭恭敬敬地跟阮欣月告别,毕竟今日一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见了。


    阮欣月送走了全部学员后就去柜台那找楚云绮。


    以她对楚云绮的了解,今她好不容易完成嫁衣的她,非得留下来跟她好好唠叨唠叨不可。


    只不过等阮欣月到柜台时并没有看到楚云绮,从张掌柜哪里得知楚云绮有事先行回府。


    阮欣月眨了眨眼,觉得楚云绮从假书生事件后的确是成熟长大了不小,做事情再也不会只跟着性子走了。


    *


    楚云绮没等阮欣月自然不是不想找她唠叨唠叨,而是她想着先把嫁衣送回府上,下午再到绣帛轩会会那个男绣工。


    最近一个多月,楚云绮一直被国公府夫人按在家里绣嫁衣,绣嫁衣本来就不是一件易事,再加上粤绣的嫁衣繁琐,针法复杂,哪怕有贴身的丫鬟和婆子帮忙,也得赶工才能完成。


    这种情况下,她哪怕知道阮欣月每天酉时左右都会在男绣房教那个男绣工粤绣,她也脱不出身来绣帛轩。


    至于张掌柜说的动用楚国公府的消息渠道,她压根就不知道楚国公府的这些渠道。


    现在好不容易将嫁衣绣好了,会会男绣工这件事该提上日程了。